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美浆果树种在中国西部地区引种效果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地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适合生长的造林树种十分稀少,为此近10a来引进了许多北美生态经济型灌木类浆果树种,以满足生态环境恢复和建设的需要。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多数树种适合在中国西部地区栽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应尽快大面积推广。同时也指出了易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同市乡土树种资源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树种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抗病虫、抗污染能力强,低成本、易管理,是城乡绿化中的“主力军”。本文介绍了大同地区255种乡土树种源,为加快乡土树种资源利用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沙棘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功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韦宇  李秀寨  高海银  陈文宏 《沙棘》2005,18(4):20-23
沙棘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良的多用途树种,在“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全面认识沙棘的生态价值,基于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简要分析了沙棘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4.
山杏是蔷薇科、李亚科、杏属灌木经济树种。山杏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瘠薄;不论平原、高山、丘陵、沙荒,都能生长结果;其管理容易、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大力发展山杏,能增加森林覆盖率,控制水土流失,是改变山区贫困面貌的重要途径。宁夏彭阳县属于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多年来,该县立足实际,狠抓生态环境建设,把杏树作为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主栽树种。目前,全县山杏资源累计面积达到45.2万亩,是当地农民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为使岩溶地区森林覆被率提高,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区各级领导机关特别强调搞好封山育林工作。这措施,使相当多的岩溶地区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但仅强调封山育林不能达到尽快恢复岩溶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和快变快富的目的,因为封山育林不可能对树种进行筛选,最后树种良莠不分,只成“柴”不成“材”,没有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甚至有的地方大块连片的山地连幼树、树根都没有。岩溶地区造林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中东部,属典型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面积高达1800平方公里,占行政区域面积的71.7%;严重缺水地区面积达1063平方公里,占行政区域面积的48.3%。近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东胜区把沙棘、沙柳和柠条作为治理水土流失、增加农民收入的先锋树种,按照“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八五”和“九五”期间,是我县林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以封为主,封、造、管、节相结合,实行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在植树造林、资源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通过实施长防林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和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我县造林绿化不仅上规模,造林质量也上了档次,如“三难地”绿化工程就被省林业厅评为先进单位,彻底改变了各级领导认为花垣县造不好林的印象;在林业生产结构上进行了调整,选育了桤木等优良树种,改变了过去造林单纯是松、杉、柏纯林的格局,实现了林种树种…  相似文献   

8.
杨树是我省西部地区营造防护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的主要树种.它具有易繁殖、易成活、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特点.对加速我省绿化进程,改变自然面貌,护田增产,建设商品粮基地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各种不利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小老树”.据在绥化、嫩江地区的十个县十处林场和七个公社的调查,当前“小老树”的现状是:分布广,面积大,长势差,生长量低.有树不成材,有材不能用.为  相似文献   

9.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笔者认为在西部大开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把开发与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林草植被不断遭到破坏。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为西部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遗憾的是一些地方不顾自然规律,盲目在生态环境极差的荒山荒坡上大搞“开发”,使多年来形成的极为可怜的植被遭到破坏。栽植的高档乔木树种且不说将来效果如何,近期内由于干旱少雨,灌溉无保障,新的植  相似文献   

10.
杨树苗期引种试验孟亚麟,祝长义,安殿臣,苏士文(黑龙江省林业科研所)(市林业局)杨树生长快,适应性强,易繁殖,用途广,是平原地区、浅山区及城乡绿化、农田防护林、用材林的重要树种,并可在短期内成林。为缓解木材供求矛盾和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先后从新疆阿尔泰...  相似文献   

11.
渭北地区低效刺槐林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刺槐是渭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由于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繁殖容易等特点,成为水土保持先锋树种。对保持水土,改造生态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严重。加之人们对这一地区林业建设与经营在理论与技术上的偏差,以及植被的人为破坏,使目前保存下来的人工刺槐林有相当一部是“小老树”和低劣残次林,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低。  相似文献   

