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鲤鱼(♂)人工杂交试验的初步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水产》1974,(1):8-9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我场在搞好家鱼人工繁殖的同时,从一九七二年以来,结合生产开展了鱼类杂交育种工作,进行了草鱼和鲤鱼的人工杂交试验。设想草鱼是一种很好的养殖对象,它的饲料来源广:具有生长快,肉味鲜美等优点,是我县群众所喜欢的主要养殖鱼类。但它的弱点是多病,尤其是当年的春片鱼种更为严重。近年  相似文献   

2.
草(♂)鳙(♀)杂交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陆水产》1974,(1):11-12
我们为了扩大养殖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多作贡献、今年我场进行了草鳙鱼杂交试验,初步获得了成功。由于我们的水平关系,很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有待今后继续探讨,现仅就我们的初步试验过程和点滴体会来谈如下几个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人工催产、授精的方法,共进行了4次草鱼(♀)×细鳞斜颌鲴(♂)杂交试验,获得受精卵8.6万粒,孵出鱼苗487尾,孵化率0.57%。出膜后约有90%的鱼苗不能形成腰点而死亡,能形成腰点越过横卧期的鱼苗,在苗种培育中表现出较高的成活率。本文对这一试验结果作初步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1973,(6):2-4
早在本世纪初期,已有鱼类杂交的报导,解放后,我国水产部门和有关科研单位做了一些鱼类杂交的工作,所得结果也颇不一致,且多限于形态特征的描述,在生产上的成效也不显着。文化大革命后,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鱼类杂交育种工作已在许多地区迅速开展,有些巳取得较好的成绩。鱼类杂交特别是远缘杂交是培育良种的有效方法,加之我国家鱼人工繁殖已有十五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杂交鲶(怀头鲶♀×鲶鱼♂)人工驯养饲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用杂交鲶鱼苗是以捕自黑龙江水域怀头鲶为母本,鲶鱼为父本进行正交获得的杂交一代。用人工饲料在水族箱、水槽中进行仔鱼开口驯养、集约化育苗试验,分别获得开食6天72%驯化率和强化培育13天52%成活率;同时初步形成人工驯养饲料配制技术和驯化投喂技术。  相似文献   

6.
20 0 0~ 2 0 0 1年进行鲶怀 (怀头鲶♀×鲶♂ )杂交试验 ,2 0 0 1年获卵 5 2 3万粒 ,受精率 82 % ,孵化率12 9% ,获苗 5 5 4 2尾 ,经 2 7d培育 ,获大规格鱼种 185 2尾 (平均全长 12 8cm)。混养结果表明 ,杂交鲶比鲶更适合套养。  相似文献   

7.
兴国红鲤♀×草鱼♂杂交后代遗传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鲤鱼种内不同品种间杂种的遗传规律。国內巳作过较多的研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75)和刘筠(1979)分别对兴国红鲤♀×散鳞镜鲤♂及荷包红鲤♀×湘江野鲤♂的杂种后代体色、鳞被的遗传进行了研究,均证实这两个鲤鱼杂种后代的体色遗传是由两对基因控制,杂种一代产生  相似文献   

8.
以鮸鱼(Miichthy s miiuy)为母本、大黄鱼为父本(Larimichthys crocea)的人工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4±0.4℃、盐度为28和pH为7.99的环境中,杂交鱼卵的胚胎发育过程需21h54min,刚孵出的仔鱼全长2.18mm。3d时,杂交仔鱼开口,口径为0.288±0.067mm。  相似文献   

9.
我在胡子鲶品种改良研究中,继1984年取得本地胡子鲶早(Ckrias fuscus)×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er)杂交组合(称正交组,子1代记作F1,下同)试验成功及发现其杂种优势之后,在这个基层上,1986年作了反交组合试验(革胡子鲶♀×本地胡子鲶♂,子1代记作-F1,下同),旨在获得杂种优势的同时,能直接发挥革胡子鲶雌鱼在繁殖上怀卵量大的长处,  相似文献   

10.
对怀头鲇(♀)与兰州鲇(♂)的杂交F1人工养殖条件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2 ̄25℃条件下,平均体长(2.75±0.16)cm、平均体重(0.36±0.06)g的杂交F1幼鱼经过100d培育后,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达到(28.56±3.26)cm和(193.33±59.50)g。体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L=0.3131t+1.4389,R2=0.9178;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0.0159L2.7664,R2=0.9148。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159L2.7664,R2=0.9963,其中b值接近于3,怀头鲇和兰州鲇的杂交F1幼鱼为等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与全长生长速度相近。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相似文献   

