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按照收入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对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差距及总差距增量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自1995年以来比较稳定,2006年后略有下降;初次分配收入差距是农村地区差距的主体,再分配收入对地区差距存在"逆向调节";从分项收入看,劳动报酬收入对地区差距促增,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地区差距促减.  相似文献   

2.
按照收入来源分解基尼系数法对我国省际间农村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差距及总差距增量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省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自1995年以来比较稳定,2006年后略有下降;初次分配收入差距是农村地区差距的主体,再分配收入对地区差距存在“逆向调节”;从分项收入看,劳动报酬收入对地区差距促增,家庭经营性收入对地区差距促减。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5.12"汶川地震发生前后影响灾区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及其发生的变动,分析了政府给灾区农户发放的灾后补贴对缩小收入差距所起到的作用。该研究对灾区农户收入差距的分析包括2个层面,一是按照农户收入来源对地震发生前后农户收入差距作基尼系数分解,分析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波动的主要因素,并考察灾后补贴对于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二是针对不同受灾区域分解农户收入差距,考察地震发生前后各受灾地区内部和地区之间农户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并对灾后补贴对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影响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泰尔指数及其分解,考察了我国 1994- 2007 年省际税收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特征以及差异的构成、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收入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带间收入差距,东部地带内的差距是构成总体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就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Lerman-Yitzhaki算法是国际数理经济学界对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的重要工具,利用其研究我国各省区的收入来源对可支配总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以揭示我国各省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文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利用该算法对21世纪初期我国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差距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以期通过新算法对我国政府调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居民收入差距提供参考。算例分析表明,该法具有分解详细、数据结果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基于基尼系数及泰尔指数,分析1978~2004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进行了产业和地区分解。结果表明:陕西农村地区的经济差距经历了倒U型的发展历程,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和非农产业的空间集中是地区差距变动的主要原因,加快落后地区的农村工业发展是目前缩小地区差距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Fre-Primont指数方法(FP指数),对1985—2013年我国28个省(市、区)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及分解。通过方差分解法从构成角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85—2013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与农业技术进步及剩余混合效率的波动趋势相吻合;2)从省际差距看,剩余混合效率差距在整体地区差距中的贡献率逐渐降低,技术效率差距逐渐占主导地位,其中东部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进步和剩余混合效率,而中西部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技术效率和剩余混合效率;3)基于投入产出数据指标进行聚类分析,表明技术效率和剩余混合效率是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8.
借助2003~2012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变动趋势、来源构成并采用对基尼系数进行结构分解的方法,通过对江苏省每年不同收入组农民家庭收入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计量运算,将农民收入差距分解到各个分项收入,以此比较各个分项收入对农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在全国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江苏省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升,收入差距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居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其余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各个分项收入中,财产性收入的基尼系数最大,表明省内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有较大的差距,不平等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Theil指数量化了我国地区工资差距,并将其分解为沿海和内陆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工资差距;分析FDI、出口溢出、劳动力转移等影响沿海一内陆工资差距的机制,建立实证模型,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FDI的地区分布差距对于工资差距的影响表现为倒U型机制,地区间的出口溢出和跨地区的劳动力转移扩大了沿海一内陆工资差距,教育投入、技术进步等也是影响地区工资差距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徐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35-18937,18958
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产业构成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演变与产业结构变动和产业地区集中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贵州省县域经济差距主要是由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决定的,而第二产业向少数县域的集中又是推动县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导性因素,同时,第三产业的影响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0—2019年河南省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其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出二者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城乡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紧接着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对二者之间的动态变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也逐渐增大。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和缩短城乡收入差距,应当持续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农机的检测与监督,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王育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914-9916
以江苏省为例,采用差值法对基尼系数进行探究,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运用集中率和贡献率将城乡收入差距基尼系数在各分项收入中进行具体分解,分析不同收入来源在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分配的均衡程度和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从而揭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省在1978—2007年期间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有关数据变量进行协整分析与因果关系检验,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研究结果表明:贵州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贵州金融发展是贵州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贵州金融发展扩大了贵州城乡收入差距。从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看出贵州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为正;方差分解表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不显著,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赵双喜  王艳青  袁艺  戴强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167-170,173
选取泰尔指数度量了河南省城乡收入差距,并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河南省1978~2009年的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很大的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经济增长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陕西省1998-2020年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对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都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的扰动仅表现在短期内;通过对变量的方差分解得出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而经济增长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动随着滞后期的延长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始终呈现一种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基于收入来源分解所得的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却在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态势之后,才出现快速上升的现象,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该文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角度加以解释,认为长期以来的农村金融抑制限制了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不断深化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从而拉大了农户间的收入差距。随后,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上述论断,并发现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短期内开始扩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但长期来看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农村金融持续发展将有助于改善农村收入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由于政策力度不同,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内部"分化"和不同步现象开始凸显。以四川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及Kernel核密度估计对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四川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差距正逐步缩小;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的差距,且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的贡献率变化不大,对总体差距贡献较小,超变密度的贡献较大,但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区域内部有较明显的"极化"现象,川南丘陵区和川东丘陵区两地区间差距最小。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最新追踪调查数据,用短期和长期集中指数度量了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程度及长期趋势,并对集中指数进行回归分解,分析收入差距、医疗保险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亲富人健康不平等,并且健康不平等程度在长期不断深化;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呈现倒"U"形,当收入差距达到一定水平时,收入差距对健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差距是缓解健康不平等的主要贡献因素,医疗保险也可以有效缓解健康不平等。因此,缩小农村收入差距,积极推进医疗改革,可以缓解我国农村居民健康不平等状况。  相似文献   

19.
从数字乡村建设弥合城乡数字鸿沟的角度出发,利用我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数字乡村建设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短期内,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数字乡村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向促进作用,并且保持着长期的稳定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影响,但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0.
李永波  魏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935-5936
[目的]为了了解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来源。[方法]基于基尼系数、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并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分解。[结果]甘肃省1998~2005年的基尼系数没有超过0.3,农村居民处在“相对平均”时期,其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家庭经营收入引起,其次是工资性收入,在空间上主要是区域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所致。分析结果还显示出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在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与全国的趋势正好相反。[结论]甘肃省区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异性造成区域间农业收入不平等,进而成为区域间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