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家致富》2009,(19):19-19
苏秀9号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4天。株高100.2厘米.穗长16.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5万,每穗总粒数155.5粒,结实率87.4%.乇粒重25克。2006年参加黄淮粳稻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7公斤.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638.4公斤。此品种中等腮力田每亩需施纯氮20~25公斤、五氧化二磷10~15公斤、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5,(5):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武运粳24号是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着粒密度中等,轻度二次灌浆,易脱粒,抗倒性中等。每亩有效穗20.5万,每穗实粒数125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5.4克,株高100厘米,全生育期156天,较对照迟熟1~2天。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7.5公斤;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0公斤。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  相似文献   

3.
迟熟晚粳扬辐粳8号(1)审定情况。2006年江苏审定(苏审稻200608)。(2)选育单位及来源。江苏里下河农科所于2001年育成。(3)特征特性。2003~2004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65.2公斤,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5.0公斤。每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实粒数105粒左右,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25克左右。株高95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4.
苏农 《农家致富》2005,(7):24-25
华粳2号 大华种子集团公司.2000年育成,2003年审定(苏审稻200308)。(1)特征特性。2001~2002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76.65公斤,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6.3公斤。每亩有效穗22万,每穗实粒120粒,结实率85%.千粒重25~26克。  相似文献   

5.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1,(6):21
小麦新品种——山农优麦2号山农优麦2号属弱冬性,中熟。幼苗匍匐,叶片较宽,叶色黄绿,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饱满度较好。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35.3万穗,穗粒数30.2粒,千粒重45.8克。抗旱性鉴定为3级,中等。抗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慢叶锈病,高感条锈病、白粉病,感黄矮病。2008~2009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63.6公斤。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10,(2):23-23
山农优麦2号特性弱冬性,中熟。幼苗匍匐。叶片较宽,叶色黄绿,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饱满度较好。两年区试平均亩穗数35.3万穗.穗粒数30.2粒,千粒重0.0458公斤。抗旱性鉴定.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抗倒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当代农业》2011,(18):21-21
扬农啤8号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于2006年育成.属春性中熟二棱皮大麦品种。该品种幼苗半匍匐.苗期叶色深绿,叶片较长,幼苗分蘖力中等偏上。抗寒性与对照相当。株型紧凑,耐肥抗倒性较好。成穗率较高.穗层整齐度较好,穗型中等,熟相较好。两年鉴定试验平均:株高89厘米。亩有效穗数53万.每穗实粒数22.7粒.千粒重44。3克。生育期199天.成熟期与对照相当。经鉴定,高抗大麦黄花叶病。201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6.2公斤.适宜江苏省大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早熟晚粳 宁粳1号 (1)审定情况。2004年江苏审定(苏审稻200417)。(2)选育单位及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以武运粳8号/W3668杂交,2001年育成。(3)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9.9公斤,每亩有效穗21万左右,每穗实粒数113粒左右,结实率91%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株高97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56天左右。株型集散适中,生长清秀,叶片挺举,叶色较淡,穗型中等,分蘖性较强,抗倒性较好,中抗穗颈瘟,抗自叶枯病,感纹枯病,后期熟相好,较易落粒。[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987~1988年,高邮县武宁乡大卢村连续两年进行了花培汕优63杂交稻百亩连片高产栽培。1987年丰产方面积为105亩,平均亩产622.5公斤;1988年丰产方面积为104.1亩,平均亩产705.5公斤,比1987年亩产增86公斤,增产13.3%。其中亩产705公斤以上的面积占56.73%,最高田块749公斤/亩,创我县水稻高产纪录。 1988年百亩丰产方的产量结构为:平均每亩有效穗17.8万,每穗总粒数160.1粒,每穗实粒142.9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8.6克,与1987年相比,每亩增穗1.14万,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10,(13):23-23
扬籼优68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育成.属三系杂交中籼稻组合.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旺盛,叶色绿。叶姿较挺,分蘖力较强.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每亩有效穗15.7万.每穗实粒数147粒,达到国标三级优质稻谷标准。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6.5公斤。  相似文献   

