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生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少花桂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谱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境不同光照条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影响较大;淀粉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种类较为稳定,其谱带数没有变化;随生境光照的减弱少花桂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谱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等离子体浸没 ,N 的不同剂量注入豌豆种子 ,引起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量和活性迁移率均起变化 ;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注入剂量有关。 35min处理的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变化量大。M1种子萌发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激光加电场处理水稻幼苗POD及CAT同工酶酶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了激光加电场处理及未处理的水稻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激光加电场处理过的POD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CAT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且处理过的GS-1 CAT同工酶与其后代GS-2水稻CAT同工酶酶谱没有变化。说明激光处理后,水稻中与CAT相关的某些基因发生了变化,且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照条件对少花桂幼苗同工酶谱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生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少花桂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淀粉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谱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境不同光照条件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影响较大;淀粉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种类较为稳定,其谱带数没有变化;随生境光照的减弱少花桂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谱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根据3个甜瓜品种4个生育期的POD,SOD和EST同工酶酶谱,建立同工酶谱矩阵,并给出反映酶谱活性度的4个主要特征的量化指标。采用Fuzzy综合评判方法,确定这3种酶的同工酶谱在不同生育期的活性度高低。结果表明,3个甜瓜品种上述3种酶的同工酶活性度变化呈现明显的规律,即由高到低的排序为:(1)POD同工酶谱:开花期>幼苗期>座果期>子叶期;(2)SOD同工酶谱:幼苗期>子叶期>开花期>座果期;(3)Est同工酶谱:开花期>座果期>幼苗期>子叶期。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蒙古绵羊的心脏、肌肉、脾、胃、肠、肝、肺7种组织的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酶的同工酶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绵羊的不同组织EST、POD同工酶酶谱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同工酶的种类及活性变化与其组织功能相适应,其特征性酶带可作为分类和进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物型柑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了柑桔18个生物型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对酶谱特征和一些特殊类型的酶谱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可以用来鉴别柑桔品种和某些变异类型。并采用酶谱距离排序方法,定量研究各生物型之间的酶谱差异,探讨其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解剖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大白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C7及其保持系细胞学特征和蕾期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和淀粉酶(AMY)同工酶4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同工酶分析表明,RC7不育系的POD和AMY同工酶酶谱在小孢子发育的整个时期与保持系B7都存在明显差异,且CAT和EST同工酶酶谱在花粉粒成熟时期比保持系B7少了2条清晰的谱带,酶谱差异表达时期与细胞学上观察到的败育时期一致。结果表明,单核期RC7开始败育。  相似文献   

9.
花生根瘤菌株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12个花生根瘤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生根瘤菌株酯酶同工酶酶谱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不与根瘤菌的生长类型呈规律性变化;同一菌株在不同碳源上酯酶同工酶酶谱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枣(Zizyphus jujuba,Mill.)4个品种(金丝小枣、大枣、灰枣、黑叶枣)的叶、枝皮及果实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年周期变化。发现酶带的表达与器官和组织的生长发育有关。迅速生长期的酶带较成熟和衰老期的少。器官达到一定成熟期时,酶谱不再变化,处于相对稳定期。不同品种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以胡杨不同发育阶段植株(五种树冠类型)的不同冠层异形叶为材料,调查同一单株上不同冠层同一节位叶片的叶形指数,测定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酶谱(CYT)和酯酶(EST)同工酶酶谱。探讨不同发育阶段胡杨植株叶形的变化和CYT、EST同工酶酶谱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发育阶段的胡杨植株都表现出叶形指数随冠层的升高而减小;(2)同一株不同冠层叶片的CYT同工酶酶谱带型基本一致,但各冠层叶片间酶谱带的表达量上存在细小差异。