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同一放养批次健康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他4组为三七总皂苷组,分别添加100、200、400和800mg/kg三七总皂苷试验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虾,试验期40d。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宜水平三七总皂苷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提高蛋白质效率,添加不同水平三七总皂苷对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半胱胺盐酸盐(商品名强化爱渔灵,含27%半胱胺盐酸盐,上海华扩达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存活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为测定饲料中添加半胱胺盐酸盐对促进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和提升免疫机能的效果,试验设计3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缸中有50尾仔虾(孵化后20 d),每个缸中500 L水.试验虾分别用含不同半胱胺盐酸盐(添加量分别为0、0.05%和0.1%强化爱渔灵)的颗粒饲料饲养60 d,每天投饲4次.试验60 d后,摄食0.1%强化爱渔灵饲料的虾平均体质量达(4.43±1.17)g,显著高于0.05%强化爱渔灵组(3.83±1.29)g和对照组(3.60±1.38)g.0.1%强化爱渔灵组的成活率(88.89±2.55)%和0.05%强化爱渔灵组的成活率(85.00±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0.56±4.19)%.试验结束后,对各组试验虾肌肉注射2.55×105 CFU/mL(24 h半致死剂量)的哈维弧菌悬液,24 h后,0.1%强化爱渔灵组的成活率(73.33±5.77)%显著高于0.05%强化爱渔灵组(56.67±5.77)%和对照组(43.33±5.77)%.在另一组试验开始50 d时测定虾的总血细胞数(THC)、酚氧化酶活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0.1%强化爱渔灵组虾的THC、酚氧化酶活性及SO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与0.05%强化爱渔灵组无显著差异.试验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0.1%强化爱渔灵可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仔虾的生长速度、提高存活率及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3.
谷胱甘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和饵料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以(0.79±0.019)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为试验对象,在其纯化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150、200、250、300、350、400mg/kg的还原型谷胱甘肽,放养在室外大棚水族箱(内径80.0cm、水深55.0cm)中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观察谷胱甘肽(GSH)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率及饵料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200mg/kg的GSH,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凡纳滨对虾(Penaeusvannamei)是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虾之一,其产量占我国对虾养殖产量的70%以上。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凡纳滨对虾的营养生理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凡纳滨对虾营养生理研究及饲料配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凡纳滨对虾营养需要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Litopenaeus)vannameiBoone,1931)属对虾科、对虾属、白对虾亚属,也称为万氏对虾、南美白对虾、白皮虾等,原分布在中、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凡纳滨对虾与国内其他养殖对虾相比,具有繁殖周期长、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能力强、生长快,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对饲料营养要求低等优点,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3大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不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从生长结果可以看出,芽孢杆菌的最适添加量范围为0.01%~0.03%,最适添加量为0.01%.过量添加(>0.04%)不能显现出促生长优势,0.04%、0.05%和0.06%的添加量组和对照组(0.00%)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体组成方面,过量添加(>0.04%的添加量)不能提高饲料中蛋白的使用效率,反而使蛋白使用效率有一定降低.消化率结果同样表明,添加适量的芽孢杆菌,可以促进凡纳滨对虾对饲料蛋白的消化能力,分别用于促进生长和体蛋白储存.  相似文献   

7.
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8周的饲养试验评估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性能、常规营养组成、氨基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以鱼粉、豆粕作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6种等氮等能(粗蛋白质含量约为40.0%,粗脂肪含量约为7.5%)的试验饲料,其实测缬氨酸含量(干物质基础)分别为1.56%、1.64%、1.72%、1.82%、1.90%、1.96%。选择体重在0.3 g左右的凡纳滨对虾幼虾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饲料)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结果表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饲料效率均随着饲料中缬氨酸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并均在缬氨酸含量为1.82%时达到最大。全虾中粗蛋白质含量在缬氨酸含量为1.72%时达到最高,进一步提高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则有不同程度降低;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在缬氨酸含量为1.96%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缬氨酸含量为1.56%和1.72%时( P<0.05);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全虾和肌肉中水分、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 P>0.05)。血清和肝胰脏中最高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均出现在缬氨酸含量最高组(缬氨酸含量为1.96%的组),而肌肉中最高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出现在缬氨酸含量为1.90%的组,且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的活力也在缬氨酸含量为1.90%时达到最高;饲料中缬氨酸含量对肝胰腺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活力未产生显著影响( P>0.05)。