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奶牛蹄叶炎     
奶牛蹄叶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是牛蹄真皮与角小叶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弥散性炎症。其临床特征是蹄角质软化,疼痛和不同程度的跛行。一旦得病,奶牛就会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病蹄不能负重;随着病情发展,奶牛就会卧地不起,且采食量明显降低,产奶量也开始下降,甚至停产;严重的因卧地不起等原因,只好淘汰。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近年来国内外蹄病研究的前沿课题。在奶牛的蹄病中,41%的病例是蹄叶炎,72%的动物至少有一个蹄发病。在急性和亚急性阶段,奶牛可表现全身性症状,蹄角质改变不明显,当转为慢性或临床康复后再复发,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2.
奶牛的蹄叶炎疾病表现为蹄真皮与角小叶的弥漫、非化脓性的渗出性炎症。蹄叶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一旦得病,奶牛就会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病蹄不敢负重;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奶牛就会卧地不起,且采食量明显下降,产奶量也开始下降,甚至停止产奶,从而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跛行、消瘦、产奶量下降、卧地不起等经养殖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病应引起高度视. 1主要临床表现 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有时可能坏死或出现表在性溃疡,有恶臭分泌物,敲打有痛感,一肢或多肢跛行,病情加重,患病奶牛会出现卧地不起,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产奶量下降等. 2诊断要点 在排除口蹄疫和创伤性疾病时,主要依据临床特点,如奶牛一肢或多肢跛行,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水肿,蹄底流出恶臭脓液是等特征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4.
奶牛蹄病是指奶牛的蹄部发生各种急慢性、细菌性或者机械性的损伤,主要包括蹄冠炎、蹄叶炎、蹄皮炎、蹄底腐烂、蹄球炎等。奶牛蹄病多呈慢性经过、不致于引起死亡。但它会引起奶牛泌乳量下降、繁殖力下降或长期卧地不起,成为严重危害奶牛生产性能的一大类疾病,特别是高产奶牛发病率高,据统计,发生蹄病的淘汰率约占成年乳牛淘汰率的15%-18%。  相似文献   

5.
奶牛肢蹄病是奶牛生产中的常见病,已成为危害奶牛生产的"四大疾病"之一,轻则引起奶牛跛行,重则引起卧地不起,如不加以重视,则会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奶牛淘汰率,降低经济效益,阻碍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奶牛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蹄病是奶牛蹄部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蹄变形、腐蹄病、蹄叶炎症等疾病。发病率一般在30%~40%以上。轻症者行走困难,运动跛行,重症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下降,且病牛很快消瘦。  相似文献   

7.
奶牛蹄病是指奶牛蹄部发生的各种急慢性、细菌性或者机械性损伤,主要包括蹄冠炎、蹄叶炎、蹄皮炎、蹄底糜烂、蹄球炎等.由于该病多呈慢性经过,可引起奶牛泌乳量下降、繁殖力下降或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可估量.  相似文献   

8.
<正>腐蹄病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蹄部疾病。它是由化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坏死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的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轻者会引起奶牛泌乳量下降,病牛消瘦,常并发蹄关节炎,严重的会导致蹄壳腐烂、坏死、脱落,或出现败血症,甚至引起死亡。病牛往往卧地不起,不愿站立,站立时病蹄负重差,常半悬提,行走时跛行,有疼痛感,触之避让。检查蹄底时会发现蹄底枕部有黑斑,或嵌满粪污的  相似文献   