12.
<正>任豆(Zenia insignis Chun)又名砍头树,为落叶大乔木,主要分布于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是石灰岩溶地区优良速生用材树种。任豆生长快,材质优良,耐干旱,在困难立地条件下易于栽植成活并成林,因此,在石灰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石漠化治理工程中,任豆被作为首选树种。随着我国石漠化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入和开展,任豆将会在热带、南亚热带石灰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昌观赏树种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南昌市的自然概况、植被类型、生态环境等角度论述了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并把园林绿化树种分为骨干树种、高档树种和基调树种3种不同的类型,为城乡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四川森林的植物树种中,裸子植物是重要的物种之一,且资源十分丰富,在森林物种的发源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其中,典型之论有,“据松杉植物学种属和少种属的现代分布与生境的分析,环太平洋地区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起源中心。”对此“环太平洋地区”论,有学者提出“解释川东地区尚能言之有理,但对西部地区则较困难”之说;也有“四川是东亚植物区系的起源地”之说。但就川西而言,亦有“川西是起源地”、“川滇古陆是起源地”,也有“横断山脉包括川西这一块地区,可能是东亚许多植物分类群分化的摇篮,还可能是某些植物分类群的始生种的分布中心”,“变异中心”。凡此种种,众说纷云。纵观起源之论,未明裸子植物树种特有种在全国同类树种的地位,以及起源分布中心等有关问题,只在其量上道出:“四川特有树种,有8 种、归7 属5 种”;“与邻近省区共有特有的树种,有36种,归12 属4 科。”这些论断,不得不使人为之探讨。  相似文献   

15.
速生意大利杨木单板在水泥模板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80年代初期我国南方广大地区作为防护林体系主要树种广泛种植的意大利杨木已普遍进入成熟期;在江西、湖南等地,有相当多的企业已在利用意大利杨木生产胶合板和细木工板。但由于意大利杨木是一种易翘曲变形的树种,单板在干燥过程中易产生中间部分隆起,俗称“大肚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辽军分区把组织官兵和民兵参加生态建设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支援通辽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自2001年开始,在科尔沁沙地腹地打响了一场改变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的硬仗。经过几年努力,军分区、人武部造林20500亩,其中有产权林12540亩,组织民兵造林23.67万亩,为科尔沁沙地绿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山西几大盆地的平原绿化,尽管多年来,在选择树种上有关部门一直要求和提倡要多树种、多品种结合,但以杨树为主的树种结构却一直没有得以明显改变。特别是在县、乡、村道路两侧及农田林网,杨树栽植比例更大,有些几乎仍是杨家将一统天下。杨树品种繁多,其中有不少品种都具有易繁育、易栽植、生长快、干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退耕还林,是我国当前为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国土的一项重大决策。为使退耕还林农户获取较高经济收益,“稳得住”退耕还林土地,其关键在于退耕还林地造林树种的正确选择。为获得发展山区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效益,退耕还林地的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适地适树、乡土树种优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按不同效益区划选择树种、多种乔灌草植物相结合、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庇护场所的6项原则。从利用花、果实、种子、芽、枝叶为主获取经济效益,而不以砍伐树干,取根获得效益出发,提出了青剌尖等30余种树种供云南的退耕还林地作造林树种选择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实施,林区作为林业生产的基层单位,今后必须把造林工作放在首位。现就林区造林工程管理探讨发表点个人意见,仅供参考:1 统一规划,规模造林  造林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当集中;重点突出,尽快见效”的原则,力求做到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在林种设计上要以生态林、防护林为主,在树种选择上应以当地树种为主,坚持适地适树。工程造林必须认真贯彻造林技术规程,要通过提高造林质量进一步树立林区形象和信誉。综合历年来林区营林生产实际,今后林局工程造林要求做到:集中资金,集中劳力,集…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治理步伐,尽快扼制住生态环境恶化势头,根据《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国家在目前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最具影响的黄河上中游地区、长江上中游地区和严重荒漠化的风沙区、草原区等全国生态环境重点地区,确立了“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1998年,国家从1000亿元财政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先后两批安排了9亿元专项资金,启动了101个重点县和5个示范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项目。其中,陕西省两批共安排了14个启动县(市、区),全部集中于陕北黄河流域:榆林地区7个,延安地区6个,铜川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