以增重率为判定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到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物质的1.79%(占饲料蛋白质的4.48%),考虑到晶体氨基酸在海水中的溶失,以缬氨酸在海水中浸泡30 min内的溶失率为16.81%计,核定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缬氨酸需要量为占饲料干物质的1.53%(占饲料蛋白质的3.83%)。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比较凡纳滨对虾对3种酵母产品(鲜酵母粉、酵母核苷酸、啤酒酵母水解物)的诱食效果,研究诱食效果最佳的产品在高低蛋白水平下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将基础饲料中3%秘鲁鱼粉等量替换为鲜酵母粉、酵母核苷酸、啤酒酵母水解物,添加氧化钇(Y_2O_3)、氧化钕(Nd_2O_3)、氧化镧(La_2O_3)和氧化镱(Yb_2O_3)作为惰性标物,用于测定选食偏好。试验设4个重复,将4种饲料等量混合投喂,并收集粪便,分析粪便中惰性元素的比例。研究发现,对虾对不同饲料的选食偏好高低为酵母核苷酸组鲜酵母粉组鱼粉组啤酒酵母水解物组,且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为探讨酵母核苷酸在不同蛋白水平下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双因素设计2个蛋白水平(36%、45.27%)和2个酵母核苷酸水平(0、0.8%),形成4种试验饲料。选取480尾初始体质量(0.79±0.01)g对虾幼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试验周期56 d。试验结果显示,低蛋白水平能显著提高对虾存活率、终末体均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蛋白质保留率(P0.05);饲料中添加酵母核苷酸均能显著提高对虾存活率(P0.05),提高终末体均质量、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降低饲料系数(P0.05)。各组间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酵母核苷酸具有较好的诱食效果,饲料添加0.8%酵母核苷酸能促进摄食,提高生长性能,在低蛋白水平下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涛 《动物医学进展》2006,27(5):109-111
凡纳滨对虾无公害养殖是商品虾达到无公害食品质量标准的养殖模式.在无公害养殖的病害防治方面,选用健康虾苗,坚持定期消毒和调节水质,结合高效低毒药物防治,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控制疾病的危害,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对照饲料和分别添加50、100、200、300、400mg/kg鸟苷酸二钠盐(5′-GMP-Na2)的试验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0.61±0.01)g凡纳滨对虾42d,试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对虾的相对增重率、存活率、饲料系数和全虾的体成分组成,分析血清和肝胰脏总抗氧能力和超氧化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摄食添加50mg/kg鸟苷酸饲料组对虾的增重率最高,其次为100mg/kg组,但6组对虾的组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组对虾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对虾血清及肝胰腺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中添加量为50和100mg/kg时,血清T-AOC分别比对照组升高11.2%和5.8%。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鸟苷酸钠盐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体蛋白及脂肪的含量以及血清及肝胰腺中T-AOC水平和SOD活性。  相似文献   

11.
将抗菌肽以O、150、200、250mg/kg浓度添加于基础饲料中,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50~250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添加150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添加200mg/kg抗菌肽,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0、6.50%、13.00%、19.50%和26.00%发酵豆粕相应替代0(对照组)、16.67%、33.33%、50.00%和66.67%的鱼粉蛋白的实用饲料,喂养体重为(1.82±0.02)g的凡纳滨对虾56d,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小于33.33%的鱼粉蛋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无显著影响,过高的替代水平会降低对虾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虾体水分、蛋白和灰分含量影响不显著,对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但当发酵豆粕替代鱼粉蛋白50.00%以上,随着发酵豆粕替代量的增加而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植物精油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绒毛的影响。试验共配制5种试验饲料,试验饲料中植物精油的添加量分别为0、0、0.02%、0、0.02%,对应的鱼粉含量依次为25%(对照组)、22%、22%、19%、19%。选取初重为(0.33±0.01)g的凡纳滨对虾7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饲喂1种试验饲料,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降低饲料鱼粉含量的同时添加植物精油可显著升高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P0.05),但对存活率(SR)、肝体比(HSI)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植物精油的2个组的饲料效率(FE)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未添加植物精油的2个组的FE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添加植物精油的2个组的WGR、SGR、PER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全虾和肌肉营养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透射电镜观察中肠超微结构发现,与未添加植物精油相比,饲料中添加植物精油能显著改善凡纳滨对虾肠道绒毛脱落状况。由此得出,在降低鱼粉含量的情况下,饲料中添加0.02%的植物精油能够改善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亦称万氏对虾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凡纳滨对虾具有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肉味鲜美且易进行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自1998年在我国华南地区推广养殖后,现已是我国沿海地区首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也称南美白对虾,自然分布于太平洋沿岸水域的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桑诺拉一带,已成为世界上养殖规模最大、产量最高的对虾品种(Liao等,2011)。2010年,仅我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就达134.8万吨(2011年渔业统计年鉴)。随着甲壳动物养殖业的不断推进,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技术研究以及其饲料研发工作也随之增  相似文献   

17.
