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台湾桤木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从1999年以来,台湾桤木已在全省广泛引种栽培并成为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台湾桤木与四川桤木的生物学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多次育苗效果不佳。有鉴于此,根据台湾桤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通过7 a的实践,从种子采收、贮藏,苗圃的建立,土壤管理,施肥,播种育苗,苗期管理等六个方面出发,总结、归纳了一套简单、实用、易于掌握的育苗技术,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台湾桤木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原产地台湾与引种地南非和福建等的台湾桤木与四川桤木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和生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桤木具有生长快、根瘤固氮能力强等特性,适合我国南方引种栽植、发展商品林。通过在四川引种试验,提出了台湾桤木的育苗方法与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台湾桤木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推广前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为桦木科桤木属落叶乔木,原产台湾省,是台湾重要的造林树种。南非于1982年引种台湾桤木,在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地上,8年生台湾桤木引种试验林,单株树高最高达20m,胸径达27.8cm,木材产生长量达15m^3/hm^2,其中6年-8年间,木材产生量为24m^3/hm^2,生长表现良好,被认为是南非最有潜力的商用造林树种之一。我国福建于1987年引种台湾桤木,在南平来舟、同安小坪、东山杏陈三地共营造试验林7hm^2,结果表晨,台湾桤木生长发育正常,已开花结实,林分长势良好,-4.5℃未受冻害,病虫害少,抗逆性较强,在土壤湿润的土地上,8年生台湾桤木林分,平均树高14.1m,胸径15.6cm,木材蓄积量146.7m^3/mh^2-250.2m^3/hm^2,引种是成功的。一般认为,台湾桤木适应性较广,生长迅速,木材用途广泛且易于加工,并能提高林地肥力,是具有较好的引种推广前景的商用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4.
对国外引种的欧洲桤木Alnus.glutinosa、意大利灰桤木A.cordata、喜马拉雅灰桤木A.nitida和国内的台湾桤木A.formosana、四川桤木A.cremastogyne等5种桤木属植物种苗期生长性状做了比较研究,主要比较了5种桤木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苗期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单株叶面积、根系形态与结构、根瘤、株高、地径、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并对生长影响因子做了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5种桤木中欧洲桤木株型最好,生物量最大,优于其它4种桤木;根系、单株总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桤木生物量构成的主要因素,欧洲桤木有一定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广西引种台湾桤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桂东、桂南、桂西、桂中4个区域试验点6a生台湾桤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及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状差异显著;不同区域台湾桤木人工林土壤物理性状均处于中等变异程度,大部分偏向于较...  相似文献   

6.
谭惠瑜 《绿色科技》2014,(3):177-178
介绍了川滇桤木生长适宜的环境、其生物学特性、川滇桤木的用途,指出了发展川滇桤木的重要性,从整地、选种、育苗等方面探讨了川滇桤木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五种桤木属植物的光合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999、2000年从加拿大、中国台湾等地引进的台湾桤木、日本桤木、欧洲桤木等5种桤木属植物进行引种试验,研究发现,除我国特有的桤木外,欧洲桤木基本能够适应我国南方气候和立地条件,种子发芽率较高,生长迅速,还具有抗盐碱能力.日本桤木光饱和点曲线为明显的双峰型结构,其最大光饱和点分别在900μmol/m2和2 000μmol/m2.研究结果表明,五种桤木属植物间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广西选择8个试验点进行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区域引种试验,3年生台湾桤木最优单株树高为10 m,胸径10.10 cm,材积为0.078 m~3;2年生台湾桤木最优单株树高达到4.8 m,胸径为3.2 cm,材积为0.011 m~3。通过对各试验点的林分及土壤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8个试验点的立地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台湾桤木造林初期对立地条件要求不明显,能适应各种立地情况,但随着林龄的增加,差异性逐渐凸显,因此立地条件是保证台湾桤木引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结瘤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从台湾引种到福建南亚热带山地赤红壤地区生长的台湾桤木(Alnusformosana),幼龄林生长情况、根系分布、结瘤特性和根瘤固氮酶活性以及年固氮量等试验研究结果。在国内首次报导了台湾桤木的结瘤固氮研究资料。其幼龄期表现出速生性状。3年生幼树平均树高达4.2m,胸径3.3cm。于8月份最高的根瘤固氮酶活性达到155.7μmolC_2H_4/g·hr还原值。3年生幼树单株结瘤量为39.1g,每公顷年固氮量为1427.8kg。4年生幼林达到1449.3kg。  相似文献   

