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饰面刨花板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及其中气味特征化合物的释放特性,分析厚度和饰面材料对板材VVOC及气味强度的影响,为人造板VVOC及气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选用不同厚度三聚氰胺浸渍纸饰面刨花板、PVC饰面刨花板和刨花板素板3种板材为实验对象,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GC-MS/O)对板材释放的VVOC及气味特征化合物进行分析。  结果  两种厚度的3种不同饰面刨花板中,刨花板素板(PB)、三聚氰胺饰面刨花板(MI-PB)、PVC饰面刨花板(PVC-PB)VVOC种类均分别为9种、10种、8种。两种厚度的不同饰面刨花板TVVOC释放浓度均表现为:PB > MI-PB > PVC-PB,18 mm > 8 mm。不同饰面刨花板TVVOC释放浓度大小受厚度影响程度不同,PB受影响最大,MI-PB受影响最小。不同厚度、不同饰面条件下,刨花板各个气味特征化合物释放浓度及气味强度存在差异,且气味强度与释放浓度和气味阈值有关,不同化合物之间不符合“浓度高则气味强度大”的变化规律。饰面刨花板整体气味特征主要由特殊性香味和甜香味决定,辛辣气味作为基本特征气味对整体气味形成起辅助作用。饰面刨花板释放的VVOC主成分是醇、酮;气味强度较高的特征化合物为醇、酮、醚、酯。厚度增大饰面刨花板释放VVOC种类和质量浓度增多,气味特征化合物及气味强度相应增大。  结论  饰面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释放物种类和含量,且本试验中PVC作为饰面材料对刨花板VVOC和气味强度的抑制作用优于三聚氰胺浸渍纸饰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板材气味综合评价来指导消费者对家具板材进行科学选取。以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素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嗅闻气味化合物种类及强度,构建灰色聚类模型用于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气味评价。贴面刨花板各灰类聚类系数分别为0.255 3、0.349 0、0.030 0、0、0,评价等级为二级,质量良好。素板各灰类聚类系数为0.255 5、0.468 8、0.480 0、0.110 8、0,评价等级为三级,质量合格。素板的评价等级低于贴面刨花板,其中有一定的危害物质释放,对刨花板进行适当的贴面处理能够降低板材危害性。灰色聚类法综合考虑了气味浓度、毒性、强度,使结果更加精准。它既具有模糊综合评判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可以引导人们从另一全新角度评价板材质量,是一种可利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索麦秸碎料板的贴面性能,为麦秸碎料板替代木材和木质人造板作为家具和室内外装饰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扩大麦秸碎料板的使用范围。采用4种贴面材料(0.27 mm厚度薄木、0.60 mm厚度薄木、印刷装饰纸、三聚氰胺浸渍纸)和4种胶粘剂(异氰酸酯胶、脲醛树脂胶、白乳胶、脲醛胶与白乳胶混合胶)对麦秸碎料板进行贴面处理,通过测试贴面层的透胶率、耐水性能及表面胶合强度分析其贴面性能的优劣。结果表明,异氰酸酯胶贴的板件其耐水性能和表面胶合强度最好,用白乳胶贴面的胶层耐水性最差;薄木和三聚氰胺浸渍纸的贴面效果较好,印刷装饰纸的贴面性能好但其贴面效果较差;麦秸碎料板贴面前经过砂光处理能有效地改善贴面性能。用4种胶粘剂在经过砂光处理的麦秸板表面采用传统的贴面工艺贴4种饰面材料,贴面层的耐水性和胶合强度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其中印刷装饰纸贴面后板面光洁度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巨尾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成分和气味特征,阐明其来源和释放机理,为巨尾桉的科学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技术,测试不同含水率下巨尾桉心材和边材释放的VOCs成分、气味化合物气味特征和气味强度等指标。【结果】巨尾桉共释放41种VOCs,其中13种是气味化合物,桉叶油醇、樟脑、莰烯是巨尾桉释放的主要单体气味化合物,且巨尾桉心材和边材释放的萜类气味物质差异显著,龙脑和γ-松油烯仅存在于巨尾桉心材。木材含水率显著影响巨尾桉气味化合物中萜类、醛类、烃类和醇类等组分的释放,随着含水率的降低,边材气味化合物释放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心材气味化合释放量则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受含水率的影响边材释放物中质量浓度变化显著的组分是萜类和醛类化合物,而心材释放物中变化明显的组分是萜类和醇类。含水率高于30%时,心材气味化合物释放量显著高于边材,含水率10%~30%时则释放量明显低于边材。萜类是构成VOCs和气味化合物的最大组分,释放出樟脑气味和松香味。醛类化合物是第二大组分,主要贡献果香味。樟脑和果香气味是巨尾桉的主要气味特征,甜花香、杏仁油、松香...  相似文献   

5.
