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为探究打破野生郁金香种子休眠方法及其发芽的适宜温度条件,以2011、2013年采集的伊犁郁金香(Tulipa iliensis)以及2013年采集的新疆郁金香(T.sinkiangensis)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温度、不同浓度GA3处理以及不同层积时间处理对破除郁金香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野生郁金香种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休眠现象,新疆郁金香种子休眠较浅,伊犁郁金香种子休眠程度较深,它们所需的发芽条件也不一致;不同年份采集的伊犁郁金香种子发芽情况差异显著,2011年的优于2013年的。新疆郁金香和伊犁郁金香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0℃;GA3和层积对2种野生郁金香种子的最终发芽率(Final Germination Percentage,FGP)和平均发芽时间(Mean Germination Time,MGT)均有显著影响,500、300、0mg/L分别是处理2011、2013年采集的伊犁郁金香种子和2013年采集的新疆郁金香种子较适宜的浓度;低温层积21d可较好解除2011、2013年采集的伊犁郁金香种子休眠,而新疆郁金香不需层积处理即可使发芽率达到95%。GA3处理和层积处理没有明显累加效应,GA3处理可替代低温层积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郁金香、伊犁郁金香的物候期观测表明,新疆郁金香同伊犁郁金香物候期无较大的差异,作为育种材料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直接引种栽培也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郁金香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伊犁昭苏县郁金香种球连作土壤为试验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Miseq 2x300 bp)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不同连作年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探究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对郁金香种球连作障碍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预防郁金香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连作年限的15份土样中,细菌共有2 305个OTU分类单元,主要隶属于35门317属,真菌共有831个OTU分类单元,主要隶属于9门231属;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会随连作年限呈下降趋势,物种相对丰度也会随连作年限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
试验以9项标准引种驯化筛选出观赏价值较高的新疆野生花卉种73个,并模拟自然生境,建立新疆野生花卉种质资源圃7处;主要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等方法对筛选出的优良野生花卉种进行批量扩繁,开展了优良野生花卉园林绿化5类形式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郁金香(Tulipa gesneiiana L)原产地集中在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区,最早在土耳其等国家栽培,1554年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驻奥斯曼帝国的比利时外交家布斯科克第一次将郁金香种球及种子带入欧洲.值得一提的是带入欧洲的种源并非原种,而是经过高度驯化栽培的种类.1594年春天,美丽的郁金香花朵第一次在荷兰的林登植物园绽放.  相似文献   

6.
以阿尔泰郁金香和天山郁金香鳞茎为试材,采用异地人工驯化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条件和基质对2种野生郁金香主要观赏性状的影响,以期为我国野生郁金香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2种野生郁金香可以在沈阳地区成功驯化,除株高明显降低外,其它观赏性状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在沈阳地区露地栽培时萌芽期、展叶期、现蕾期、变色期较原生地晚14d左右,结实期和果熟期均与原生地接近;在沈阳地区温室栽培过程中,2种郁金香的萌芽期、展叶期早于露地28d左右,始花期、盛花期和结实期较露地提前14d,果熟期较露地提前10d;使用腐殖土为栽培基质时,2种郁金香的植株高度最高,分别为15.03cm和19.47cm。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农民张树阳为解决平菇菌种退化问题,自1986年以来开始采集野生菇进行引种驯化。在省有关专家学者和科研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多次研究试验,于1987年9月用野生平菇引种驯化成功一个适合北方地区栽培的平菇新品种。经山东省微生物学会鉴定,引种成功的子实体与野生子实体为同一种,确认学名为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Jaca·exFr·)Quel·,编号“879”。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我国郁金香产业迅猛发展,郁金香科研广泛开展。目前,在郁金香属种质资源、引种与栽培技术、扩繁与种球复壮、育种等方面都开展了研究。但是,也存在着科研起步晚,层次低、科研落后于产业、研究单位较少和各科研单位之间协调性不高等问题。现根据郁金香科研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高度重视郁金香育种、科研要紧密与产业结合、总体协调和联合攻关的发展策略,以期从根本上解决郁金香品种缺乏问题,为我国郁金香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柳属中所包含的树种种类繁多,遗传多样性丰富,抗逆性强,对土壤中所存在氯、铅、汞等有害物质具有较强吸收能力,在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生态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充分考虑新疆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引入俄罗斯城市园林"抗寒特色柳树",并进行引种与驯化研究。结合试验数据,研究引种与驯化实际效果,指导新疆城市园林建设。  相似文献   

