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亚热带几种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江西省大岗山地区的天然次生林及其更新后的杉木林、马尾松林、马褂木林和马褂木-桤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林分下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脲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其动力学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林型下土壤肥力的整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更新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以及土壤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除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Km值外,其他各项酶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土壤肥力评价意义;天然次生林的更新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各林型土壤肥力由高到低依次表现为:天然次生林马尾松林马褂木-桤木混交林杉木林马褂木林。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涵水能力的影响,选择该区域内4种主要林分[杉木(Cuninghamia lanceolata)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硬阔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测定和比较不同林分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等土壤物理、水分指标,从而对林分土壤水源涵养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4种主要林分类型的土壤容重排序为湿地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林硬阔林,容重大小依次为1.51、1.31、1.30、1.19 g/cm~3;4种主要林分类型的土壤孔隙度排序依次为硬阔林马尾松林杉木林湿地松林;各林分类型的土壤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都呈现递减趋势;各林分类型土壤的涵水能力排序为硬阔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杉木林,其中硬阔林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而杉木林的水源涵养能力最弱。综合分析表明,在江西省水源涵养区进行造林恢复时,应尽量避免营造高密度针叶林,尤其是大量营造杉木纯林,应结合种植有助于土壤结构改良的落叶或常绿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3.
选择福建三明市陈大国有林场金丝湾森林公园的生态公益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树种组成、直径分布、蓄积结构、空间结构等林分结构特征,结合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结构化经营的思想,对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评价其调整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林分树种组成项数<3,树种较少,林分树种多样性较低;研究区小、中、大径组蓄积比为1.4:3.2:5,小径组林木蓄积不足;样地平均角尺度为0.550,属聚集分布,平均混交度为0.505,属中度混交,林分结构不合理。调整后混交度增加,角尺度降低,整体分布格局趋向随机分布,林分空间结构得到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5.
为综合评价湘西烟区植烟土壤适宜性,选取有代表性的龙山县和凤凰县的371个土壤样品.采用隶属度函数对数据进行处理,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适宜性指数(SFI)对湘西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湘西烟区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宜,pH部分偏低,大量元素氮磷钾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偏高,中量元素交换性钙镁和有效硫含量适宜,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钼含量丰富,有效硼含量缺乏,有效锰含量偏高;(2)阿湘西烟区土壤适宜性指数平均值为0.57,变幅较大,为0.17~0.76,变异系数较小为15.11%;(3)根据SFI大小将全省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有64.69%土壤样本土壤适宜性指数在0.2~0.6之间. 相似文献
6.
基于RS技术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林分蓄积量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中杉木林、马尾松林和阔叶林的林分蓄积量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RS)技术,构建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对1986、2000和2003年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林分蓄积量进行估测,并对近18 a的森林资源变化状况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986-2003年闽江流域生态公益林林分总蓄积量呈上升趋势;1986、2000和2003年阔叶林的林分蓄积量与针叶林的林分蓄积量的比值分别为1∶1.46、1∶3.06和1∶4.65. 相似文献
7.
