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出美丽、宜居环境,本文对现代城市老旧小区环境提升改造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实际分析了现代城市老旧小区使用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建筑本体念旧失修、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不足、室内舒适度不足、整体环境差等问题。然后,就如何进行老旧小区环境提升、改造提出了明确目标、完善标准体系,创新融资模式、实现改造市场化,建筑立面改造,使用性能改造,环境改造等方法。 相似文献
2.
福州市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以问题为导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特色、有效解决了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内涝、基础设施不全等问题,让群众共享海绵城市建设成果,激发大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4.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年龄结构组成及居住环境使用需求发生转变,老旧居住小区的人居空间环境逐渐无法符合城市发展进程需求.小区内各种功能空间呈现出"无界化""模糊化"等问题,其中,老旧小区附属绿地空间的超负荷状态是最为典型的问题之一.应对当今社会高强度的工作生活节奏,居住环境就成为最为有效、直接的疏解释放压力... 相似文献
5.
以北京市西城区椿树园、四平园两个不同时期老旧小区为例,结合居住区现状自身特点以及居住群体的需求,着重改善老旧居住区景观功能退化、交通不畅等问题。并由此总结出一些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以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提升其居住舒适度、增加其所在社区的归属感,更好地促进社区文明及邻里和谐。 相似文献
7.
我国老旧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最大问题就是小区内公共空间环境无法满足老年人身体和心理上的需求。基于山西晋中市太谷区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现状,深入分析老年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行为特征,提出多样性、舒适性、便携性的设计原则,力求科学地提出适老化改造措施,以满足老年人对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需求,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对于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促使越来越多的小区景观设计人员进行不断创新。海绵城市理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当前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环境方面的要求相符,并且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一个城市抵抗旱灾和洪灾的能力,消除掉水安全方面的诸多隐患,可在日后城市建设中予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几年来随着“城市更新”运动提出后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有关国内外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文献,以物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领域为主导,从公众需求,公众参与、公众健康安全、空间感知4个不同的视角对相关文献进行阐述,对老旧小区内公共空间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我国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相关设计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建国以后的一批建园几十年的老旧公园如今都面临着基础建设破损、设计形式落后、公园管理不健全等问题,更新改造也便成为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本文运用使用状况评价(POE)的分析方法,以北京市丰台花园为案例,通过调查设计、分析数据、研究结论的思路展开工作,最终提出公园改造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小区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详细阐述了住宅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希望对小区住宅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日益显著,在此背景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所经常关注的小区景观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是指含有叶绿素的非单细胞植物,一般理解为显绿色的植物,其叶和茎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类并释放氧气和能量,起到保障空气质量和视觉享受的作用,本文针对植物在小区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思考,并深入剖析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园林景观设计要注重人性化,如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通达性、识别性、领域性、多样性、和谐性、连续性、文化性、生态性。同时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要注重:一是让人性充分发挥,二是要回归自然,三是注重地方风格,四是注重人文历史。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