10.
阐述适合盆栽的郁金香品种,并从种球选择、栽植时期、栽植前准备、种球种植、生长期管理方面介绍郁金香盆栽技术。  相似文献   

11.
对从武汉市黄陂区姚家山引种的野生白鹃梅进行了引种驯化栽培。结果表明:白鹃梅是一种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观赏食用型的园林植物。野生驯化成活率可达95%;同时在驯化移栽成功的基础上,提出了白鹃梅适宜在草坪、林缘、路边及假山岩石间配植,亦可作花篱栽植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阿魏侧耳(Pleurotus eryngii)又名阿魏蘑菇。野生分布在南欧、中非、北非、印度和我国新疆等地,属低温型菌类。为了研究阿魏侧耳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的可行性,我们经引种、驯化和选育,获得一高温型菌株,编号KH_2。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供试菌株阿魏侧耳出发菌株K002,引自新  相似文献   

13.
野生花卉能够丰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有利于营造地带性植物景观。笔者实地调查了唐山地区范围内野生花卉资源,从引种的20种野生花卉中驯化栽培10种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的品种,观察引种后的生长情况和观赏特性,总结引种栽培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梦、雪莉、小黑人、检阅、莫林、夜皇后、金检阅、粉旗、世界珍爱9个郁金香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春秋两季栽培进行试验,探讨反季节种植对郁金香生物特性、种球及开花的影响,确定春季反季节栽培郁金香观赏性不如秋季种植,但如遇特殊情况,也可采取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科院花卉中心多年来先后引种收集了我国多达60个以上的野生石斛兰原种。通过适宜基质筛选试验、环境温湿度调控处理,催芽、催根、促花等多种措施,目前已经成功引种驯化石斛兰原种54种,收集株数超过6000株,建立我国北方最大规模的石斛兰种质资源库。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野生花卉的开发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花卉资源是实现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介绍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阐述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和开发利用情况及我国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谢云  廖博儒 《北方园艺》2006,(5):118-119
红叶腊莲绣球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彩叶花灌木.为了引种驯化,在浙江临安采用三种插条、三种基质在三个不同时间里进行了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腊莲绣球扦插以黄心土、2~3年生枝条和6月扦插为宜,成活率达52.7%.  相似文献   

18.
郁金香属百合科郁金香属类短命球根花卉植物,喜夏季高温干旱、冬春低温多雨雪生态环境。对郁金香子球产生下延茎与下延球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室内与室外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证实:1龄子球受到光照后,不论栽深栽浅都会产生下延茎结出下延球,不可逆的,这种现象是郁金香长期适应高温干旱生境的一种生活习性,下延茎的生长要消耗鳞茎养分,所结出的新鳞茎变小,使种球生产至少推迟1年时间达标;具花芽的2龄子球与3龄成球均不产生下延茎与下延球;试验还证实,郁金香生育期具高温长茎、低温长根的习性。通过试验找到了郁金香种球生产过程中杜绝鳞茎产生下延茎与下延球措施,鳞茎贮藏期创造黑暗条件,栽培深度6~10cm;鳞茎栽培期创造低温条件,促根系旺盛生长。  相似文献   

19.
近20年我国野生食用菌引种驯化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近20年来引种驯化出菇的野生食用菌50多种,按D.L.Hawksworth(1995)《真菌学字典》(第8版)分类学系统隶属于2个门、4个纲、9个目、25个科、33个属。今后应注重子囊菌、共生菌和一些特有种的引种驯化。  相似文献   

20.
郁金香种球冷藏对促成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乔松  杨伟儿 《园艺学报》1996,23(4):371-374
利用我国西北生产的郁金香种球迸行冷藏、促成栽培及生产岭南地区春节用花的 试验,就不同温度处理对促成栽培时间及花茎高度的影响、花瘟的发生及防治等进行了讨论, 试验结果将对利用国内生产的种球在岭甫地区生产春节用花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