抚育间伐对冀北山地典型生态公益林林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北山地选取典型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抚育间伐对其林木胸径、林分单株材积和总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抚育间伐促进了林木胸径的增长,间伐林分各个树种的平均胸径均大于对照林分,间伐林分胸径年平均增长量(0.52cm)是对照林分胸径年平均增长量(0.28cm)的1.86倍;抚育间伐增加了林分大径阶林木的比例,使林分径阶分布更接近正态分布,且分散程度下降;2)抚育间伐后,各个林分的单株材积均得到了提高,其中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中落叶松单株材积年增长量增加最大;3)抚育间伐后林分蓄积生长量(45.67m3/hm2·年)比对照样地(40.16m3/hm2·年)提高了13.73%;4)抚育间伐整体上降低了林分的总蓄积量,间伐样地林分总蓄积量平均值(69.997 1m3/hm2·年)比对照样地(93.997 9m3/hm2·年)降低25.52%。因此,抚育间伐有利于生态公益林林分结构的调整,促进林分保留木的生长,改善林分与生长有关的各种生态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若羌县70块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区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应用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土样酸碱度(pH)、有机质(OM)、碱解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铁(Fe)、锰(Mn)、铜(Cu)、锌(Zn),根据全国第2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和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分级标准将70块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进行分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若羌县红枣生产园土壤AP、AK含量较充足外,绝大多数红枣生产园OM、AN、Fe、Mn、Cu、Zn含量处于低或很低状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70块红枣生产园划分为4个主成分,以此构建的土壤肥力指数评价模型表明若羌县无高土壤肥力生产园,而中低土壤肥力生产园各占50%,由此可见,若羌县红枣生产园土壤肥力普遍不高。可将优先提高土壤OM、AN含量,维持土壤AP和AK含量,持续改善土壤Fe、Mn、Cu和Zn含量作为重点,从而实现土壤肥力的提高,为若羌县红枣提质增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主要植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湖南省12个主要植烟县(市)1612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湖南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湖南植烟区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较高,磷素(全磷和有效磷)和钾素(全钾和有效钾)的养分含量较低,土壤pH值、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含量适宜;(2)湖南植烟区的土壤肥力存在广泛变异,全省IFI的变异为0.127~0.968,平均0.547,变异系数19.17%;(3)根据IFI大小将全省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植烟区所占的比例为92.3%,其中龙山和浏阳的IFI平均值较高,东安和衡南的IFI平均值较低,其余地区IFI平均值居中。 相似文献
10.
木兰围场典型林分土壤健康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0)
[目的]研究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林分下土壤健康状况,对人工林培育提出合理建议。[方法]以河北木兰围场天然次生林、落叶松林、油松林、落油混交林、落桦混交林5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容重、质量含水量、pH、1mm物理性粘粒、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有效磷8项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开展土壤健康评价。[结果]结果表明:各林分土壤健康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天然次生林、落白混交林、落叶松林、油松林、落油混交林。[结论]人工针叶林采伐后应适当补植乡土阔叶树种,促进人工林向复层、异龄、混交林结构方向发展,以提升土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太白山不同林分土壤肥力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秦岭太白山地区以槲栎、橿子栎、榆树、臭椿、辽东栎和栾树等为优势树种的6种林分林下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阳离子交换量等肥力因子的比较研究,反映了不同林分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对土壤肥力状况影响不同。槲栎林和臭椿林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榆树林土壤的速效磷含量远远高于其他树种,0~20 cm土层速效磷含量为12.69 mg.kg-1。臭椿林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含量(159.42 g.kg-1)和阳离子交换量(51.54 cmol.kg-1)最高。 相似文献
12.
生态公益林类型及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分析生态公益林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发挥的主体功能与效益与对我国生态公益林进行类型划分。按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把效益计量和经济计量结合起来,分别类型确定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效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为了解亚热带地区不同类型林分土壤中总氮与有机氮组分质量分数特征,以阔叶混交林、毛竹林、枫香林、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针叶混交林7种类型的林分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Bremner酸解法对土壤氮组分进行测定,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林分类型对总氮和有机氮各组分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非酸解氮和酸解氨态氮质量分数表现为毛竹林最高,其余有机氮组分和总氮质量分数均表现为阔叶混交林最高。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总氮、非酸解氮、酸解氮及其各组分质量分数均呈下降趋势。土壤酸解氮是总氮的主体,占比为68.06%。有机氮各组分质量分数及其占总氮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非酸解氮及未知态氮、氨基酸态氮及酸解氨态氮、氨基糖态氮。