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基于烟株打顶后钾素流失、叶片中钾素分配降低的现象,研究施用黄腐酸钾对烤烟生育后期钾素累积、吸收的调控作用,以改善烟株钾素营养,提高烟叶产质量。【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黄腐酸钾对打顶烤烟干物质累积量、钾素含量及其累积量和初烤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施用黄腐酸钾可以促进烟株生长和钾素吸收。与对照相比,塘施黄腐酸钾75、150、225 kg/hm~2烟株打顶时干物质累积量和钾素累积量分别提高9.7%、20.44%、16.44%和27.62%、38.12%、38.12%,初烤烟叶产量和产值分别提高3.93%、30.64%、1.14%和13.74%、57.64%、16.86%,烟碱含量和钾含量也有所提高。【结论】黄腐酸钾可以有效促进烟株对钾素的吸收,提高烟叶干物质累积量和钾素含量,改善烟叶品质,在烤烟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贵烟4号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烟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每667m2施纯氮0~8.5kg范围内,随作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时期烟株干物质量及氮、磷、钾素累积量都显著提高,但在较高施氮量(4~8.5kg)范围内,氮肥用量的增加对烟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量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增施氮肥有利于烟株生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和累积,而每667m2纯氮用量超过4kg后,烟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对氮肥用量的反应遵循报酬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烤烟成熟期适宜的滴灌定额。【方法】通过控水试验研究烤烟打顶-成熟期不同滴灌定额(0.0、10.5、17.5、24.5和31.5 mm)对烤烟生长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成熟期滴灌定额中,以24.5 mm(I3)处理烟株农艺性状相对较优,成熟期烟株茎和叶干物质生物量最大,氮素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相对较高,烟叶钾氯比和氮碱比最为协调。与其他处理相比,I3处理烟株茎和叶的生物量分别增加了4.7%~16.4%和3.7%~18.3%,氮素利用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分别增加了3.8~18.3个百分点和0.9%~9.4%,中部叶钾氯比提高了32.1%,氮碱比下降了32.4%。【结论】与其他滴灌定额相比,24.5 mm是该区域较为适宜的烤烟成熟期滴灌定额。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云南玉溪烟区烤烟大田生育期适宜滴灌定额。【方法】2017年通过田间控水试验,以作物蒸散量(ET_0)为基础,设置4个参考需水量水平(50%ET_0、60%ET_0、80%ET_0和100%ET_0)和3个设计湿润比(P,0.4、0.5和0.6),共12个滴灌定额处理,考察不同滴灌定额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参考需水量水平对烤烟株高、茎干物质量以及氮肥和钾肥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除株高以外的农艺性状、叶和全株干物质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设计湿润比对烤烟叶干物质量、根冠比和灌溉水利用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茎和全株干物质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两者对烤烟叶片和全株干物质量以及灌溉水利用率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P0.05),对烤烟叶片数和株高的影响存在极显著交互效应(P0.01)。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中,以80%ET_0-0.5P处理烤烟成熟期生物量和农艺性状表现较优,氮、磷和钾肥及灌溉水利用率相对较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其成熟期烤烟叶片和全株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14.6%~97.5%和4.3%~72.8%,氮肥和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4%~84.2%和11.3%~178.1%。【结论】本试验条件下,该区域较为适宜的烤烟大田生育期滴灌灌溉定额为200 mm。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明确烤烟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下,适宜的硝酸钾滴灌追施量。[方法]研究田间4种硝酸钾滴灌追施量(不减量、减量20%、减量40%和减量60%)对烟株生物量、氮磷钾利用率以及烟叶化学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硝酸钾滴灌追施量间烤烟生物量和氮、磷利用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硝酸钾不减量处理相比,硝酸钾减量处理烟株钾素利用率提高了2.3~7.3个百分点,其中,硝酸钾减量40%处理和减量60%处理均达显著水平(P0.05);硝酸钾滴灌追施量与烟叶烟碱和总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不减量处理相比,硝酸钾减量40%处理和减量60%处理烟叶烟碱含量分别下降了34.5%和37.9%,总氮含量均下降了13.3%;烟叶氮碱比随硝酸钾滴灌追施量的降低而提高,与不减量处理相比,硝酸钾减量处理烟叶氮碱比提高了5.8%~38.5%。