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研究洞庭湖水系的乌鳢(Channa argus)、斑鳢(C.maculata)和月鳢(C.asiatica)的染色体核型。【方法】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对洞庭湖水系的乌鳢、斑鳢和月鳢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洞庭湖水系乌鳢的核型2n=48=4SM+20ST+24T,臂数:NF=52;斑鳢的核型为2n=42=4M+2SM+16ST+20T,NF=48;月鳢的核型为2n=44=6M+6SM+16ST+16T,NF=56。3种鳢科鱼均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随体和次缢痕。【结论】洞庭湖水系的乌鳢为这3种鳢科鱼类中最原始类群,月鳢为最特化类群;乌鳢与月鳢的亲缘关系最远,斑鳢与乌鳢的亲缘关系比之与月鳢更近;并推测鳢科鱼类应为鲈形目中较为特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乌鳢、斑鳢、月鳢核基因序列(ITS)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ITS序列研究鳢属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利用PCR扩增3种鳢的ITS,经克隆、拼接得到ITS全长后进行分析.[结果]乌鳢、斑鳢和月鳢ITS全序列长度为902、927、902或903bp.3种鳢ITS的G+C含量较高,约占72%.3种鳢之间核苷酸差异明显大于种内,明显的差异性ITS片段可以鉴别3种鳢.采用NJ和ML方法建立的进化树都表明乌鳢和斑鳢的遗传距离最近,而乌鳢和月鳢遗传距离最远.[结论]该研究为鳢属的分类鉴定、系统进化关系以及种间杂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月鳢(Channa asiatica)俗称七星鱼,隶属于鲈形目鳢科月鳢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月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而且具有滋补、收肌、活血、加速伤口愈合等保健食用价值,在我国南方、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市场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 月鳢,鲈形目、鳢科、月鳢属,俗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点秤鱼、星光鱼。月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滋补强身,活血生肌,利尿祛风,通气消胀,药用价值极高,历来被医学界推崇为保健珍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贵州境内月鳢自然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及其遗传背景,为贵州土著鱼类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境内长江流域(乌江、清水江)和珠江流域(都柳江、猫营河)的4个月鳢群体(共130尾月鳢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技术扩增月鳢线粒体Cyt b编码区,分析月鳢自然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贵州月鳢Cyt b基因946 bp序列的A+T含量为53.7%,高于G+C含量(46.3%),其碱基组成表现为C的含量最高、G的含量最低,呈较强的反G偏倚性;130个月鳢样本定义6种单倍型,总体核苷酸多样性指数为0.001 98,单倍型多样性指数为0.734;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 29,猫营河-都柳江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003 08),乌江-猫营河群体的最小(0.001 31)。【结论】贵州月鳢整体遗传多样性水平低,群体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6.
孟彦  张燕  许映芳  方耀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2951-12952
[目的]了解月鳢和乌鳢的生化遗传特性,为其品种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梯度电泳法对月鳢和乌鳢的眼、肌肉、心脏、脾、脑和肾中的2种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月鳢肾脏、脾脏、脑和心脏的苹果酸脱氢酶(MDH)图谱有很清晰的4条带,且带型相同、活性相当;其眼组织的MDH图谱有5条带,肌肉组织的MDH带型分布表现出明显活性区。鸟鳢肾脏、脾脏、脑、肌肉和心脏的MDH图谱有很清晰的4条带;其眼组织的MDH图谱有5条带。月鳢和鸟鳢不同组织中酶的图谱数量一样,但类型不同。在鸟鳢6种组织中,眼睛的MDH表达量最大,而月鳢各组织的MDH表达量差异不大。乳酸脱氢酶(LDH)在乌鳢中的表达量高于月鳢。[结论]硬骨鱼类同工酶系统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物种特异性,其变化可更直接、正确地反映生物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月鳢(七星鱼)的繁殖与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鳢(Channa asiation), 鲈形目、鳢科、月鳢属,俗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点星鱼、秤星鱼、星光鱼.月鳢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能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还有滋补强身、利尿祛风、通气消胀之功效,药用价值极高,历来被医学界推崇为保健珍品.因此,月鳢有"保健鱼"之称,属名贵的淡水鱼类,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售价高于其它鱼类的几倍,在广东为40~60元/kg,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为60~100元/kg.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红线虫、蚯蚓、玉米面对月鳢幼鱼进行120d的生长试验。通过对增重率和成活率变化,探讨4种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可影响月鳢幼鱼生长,投喂人工配合饲的试验组月鳢幼苗长势最好,增重率为1024.00%;其次依序为蚯蚓、红线虫。投喂玉米面的试验组最低,增重率为-6.00%。除投喂玉米面的月鳢幼苗成活率为15.28%,其他组均为100%。对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幼鱼的体重与日龄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模型是:H=0.518D~(0.5593),全长与日龄的相关关系:L=0.519D~(0.5588),体重与全长的相关式:H=0.019L2.7856。  相似文献   

9.
月鳢成鱼的养殖湖南炎陵县农业局邓联月鳢俗称秤星鱼。近几年推广人工养殖月鳢,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苗池集伴采用水泥池集约化养殖。水泥地面积5~70平方米,圆形或方形水泥封底,水深1.3米,水面离池埂高度不低于60厘米,进...  相似文献   