饰面处理对刨花板VOC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研究饰面处理对刨花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释放的影响,分析不同饰面刨花板VOCs释放的主控成分。方法以18mm厚刨花板为研究对象,采用1m3气候箱法,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不同饰面刨花板在一个周期28天内释放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及各组分VOCs质量浓度,从TVOC和VOCs单个组分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及各组分VOCs质量浓度衰减率方面分析不同饰面处理方式对刨花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影响,并根据第28天平衡状态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种类、质量浓度、化学性质,分析不同饰面刨花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的主控成分。结果饰面处理不能改变刨花板TVOC的释放趋势,但能影响刨花板TVOC的释放速率,特别是在释放初期,影响最大。其中,PVC饰面方式对刨花板TVOC释放速率的降低作用最为明显,丙烯酸水性漆涂饰能加快刨花板TVOC的释放速率。不同饰面刨花板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质不同,不同饰面方法对VOCs组分的封闭作用也不同。根据释放物质有害性分析,PVC饰面刨花板释放的VOCs推荐控制甲苯、芳香烃类化合物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烯酸水性漆涂饰刨花板释放的VOCs推荐控制乙二醇、1,2-丙二醇、芳香烃类化合物、甲苯、二甲苯和环己酮;三聚氰胺浸渍胶膜纸饰面刨花板释放的VOCs推荐控制芳香烃类化合物、甲苯和菲。结论饰面处理不会改变刨花板TVOC的释放趋势,但对刨花板TVOC释放速率、单体VOC释放速率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有显著影响。不同饰面刨花板VOCs释放的主控成分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木材纤维/橡胶粉复合板(以下简称"木/橡复合板")的贴面性能,为强化地板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脲醛树脂为胶黏剂(施胶量为绝干纤维和橡胶总质量的10%),采用15~30目(0.55~1.18mm)粒径的橡胶粉与木材纤维复合压制强化地板基材(橡胶掺入量为绝干纤维和橡胶质量和的10%;板目标密度0.80g/cm3),再在2MPa热压压力、180℃热压温度和30s热压时间的工艺条件下用浸渍纸贴面,根据国家标准GB/T 17657-1999测试复合板的表面胶合强度;基于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定义"面粗糙度Ra′"新指标,定量分析木/橡复合板贴面前后的表面粗糙度,并借助MATLAB软件模拟板的表面微观形貌。【结果】在试验条件下,木/橡复合板的表面胶合强度达到0.95~1.05MPa,掺入橡胶粉对贴面强度没有明显影响;木/橡复合板的面粗糙度Ra′值达到1.10~1.21μm,显著大于100%木材纤维板的0.73μm;复合板砂光发生了"掉粒"现象,板面残余微观凹坑,导致浸渍纸贴面后,所有复合板表面出现了"湿花"缺陷,但表面平整性趋于一致。【结论】浸渍纸贴面木/橡复合强化地板工艺技术可行,橡胶粉的掺入对贴面强度和贴面后的表面平整性没有显著影响,采用"面粗糙度Ra′"可有效量化板材的表面平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公共场所和住宅起火后易引燃木质材料,迅速燃烧,火势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水平,以及降低火灾危险性,需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本研究用植酸与三聚氰胺处理木材,研究改性材阻燃性能,旨在为木材阻燃提供新思路,丰富木材阻燃体系。方法使用两步浸渍法在青杨内部浸入植酸?三聚氰胺阻燃剂,研究改性木材的增重、增容、热解与燃烧性能;分析改性材燃烧后的残炭形貌,探讨植酸三聚氰胺复配阻燃剂应用于木材的阻燃机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植酸与5%三聚氰胺复合处理组(PM2)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91.24%和79.05%,热释放抑制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PM2组显示出更好的抑烟性能,烟释放速率减少了52.94%。与P15%组相比,PM2组的一氧化碳平均产率减小了51.29%,具有明显的减毒作用。PM2组的残炭量显著提高,较P15%组提升了69.58%,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278.4%。结论植酸?三聚氰胺阻燃体系能够进入木材,植酸与三聚氰胺复配处理能减少阻燃木材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与CO产率。植酸能催化木材脱水和炭化反应,使热解反应在较低温度发生,促使木材产生较多残炭。三聚氰胺能减缓木材热解速率,植酸与三聚氰胺协同作用可促使木材生成更多残炭。   相似文献   

8.
