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8 毫秒
1.
羊肚菌的营养成分及其利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肚蘑、木耳蘑菇,为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马鞍菌科(Helvellaceae)、羊肚菌属(Morchella)食用菌。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的一些国家。羊肚菌在我国主产于山西、云南、新疆、四川等省区,河北、湖北、黑龙江、辽宁、浙江等地也有发现羊肚菌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周玲 《食用菌》2002,24(1):41-41
茯苓 ,又称川苓、安苓、闽苓、松薯、松苓、玉苓、白苓、更盆、玉灵、松茯苓、松柏芋、不死曲、松木薯、万灵精等 ,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菌的干燥菌核。主产于吉林、辽宁、云南、贵州、安徽、福建等省市。现已可人工栽培。鲜品、干品均可入肴入药食用。1 茯苓的营养药用价值茯苓在中国自古作为食品当药材。《神农本草经》将其收载 ,列为“上品”。茯苓干品每百克含蛋白质 1.2 g,脂肪 0 .5 g、碳水化合物 80 .9g、纤维素 1.7g、VE4.2 7m g、锌 1.0 1m g、硒 12 .6μg。并含 β茯苓聚糖、茯苓酸、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卵磷脂、蛋白酶以…  相似文献   

3.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5,(1)
<正>香乳菇(Lactarius camphoratum)。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5 cm,初期扁球形,后渐下凹,中部往往有小突起,深肉桂色至棠梨色。菌肉色浅于菌盖。夏秋季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分布于江苏、云南、海南、甘肃、四川等省。  相似文献   

4.
59.橙盖鹅膏(Amanita caesared)橙盖伞(植物学名称,见《食用蘑菇》等);红鹅膏(别称);黄罗伞,黄鹅蛋菌(四川一带俗称,见《食用蘑菇》);橙盖鹅膏、鸡蛋黄蘑(黑龙江一带别称,见《食用蘑菇》);卵菌、凯撒鹅膏(别称,见《福建菌类图鉴》第一集);卵蕈(别称);帝王菇(台湾一带俗称);恺撒橙盖伞(别称,见《云南食用菌》);鸡蛋菌、黄蜡菌、鹅蛋菌、黄蜡伞、黄龙伞、芝麻菌、引子菌(俗称,见《云南食用菌》);鸡蛋黄菌(四川一带俗称)。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Grifolafrondosus)是一种名贵的食用兼药用真菌,自然状态下生长于密林中倒木或伐木砧上,在中国各地还有一些别名,如莲花菌(云南)、栗子蘑(河北)、重菇(福建)、千佛菌(四川)、云蕈(浙江)等。日本人称之为舞茸(マィタケ)。形态优美,鲜品脆嫩爽口,干?..  相似文献   

6.
松口蘑在山西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口蘑(Tricholoma matsutake)亦称松茸、松蕈。菌肉肥厚,有独特的香气,营养价值较高,据报道还具有抗癌效果,因而被视为菇中之珍品。由于野生资源有限,目前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国际市场上每吨鲜松口蘑价格高达3~5万美元。松口蘑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北欧等地区。我国已知分布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四川、西藏、贵州、广西、安徽和台湾等省区,其中主要产区为东北和云南。  相似文献   

7.
二、茯苓菌的培养和生长 1961年茯苓菌种分纯后,我们培养出子实体、孢子和菌核,送到科学院微生物所请邓叔群先生鉴定,他认定系茯苓菌无误。接着我们对茯苓菌的培养和生长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了解到茯苓菌对温度、pH、气体交换、水、光照等项的需要情况。 (一)温度和生长:把分纯的茯苓菌种,接种在一号培养基上,用培养箱及红外线作加温来源,采用菌落在琼脂培养基上的直线延长作比较,时间在62年初春,试验结果测得茯苓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1°-240℃,5℃以下茯苓菌落12天不见有生长延长,在  相似文献   

8.
<正>羊肚菌(Mrchella esculenta L.)又名美味羊肚菌,俗称羊雀菌、包谷菌等,系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Morchellaceae)、羊肚菌属。羊肚菌是世界上最名贵的食用菌之一,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嫩脆可口,营养极为丰富,堪称山珍极品。现代营养学和医学研究表明,羊肚菌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的功效,有重要的医疗和保健开发价值。野生羊肚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  相似文献   

