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间苗、定苗。间苗分陌次,第一片真叶时进行首次间苗,达到均匀分布即可;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问苗,保留最后留苗数的2~3倍;4~5叶时定苗,一般每平方尺留3~4株,亩留苗1.8~2.2万株。间苗定苗的原则是:去弱留壮,去密留稀,去小留大。注意结合间苗定苗清除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2.
<正>1、细苗期管理幼苗期以幼苗叶生长为主。于第一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防止拥挤用幼苗细弱徒长。2~3片真叶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可留苗2~3株。5~6片叶时,可根据品种特性按一定的株距定苗。此外,如气温高而土壤干旱,应用时小水勤浇并配合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定苗后,筐亩可追施硫酸铵10~15千克,追肥后浇水,并要用时防治菜螟和蚜虫。东北地区萝卜蝇在秋  相似文献   

3.
正一、苗期管理(一)浇水大白菜播种后,若底墒湿度合适,可不浇水。但若遇高温干旱年份,土壤水分蒸发快,地表干燥,易造成"芽干"。采取"三水齐苗,五水定棵",及时在播种当天进行第1次浇水,隔1 d幼苗开始拱土时进行第2次浇水,再过2~3 d,子叶展开后进行第3次浇水。间苗、定苗(真叶出现到10片左右)后再各浇1次水。苗期浇水要采取小水勤浇的原则。(二)中耕间苗浇水后及时中耕。一般中耕除草3次。第1次中耕在第2次间苗后。  相似文献   

4.
<正>间苗、补苗、适时定苗从种子发芽至定苗,一般苗龄约18天左右,期间应进行多次间苗。苗出土3天进行第一次间苗,使苗有间隔,4~5片叶时第二次间苗,每穴留2~3株。根据苗的强弱程度,留强去弱,当叶片长到8~9片叶时,按株距大约50厘米进行定苗。间苗定苗的时间,应掌握在中午高温时分进行为好。中耕除草结合间苗分别在定苗和莲座中期进行,按照"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  相似文献   

5.
徐毅 《今日农村》2005,(5):40-41
一、间苗、定苗与补苗 直播的蔬菜一般都应尽早间苗,在子叶展开后现第1片真叶时即进行第1次间苗,长出3~4片叶后进行第2次问苗,箩卜在4~5片叶时,直播大白菜在6~7片叶时进行最后1次间苗,每穴只留1株,也叫做定苗。每次间苗拔去生长细弱、畸形、过密的苗,使苗间距离较均匀,苗子生长健壮。问苗后都要浇1次水,使问苗时松动的表土落实,保护幼根;定苗后结合浇水一般要追1次稀薄粪水。  相似文献   

6.
1间苗与定苗棉花的播种量远远大于计划留苗数,出苗后棉苗拥挤,因此及早间苗、适时定苗,使棉苗能得到一个适当的营养面积,是促进壮苗早发、减少病苗、死苗的重要措施。间苗分2次进行,棉苗出齐后进行第1次,以叶不搭叶为准;第2次在1~2片真叶时进行,苗距以定苗株距的一半为宜。定苗在2~3片真叶时进行,盐碱地3~4片真叶时进行。苗期气温不稳定或病虫害严重的地区,可推迟到3~4片真叶时定苗,按规定的株距留苗,灵活掌握在远近不过3厘米的范围内,留壮苗去弱苗。间、定苗时都要求选留壮苗、大苗,拔除病苗、弱苗、杂苗。2中耕除草中耕可调节土壤中的温度…  相似文献   

7.
及时间苗、定苗是确保壮苗全苗的主要环节,应该及时间苗、定苗,确保单株有充足的营养面积,并结合间稠补稀,方可达到苗壮苗全,在2片真叶展开时第1次间苗,3~4片真叶时开始第2次间苗,并结合补苗开始定苗。  相似文献   

8.
王开云 《河南农业》2014,(21):52-52
<正>一、及时补苗、间苗、定苗玉米顶土出苗后,需及时查苗,发现缺苗严重,应立即进行补苗,采取移栽补苗或催芽补种的方法。间苗在3叶期进行,定苗在4~5叶展开时完成,拔除小株、弱株、病株、混杂株,留下健壮植株。二、灌溉播种期灌溉:套播玉米在播种前要浇1次水,既有利于小麦灌浆,又有利于玉米出苗。麦茬平播玉米播种时遇干旱,要进行造墒灌溉,30~40m3/667m2水即可,有利于保证  相似文献   