9.
肢蹄病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与乳房炎和生殖系统疾病共同构成奶牛饲养业的三大制约因素.肢蹄病是指动物机体骨质疏松造成的四肢变形及各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蹄变形、腐蹄病(蹄间或蹄腐烂)、蹄叶炎等疾病的总称。发病率一般为30%-40%.奶牛患肢蹄病时,表现为:轻者行走困难,跛行,重者卧地不起,产奶量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常见和多发病。病因极其复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奶牛淘汰。奶牛出现产后瘫痪症状时应尽早治疗,治疗延迟会造成奶牛卧地不起,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奶牛卧地不起,造成治疗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1.
奶牛蹄病多呈慢性经过、不致引起死亡而常不引起人们重视;但它引起泌乳量下降、繁殖力下降或长期卧地不起而被淘汰,成为严重危害奶牛生产性能的一大类疾病,据统计蹄病淘汰率约占成年乳牛淘汰率的15%-18%。蹄病的致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奶牛的遗传性状、营养状况、环境及饲养管理等常是导致奶牛蹄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奶牛蹄叶炎的中医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蹄叶炎是蹄壁真皮乳头层和血管层的局限性、弥漫性、浆液性、无菌性炎症。本病奶牛发病率较高,得病后因长期卧地不起,大大影响了产奶量而被淘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近年来在生产中发现,奶牛蹄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最后,常因患肢化脓,久治不愈,卧地不起而被迫淘汰,给牧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资料统计:蹄病淘汰率约占成乳牛淘汰率的15%~18%。福建某牧场1995年办场,1996年就因蹄病卧地不起被迫淘汰30多头成乳牛。因此蹄病作为最大危害奶牛生产的常见四大疾病之一,在目前牧场管理中给予了普遍重视。1 蹄病的发生原因 1.1 恶劣的牛舍条件 传统的水泥建筑,地面年久失修,粗糙不堪,导致蹄角层过度磨损,引起蹄底挫伤、感染、化脓。阴暗潮湿、通风不良等极差的牛舍卫生条件,亦可使蹄…  相似文献   

14.
蹄皮炎是引起奶牛跛行最重要的传染性皮肤病之一,是一种发生于趾间内侧皮肤的弥漫性、增生性或局限性炎症。该病可导致奶牛生产性能下降,长期卧地不起,甚至被淘汰,对奶牛养殖效益、奶牛健康及福利水平危害巨大。本文对奶牛蹄皮炎的发病阶段、不同阶段发病特征以及诊断方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奶牛蹄叶炎为蹄真皮与角小叶的弥漫、非化脓性的渗出性炎症,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初期在蹄底发生痒痛,肉逐渐腐烂变臭,站立不稳,步行踩踏不定,行走困难,病蹄不能负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奶牛还会卧地不起,采食下降,产奶量也随之下降.一般治疗奶牛蹄叶炎常常采用西医疗法.如输液糖盐水、葡萄糖、维生素C、氯化钙等,再加上碳酸氢钠,以缓解奶牛体内的酸浓度.但此法不适宜长期使用,而且效果慢.如长时间治疗,易造成成本提高,而若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再加上以药外涂搽,则集中了中西医的优点,更避免了上以缺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6.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发生的常见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病牛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常卧地不起,甚至四肢瘫痪或者昏迷等特征。本病一般发生在膘情好,可产3-6胎的高产奶牛。发病初期,患牛不食,频繁起卧,站立时两后肢频频换蹄,四肢肌肉轻度震颤,步态不稳。随病程的发展,患牛卧地不起,头往往转向一侧,  相似文献   

17.
蹄病是我国奶牛养殖业中继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导致奶牛淘汰的第3大疾病,每年因蹄病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1,2]。尤其在我国南方山区,因高湿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影响,蹄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主要表现为跛行,产奶量下降,严重者蹄部溃烂不能负重而长期卧地不起,产生褥疮,致使腿部肌肉和神经损伤而被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工作经历,现将贵州山区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腐蹄病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严格厌氧性节瘤拟杆菌、坏死杆菌等传染性因素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出现恶臭气味为特征,重者可使奶牛卧地不起,产生褥疮,甚至腿部肌肉和神经受损,肌肉缺血性坏死而被淘汰,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健康发展,给奶牛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腐蹄病患牛早期出现频频提举病肢,用患蹄敲打地面,站立时间较短,行走有痛感、跛行。体温40  相似文献   

19.
<正>1蹄叶炎症状患病奶牛体温升高至39~40℃,呼吸急促,蹄部动脉搏动亢进,蹄温升高,用蹄钳敲打或钳压蹄壁有明显的疼痛反应。当两后肢患病时,两前肢后踏,体躯前倾,两后肢关节屈曲稍向前伸,运动时腹部卷缩,呈紧张步样。四肢患病时,频频交换负重,病情严重者卧地不起。  相似文献   

20.
“蹄瘘”是指蹄底、趾(指)间或周围软组织的深层感染、坏死所形成的瘘管,足较为严重的腐蹄病,常常导致奶牛卧地不起而淘汰。经过近几年的临诊实践,应用鱼石脂配合结晶磺胺粉引流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