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已有资料和实地调查所获取的资料,对轮台县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和区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对轮台县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轮台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现实经济发展要求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今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措施和经济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延平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分析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琳  陈旭华 《农技服务》2009,26(10):152-153
区域林业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需求和供给2个方面分析了对浙江省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浙江省林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0年农牧业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十一五"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2010年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好成绩,为完成"十一五"农牧业经济发展目标划上了圆满句号。回顾"十一五",我区农牧业经济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考验,  相似文献   

5.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要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性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该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具体情况,以人才、资本及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线,分析了这3个要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3要素投入所面临的制约,提出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才、资本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要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性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该研究基于青岛市的具体情况,以人才、资本及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为主线,分析了这3个要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3要素投入所面临的制约,提出了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人才、资本和科学技术投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要分析了新媒体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新媒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加强新媒体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的有效对策,以期指导新媒体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SPSS因子分析的功能,在合理选取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并引入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经济发展较好的扬州、泰州和徐州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很好,经济发展较差的宿迁、淮安和连云港协调度很差.  相似文献   

9.
结合留坝县实际,介绍了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了沟域经济发展思路及方向,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留坝县沟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多措并举推动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进一步发展粮食产业经济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粮食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深刻意义的基础上,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和内涵上,阐述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从城乡统筹、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宏观调控、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建立和完善市场开放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胡井军  薛梦瑶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0):214-216,封3
使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将河南省18个市依照9个指标分为3个农业经济发展类别,即农业经济发展领先区、农业经济发展中等区和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区;分析各类别的主要指标数据,发现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选取了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3个主成分,并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得出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得分模型,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各类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与建议,为推动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回顾相关理论,确定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构建了人民、环境、经济3项一级指标以及20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熵值法测算出指标的权重和每年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得分,从而对合肥市的经济发展质量作出评估,并为合肥市将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方向和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合肥市近10年人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但是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不够,并且在经济结构合理性、经济发展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故合肥市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更加注重提高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相矛盾,又相协调,依据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和经济背景,客观地评价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实现西部地区农业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双赢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经济计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2)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湖北省经济发展同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单向因果关系。(3)耕地面积变化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经济发展的冲击对耕面积变化的贡献率达到19.28%;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面积变化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面积变化的冲击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到0.69%。因此,要协调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矛盾,必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庭院是发展农村经济大有作为的天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庭院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昌黎县庭院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分析了庭院经济发展的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 ,提出了全县庭院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和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加权函数法,对河南省18个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影响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诸因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农业产值和农用化肥施用量是影响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各指标灰色关联度的大小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了反映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对河南省18个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排序,并分析了河南省各市农业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山市黄山区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阐述了黄山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与规模,分析了其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旨在为全区实现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提供参考,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邓坦  邓照东  杨齐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90-10191,10203
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河南省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得出河南省林下经济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并提出了河南省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是不同性质的任务,很难兼顾,生态涵养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生态涵养型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探究其发展路径,采用实地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株潭周边农村进行了调研.论述了生态涵养型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处理好的关系,指出了生态涵养型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提出了生态涵养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