表面装饰对刨花板总有机挥发物和甲醛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刨花板二次加工即人造板表面装饰入手,采用密闭气候箱法检测市场中常见的几种饰面刨花板总有机挥发物质量浓度,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薄木贴面与基材的VOC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饰面方法释放的甲醛和总有机挥发物质量浓度不同,其中聚丙烯贴面材料能很好地降低污染物质量浓度,能封闭84.18%的总有机挥发物和71.43%的甲醛。而实验中的水性涂料自身挥发性较强,所以经过水性涂料涂饰的刨花板总有机挥发物质量浓度远远大于刨花板素板总有机挥发物质量浓度;未贴面的刨花板污染释放物成分为21种,薄木贴面刨花板释放的污染物成分为15种,薄木贴面刨花板污染成分比未贴面刨花板污染成分减少50%以上。  相似文献   

9.
将竹材径向剖削加工成径向竹篾并织成束篾帘作为板材的芯层,以木单板为表层组成板坯;将板坯压制成板材后定厚砂光,再进行酚醛树脂浸渍纸贴面.结果表明径向剖篾比弦向剖篾的竹材利用率最低可高出15%~20%.贴面的较佳工艺参数为热压温度130℃,热压压力2.5 MPa,热压时间10 min;浸渍纸贴面径向竹木复合模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好、竹材利用率高,板面色差和厚度偏差小,是一种高档的混凝土模板.  相似文献   

10.
以采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沙河源林场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木材为试验材料,制成4个直径为60 mm、厚度为12 mm的圆盘试件;使用微池热萃取仪,设置标准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40±5)%、空气交换率与负载因子比0.5),仪器循环6 h后,使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2 L气体;采用外标法,根据国家标准GB/T 29899—2013《人造板及其制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试验方法:小型释放舱法》对化合物质量浓度进行定量检测;使用Sniffer 9100嗅觉探测器,选择直接强度法对化合物进行气味强度判别;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C-MS)、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分析长白落叶松木材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及其气味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主要气味化合物综合贡献度。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共释放出4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包括31种气味化合物,鉴定出5种关键气味化合物(2,3-丁二酮、á-水芹烯、己醛、1R-à-蒎烯、2-乙基-1-己醇)。在标准环境条件下,长白落叶松木材释放气味类型,共分为芳香、甜香、花香、刺激性气味、草木香、特殊气味6...  相似文献   

11.