[结论]本研究区域内,总施N量90 kg/hm~2条件下(基追比5:5),硝酸钾滴灌追施量宜减少40%~60%,有利于钾素利用率的提高和烟叶化学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群体产量构成与减量施氮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高密度低留叶数处理,烤烟能够较快的进入顶叶成熟期,大田生育期可比对照缩短6 d以上。高密度低留叶数设计降低了烟株本身的株高,改善了烟株受光环境,使叶面积系数更加适宜。高密度低留叶数下施60 kg/hm~2的氮肥,小幅提高了产值,显著提高了上等烟比例和均价。群体产量构成方式对上等烟比例、均价的影响要大于施氮量。【结论】在氮素背景较高的土壤上,采取提高种植密度减少单株留叶数,同时减少氮肥用量可缩短烤烟大田生育期、提高产值、上等烟比例和均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贵州黄壤烟区稻烟轮作模式烤烟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在贵州省遵义市开展稻-烟轮作试验,于烤烟季采用~(15)N示踪法探究不同生长期烤烟各器官氮素含量、累积量及来源比例,明确土壤和肥料对烤烟氮素营养的贡献及各器官的氮素来源。【结果】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同施氮处理烤烟的根、茎和叶氮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小幅上升趋势,相同施氮条件下,烤烟不同部位的氮含量均为叶﹥根﹥茎,各部位氮含量均以N_(270)处理最高;烤烟根、茎和叶片氮素累积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均在移栽后95 d达最大值,不同处理烤烟氮素累积量均以N_(270)处理最高,根、茎、叶和植株最高氮素累积量分别达0.94、1.13、2.93、5.0 g/株;不同施氮处理烤烟根、茎和叶吸收的肥料氮素占总氮素的比例均以N_(270)处理最大,N_(180)处理次之,N_(90)处理最小;土壤氮素比例呈相反趋势,表现为N_(90)﹥N_(180)﹥N_(270),且烤烟吸收的土壤氮素大于肥料氮素,随着生育期推进,各处理根、茎和叶吸收的土壤氮素比例逐渐增大,肥料氮素比例逐渐减小。【结论】贵州黄壤烟区稻烟轮作模式下,烟株吸收的氮主要来源于土壤,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烤烟吸收土壤氮素比例增加;稻烟轮作模式下烤烟施氮素要考虑水稻季施用氮肥的后效和烤烟对土壤氮素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适合昭通昭阳烟区烤烟生产的专用配方肥,为昭通烟草科学施肥及无机肥料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肥料配方中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施用量、比例等进行优化调整,设计不同的烟草专用基肥和专用追肥配方,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筛选烤烟生产专用基肥和专用追肥的配方。【结果】在肥料减施的情况下,专用基肥与专用追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烟株的早生快发,其中以专用基肥为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的处理表现最明显,烟株提前进入团棵期和旺长期;与常规施肥相比,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处理烤烟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上等烟比例分别提高5.96%、17.08%、10.49%、4.63%和2.44%。【结论】在昭通昭阳烟区最高效、最经济的烤烟专用配方肥的组合为基肥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含硼、镁、锌)和氮钾追肥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重庆烟区烤烟前期生长缓慢的问题,采用田间试验法研究了不同覆膜及移栽方式对烤烟前期养分吸收与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前期,烟株氮、磷、钾吸收量均表现为叶茎根。单垄小苗膜下深凹移栽处理(T4)和单垄小苗膜下移栽处理(T3)对烤烟根、茎、叶和整株的氮、钾吸收量均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烟叶和整株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T4、T3处理对提高烤烟叶片磷素吸收量也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前者影响更为明显。而双垄膜上移栽处理(T1)则能明显增加根和茎中磷素的吸收。从经济性状来看,T1、T4、T3处理的烤烟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均显著高于壮苗膜上移栽处理(T2,即CK)。其中以T1处理最高,其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分别较CK增加了29.6%、43.1%、12.7个百分点。可见,2种单垄小苗膜下移栽方式均有利于烤烟前期各部位氮、钾的吸收,而双垄膜上移栽更有利于烤烟根、茎中磷素吸收,且其烟叶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施钾量对烤烟新品种‘川烟 200’生长发育、烟叶产质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川烟 200’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试验,设置 0、240、285、315、345、390 kg/hm2(分别命名为 K0、K240、K285、K315、K345、K390)6 个施钾量梯度,分析不同施钾量下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内在化学成分以及钾肥利用效率的特征。