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引起玉米倒伏的原因 1.1 拔节期水肥过足如拔节期水肥过足,出现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倒伏.  相似文献   

2.
1.引起玉米倒伏的原因1.1拔节期水肥过足如拔节期水肥过足,出现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倒伏。  相似文献   

3.
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倒伏的原因1.1肥水供应不合理。肥料不足,植株细弱,根系发育不良;玉米苗期追施氮肥过多过早;拔节期水肥过足,出现生长偏旺,基部植株节间细长,植株中上部叶面积大,造成"头重脚轻"。  相似文献   

4.
1.玉米倒伏的原因 拔节期水肥过大,出现过旺生长,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秆倒伏;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或间苗不充分,引起株间拥挤,节间细长,组织疏松,引起茎倒或茎秆折断;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促使茎秆伸长过快,  相似文献   

5.
1.玉米倒伏的原因 拔节期水肥过大,出现过旺生长,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引起茎秆倒伏;片面追求高密度增产,株行距过小或间苗不充分,引起株间拥挤,节间细长,组织疏松,引起茎倒或茎秆折断;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促使茎秆伸长过快,抗风能力下降引起倒伏;整地质量差,使玉米根系不发达、入土浅、气生根少或不发达等,遇风雨易出现倒伏;抽雄前生长过旺,茎秆组织嫩弱,遇风即出现折断现象;拔节期间或抽雄前病虫危害茎秆引起倒伏.  相似文献   

6.
张小伟 《农村科技》2014,(11):36-36
<正>玉米羟基乙烯利是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施用该调节剂有利于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矮健敦实,在增加群体密度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玉米倒伏倒折率,并在同样水肥条件下实现玉米增产。生产过程中玉米施用调节剂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化学调控时期玉米专用生长调节剂可在玉米拔节期和玉米抽雄期2个时期施用,施用时期不同,施用量和控制玉米节位所起的作用也不同。1.玉米拔节期施用玉米在8片叶左右进入拔节期时,每667米2用  相似文献   

7.
正水稻倒伏是多方面、综合性因素造成的,是阻断营养运输、产生空瘪粒、影响米质的重要原因,是增加劳动成本、制约产量提高的重要瓶颈。1.水稻倒伏原因水稻倒伏按成因可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导致的倒伏主要是基部倒伏和茎杆倒伏两种:基部倒伏主要是由于水稻根系入土较浅、下层根系发育差引起;茎秆倒伏主要是由于茎基部第一、第二伸长节较细、机械组织不发达引起。外因导致的倒伏主要有栽培措施不当、水肥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  相似文献   