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没有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而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又在不断对生态系统进行的破坏,加之自然灾害也时不时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使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为了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人类也在不断的努力。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此,我们对生态公益林与生态平衡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公益林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00—2010年湖南的人口、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与支出、年降水量等15个指标和湖南省公益林面积数据,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公益林面积变化的2个主成分,即经济与人口发展水平(包含年生产总值GDP、年末总人口、非农业人口、财政收入、财政总支出、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工业产值、建筑业产值、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入、城市投入、农村投入)和自然环境水平(年降水总量),然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2个主成分得分进行湖南省公益林需求总量的定量预测,再通过非线性回归中的三次曲线回归模型和2个主成分得分对湖南省公益林需求总量进行修正的定量预测。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社会经济与公益林系统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并对公益林需求量预测进行滚动修正,辅助公益林需求量的控制和预测。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公益林不同区位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以甘肃省6个生态区位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对100 cm深土层内土壤进行分层取样,并对其8个土壤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区位不同土层间土壤理化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公益林6个生态区位土壤理化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范围在41.86%~6.83%,在西南高山峡谷区最大,沙地接壤区最小,土壤容重在江河源头区最大为1.56 g·cm-3,土壤总孔隙度在此生态区位最小为42.61%,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质在重点自然保护区的含量为74.12 g·cm-3,显著高于其他各生态区位。土壤理化指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最大持水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加,而土壤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两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全氮含量具有明显表聚性,在土壤表层量较高,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土壤全磷含量与土壤全钾含量在土壤空间分布上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平和县典型蜜柚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评价平和县典型琯溪蜜柚果园土壤肥力状况,根据琯溪蜜柚种植面积采集42个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琯溪蜜柚果园内具有代表性的基础土壤样品,以土壤pH、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等13个指标建立肥力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琯溪蜜柚果园单元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平和县琯溪蜜柚果园土壤pH以强酸性和酸性为主,全氮、全磷、全钾中等偏多,处于丰富或一般水平;碱解氮含量稍高于中等速度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稍低于中等水平,主要处于丰富或缺乏水平;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速效硼含量普遍不足;土壤速效锰、速效锌含量大部分适宜;各区域土壤养分指标均存在中等程度的变异,其中,速效钾、速效锌和速效硼的变异范围较大;按累计贡献率达87%以上提取了5个主成分,根据5个主成分计算综合得分,将13个琯溪蜜柚果园土壤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等级,各等级分别所占的比例为7.14%、14.29%、16.67%、45.24%和16.67%;第Ⅰ级主要为小溪镇蜜柚果园,第Ⅱ级主要为文峰镇和坂仔镇蜜柚果园,第Ⅲ级主要为南胜镇蜜柚果园,第Ⅳ和Ⅴ级主要为霞寨镇、国强乡、大溪镇、安厚镇、五寨乡、九峰镇、崎岭乡、芦溪镇、山格镇和秀峰镇蜜柚果园,该区域土壤养分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土壤生产力的高低和生态恢复的途径和方向,探讨不同退化次生林土壤肥力状况特征,为实现维持和提高滇西北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土壤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并结合相关方法,对滇西北20世纪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采伐云杉、冷杉后自然生长的典型林分土壤pH、有机质,全量及速效氮磷钾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试验区土壤pH值范围为4.55~5.46,呈酸性,随着土壤深度加深,pH值无显著变化;不同退化林分类型和不同层次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同一林分类型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林分类型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差异显著,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减少趋势,全钾含量在不同林型之间无明显规律;土壤肥力因子相关分析显示,不同退化林分类型各个土壤肥力因子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可以用来综合反映土壤肥力水平;6种退化林分类型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分别为3.06、-2.27、-0.04、-0.13、0.14、-0.75,土壤综合肥力大小为退化高山栎灌丛退化桦木林退化大果红杉林稀疏云杉+冷杉林原始冷杉林退化杜鹃灌丛。【结论】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肥力状况影响差异显著,林分类型差异导致土壤肥力状况各异,其中退化高山栎灌丛土壤综合肥力最好,退化杜鹃灌丛土壤综合肥力最差。可根据不同退化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结果建立科学的土壤培肥及林分结构调控体系,为滇西北退化次生林的生态恢复合理配置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