【结果】施用钾肥能够促进烟株前期(团棵期前)生长发育尤其是株高、有效叶片数和节距的生长,而对中期(团棵期到打顶期)生长影响较小;与 K0(CK)相比,施钾后烤烟产量、产值和均价的增幅分别为 19.02%~22.60%、24.65%~47.28% 和 3.26%~20.33%,各项指标均以 K315 处理表现最佳,且 K315 处理中上等烟比例最大、较 K0(CK)提高 5.5 个百分点;与 K0(CK)相比,施钾可显著提高烟叶中的烟碱含量 37.29%~66.10%,钾肥施用量在 315~345 kg/hm2 更有利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与 K0(CK)相比,适宜施用钾肥能够增加烟株各器官和整株生物量,茎生物量累积以 K315 处理最高、为 1 585.77 kg/hm2,根、叶和整株生物量累积各施钾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烤烟不同器官钾素分配特征表现为叶>茎>根,钾素主要分配在叶片,其中 K315 处理叶片钾素分配比例高达 50.89%。与 K0(CK)相比,施钾显著增加了烟叶中钾素累积量、增幅为 54.27%~109.31%,K315 处理茎、叶和整株钾素累积量最大,分别为25.73、35.06、68.90 kg/hm2;钾肥表观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及经济利用效率均表现出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以 K315 处理表现最佳,其钾肥表观利用率、当季回收率及经济利用效率分别为 14.06%、13.15%和 7.01%,但钾肥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生理利用率均表现出随着施钾量增加而下降,土壤钾素盈余量也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合理施用钾肥可以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提升优质烟叶占比、协调烟叶化学成分、促进养分吸收、提高钾肥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烟叶品质、经济性状和钾肥利用效率,广元烟区‘川烟 200’钾肥合理推荐量为 315 kg/h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氮肥基施与追施比例对烤烟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氮肥不同基施与追施比例(T1.全部氮肥作基肥;T2.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T3.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对烟株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增加氮肥追施比例能提高后期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烤烟整个生育期,施氮处理的烟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基本表现为随氮肥追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且均高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在烤烟整个生育期以T3处理最高。移栽后45d,T1处理的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移栽后60~75d,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基本随着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大而增加。【结论】追施氮肥保证了烟株后期生长对氮肥的同化能力,改善了烟株的光合特性,其中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为最佳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不同烤烟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及养分吸收特征,筛选适宜豫中烟区种植的优质烤烟品种,为品种区域化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川烟1号、鲁烟1号、豫烟13号和中烟100为材料,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不同烤烟品种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特征。【结果】不同烤烟品种的干物质及养分吸收规律存在差异。豫烟13号、中烟100和鲁烟1号的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均早于川烟1号,干物质快速增长期持续时间均短于川烟1号。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以豫烟13号最高,川烟1号次之,鲁烟1号最低。整个生育期烤烟对养分的积累量依次为氮>钾>磷。成熟期除氮素积累量最低外,磷、钾素积累量均以豫烟13号最高,分别为1.04 g/m2和7.74 g/m2。豫烟13号、鲁烟1号和川烟1号的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早于干物质,中烟100的氮、磷、钾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稍晚于干物质。【结论】养分吸收是烟株干物质积累的前提;豫烟13号和中烟100对干物质及养分的吸收积累能力强,川烟1号长势及对养分的吸收较弱,在生产中可对不同烤烟品种进行差异化施肥。  相似文献   

13.