10.
月鳢消化系统形态及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月鳢(Channaasiatica)消化系统的形态及组织学进行了研究。结果为:①肠道呈3次盘旋,肠长与体长之比为0 42±0 02;②随着发育和生长,消化道的粘膜层厚度及粘膜皱褶高度增大、粘膜皱褶及杯状细胞增多;③食道、胃、前肠、中肠和后肠的组织结构区别明显,且食道与胃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过渡性;④胰腺在肝脏中呈弥散性分布;⑤月鳢消化道的形态和结构与其食性高度相关。探讨了月鳢消化道形态结构与食性的关系,认为月鳢消化道具有典型的肉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月鳢又称七星鱼、山斑鱼、点秤鱼、月亮鱼,分类上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其肉含较高蛋白质,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滋补、祛风湿、补血、收敛、促进伤口愈合等多种功效。近年来,国内及东南亚市场上月鳢销量大,价格看涨。养殖月鳢具有占地小、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大等特点,是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其主要养殖技术如下: 一、池塘要求 1.池塘条件:池塘以1—2亩为宜,水深1.2—1.5米,塘埂高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月鳢属鲈形目,鳢科,月鳢属,俗称七星鱼、点星鱼、点秤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栖息在水质清澈的溪流、山涧及江河、湖泊之中,是一种小型优质淡水鱼类。该鱼体直长,呈棒状,头部宽扁,尾部侧扁,尾柄短而高,体侧分布许多黄绿色亮点,背鳍和臀鳍常有亮绿小斑点,体色呈绿褐色  相似文献   

13.
月鳢     
月鳢属鲈形目,鳢科,月鳢属,俗称七星鱼、点星鱼、点秤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栖息在水质清澈的溪流、山涧及江河、湖泊之中,是一种小型优质淡水鱼类。该鱼体直长、呈棒状、头部宽扁,尾部侧扁,尾柄短而高,体侧分布许多黄绿色亮点,  相似文献   

14.
月鳢俗称七星鱼、山花鱼、山斑鱼、点秤鱼、星光鱼.月鳢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能滋补强身、活血生肌、利尿祛风、通气消胀,药用价值极高,历来被医学界推崇为保健珍品,其市场售价每千克高达100~160元.  相似文献   

15.
月鳢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放养密度大,生活环境远不如自然条件,难免会出现各种疾病,而且一旦发病,又很容易互相传染,导致大批死亡.因此,对于人工养殖月鳢的疾病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有病早治,无病先防,防治结合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6.
pH对月鳢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月鳢(Channa asiatica)消化系统不同部位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月鳢成鱼胃黏膜组织、前肠黏膜组织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的最适pH分别为6.2、5.4和5.4,不同消化部位的该酶活性最大时的pH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杂交鳢( Hybrid snakehead)为我国重要的特种水产鱼类,为摸清杂交鳢弹状病毒 (Hybrid snakehead rhabdovirus, HSHRV) 的感染状况,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2 月对珠三角地区养殖的杂交鳢弹状病毒病展开调查。【方法】对繁育阶段的杂交鳢 亲本、鱼苗、水样进行随机采样;养殖阶段则选择固定时间进行随机采样,并在病害暴发时采样。监测周期内共采集 333 份样品,每尾鱼经无菌解剖后,取绿豆大小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混样,保存于液氮中,用于提取 RNA;以反转录的 cDNA 为模板,采用 qPCR 技术进行 HSHRV 检测。【结果】感染 HSHRV 的鱼体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游动、打转,体表无明显症状,解剖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肠道和鱼鳔充血发红或肿大;qPCR 检测结果显示,333 份样品的 HSHRV 平均阳性率为 13.21%,阳性样品主要集中在4 - 11 月,其中,8 月份的样品阳性率高达 23.91% ;养殖阶段的 HSHRV 平均阳性率(17.01%)显著高于繁育阶段的平均阳性率(3.26%);从鱼体规格来看,HSHRV 最易感 10 cm 以内的鱼,阳性率高达 32.20%,主要在 3 -9 月检出;HSHRV 最不易感 20 cm 以上的鱼,阳性率低至 9.52%。【结论】明确了繁育阶段和养殖阶段以及不同养殖规格杂交鳢的 HSHRV 阳性率,为深入了解杂交鳢弹状病毒病的流行规律提供参考,以期为养殖过程中杂交鳢弹状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杂交鳢在池塘养殖中的生长特性,为今后在广西推广养殖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从广东引进杂交鳢鱼苗进行池塘养殖,每月采样测量其体长和体重,并每天测量池塘水温,在广西柳州地区开展一个生长周期的养殖试验。【结果】杂交鳢鱼苗经过7个月的池塘养殖,其产量达53256.0 kg/ha,成活率为90.6%;5~12月杂交鳢的体长均处于增长状态,月均增长1.1~7.4 cm,体长生长曲线与池塘水温变化曲线走势基本一致;5~12月杂交鳢体重也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月均增重16.2~178.2 g,且体重生长曲线的斜率较体长生长曲线更陡。【结论】杂交鳢在广西的池塘养殖效果良好,尤其在广西桂北和桂中地区可替代罗非鱼进行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19.
乌鳢、斑鳢及杂交种养殖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乌鳢和斑鳢为亲本,正反交得到杂交子代:斑乌鳢(斑鳢♀×乌鳢♂)或乌斑鳢(乌鳢♀×斑鳢♂).与父母本相比,杂交子代具有优良的性状,在成活率、抗逆性、生长速度等性状上均得到了改良,在养殖中得到推广.概述了乌鳢、斑鳢及杂交鳢的养殖研究现状,指出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杂交鳢养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杂交鳢又称杂交生鱼,是乌鳢和斑鳢的杂交后代,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其后代为乌斑杂交鳢,反交结果则称为斑乌杂交鳢。杂交子一代(F1)具有双亲的优势,如生长速度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个体大、肉质好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3000~4000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