9.
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宝丰县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如间苗、定苗、补苗、早施苗肥、及时灌水、中耕培土、摘除早薹、化学调控、化学除草、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
一、苗期管理1、早查苗、补苗,保证全苗。补苗可选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在幼苗3—5叶时移,选壮苗,带湿土整体移栽。2、间苗、定苗。早间苗、定苗可避免幼苗生长拥挤,互相遮光,争夺养分,有利于壮苗。俗话说"三叶间,五叶定",间苗、定苗时尽量拔除病苗、杂苗和弱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3、中耕松土,促根壮苗。中耕松土能起到保温、保水,增加土壤通气性等作用,正如农经说的"锄头之上有三宝,发苗、防旱又防涝",是促使幼苗早发、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们在1972年搞了夏播杂交高粱与大豆间作试验,取得了一定的增产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前茬小麦收后,浅耕5寸,每亩施杂粪30担,氮、磷、钾复合肥料20斤,过磷酸钙30斤作基肥。大豆于6月20日播种,间苗、锄地各一次。高粱于6月27日播种,四叶间苗,六叶定苗,中耕锄草三次,培土一次。苗期每亩追施碳酸氢铵和尿素各10斤,穗肥每亩施尿素10斤、碳酸氢铵15斤。生长期间用乐果乳剂防治蚜虫二次,用颗粒剂和二二三乳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2,(10):32
1.早间苗,稀定苗 间密留稀、去弱留壮,调整株间距离,保持均匀.一般分2次间苗,第一次在齐苗后,第二次间苗在第二片真叶出现时.3叶期进行定苗,一般保持苗距7~10厘米.播种量小的可只间1次苗.  相似文献   

13.
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详细介绍了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良种、及时间苗定苗、中耕培土、合理施肥、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14.
1.查苗、补苗、间苗、定苗 白瓜子出苗后要及时查苗.发现缺苗立即催芽补种,保证苗全苗壮。当苗长至1—2片真叶时,每埯留间隔较远的两株壮苗.3—4片真叶时再选一株壮苗,即定苗。  相似文献   

15.
<正>一、苗期管理1、早查苗、补苗,保证全苗。补苗可选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在幼苗3—5叶时移,选壮苗,带湿土整体移栽。2、间苗、定苗。早间苗、定苗可避免幼苗生长拥挤,互相遮光,争夺养分,有利于壮苗。俗话说"三叶间,五叶定",间苗、定苗时尽量拔除病苗、杂苗和弱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3、中耕松土,促根壮苗。中耕松土能起到保温、保水,增加土壤通气性等作用,正如农经说的"锄头之上有三宝,发苗、防旱又防涝",是促使幼苗早发、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1.中耕、排水中耕是在播种齐苗或定植缓苗后开始,一般是间苗、松土、培土三者结合进行,在蔓长30cm时追一次重肥。西瓜果实大,产量高,需水量大,在特别干旱季节需要灌溉。2.整枝西瓜蔓叶繁茂,如果任其生长  相似文献   

17.
1早间苗,稀定苗间密留稀、去弱留壮,要调整株间距离,保持均匀。一般分2次间苗,第1次在齐苗后,第2次间苗在第2片真叶出现时。3叶期进行定苗,一般保持苗距7~10cm。播种量小的可只间1次苗。  相似文献   

18.
一、制种前管理加强制种田的管理,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是保证制种产量的重要措施。1苗期管理(1)查苗补苗出苗后如果缺苗,切不可补种其他玉米,如补种其他作物要与原标记作物分开。父本行可补种和移栽原父本种子或幼苗;母本行一般不允许补种或移栽,只可补种其他作物,以防母本抽雄时间过长,影响去雄质量。(2)间苗定苗一般要求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定苗根据密度指标计算出的平均株距进行。间、定苗时应根据亲本自交系的苗期特征特性,拔除杂苗并去除生长势弱的白化苗、畸形苗,留性状一致的标准苗。(3)中耕除草结合间、定苗进行1~2次浅中耕,要求把地皮  相似文献   

19.
<正>1苗期田间管理指从幼芽出土到团棵期的管理。苗龄一般在15~20天,这时应及时间苗,并在2~3片或4~5片真叶时,各间苗1次,并除去杂草、病苗和弱苗。6片真叶(团棵)时定苗,并及时中耕,待外叶封垄就要停止中耕,以免伤根伤叶。  相似文献   

20.
正适时间苗、定苗胡萝卜苗期应及时做好间苗定苗工作,以免互相争夺养分,导致生长瘦弱。间苗宜在1~2片叶时进行,苗距2~3厘米,注意拔除病苗、弱苗、虫苗,并在行间进行浅中耕、除草、松土,促使幼苗生长;定苗在4~5片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苗距一般为10~17厘米,注意去弱留壮,尽量保留生长健壮的优质苗。生产中,间苗和定苗一定要分两次进行,切忌一次性间苗定苗。另外注意留苗密度要适宜,过稀容易造成心部粗大、表皮粗糙、裂根增多,过密则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