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新生仔猪低血糖症在新生仔猪中经常出现,但往往由于经验不足,能力不够,不能及时给予治疗,最终导致新生仔猪大量死亡,这对于养猪行业来说,是一个灾难。所以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诊治是十分重要的。1病因新生仔猪低血糖症主要是饥饿引起的,因为母猪在妊娠期没有得到充分的营养,特别是妊娠后期饲料的营养不全,还有则是因为母猪在产仔后乳汁不多,猪仔不能喝到足够多的乳汁引起的。如果母猪缺乳或是没有乳汁,新生仔猪出生后饥饿24~48h就会因低血  相似文献   

2.
1病因妊娠母猪缺乏全面的营养供给,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和微生素缺乏。从而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新生仔猪比较虚弱,生活力低下。同时,由于母猪营养状况差,产后奶少甚至无奶,使哺乳仔猪营养供应减少。新生仔猪吃不饱和饥饿时间过长,是仔猪低血糖症的直接原因。常见于同窝仔猪过多,乳头和乳量不能满足需要;或同窝仔猪个体相差较大,弱者吃不上奶或本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饲养是最关键阶段,特别是在冬季,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仔猪死亡率会很高. 1 新生仔猪死亡的原因 1.1 疾病原因 新生仔猪感染病原微生物,如仔猪黄痢而造成死亡.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是新生仔猪一种急性、高度致病性传染病;母猪产后因患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等,不仅母猪体温升高,而在母猪乳中含有毒素,引起仔猪发生腹泻、脱水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保健》2011,(9):80-81
近年来,养猪业不断地提高每窝产仔猪的数量。然而,大窝的仔猪也引起了仔猪死亡率高的问题。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母猪不能提供充足的初乳。因此,许多新生仔猪出生后死于饥饿。如果有可能让母猪分泌更多的初乳,那么将会有更多的仔猪能够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5.
冯元璋 《养猪》2006,(4):41-42
新生仔猪腹泻是引起刚出生仔猪死亡的常见原因,也是养猪场较难控制的疾病之一。引起新生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而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所引起的新生仔猪(尤其是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大肠杆菌病(也称新生仔猪肠毒素中毒病,或仔猪黄痢)是最为常见的腹泻病之一。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ETEC特定血清型感染所引起1周龄内仔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腹泻、排黄色稀粪、急性死亡为特征,常伴有肠炎和败血症病变。以1~3日龄仔猪最为常见,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发病率一般为40%~50%,甚至高达100%,死亡率可高达70%~80%。耐过及…  相似文献   

6.
<正>新生仔猪低血糖症是以血糖含量大幅度减少和出现脑神经机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新生仔猪疾病,本病多发生在1~4日龄的仔猪,新生仔猪饥饿24~48小时,引起血  相似文献   

7.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饲养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最关键阶段,特别是新生仔猪,如不采取积极的防护,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尤其是新生仔猪在冬季若能度过这个危险期,就可大大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效益。(一)冬春新生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1.疾病原因。新生仔猪感染病原微生物,如仔猪黄痢而造成死亡。仔猪黄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是新生仔猪一种急性、高度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呈黄色透明水样下痢,尤以1~3日龄仔猪发病最多,病程短而致死率高,7日龄以上仔猪发病较少。母猪产后因患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等,不仅母猪体温升高,而在母猪乳中含有毒素,引起…  相似文献   

8.
仔猪的管理     
仔猪的健康生长是养猪生产成功的关键。有研究证明,在所有死亡仔猪中,65%死于产后的4日龄内,而其中的一半以上是由于挤压、饥饿和体重不足(0.8公斤或更轻)等造成的。给予新生仔猪更细致的管理,可有效提高每头母猪每年所产的断奶仔猪数。  相似文献   

9.
仔猪低血糖症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猪病 ,是 1周龄内仔猪的常发病 ,死亡率可达仔猪总数的 30 %左右。通常表现在同窝的仔猪。笔者于 1998年以来先后诊治过初生仔猪 ,共 5 6头 ,治愈率达 80 %。现介绍如下。病因分析 :(1)新生仔猪饥饿为主要病因 :常见于仔猪的先天性疾病而不能吮乳和吃不到足够的初乳或由母猪怀孕后期饲养管理不当 ,母猪的疾病引起产乳量减少或不产乳 ,乳头坏死等原因导致新生仔猪饥饿 ,从而引起血糖降低而发病。 (2 )寒冷是促使本病发生的诱因 :在冬末春初季节 ,新生仔猪饥饿加上寒冷导致本病发生。 (3)由仔猪的先天性疾病引起…  相似文献   