13.
对翘嘴鳜♀×斑鳜♂(Siniperca chuatsi♀×S.scherzeri♂)杂交子一代和翘嘴鳜在0.3月龄、2月龄、7月龄和11月龄时的体重、体长和体高进行测量,从变异系数、杂种优势率、相对/绝对生长率、体重与体长的幂函数曲线以及肥满度5方面,对杂交子一代和母本翘嘴鳜的生长速度和杂种优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7月龄时杂交子一代的体重(300.4 g±118.2 g)与翘嘴鳜(305.2 g±82.5 g)差异不显著,且在7月龄时体重、体长和体高的月相对生长率(280.13%,25.30%和27.55%)比翘嘴鳜显著增高(89.62%,15.90%和12.72%);在0.3月龄和11月龄时体长的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48%和0.91%;11月龄时杂交子一代的体重(540.88 g±173.66 g)显著低于与翘嘴鳜(624.45 g±154.11g)(P0.05);杂交子一代和翘嘴鳜体重与体长关系幂函数生长方程的决定性指数R2(0.992和0.995)、条件因子a(0.059和0.058)和异速生长因子b(2.722和2.740)在数值上非常接近。结论认为,尽管在总体生长速度上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一代较母本翘嘴鳜略慢,但其早期的生长趋势与翘嘴鳜相似,并在体重与体长的生长关系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杂交子一代遗传了母本翘嘴鳜的快速生长性能,并在体长性状上显现出一定的超亲杂种优势。本研究通过分析养殖翘嘴鳜♀×斑鳜♂杂交子一代的生长速度,探讨杂交子一代的早期生长趋势及其杂种优势,旨在为杂交子一代的规模化人工养殖和品种选育等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太♂洋牡蛎与近♀牡蛎、褶♀蛎人工杂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周茂德  高允田  吴融 《水产学报》1982,6(3):235-242
本文介绍了以太平洋牡蛎、近江牡蛎、褶牡蛎为亲本的多种组合杂交试验。试验共分为:近?×太?,太?×近?,褶?×太?,太?×褶?四个试验组进行;另外还有三种牡蛎的三个自交组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几种牡蛎的正反交均可受精。其中褶?×长?的受精率较高,而长×近的正反交的受精率均较低。杂交子:代的D型幼虫的大小性状一般表现为母本特征,而且其大小变异范围比亲本自交大。此外,文中对各组合的幼体发育作了比较,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武昌鱼又名团头鲂,它和草鱼都是我国鲤科的淡水养殖鱼类。又分鳊鲌亚科鲂鱼属和雅罗鱼亚科草鱼属。两种鱼类的共性都是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它们的生活习性是;武昌鱼食杂食,生长慢,个体小,养到六年最大长到三公斤左右,单养产量低,但抗病能办强,是湖泊、河流、塘堰、水库混养业里占重要位置的经济鱼类;草鱼食水草、浮萍等。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所指的杂交鲶是利用东北六须鲶作母本,当地鲶(当地俗称土鲶、鲇鱼、年鱼等)作父本杂交的新一代优良养殖品种。杂交鲶既有母本生长速度快的优势(当年在精养条件下120日龄左右平均体重可达1.5kg以上),又有父本耐低氧、抢食凶猛等适应环境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08年~2011年研究了人工养殖条件下的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6)×达氏鳇Husodauncus(早)杂交后代(f谷称大杂交)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7龄大杂交体长、体重相对增长率及生长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呈“异速生长一等速生长一异速生长”的变化趋势。不同年龄大杂交的体长与体重均呈幂指数关系,R2值变幅为0.95~0.99。其中,1-3龄大杂交a值〉3,呈强异速生长。此后随年龄的增加,异速生长减弱,发育趋向均匀。5龄时a值为2.94接近3,7龄a值为2.63〈3。大杂交肥满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其与体重的相关性(R2=0.94)高于与体长的相关性。采用7种生长方程对不同年龄大杂交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进行拟合,其中Gompertz、Quadratic、VBGF和Cubic4种生长方程式对大杂交体长生长的拟合效果较好,除Cubic生长方程外,其它6种生长方程对其体重生长的拟合度均较低。7种生长模型中,均以Cubic生长方程对大杂交的体长生长和体重生长的拟合R2值最大,RSS值最小,说明Cubic生长方程对不同年龄大杂交的生长具有最好的拟合效果,拐点体重、体长和年龄分别为28.53kg、82.11cm和4.22龄。  相似文献   

18.
花鲢和草鱼杂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渔业》1973,(10):9-10
1972年5月,利用人工催情取得草鱼(♀)卵95.6万粒,与花鲢(♂)的精液进行湿法授精,受精率为59.7%,孵化率为39.5%,得仔鱼苗约24.6万尾。  相似文献   

19.
蒋宏雷  吴雄飞 《河北渔业》2011,(3):12-14,19
通过真鲷♀×黑鲷♂杂交,获得杂交F1.研究发现,杂交鱼苗在培育期间有3个死亡高峰;培育密度以1万~1.8万尾/m<'3>为合适,在此密度下培育至稚仔鱼最高培育成活率可达36%;在水温22~23℃,从初孵仔鱼到1 cm需27 d,水温17~18℃,从初孵仔鱼到1 cm需36 d.  相似文献   

20.
用红鲫做母本、湘江野鲤做父本进行人工杂交所获得的杂种一代(鉴定定名为湘鲫)具有显著的杂交优势和良好的养殖效果。本试验主要对湘鲫的繁殖制种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以求解决应用于养殖生产大批量生产湘鲫鱼苗的制种技术。一、材料和方法 1.亲本选留,母本红鲫来自湘阴县东湖渔场养殖池塘,选择其体型端正健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