不同发育阶段植株CYT同工酶在质(酶带数目和迁移率)和量(酶的活性)的表达上各不相同,表现为随发育进程的推进,一些条带的表达或不表达;(3)EST同工酶的质(酶带数目和迁移率)和量(酶的活性)的表达在同一株不同冠层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胡杨叶片中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水稻品种抗瘟性生化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水稻植株感染稻瘟病菌后体内生化物质的变化。芽期分别接种稻瘟病菌小种 ZC3和 ZB15,于1叶包心期测定稻苗的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芽期接种后,感病品种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提高最为显著。36个栽培品种和4个生理小种的验征试验,进一步说明了稻芽接种后1叶包心期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作为鉴定品种抗病性的依据;并提出了应用这种鉴定方法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经卫星搭载、在外层空间飞行8天的棉花种子第一代和第二代植株的子叶、叶片和花药,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分析,发现某些后代植株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在活性和酶带数目上都有变化,但没有观察到淀粉酶同工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比较了麦类和黍类作物在光合器官细胞形态和光合性能方面的异同点。与黍类作物相比,麦类作物的叶肉细胞较大,且形态和组成较复杂;叶片的气孔密度较低;叶片的细胞形态随叶位上升逐步复杂化的趋势较明显,规律性也较强。黍类作物的光合速率一般高于麦类作物。麦类和黍类作物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形式也有不同。麦类作物除叶片以外的绿色器官,具有与叶肉细胞类似的光合细胞,且有较强的光合功能,而黍类作物的这一特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染色体倍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关系。为探讨染色体加倍的遗传效应提供有关生化方面的依据。试验用园盘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国光、旅大青萝卜的大,小花蕾和国光萝卜营养生长期叶片、叶脉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进行了分析。不同倍性的国光萝卜叶片、叶脉、大蕾、小蕾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均有相同的酶带、又有明显差异。以小蕾酶谱差异最显著。不同倍性的旅大青小蕾酶谱亦有明显差异。两个品种小蕾酶谱酶带数均以4 n 为最多,3 n 最少,2 n 居中。同一倍性的国光萝卜在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器官中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将15个杂交组合3832株实生苗于4—5叶时分别假植于塑料纸营养钵内,成活后剪下+1叶,经适当的处理,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解剖特征.取样的每个植株,收获前分别测定株高、茎粗、有效茎数、丛重和锤度.结果发现,每毫米叶宽含有的叶脉数与丛产糖量有极显著的遗传负相关,遗传通径分析表明,主要是通过影响丛重和含糖分而影响丛产糖量的.应用这个方法进行苗期预测,与常规的在生长后期目测选择并测定锤度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有两个玉米品种,于春、夏两季播种。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下部(第7、9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二叶)四个叶位和不同叶龄叶片,进行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测定趋势如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果穗叶高于其他叶位。叶绿素含量与光合强度呈下相关,不同叶位叶龄大小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关系,基部叶片充分展开后二者均高。随着叶龄增大而下降:中部和上部叶片充分展开后,随叶龄增大二者增强,至灌浆、乳熟期二值达到最高,以后随着叶龄衰老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代森锰锌对高产夏玉米登海661褐斑病空间分布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代森锰锌拌种以及5叶期、8叶期、9叶期茎叶喷雾等不同处理方式对玉米褐斑病空间分布的影响和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代森锰锌在玉米5~9叶期喷雾处理能有效抑制玉米褐斑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的扩展,尤其是8叶期喷雾处理,可以将发病叶片控制在第6展开叶以内,防治效果达88.9%,增产率达31.5%,为防治玉米褐斑病的最佳用药时期。  相似文献   

19.
小麦主茎叶片脉数变化规律与品种生态型分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1985年,我们在北京的小麦不同播期试验中,观察了主茎叶片上从基部到叶尖的平行叶脉数。发现25个品种的主茎前三片叶上的叶脉数呈等差级数增加。春型品种的主茎第4、5片叶上叶脉数比第3叶大幅度增加;冬型品种的主茎第4、5片叶上的叶脉数比第3片叶平缓增加。根据主茎第5叶和第3叶的叶脉差数,用最小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品种生态型分类体系。在由10个生态型等级组成的连续等级系列中,冬性逐渐减弱,春性逐渐增强,对于任何一个品种,只要计数叶脉,就可判别它的生态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对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Lindl.)Herb.]的过氧化物酶,酯酶,乙醇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等同工酶的研究和对葱莲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及其核型所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葱莲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呈现出6条分子量相对较大的谱带;酯酶同工酶可划分成2个活性区,共10条酶带;乙醇脱氢酶同工酶只有1条酶带;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同工酶有4条酶带,可划分成3个活性区。该种核型为2n=28=20m+2m(SAT)+6sm,核型的不对称性为 Stebbins 核型分类的2B 型,具有核型的杂合性。染色体数目为2n=28,与前人报道不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