11.
中熟中粳 徐稻3号 2003年江苏审定(苏审稻200306)。徐州农科所以镇稻88/台湾稻C杂交,1999年育成。2001~2002年省区试平均亩产663.71公斤,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1.0公斤。每亩有效穗20万,每穗实粒数12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7克。株高96厘米,全生育期152天左右,株型集散适中,长势旺盛,茎秆粗壮,抗倒性强,叶色深,剑叶挺举,穗半直立,分蘖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05,(8):24-25
淮稻7号淮阴农科所,1998年育成,苏审稻200412。(1)特征特性。2000~2003年区试平均亩产651.7公斤,每亩有效穗22万,每穗实粒数11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7克,株高95厘米,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剑叶挺举,叶色较深,穗半直立,分蘖性中等偏上,抗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甬优12(甬粳2号A×F5032)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选育,属单季籼粳杂交稻。2009—2012年在金东区示范并推广种植,表现为生长整齐,株型较紧凑,剑叶挺直而内卷,叶色浓绿,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着粒密,穗基部枝梗散生;谷壳黄亮,偶有顶芒,谷粒短圆形。平均全生育期1.541天;平均株高1209厘米,亩有效穗12.8万,每穗总粒数3270粒,实粒数2368粒,千粒重22.5克,平均亩产6815公斤。米质优,口感好。现就甬优12单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永年县继小麦亩产获得467.1公斤的好收成后,狠抓玉米生产管理,大力推广一增四改一晚"技术,全县玉米长势喜人。据技术人员测产调查,全县玉米平均亩穗数4643穗,每穗粒数466粒,千粒重按330克计算,八五折后预计亩产606.9公斤,夏秋两季合计亩产达1074公斤,  相似文献   

15.
《现代农业科学》2006,(6):I0003-I0003
特性特征 米质优,香味浓,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标准。株型好,生育期适中。株高119.2厘米,穗粒数180粒左右,千粒重29克;苗期长势旺,分蘖力较强;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叶长而挺,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生育期比汕优63长1—2天。2004年国家区域试验平均亩产达593.01公斤。  相似文献   

16.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1,(11):21-21
水稻品种——武运粳23号武运粳23号由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6年育成,属早熟晚粳稻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叶色中绿,群体整齐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中等。省区试平均结果:每亩有效穗20.4万,每穗实粒数126粒,结实率90.1%,千粒  相似文献   

17.
科技动态     
《当代农业》2014,(24):19-19
玉米品种——苏玉糯19苏玉糯19属中熟半紧凑型糯玉米。该品种出苗快而齐,生长势较强。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株高200厘米左右,穗位95厘米左右,成株叶片18~19片,穗长16.1厘米左右,穗粗4.2厘米左右,每穗14~16行,每行31粒左右,千粒重233.0克左右,全生育期春播约90天。抗倒性一般。高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感粗缩病。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18.0公斤,适宜江苏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3,(5):19
小麦品种--镇麦8号镇麦8号由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片宽大略披,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8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穗层较整齐,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半角质至角质,籽粒饱满。平均亩穗数33.1万穗,穗粒数35.8粒,千粒重43.3克。抗倒性中等。后期转色正常,熟相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秆锈病,中感赤霉病、纹枯病,慢叶锈病,高感条锈病、白粉病。200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2.82公斤,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 据山东省13个市80个县市区300多个点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小麦平均亩穗数37.17万,穗粒数34.89个,平均亩产462.56公斤;较传统耕作亩增40.57公斤,增产幅度达9.61%。全省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小麦总计增产1.25亿公斤。  相似文献   

20.
清徐县孟封镇小武村董东海的2.4亩小麦,1999年喜获丰收,总产1708.8公斤,平均亩产达到712公斤,创我县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他选用的小麦品种为京841,于1998年10月8日用铺膜机播种,亩播量8公斤。1999年6月8日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田间调查,亩成穗为49.6万,穗粒数为32.4粒,千粒重50克,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