施用不同比例有机氮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施用不同比例有机氮对烤烟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拓宽蚕沙有机肥高效利用的途径。【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蚕沙有机肥料为有机氮源,按配施有机氮/无机氮不同比例设4个处理,分别为:0∶100(T1),30∶70(T2),40∶60(T3),50∶50(T4),研究各处理对植烟土壤、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T2~T4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其中T4处理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氮肥处理可提高烤烟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增产幅度达到4.11%~77.53%,中上等烟叶比例提高5.97%~18.22%。其中,T2处理增幅较小,差异不显著。T3、T4处理烤烟产量和中上等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以T4处理的效果最好。【结论】在大田试验中,配施有机氮明显提高烤烟烟叶的产量和品质,建议在优质烤烟生产上推广使用蚕沙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明确寻甸烟区适宜的施氮量和基追比。[方法]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及基追比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主要病害、外观质量和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综合比较各处理及对照,处理(3)(常规减氮20%以及基追比40%∶60%)时,烟株在农艺性状、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比例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其他处理。[结论]合理的基追比有利于烟株生长,在寻甸烟区范围内建议施用氮肥102 kg/hm~2,氮肥基追比40%∶60%。  相似文献   

15.
氮肥类型及用量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氮肥类型及用量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于2017年在郴州市桂阳县开展大田试验,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开展7个氮肥类型及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较不施氮肥处理,在株高、最大叶长、叶宽及最大叶面积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总糖、还原糖方面都呈现由下部叶到上部叶先增后降的趋势;总氮和烟碱含量与施氮量成正比;在一定程度,施氮水平的提高烟叶钾呈现升高的趋势,烟叶钾和氯变化趋势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施氮水平90 kg·hm~(-2)对提高烤烟中上等烟比例及产量有明显效果,而对烤后烟叶均价影响不显著。硝铵磷和硝酸钾相比也有利于提升烤后烟叶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明不同类型钾肥配施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硫酸钾和腐殖酸钾肥配施对烤烟生长和钾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在等量的钾肥水平上,硫酸钾和腐殖酸钾肥配施能够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烟株干物质含量,优化钾素在烤烟各部位的分配。75%硫酸钾+25%腐殖酸钾肥配施与单施硫酸钾相比,叶、茎和根含钾量分别增加16.50%、8.08%和12.13%。75%硫酸钾+25%腐殖酸钾肥配施的肥料利用率和钾肥经济利用率达到34.82%和6.92%,分别是单施硫酸钾和腐殖酸钾肥的2.27倍和2.38倍、3.20倍和2.67倍。【结论】在烟株生长偏弱的情况下,以75%硫酸钾+25%腐殖酸钾肥配施效果最佳,烟叶钾素分配率达到57.14%;与单施硫酸钾相比钾素含量提高16.50%,钾肥利用率提高126.42%。  相似文献   

17.
