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采用林业工程方法治理侵蚀沟集水区,森林覆盖率可由原来的3.0%~11.7%提高到37.1%~93.5%,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3 352~4 048 t·km-2.a-1下降到1 708~2 148 t·km-2.a-1,下降51%~72%,径流系数减少48.4%,土壤蓄水量增加2 236.1 m3·km-2,土壤湿度提高36%~48%,治理效果显著。无论平缓台地集水区或坡地集水区其影响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均为保留农田宽度,保留20 m宽度的农田治理效果最佳;当采用全部还林措施治理时灌木是主要影响因素,乔灌混交林治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3.
4.
由于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对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从而形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黑龙江省龙江县水蚀区面积已达554.5万亩。其中水土流失45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6%,流失耕地255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6%。形成侵蚀沟5,420条,总长1,7000公里,吞噬良田122万亩。 穷山必定恶水,山青方能水秀。治水之本在于治山,治山之道 相似文献
5.
6.
我们从1988年秋季开始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一条典型的、正在受到严重冲刷的农田侵蚀沟进行了以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采用的主要措施是:在沟头上方营造截流林带、修筑沟头坝,在沟坡两侧营造防蚀林带、削坡插柳、修筑封沟埂,在沟内密插防冲柳带、设置土谷坊和柳编谷坊。经过五年的治理,受到了良好效果。治理后的1993年与治理前的1988年相比,该侵蚀沟每年向源侵蚀速度由2.5m减少到0.05m,沟帮崩塌速度由1.54m减少到0.03m,每年侵蚀农田数量由1000m ̄2减少到19.94m ̄2,平均沟深由2.18m抬高到1.66m,泥沙进出量由侵蚀2500m ̄3到沟内淤积358.3m ̄3,五年内共淤积泥沙720.55m ̄3。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发展性侵蚀沟综合治理的5项技术措施:(1)沟头部位治理;(2)沟坡部位治理;(3)沟岸部位治理;(4)沟底部位治理;(5)冲击扇部位治理。 相似文献
8.
赖兴会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1998,23(1):50-51
滇中中山湖盆高原区的侵蚀沟和冲积扇等必须及早尽快治理,其具体措施有;(1)结合长防,珠防林建设,营造防护林;(2)因地制宜开展混农林业;(3)认真做好生物治理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工作;(4)应与高原湖泊的综合治理综合进行,搞好美化绿化工作;(5)加强宣传力度,实行以法治林,增加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9.
10.
滇中中山湖盆高原区的侵蚀沟和冲积扇等必须及早尽快治理,其具体措施有:①结合长防、珠防林建设,营造防护林;②因地制宜开展混农林业;③认真做好生物治理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工作;④应与高原湖泊的综合治理结合进行,搞好美化绿化工作;⑤加强宣传力度,实行以法治林,增加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林火特点及防火工作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水资源保护、人文历史与旅游等诸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对保护区的林火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近年来火警呈上升趋势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保护区的防火工作对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通过对长白山区生态环境现状的描述及对长白山区生态环境主要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了长白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长白山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为进行林下侵蚀沟的植被恢复与生态保育,以冀北山地典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林下侵蚀沟内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侵蚀沟内平均物种丰富度约为13.03,低于沟外,物种组成主要为耐干旱瘠薄物种,无明显优势种;沟内群落密度为131.3株/m2,明显低于沟外的211.6株/m2;沟内物种均匀度指数高于沟外,但两者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无明显差异。对比侵蚀沟两侧坡面多样性可知,半阴坡耐阴喜湿植物重要值较高,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半阳坡,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18.
《采育林经营技术规程》课题组 《吉林林业科技》2010,39(2):25-28,32
本文根据长白山顶级森林群落特点及林区现状,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采育林模式为支撑,以林区大量森林调查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吉林省长白山采育林经营技术规程编制原则、内容及论据等,旨在用于指导吉林省长白山林区的森林经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