凡纳滨对虾不同生长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幼虾阶段和养成阶段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全虾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凡纳滨对虾幼虾阶段和养成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以鱼粉、小麦蛋白粉、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蛋白质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9.31%、33.19%、37.11%、41.45%、45.58%、49.03%的6种饲料.试验1(幼虾阶段养殖试验)和试验2(养成阶段养殖试验)分别选用720尾初始体重为(0.52±0.01)g和540尾初始体重为(7.93±0.03)g的凡纳滨对虾作为试验动物,均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桶),试验1每桶放养40尾,试验2每桶放养30尾.试验1和试验2的养殖期分别为56和42 d.试验1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对虾的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先显著上升(P<0.05)而后趋于稳定(P>0.05),而饲料系数(FCR)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7.11% ~49.03%时,蛋白质效率(PER)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显著下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对虾的成活率(SR)、肝体指数(HSI)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29.31%组对虾的肥满度(CF)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各组对虾全虾、肌肉干物质及全虾粗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7.11%组全虾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45.58%和49.03%组(P<0.05);29.31%和41.45%组全虾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33.19%和37.11%组(P<0.05);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在41.45%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29.31%和49.03%组(P<0.05);29.31%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除37.11%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33.19%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37.11%、41.45%和49.03%组(P<0.05).血清总蛋白(TP)含量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3.19%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1.45%和49.03%组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高于29.31%和33.19%组(P<0.05);45.58%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1.45%和45.58%组血清酚氧化酶(PO)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活性最低值出现在37.11%组,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2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对虾SR、WGR、SGR、FCR及HSI的变化趋势同试验1结果;对虾的PER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持续下降,29.31%和33.19%组显著高于41.15%、45.58%和49.03%组(P<0.05);各组对虾的CF无显著差异(P>0.05).全虾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以及肌肉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9.31%组全虾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45.58%和49.03%组肌肉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29.31%和41.45%组(P<0.05);45.58%和49.03%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29.31%、33.19%和37.11%组(P<0.05).45.58%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29.31%和33.19%组(P<0.05);血清SOD活性在45.58%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PO活性在37.11%组达到最低值,并显著低于29.31%、33.19%和49.03%组(P<0.05);血清ALT活性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AST活性在37.11%组达到最高值,并显著高于29.31%、33.19%和45.58%组(P<0.05).以SGR为评价指标,经折线模型拟合回归方程后得出,凡纳滨对虾幼虾阶段和养成阶段的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38.6%和36.8%.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用复合植物蛋白(豆粕、花生饼、玉米蛋白粉和菜粕按照4.3.1.1比例组成)分别替代饲料中0、14%、28%、42%、56%和70%的鱼粉,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在室内海水流水系统饲喂凡纳滨对虾[初始体重为(1.18±0.011)g]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水平的提高,凡纳滨对虾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呈下降趋势,饲料系数(FCR)则呈升高趋势。实验组中,14%替代组获得最高的SGR、PER和最低的FCR,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28%替代组的PER和FCR与14%替代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饲料组间对虾肌肉常规成分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复合植物蛋白比例的升高粗蛋白含量有下降的趋势,粗灰分有升高的趋势(P>0.05)。各饲料组间对虾氨基酸组成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以生长和饲料效率为评价指标,凡纳滨对虾配合饲料中复合植物蛋白替代鱼粉的最适比例为14%。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复合海藻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抗病力的影响,将复合海藻多糖分别按0.1%、0.2%和0.3%的比例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凡纳滨对虾,并在饲养15 d后以虾白斑病病毒悬液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以添加复合海藻多糖饲料投喂的凡纳滨对虾,其增重率显著高于未添加复合海藻多糖的对照组(p0.05),饵料系数则显著降低(p0.05)。且随添加比例的增加,增重率呈上升趋势,而饵料系数呈下降趋势。白斑病病毒攻毒试验结果也表明,投喂添加复合海藻多糖饲料的凡纳滨对虾的抗病力高于对照组,且添加比例越高,其抗病力越强。从本试验结果看,复合海藻多糖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病力有好的作用,最佳添加比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通过2个子试验来研究饲料或养殖水体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2个子试验所用凡纳滨对虾的初始均重均为1.06 g左右。在试验1中,5组对虾分别饲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D1组,作为空白对照组)、0.3(D2组)、3.0(D3组)、30.0 mg/kg地衣芽孢杆菌(D4组)和80.0 mg/kg益生菌A(为市售复合益生菌制剂;D5组,作为阳性对照组)的5种试验饲料;在试验2中,4组对虾全部投喂试验1中D1组饲料,并在试验开始前向1 m×1 m×1 m水泥池(有效水深0.7 m)的水体中分别投入0(d1组,即D1组)、0.4(d2组)、4.0 mg地衣芽孢杆菌(d3组)和40.0 mg益生菌B(为市售复合益生菌净水剂;d4组,作为阳性对照组),此后每隔7 d再分别补充0、0.2、2.0 mg地衣芽孢杆菌和20.0 mg益生菌B。每组均设6个水泥池,每个水泥池放养80尾对虾。试验1和试验2饲养时间均为8周。试验1结果表明:D1~D4组对虾的终末均重显著高于D5组(P0.05),但D1~D4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D2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D5组(P0.05)但与D1、D3和D4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D2、D3、D4组对虾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D1组(P0.05),但与D5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D4组对虾的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D2和D5组较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虾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D4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对虾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饲料中地衣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以D4组对虾肝胰腺MDA含量最低,且显著低于D1、D2、D3组(P0.05),但与D5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2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补充地衣芽孢杆菌对对虾的终末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d3组对虾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SOD活性和T-AOC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2组对虾肝胰腺溶菌酶(LZM)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d1组对虾肝胰腺MDA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上述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无论是添加在饲料中还是泼洒在养殖水体中都能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免疫力;综合考虑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力,地衣芽孢杆菌在饲料或养殖水体中的添加效果优于益生菌A或益生菌B;综合试验1和试验2的结果,地衣芽孢杆菌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添加量应控制在0.3~3.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