9.
芦笛 《食用菌》2014,(3):77-78
中国古代方志所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其中关于物产的记载对于考察古代各地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物产的一部分,大型真菌,尤其是食、药用菌也常见载于古代方志。唐代方志记载了今陕西和广东地区的茯苓;宋代方志记载了今山东、陕西、山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福建、广东等地大型真菌,种类涉及茯苓、雷丸、香菇、马勃、木耳、灵芝、"麦熟菌"(可能即松乳菇)、"竹菇"(朱红蜡伞)、"白盖"(白色的可食用的伞菌),以及泛称的"蕈"、"菌"、"菰蕈"等;元代方志记载了今河南、浙江、江苏、云南、广东、陕西等地的大型真菌,种类涉及茯苓、猪苓、香菇、木耳、灵芝、天麻(其块茎与蜜环菌共生)、"玉蕈",以及泛称的"摩菰"(即蘑菇)和"蕈"。其中部分大型真菌也是当时地方政府的土贡的物品。此外,《咸淳临安志》也记载了一则与毒菌有关的事件,为后世笔记所引用,但在流传中却遭遇点窜。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地区福寿螺北缘分布地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初步确认长江上游的云南、四川及重庆等地区域内,福寿螺分布的北缘地区自西向东依次为云南泸水市(上江镇)—云南洱源县(茈碧湖)—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四川会理县—四川德昌县—四川西昌市(高草乡)—四川冕宁县—四川雅安市—四川都江堰市—四川江油市—四川广元市(朝天区)—四川仪陇县(双胜镇)—四川宣汉县—重庆开州—重庆城口—重庆巫溪—重庆巫山。而且,这一北缘分布地区仍有继续北移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瓜实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全胜 《中国蔬菜》2002,1(3):37-38
瓜实蝇[Bactrocera (Zeugodacus)cucurbitae(Coquil lett)]属双翅目实蝇科害虫,国内多分布于江苏、福建、海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台湾等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用菌》2004,23(5):5-5
由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云南省食用菌协会共同承办的《2 0 0 4中国云南香格里拉松茸交易会》 ,于 2 0 0 4年 7月 2 8~ 30日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香格里拉县城举办 ,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湖北、四川、西藏、云南等省区市的企业、科研、商务、民航、海关、商检、外事等有关部委办负责同志出席了交易会 ,组委会邀请了国际蕈菌生物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树庭教授、巴士威博士 ,美国菌种保藏中心主任钟顺昌教授 ,日本商事有限会社代表金滨耀 ,日本、云南经济文化振兴协…  相似文献   

13.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俗名云蕈,日本称舞菇,是亚热带至温带的森林中的大型真菌。日本、俄罗斯、北美、中国的长白山区和四川、云南及浙江、福建等都有分布。1988年笔者在长白山发现了灰树花具有菌核的特征,之后在浙江、福建等地采集多次证明这是灰树花的生理特征之一,而前人无此记述。  相似文献   

14.
2007年中国茶花育种小组年会暨首届中国佛山茶花育种学术研讨会于2月5日至8日在广东佛山华侨大厦佳宁娜大酒店举行,来自广东、浙江、云南、四川、上海等地的茶花协会、台北市政府花卉中心、新  相似文献   

15.
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 (Fr. ) Fr.属裂褶菌科(Schizophyllaceae),在我国云南等地民间早有食用及药用的传统,药理试验表明,其中所含的裂褶菌多糖,对小白鼠肿瘤有抑制作用.国外在裂褶菌的生态、遗传、生理等方面已有所研究,我们于1987~1991年开展了此项工作,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3民国时期茯苓的产区销售与流通3.1我国茯苓的产区陈嵘在其《造林学各论》中提及:"吾国天然出产茯苓之地,当推云南。工人蕃殖茯苓之处,或以安徽为盛。"~([5])陈梅朋在《食用菌栽培》中记述:茯苓"在我国有野生的和栽培的两种"~([11])。综合各  相似文献   

17.
施洪 《中国果菜》2004,(6):23-23
根韭菜(AlliumhookeriThwaites)属百合科葱属,又名宽叶韭,披菜、披菜根、山韭菜、大叶韭菜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不丹。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贵州。云南主要分布于滇西、滇南、滇东北、以大理、保山、滕冲、龙陵、潞西等地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广食用普遍。根韭菜是云南省特产蔬菜之一。早在五十年代,我国蔬菜专家蒋名  相似文献   

18.
春剑     
原生种春剑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安徽等地。四川是春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我国春剑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9.
茯苓(Poria cocos)是一类寄生在松树根上的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作为传统的食(药)用菌,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茯苓的主要药物成分为茯苓多糖和茯苓三萜类物质。对茯苓多糖和茯苓三萜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其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功能、抗炎症作用、对泌尿系统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茯苓的药理学研究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茯苓(Wolfiporia cocos)是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Wolfiporia)真菌.茯苓中富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多糖类、甾醇类、挥发油类、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中三萜类和多糖类化合物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茯苓多糖来源广泛,主要包括菌核、菌丝体以及发酵液.茯苓多糖具有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