10.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腹泻(俗称黄痢)和仔猪腹泻(俗称白痢)以及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血痢(红痢)对仔猪危害很大,要提高仔猪成活率,务必做好三痢的综合防治。仔猪三痢也与母猪有关,如母猪缺乳或少奶、或乳痈(即乳房炎)或  相似文献   

11.
仔猪黄白痢是新生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哺乳仔猪急性传染病.新生仔猪在吮乳期,因外界温度、湿度变化、环境污染及母猪的体质、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仔猪胃肠道病原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正常生理机能紊乱,从而发生下痢.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针对病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现将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病主要发生于一周龄内的新生仔猪,是初生仔猪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新母猪所产的仔猪。临床上以拉黄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1病原是由大肠杆菌产毒性埃希氏病原所引起,常表现为严重腹泻和败血症。仔猪排出的粪便毒力较强,能够引起仔猪疾病的传染。大肠杆菌广泛地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常在菌没有致病作用,但仔猪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下痢。一般的化学药物都能将病原杀死。  相似文献   

13.
母猪无乳综合征是集约化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拒绝哺乳,新生仔猪因饥饿、消瘦虚弱、衰竭等死亡.2004年笔者在临床上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母猪无乳综合征86例,其中感染性62例,治愈60例,治愈率96.8%;非感染性24例,治愈23例,治愈率95.8%.  相似文献   

14.
母猪踩压致新生仔猪死亡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致仔猪断奶前死亡的三个主要原因是:被母猪压死或踩死(占48.1%),饥饿(占15.3%),腹泻(占13.3%)。母猪踩压致仔猪死亡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的。1母猪行为因素研究证明仔猪被压死基本发于母猪由走动变为躺卧和站立,或是由躺卧和站立变为走动的时候。圈养条件下母猪躺卧姿势的变换常导致仔猪被压死,绝大多数的仔猪压死发生在...  相似文献   

15.
仔猪低血糖症是仔猪出生后最初几天,因饥饿导致体内贮备的糖原耗尽而引起血糖显著降低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亦称乳猪病或憔悴病。临床上以明显的神经症状为特征。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母猪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不当,泌乳质量降低、少乳或无乳,或者仔猪在胚胎时没有从母体得到足够的营养及其他因素,致使仔猪生后吮乳不足、机体饥饿,产生消化障碍而引发本病。1临床症状本病仅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新生仔猪,且多于生后最初3d发病,同窝仔猪常30%~50%发病或全窝发生,病死率较高,可占仔猪总数的25%,有时整窝仔猪全部死亡。仔猪最初见有精神不活泼,软弱无力,不愿…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仔猪感染病原微生物,如仔猪黄痢等,而造成死亡。母猪产后因患乳房炎或子宫内膜炎等,在母猪乳中含有毒素,引起仔猪发生腹泻脱水而死亡。先天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如仔猪先天性震颤和癫痫病造成的死亡,还有先天性弱仔或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防治刘永昌(河北省万全县畜牧水产局076250)新生仔猪患低血糖症,主要是由于母猪怀孕后期饲养管理不当,母猪缺奶或无奶,或由于仔猪在怀胎期内吸收不良而引起。病状:仔猪多半在出生后第二天开始发病,也有的到第三天,个别的延长至第七天出现...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1月初,气温下降,河北省涿州市有一生猪养殖户,有两头母猪生产后5天,其仔猪精神沉郁,四肢无力,喜卧嗜睡。皮肤苍白,体温低,耳尖、尾根、四肢发凉,发绀,吮乳停止。有的出现神经症状,肌肉震颤,阵发性痉挛,体温下降。经过临床症状,诊断为仔猪低血糖症。一、发病原因仔猪低血糖症是由于新生仔猪体内血糖含量过低引起的一种仔猪糖代谢病。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母猪在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产后母乳不足或无乳,导致仔猪饥饿,或者初乳过稠,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过高,引发仔猪消化机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本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是初生仔猪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多发于新母猪所产的仔猪。临床上以拉黄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1流行病学本病多发于炎夏和寒冬潮湿多雨季节,春、秋、温暖季节发病少。1日龄内的仔猪最易感染发病,一般在生后3d左右发病,最迟不超过7d。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经产母猪所产仔猪较轻,这是由于母猪长期感染大肠杆菌而逐渐产生了对该菌的免疫力。同样新猪场比老猪场严重。猪场卫生条件不好,新生仔猪初乳吃的不够或母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不足,仔猪受凉,都会加剧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猪业科学》2017,(12):30-30
<正>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有超过1.16亿头新生仔猪被母猪压死,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600万头新生仔猪被母猪压死,给很多猪场带来了困扰。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仔猪被踩/压死是断奶前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仔猪被压死的原因有很多,如母猪奶水少仔猪饥饿,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