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氯硝基苯拌种防治玉米圆斑病效果研究内蒙古赤峰市种子公司夏启,左慧忠玉米圆斑病对制种危害较大,一般年份减产10%,重发年份减产70%,甚至绝收,目前尚无特效的防治方法。圆斑病为单基因控制,专主寄生,多发生于玉米自交系。1956年首次在吉林省发现,19... 相似文献
2.
3.
用可溶性蛋白电泳法鉴定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从玉米小斑病菌T、C、O三个生理小种的菌丝中提取可溶性蛋白,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经多次比较试验,T、C、O小种的蛋白质图谱主带基本相同,个别带存在一定差异,而同一生理小种不同菌株间差异甚小.建议运用病原菌蛋白电泳的方法,作为小种分类、病害预测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动态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7-2003年从河北省10个地区采集玉米小斑病标样,对分离出的288个玉米小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与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地区间和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小种,是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在年度间,C小种的分离频率也存在显著差异,T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无显著差异。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株和中等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东部和南部,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 相似文献
5.
国审玉米新品种宽诚1号,是宽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重点推广的新品种之一,玉米自交系海35是繁制宽诚1号的亲本,自玉米粗缩病大发生以来,制种产量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玉米自交系病毒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病毒病是广泛发生的世界性病害,已经从原来的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该病是由病毒侵染所致,目前世界上报道的侵染玉米的病毒种类已达40多种。在我国,常见种类是粗缩病和矮花叶病两种,有时混合发生,其中粗缩病为害尤为严重。1993年,以掖107等自交系为亲本的制种组合在辽西大面积发生粗缩病,造成重大损失。但是,这也对玉米病毒病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8.
9.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快速复壮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小斑病 (BipolarismaydisNisikadoetMiyake)是世界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引起该病的玉米小斑病菌 (Bipolarismaydis)存在T ,C ,O三个生理小种。其产生的Hm 毒素在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发现本实验室保存的C小种菌株无论是产孢量还是致病力方面 ,在PDA培养基上连续继代培养后 ,均存在退化现象。在此将介绍快速使C小种菌株复壮的方法。1 材料和方法1 1 培养基的制备PDA培养基 :称去皮马铃薯 2 0 0g ,加水 10 0 0mL ,煮沸 2 0min ,过滤 ,加水… 相似文献
10.
11.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及危害近年来逐渐加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该病的调查,在分析发生特点,总结发病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14.
玉米顶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顶腐病2010年在新乡市多点发生与流行,对玉米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该病进行实地调查,在分析发生危害特点、总结发病规律及药剂筛选研究试验的基础上,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名玉米叶枯病、玉米条斑病,是玉米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侵害玉米的叶片、叶鞘和苞叶,以叶片受害最重。在大田,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首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以后逐渐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中央黄褐色边缘褐色的棱形大斑,后期病斑常出现纵裂现象。多数病斑连片后,叶片变黄枯死,严重时整株变黄,早枯。天气潮湿时,病斑的两面生大量灰黑色霉层,有时花丝或雄花颖苞上也生灰黑色霉层。玉米大斑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 相似文献
16.
17.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病菌为病原的真菌性病害,分布极广。玉米早期被害后植株矮小,影响生长,重者形成空秆。雌雄穗被害后结实减少或全部变成黑粉,对产量影响很大。近几年来,由于亲本自交系来源广泛而复杂,生态型多样,黑粉病发生普遍。结合近年来防治经验,总结制种玉米黑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制种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时期、不同级别叶部斑病的发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玉米品种绥玉29,采用人工剪叶模拟玉米叶部病害的发生,在不同熟期依据病害发生级别标准对叶片进行人工处理,研究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末期、蜡熟期4个时期叶部病害发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及在同一时期不同级别病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得出如下研究结果:在玉米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末期、蜡熟期随着病害级别的增加,产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在灌浆期减产的幅度最大,且各病害发生后的产量均呈现极显著差异,在蜡熟期随着病害发生级别的增加,减产的幅度最小;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进展,越往后期发病对产量的影响越小;在蜡熟期发病,1级、3级病害发生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5级、7级、9级病害发生后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在蜡熟期发生各级别病害对于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分化及小种动态情况,分析玉米大斑病加重的原因。采用常规Ht单基因(Ht1、Ht2、Ht3、HtN)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对2010年采自辽宁、吉林、黑龙江省22个县(市)88份玉米大斑病菌的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0、1、2、N、12、1N、23、2N、3N、12N、123N、123、23N和12N号14个生理小种;东北地区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出现了能够克服多个抗性基因的小种,其中,0号和1号生理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37.5%和20.5%,为优势小种;所鉴定的88个菌株对Ht1、Ht2、Ht3和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45.5%,30.7%,15.9%,23.7%。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种间的变异频率开始趋于复杂化,不断有新小种出现。玉米大斑病菌新小种出现0号和1号以外其他小种,出现频率升高和品种抗性丧失是导致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