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和氮磷钾养分累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钾营养对莲藕产量形成及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施钾(-K)和施钾(+K)处理进行全生育期试验。【结果】莲藕移栽76 d后,+K处理叶片和叶柄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K处理,并均在97 d膨大茎成型后逐渐降低;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速率和累积量在早期为+K处理低于-K处理,97 d后+K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速率明显加快,其累积量于139 d明显高于-K处理,160 d不同处理膨大茎干物质累积量趋于稳定,+K处理为1 204 g/株,比-K处理高19.7%。在97—160 d产量形成关键期,膨大茎中氮、磷和钾的累积量,+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32.8%、10.3%和74.2%,其中来自其它器官转移的氮、磷和钾,+K处理比-K处理分别高1.20、0.12和1.26 g/株,来自根系直接从土壤中吸收转运的氮、磷和钾,前者比后者高2.16、0.04和5.70 g/株。莲藕氮、磷、钾累积总量之比-K处理为1﹕0.14﹕0.90,+K处理为1﹕0.13﹕1.31。【结论】钾营养促进莲藕干物质生产和累积、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并提高莲藕各器官尤其是叶柄中钾的含量,在生育后期促进干物质和养分从叶片等器官转移并贮存到膨大茎中并最终增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外源物质根系调控促进烤烟养分吸收和利用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完善基于烤烟提质增效的外源根系调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设常规施肥(T1)和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添加苹果酸(T2)、生根粉(T3)、复硝酚钠与海藻酸钠混合剂(T4)、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T5)和膨胀素(T6)6个灌根处理,同时设植烟不施肥处理(CK)用于计算肥料利用率.于团棵期、现蕾期、采收结束时分别测定烟株根、茎、叶干重及烟叶的氮、磷、钾含量,同时测定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相对于T1和CK处理,T4、T5和T6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各生长阶段根系生长速率(P<0.05,下同),增加了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烟叶对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吸收量,而各处理烟叶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比例随着生育进程推进逐渐减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烤烟团棵至现蕾阶段根系干物质积累量与烟叶氮(R2=0.87)、磷(R2=0.94)、钾(R2=0.88)元素的吸收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此阶段根系生长速率的显著提高是外源物质促进烤烟叶片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关键.T4和T5处理提高团棵至现蕾阶段根系生长速率50%以上,显著增加了烟株的干物质积累量,烟叶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46%和66%,磷素吸收量分别增加77%和118%,钾素吸收量分别增加58%和69%.[结论]基于烤烟根系促生效果的稳定性和应用安全性,解淀粉芽孢杆菌FZB42灌根可作为玉溪红壤烟区烤烟根系调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向植烟土壤中增施解磷菌、解钾菌生物菌肥,明确其对烤烟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石林县进行了单独施用解磷菌生物菌肥(T1)、单独施用解钾菌生物菌肥(T2)、混合施用解钾菌、解磷菌生物菌肥(T3)和不施用生物菌肥(CK)处理试验,分析各处理对烤烟产质量和根际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生物菌肥的施用,尤其是解磷菌、解钾菌肥的混合施用,使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1%和15.1%,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明显提升了经济效益。(2)生物菌肥能改善烟叶内在化学成分,使烟叶还原糖和钾元素含量分别提高了35.8%和53.7%。(3)混合施用解钾菌、解磷菌处理使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4种生物酶类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2%、95.6%、119.4%和29.0%。【结论】适宜的解磷菌、解钾菌生物菌肥的施用是改善烟株营养,促进烟株生长发育,增加土壤磷素、钾素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探明了根区内不同施肥空间对植烟土壤有效磷含量和烤烟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T1(对照)、T2(直径15 cm)、T3(直径20 cm)、T4(直径25 cm) 4个处理,烤烟品种为云烟87,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土壤有效磷含量T2、T3和T4处理在耕层5 cm处有效磷的含量低,随施肥距离增加到10~15 cm时而显著提高,而T1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布较均匀,不同的空间施肥处理的效果要高于对照处理,说明不同空间施肥明显改善了磷素养分的供应状态;烟株根部磷含量在烤烟成熟期,T4处理的空间施肥会显著提高烤烟根部的积累量,其他烤烟生长发育时期,不同空间施肥对烤烟根部磷积累无明显的影响;地上烤烟磷积累量,移栽后第13~17周,各处理磷积累量T4 T2 T1 T3,方差结果显示T4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说明T4处理的空间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烤烟总磷积累量。【结论】综合土壤有效磷积累量,地上、地下磷积累量可知,T4空间施肥是提高磷素积累的最适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