发芽及挤压膨化对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糙米经发芽和挤压膨化前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变化,探讨发芽及挤压膨化处理对糙米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效应,为评价和提升糙米挥发性风味提供参考。【方法】以糙米及其经发芽、挤压膨化和发芽-挤压膨化处理的样品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的分析方法,通过NIST14质谱数据库比对以及保留指数(RI)分析对挥发性风味化合物进行鉴定,以内标法测定其含量,通过气相色谱-嗅闻法(GC-O)明确糙米样品气味活性化合物构成谱,分析其整体风味轮廓,评价糙米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特征。【结果】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28种,主要为醛类、醇类、萜烯类、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糙米经挤压膨化,醛类、杂环及芳香烃等化合物含量显著增加,醇类和萜烯类含量显著减少,新检出酯类物质;糙米经发芽处理,醇类含量有所增加,醛类、萜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含量减少,未检出酯类物质;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醛类、萜烯类、杂环及芳香烃化合物含量增加,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减少,新检出酯类物质,且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后,醛类、萜烯类、酯类和杂环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糙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庚醛、壬醛、苯甲醛、D-柠檬烯、甲苯和2-乙酰-1-吡咯啉等化合物含量增加与挤压膨化处理密切相关,2-乙基-1-己醇和3-甲基丁醇含量增加与发芽处理密切相关,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二甲基硫醚和吡啶含量增加与发芽-挤压膨化处理密切相关。GC-O结果表明,共检出19种气味活性化合物,其中气味强度值(OIV)≥3的为己醛、庚醛、正己醇、1-辛烯-3-醇、2-乙酰-1-吡咯啉和对二甲苯。风味轮廓分析表明,糙米中蜡质气味强度最高,青草及坚果气味次之,花香及果香气味较弱。糙米经挤压膨化,坚果、青草和果香气味强度明显增加,蜡质气味强度明显减弱;糙米经发芽处理,蜡质、坚果、青草和花香气味强度均降低,果香气味强度不变;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坚果、蜡质、青草和果香气味强度均显著增加。【结论】发芽处理对糙米中醇类的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而其他挥发性化合物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导致整体风味强度下降;但糙米在发芽过程中通过生化作用可能产生了挥发性风味前体物质,从而促进发芽糙米经挤压膨化形成更多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挤压膨化处理对糙米及发芽糙米中醛类、萜烯类、酯类、杂环及芳香烃等挥发性化合物的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发芽糙米挤压膨化后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显著高于糙米,整体风味强度均上升,其中坚果和果香气味强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板浸渍和成板浸渍2种不同的阻燃处理方法制备桉木阻燃胶合板,并对其胶合强度和润湿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相同浸渍时间和相同热压条件下,成板浸渍处理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较高,胶合强度随着阻燃剂浓度变化不大;单板浸渍阻燃剂后制备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较低,胶合强度随阻燃剂浓度的不同出现较大变化;阻燃处理提高了单板的润湿性,在阻燃剂浓度为5%~15%时,单板的润湿性随着阻燃剂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聚氨酯(PU)涂料涂饰水曲柳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TD-GC-MS-O)技术,分析不同环境条件时(温度、相对湿度、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漆饰水曲柳木材28 d释放周期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及其气味释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环境条件时,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相对湿度升高,会促使漆饰水曲柳木材的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降低;温度升高,会促进漆饰水曲柳木材的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升高。漆饰水曲柳木材共释放出26种关键性气味特征化合物,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有6种,其特征香型分别为芳香、果香、甜香、花香、留兰香糖、醋香。与温度、相对湿度相比,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是影响漆饰水曲柳木材关键气味释放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创造高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及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漆饰水曲柳木材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释放处于较低水平,保证人民健康。  相似文献   

14.
