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3.
山区茶树病害的发生生态及综合防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茶树病害的发生生态及综合防治初探胡淑霞(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合肥·230036)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是安徽重点产茶区,不仅茶园面积大,产量高,而且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著名的祁红、屯绿、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数十种享有盛誉的... 相似文献
4.
5.
6.
7.
近几年玉米褐斑病发生逐渐严重,已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2007~2009年连续3年对冀东地区玉米褐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并对57份美国GEM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7月份的降雨量是褐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拟合降雨量对褐斑病流行的影响;玉米拔节期是褐斑病防治关键期,当累积降雨量达到247.7 mm时要及时进行防治。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GEM种质资源中有37份免疫材料,占鉴定总数的64.91%;有8份抗性材料,占总数的14.03%。 相似文献
8.
琯溪蜜柚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帮助琯溪蜜柚种植者合理有效防治病害,探讨、阐述琯溪蜜柚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琯溪蜜柚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建议改变传统用药防治时间和品种,达到合理、有效用药,使果农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9.
咖啡小爪螨OIigonychus coffeae(Nietner),又名茶红蜘蛛,是我县茶园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害螨之一。多在成叶面刺吸叶汁并结细丝网,受害叶片呈现黄至红褐色斑,失去光泽,满布卵壳与蜕皮如若白色尘埃,终至硬脆干枯落叶。由于该螨螨体小,繁殖力强,代数多,对药剂抗性强,给防治增加难度,因此应根据监测预报,进行科学防治。根据近几年调查,每年4—5月的春茶和9—10月的秋茶是我县茶红蜘蛛两个盛发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11.
田间条件下不同园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分析大田条件下1、2、3、5和10龄龙井43茶园头年秋天整株茶树、第二年采摘新稍、修剪物和落叶的生物量以及氮、磷、钾养分量,研究不同园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规律。1龄茶园到5龄茶园,茶树地上部生物量、氮、磷、钾养分量分别增加约32倍、21倍、25倍、29倍,到10龄茶园,与5龄茶园相比,仅分别增加约71%、17%、13%、14%。从1龄到2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90.01、5.71、31.11kg/hm2,从2龄到3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22.74、9.63、45.14kg/hm2,从3龄到4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为144.03、10.33、47.99kg/hm2。幼龄茶树经过定型修剪后,吸收的养分有一部分通过修剪物和落叶回归土壤,因茶树生长(不包括修剪物和落叶等)并留存在茶树上的养分量占总量的43.9%、48.7%、61.3%左右。进入青年期,如5龄茶园,茶树氮、磷、钾的年养分需求量分别约为164.4、12.68、71.29kg/hm2。进入采摘后,茶树所需的养分主要用于新稍生长,一部分分配到修剪物和落叶之中,因茶树生长(不包括修剪物和落叶等)并留存在茶树上的氮、磷、钾养分量比较稳定且只占较少份额(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仅约为7.54、0.53、5.44kg/hm2)。本试验对田间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的茶树氮、磷、钾养分需求量的研究建立了试验分析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茶树养分需求规律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13.
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高效施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浙江省特异茶树品种(白化品系、黄化品系)茶园氮肥用量偏低,磷肥用量高,钾肥用量偏高,投入养分比例不合理现象,提出了"有机肥+茶树专用肥""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在浙江安吉、天台、嵊州等县市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当地传统施肥习惯相比,在化肥减施25%的情况下,"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平均增产6.3%,茶叶品质有改善,每公顷节本增收15 345元,"有机肥+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平均增产14.2%,茶叶品质基本持平,每公顷节本增收23 505元。 相似文献
14.
洪雅县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生规律
1.茶树黑刺粉虱在洪雅县一年发生4代,以第4代老熟幼虫在茶树叶背越冬;翌年3月份化蛹,4月初成虫羽化,越冬代成虫盛发期在4月上旬;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第1代到第4代幼虫盛发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15.
16.
17.
茶树新梢生育的内源激素水平及其调控机理(第一报)茶树新梢生育过程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物候型不同的茶树品种为材料 ,利用 HPL C法测定新梢生育过程内源激素水平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茶树新梢生育过程中 ,GA3 和 Zeatin含量先升后降 ,IAA含量春夏秋三季生育初期较高 ,随后下降 ,生长加速 ,但夏梢逼近成熟形成对夹时含量回升 ,ABA含量春夏梢随展叶数增加而下降 ,秋梢反之 ,逐渐上升 ;低 ABA/ GA3 和 ABA/ zeatin比值是茶树新梢生长的必要条件 ;新梢生长速率与内源 zeati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
在茶树新梢生长旺期,用~(14)C 标记的对-氯苯氧乙酸(P_(51)),对四年生福丁大毫茶树成熟叶片进行定位定量一次性涂布处理,显微放射自显影图象结果表明:P_(51)进入茶树各器官比较迅速,处理后8小时,在茎、叶、顶芽和腋芽中即可见到~(14)C-P_(51)的踪迹。茎、叶主脉维管束是 P_(51)在茶树体内得以进行反复运转的主要通道,而且这种运输表现为多向性。通过叶片的渗入和茎、叶脉、叶柄维管束的运转,进入茶树体内的 P_(51),最终主要是分布和积累在茎的形成层、叶肉栅栏和海绵组织、顶芽和腋芽的分 相似文献
20.
记述了茶树上一新记录粉虱——粉背刺粉虱Aleurocanthus inceratus Silvestri,该种亚缘区有11对长度一致的刺毛,其中头胸部5对;在背面中区头胸部有刺毛9对;腹部背面中区有14对,纵向分列3排;管状孔近圆形,盖瓣心形,尾沟不明显。统计了茶树上的9种粉虱即山茶褶粉虱Aleurotrachelus camelliae(Kuwana)、杨梅类伯粉虱Parabamisia myricae(Kuwana)、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番石榴白棒粉虱Aleuroclava psidii Singh、流苏子瘤粉虱Aleuroclava thysanospermi(Takahashi)、归亚瘤棒粉虱Aleuroclava guyavae(Takahashi)、杜鹃穴粉虱Aleurolobus rhododendri Takahashi、柑橘裸粉虱Dialeurodes citri(Ashmead)和粉背刺粉虱Aleurocanthus inceratus Silvestri,根据其伪蛹特征编制了茶树上粉虱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