10.
元坝区台湾桤木年生长节律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1987年福建省成功引种台湾桤木的前提下,我区于2000年引种台湾桤木,并在不同的土壤和海拔高度设立了三个试验点。观察结果表明:台湾桤木在我区生长发育正常,两年后可开花结实。1 a生萌条高生长达1.5m以上,3 a生台湾桤木在冲积沙壤的高生长量大于四川桤木10.4%,径生长量大于21.2%;在紫色土上的高生长量大于22.7%,径生长量大于17.2%;在山地黄壤上的高生长量大于26.5%,径生长量大于15.1%;台湾桤木在冲积沙壤的高生长大于紫色土上的高生长10.4%,大于山地黄壤上的高生长0.07%;在冲积沙壤的径生长大于紫色土上的径生长20.4%,大于山地黄壤上的径生长10.8%。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川滇桤木的生物学特性,从川滇桤木的采种、育苗、栽培、抚育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以达到其速生、丰产的效果,为四川滇桤木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1年生桤木实生苗为研究对象,探讨台湾桤木幼苗在不同土壤条件下,施用不等量的氮肥对其生长指标、生物量以及对植株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量的增加,幼苗苗高、地径、生物量随之减少,不施加氮肥效果最好,高浓度氮肥在初施时有促进作用,其后导致死亡;叶绿素含量为低氮肥较优于无氮和高氮肥;生长及生理质量表现最优的土壤条件为T2的酸性黄心土。通过简单研究土壤条件及氮肥料对台湾桤木小苗的影响差异,为台湾桤木在广西引种苗期栽培养护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黎强 《绿色科技》2014,(1):100-101
分析了川滇桤木的生物学特性,从川滇桤木的采种、育苗、栽培、抚育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以达到其速生、丰产的效果,为四川滇桤木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桤木属植物的引种和早期适应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进国外桤木属植物11种54个种源,在浙江富阳进行育苗和适应性观察。绿桤木、欧洲绿桤木、裂叶桤木、毛赤杨和南美桤木共5种20个种源,幼苗因不能越夏而全部死亡。其它6种桤木存活苗木表现不一。其中,欧洲桤木表现最佳,在夏季高温干旱气候下未见受害,其4个优良种源2年生苗高达2.18~2.41m,与我国桤木相当。锯叶桤木生长正常,无受害症状。灰桤木和齿叶桤木轻度受害,但不同种源之间存在差异。红桤木和薄叶桤木苗木遭受严重高温干旱危害,7、8月发生叶枯、脱落、梢枯现象,生长停止,部分植株死亡。台湾桤木放叶最早、落叶最迟,生长快速,但易受冬季低温冻害。在桤木、赤杨、台湾桤木、欧洲桤木和齿叶桤木5个树种之间,叶绿素a、b及总量和气孔导度存在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也有可见的差别。今后可以进一步挑选欧洲桤木、锯叶桤木和灰桤木优良种源扩大引种试验,尤其欧洲桤木有望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引种成功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源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光合及生长特征的月动态变化,为台湾桤木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月份、不同种源间台湾桤木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均随月份的变化而变化。各种源台湾桤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8—10月份均较低,4月份和12月份较高。蒸腾速率8月份最高,4月份和12月份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苗高与地径表现了显著的正相关,P_n与G_s、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G_s与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而T_r与G_s、WUE均表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在南宁地区引种,建议优先选择具有高生物量的四川和湖南种源。  相似文献   

16.
用根瘤切片法和根瘤均浆法,从四川桤木和台湾桤木根瘤中分离出2株根瘤内生菌,并对其形态观察、生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AC0812S009和AC0812T017的形态特征、生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相似。菌株具有典型的弗兰克氏菌菌丝体形态,初步判定为弗兰克氏菌,菌株生理类型为B型,最佳培养条件——碳源为吐温—80,pH值为7.0,培养温度为28℃。  相似文献   

17.
江南桤木引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在四川省新都、简阳县考察,首次引种江南桤木,经过4年获得成功,并探明了江南桤木的生长特性和各项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台湾桤木年生长动态、植株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植株生长指标与生物量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湾桤木年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据此方程可以建立株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4,达到显著相关,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因此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台湾桤木株高和地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是可行的;根据Logistic曲线方程上两个曲率最大的点准确地将台湾桤木年生长进程划分为:渐增期、速生期和缓增期,其中处于速生期植株的株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78.06%,枝和叶的干质量占地上干质量的53.95%,全株含水量是全株干质量的1.39倍,大于5 mm的侧根平均每株达9条;为台湾桤木在广西成功引种栽培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台湾桤木在广东省内不同地点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东莞大岭山林场和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点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偏低,但生长性状表现较好,4.5年生时,平均树高分别为6.72m、7.69m,平均胸径分别为5.28cm、6.37cm。怀集大坑山林场和翁源九曲水林场两试验点的台湾桤木造林成活率较高,分别为84.67%和84.38%,1年8个月生的平均树高分别为2.99m和3.38m,平均地径分别为3.45cm和4.63cm。引种的台湾桤木形质性状表现优良,3.5年生时已能正常开花结实,幼林显示了一定的速生特性和适应性,但后期的生长状况及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20.
以台湾桤木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萌芽法,对台湾桤木花粉萌发的适宜液体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台湾桤木花粉离体培养的适宜培养液为:10%蔗糖 100 mg/L硼酸,最适培养温度为25℃;通过TTC染色法、I2-KI染色法、过氧化物酶沉淀法等方法的比较,找出快速测定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的方法,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沉淀法是快速测定台湾桤木花粉生活力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