该文分析了不同的温度处理对浸渍胶膜纸饰面刨花板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内结合强度随温度增加而减小,吸水厚度膨胀率随温度增加而增大,不同温度处理对板材的密度影响不大,甲醛的释放量在60℃以后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复配阻燃剂采用常压浸渍法研究温度、时间、浸渍质量浓度等对竹单板载药量的影响,并测试不同载药量薄竹胶合板的燃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时间为8.0 h,浸渍质量浓度为300.0 g·L-1时为最佳浸渍条件;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薄竹胶合板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释放速率和总烟释放量都减小,而残余物质剩余量和点燃时间在逐渐增加;氧指数测试结果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的氧指数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并且随着载药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载药量A≥8%,其氧指数已达到GB/T 9846.7-2004中B1级胶合板和日本JISD1322-1977中的难燃一级品的要求;胶合强度测试表明经过阻燃处理的薄竹胶合板其胶合强度随着载药量的增加有所下降。胶合强度和含水率均能满足Ⅱ类普通胶合板的国家标准指标值。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HS-SPME-GC-MS)测定葡萄酒中3-异丁基-2-甲氧基吡嗪(IBMP)质量浓度的检测方法。经优化,确定HS-SPME最佳条件为40℃预挥发15 min,HS-SPME萃取30 min,解吸3 min。IBMP在2~500 ng·L-1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为0.999 6,葡萄酒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6%~109%,相对标准偏差为2.0%~6.5%。该方法线性良好、准确、精密度高。以宁夏银川产区“蛇龙珠”葡萄为酿造原料,分别采用传统浸渍、冷浸渍、热浸渍法酿酒,对酿酒过程和葡萄酒中IBMP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浸渍3 d时葡萄汁中IBMP质量浓度最高,随浸渍时间延长,其含量呈下降趋势,酒精发酵过程中IBMP质量浓度趋于稳定;葡萄酒中IBMP质量浓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冷浸渍法、传统浸渍法、热浸渍法,浸渍方法对IBMP质量浓度有显著影响。浸渍方法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温度的不同,可以确定浸渍的温度是影响葡萄酒中IBMP质量浓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杉木地板基材表面的浸渍抗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杉木地板基材表面经过三聚氰胺抗菌树脂浸渍处理后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未经处理杉木基材不具备抗菌性能,经过三聚氰胺浸渍处理后具备一定的抗菌性能,可能因为甲醛释放或三聚氰胺自身对细菌起到抑制作用;添加载银抗菌剂后,杉木表面的抗菌性能不断增强,当三聚氰胺中抗菌剂质量分数达1%时,抗菌率达99.9%,符合抗菌产品的要求,但抗菌剂的加入对浸渍树脂的渗透性有一定的延迟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低密度纤维板具有质量轻、吸音降噪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非结构用途的家具制造、建筑装饰、包装、电器设备等领域。与中密度纤维板相比,低密度纤维板具有力学性能低的缺点,使用“三醛胶”制备的低密度纤维板,力学性能难以达到要求,且甲醛释放量较大。因此,本研究选用胶合强度高、无甲醛释放的异氰酸酯(MDI)为胶黏剂,制备性能较优的MDI低密度纤维板。方法以纤维含水率、细纤维质量分数和热压曲线为工艺参数,通过分析各参数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MDI低密度纤维板较优的制备工艺。结果提高纤维含水率,适当延长低压作用时间,可增加表芯层密度比,从而提高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但内结合强度略有下降;增加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可有效提高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内结合强度降低,吸水厚度膨胀率略有增加。本研究得出的MDI低密度纤维板较优的制备工艺为:纤维含水率16%,热压曲线C,细纤维质量分数60%。通过保温系数和甲醛释放量测定,发现MDI低密度纤维板与同等密度的保温材料相比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甲醛释放量较低。结论本研究中制备的MDI低密度纤维板各项性能均可以满足LY/T 1718—2017《低密度和超低密度纤维板》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型低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在家具制造、保温建筑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9.
基于CONE法的阻燃中纤板动态燃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锥形量热仪法研究磷氮硼基阻燃微胶囊处理中密度纤维板的动态燃烧行为.结果表明:阻燃中纤板与未阻燃处理的中纤板相比,热释放速率峰值从302.9 k W·m~(-2)下降到194.4 k W·m~(-2),总热释放量从119.7 MJ·m~(-2)下降到83.2 MJ·m~(-2),生烟总量从2.2 m~2·m~(-2)下降到0.5 m2·m~(-2),极限氧指数最高值达45%,且纤板燃烧时的成炭率提高,炭层结构完整,强度高.表明磷氮硼基阻燃微胶囊能有效提高中密度纤维板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0.
浸渍纸复合阻燃薄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浸渍纸复合阻燃薄竹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树脂含量、热压时间、热压压力、阻燃剂种类在不同工艺水平下对复合阻燃薄竹的氧指数及热释放率影响的主次程度与显著程度,探讨浸渍纸复合阻燃薄竹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阻燃剂种类、树脂含量对复合阻燃薄竹的阻燃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当阻燃剂种类为三聚氰胺树脂(MF)、含量为200%时,阻燃薄竹具有最好的阻燃效果,其热释放率为120-130 kW·min·m-2,氧指数为35%-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