8.
水稻倒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倒伏的原因主要有品种本身特性、水肥管理不当、栽培密度过大以及病虫害发生,在恶劣天气的作用下导致倒伏,通过对水稻倒伏原因的分析,提出切实有效预防措施和倒伏后的补救措施,为我县水稻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17,(7)
<正>玉米属高秆作物,遇暴风雨极易倒伏。玉米倒伏有根倒和茎秆倒两种情形。根倒是由于磷肥不足或耕层过浅,导致根系不发达、入土浅,土壤的固着力差所造成的。茎秆倒的原因:一是因为拔节期水肥过猛,出现生长偏旺,植株节间细长,机械组织不发达;二是由于种植密度大、基部茎秆细长软弱、木质化程度低、负荷能力差;三是因为拔节期间或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西部山区夏玉米生长已进入穗期,根据其生长情况及多年管理经验,夏玉米中期田间管理应以促穗壮秆为目标,加强水肥管理,保证植株生长健壮、促进雌雄穗发育,力争穗大粒多;后期田间管理以促进籽粒灌浆为目标,具体措施以防止早衰、防止倒伏、适时收获为主。1苗情分析1.1拔节期晚于去年,但仍是较早年份。今年平山县夏玉米拔节期为7月17日,比去年晚2d,比前五年平均值早2d,为近五年第二早年份。拔节期提早,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农业》2021,(1):24-25
明确倒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规律,可为评估倒伏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提供依据。基于田间控制试验,对玉米进行拔节期、抽雄期和乳熟期倒伏3个处理,采用方差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玉米产量对不同时期倒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倒伏均导致玉米百粒重及单产极显著降低;不同时期倒伏对米的百粒重及单产的影响具有极显著差异;抽雄期倒伏对百粒重及单产影响最大,拔节期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此次研究实验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当地主栽品种“嫩单12”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自然条件下对比观测的方式展开试验,研究分析玉米分别处于拔节期、抽雄期、乳熟期倒伏时,对玉米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倒伏玉米的生长发育期会有2-3天的推迟。抽雄期倒伏对玉米的株高影响最大,倒伏玉米株高比未倒伏玉米矮近15%,拔节期倒伏次之,在12%,乳熟期倒伏对株高的影响最小,也在10%左右。玉米果穗的长度与直径偏低近15%~20%。不同时期发生的倒伏现象,对玉米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抽雄期倒伏时在株高及穗粗方面的影响较为明显,拔节期与乳熟期倒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一、玉米倒伏的危害及特点 玉米倒伏是指玉米在连续降雨或灌水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玉米植株吸水量大,重量增加,在风的作用下,发生倾斜、茎折或根倒的现象.分为根倒、弯倒、茎倒.玉米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轻度倒伏的地块减产10%~20%,中度倒伏的地块减产30% ~40%,严重倒伏的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玉米倒伏的时期多发生在7-8月.6月以前,玉米植株较矮,一般在1.0~1.5 m,暴风雨发生的几率比较小,很少发生倒伏.7-8月,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迅速,植株高大,茎秆脆弱,木质化程度低,而且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增多,是玉米倒伏的多发期.从立地条件看,高产地块较中低产地块容易发生倒伏、高水肥地块较一般水肥地块容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14.
综合旱地小麦繁育现状,旱地小麦繁育应选择中水肥地繁育。旱地小麦在中水肥地繁育的成败在于预防小麦倒伏,本文提出六个措施预防小麦倒伏。  相似文献   

15.
<正> 1 玉米倒伏的原因 玉米倒伏有根倒和茎秆倒2种情形。根倒是由于水肥充足,植株生长过旺,根系不发达,耕层过浅,土壤固着力差而引起。茎秆倒是由于种植密度人,或生长过快,节间细  相似文献   

16.
稻花香2号因其品种特性极不抗倒伏,如果水肥管理不当,极易发生倒伏现象,而一旦倒伏对产量影响极大,所以其对施肥、灌溉和防病环节的要求较为复杂.栽培上要先解决倒伏问题,在确保不倒伏的前提下,再采取妥善的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当麦田50%以上的小麦植株主茎基部第1节伸出地面2厘米时,叫拔节期.此时幼穗分化进入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药隔期.拔节期施肥浇水能显著减少不孕小穗和不孕小花数;旗叶露尖(药隔期)时施肥浇水不会引起贪青晚熟和倒伏;拔节肥水还能促进旗叶增大,延长上部叶的功能期,有利于籽粒的形成和灌浆;对提高成穗也有一定的作用;还能促进穗下节间伸长加粗,有利于穗的发育.一般拔节期的肥水能增产20%~30%,中低产田能增产50%左右.可见加强拔节期管理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配方施肥,防早衰倒伏玉米一生中除施足底肥外,还有两个重点施肥期,即拔节期和大喇叭期,春玉米在拔节期的施肥  相似文献   

19.
一、玉米倒伏的造成的影响及特点玉米倒伏对产量影响很大,轻度倒伏的地块减产10%-20%,中度倒伏的地块减产30%-40%,严重倒伏的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玉米倒伏的时期多发生在7—8月。6月以前,玉米植株较矮,一般在1.0-1.5 m,暴风雨发生的几率比较小,很少发生倒伏。7—8月,玉米进入旺盛生长期,生长迅速,植株高大,茎秆脆弱,木质化程度低,而且暴风雨、龙卷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增多,是玉米倒伏的多发期。从立地条件看,高产地块较中低产地块容易发生倒伏、高水肥地块较一般水肥地块容易发生倒伏。  相似文献   

20.
玉米拔节后,在风雨袭击下,很易发生倒伏.倒伏的玉米,破坏了地上部合理的群体结构,使通风透光不良,水肥气热失调,对光能利用显著减少,对产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重视对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