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牦牛产业是加快甘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对于甘南地区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甘南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品种退化严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冲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从牦牛产业的绿色发展以及它对地方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出发,甘南州应当根植于甘南的绿色生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探索构建"草原+牧养+加工+商贸+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将甘南州"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财富优势,在生态平衡中促进牦牛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的适应性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草原红牛适应性强,耐粗饲,是适于北方地区放牧饲养的乳肉兼用品种牛.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6月从内蒙古赤峰市引进年龄2.5~3.5岁,健康无病的草原红牛13头,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生产两种犏牛.经3年观察,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的抗病力较强,耐寒、耐粗饲,能随甘南牦牛同群放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受胎率、产犊率、犊牛成活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为60.69%、87.98%、88.01%和46.99%,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寻求适合在甘南高原生态环境下杂交改良甘南牦牛的乳用黄牛品种,以提高高原奶牛(犏雌牛)的产奶量,甘南州从甘肃华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奶牛养殖场引进了4头8~10月龄纯种娟姗牛公牛分别在卓尼县柏林种畜场和大峪种畜场试养,观察在本地的适应性。犏雌牛(奶牛)产业是甘南州高原生态畜牧业的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是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产业。甘南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农牧互补战略全力推进一特四化促进农  相似文献   

4.
2005年9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乳都”称号.然而,庆祝“乳都”主题雕塑落成的欢宴未散,此间奶牛价格就开始走低,由最高时的两万多元一路跌至几千元,甚至有价无市.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乳制品市场的持续扩容以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小众乳品也开始被市场接受。小众乳品包括羊乳、驴乳、骆驼乳和牦牛乳等,2017年,已经有10余家企业完成了羊乳的全国化布局。羊乳市场现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在未来资本市场上会有更多羊乳企业的身影。牦牛乳将是继羊乳之后又一个会快速崛起的小众乳品。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牦牛专业博士曲崧指出,牦牛的半野生生存方式以及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的牦牛乳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功能性,使得牦牛乳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牦牛乳行业前景广阔、竞争对手较少。尼泊尔喜马拉雅法式奶酪的总裁Francois Dridard表示,牦牛奶酪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奶酪,中国人均奶酪年消费量不到  相似文献   

6.
犏牛是牦牛与黄牛的种间杂交后代,杂交优势明显,能适应高海拔的缺氧环境,耐寒、耐粗饲,生长发育快,性成熟早,繁殖率高,是牦牛产区提高牦牛养殖效益的主要途径。甘南州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发现,应用娟珊牛和安格斯牛冻精改良牦牛,一代乳用,二代肉用,可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犏牛的生产、甘南州犏牛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就甘南州犏牛产业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4月29日,中国蚕学会在攀枝花市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授予盐边县"中国果桑之乡"称号。中国蚕学会理事长鲁成、中国蚕学会常务理事、农业部种植业司调研员封槐松、中国蚕学会秘书长李龙出席仪式,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程嘉翎、计东风、张建华,攀枝花市和盐边县有关党政负责人、业务部门和部分企业参加了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8.
甘南州是甘肃省最主要的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域,甘南牦牛是当地最重要的家畜品种源。然而广大农牧民受靠天养畜观念的影响,传统落后的饲养管理方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使得甘南牦牛养殖生态环境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甘南牦牛生产效率低,环境依赖性强,草场压力大、圈舍周边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成为制约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文章针对以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甘南牦牛养殖环境生态化治理技术措施,进而促进甘南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维护草地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繁育适于牦牛杂交改良的乳肉兼用父本.[方法]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半农半牧区,用娟姗牛与西杂牛杂交,观察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和配种情况.[结果]娟姗牛与西杂牛的杂交后代在甘南州高海拔地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能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甘南牦牛品种选育、选配、杂交改良、配种、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的规范,提高甘南牦牛繁殖率与供种能力,为甘南牦牛的科学繁育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尕力巴牛是公牦牛或公黄牛与母犏牛杂交的一代杂种牛,是级进杂交的结果,出现"杂种解体"现象,无论公母,体型和生产性能均低于黄牛或牦牛,历来被农牧民在产后虐杀,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关于尕力巴牛的饲养管理报道甚少,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畜种资源,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甘南综合试验站和甘南州畜牧科学研究所于2014年组织实施了"尕力巴犊牛育肥试验研究"项目,本研究以0~6月龄尕力巴犊牛为研究对象,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娟珊牛和牦牛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娟犏牛和甘南牦牛各10头,于2020年测定6—10月的挤奶量,并检测其常乳中乳蛋白、乳脂、乳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娟犏牛在6—10月的产奶量为972.60 kg,极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1);娟犏牛常乳中乳蛋白、乳脂肪、非乳脂固体和乳糖含量略低于甘南牦牛,但两者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娟犏牛乳脂中的正癸酸、月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芥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5或P<0.01)。综上所述,娟犏牛的产奶量优于甘南牦牛,且乳品质与甘南牦牛相当,更适宜于作为乳用犏牛在高寒牧区进行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13.
甘南牦牛是当地特有畜种,是甘南州牧区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的繁殖成活率是牦牛养殖业发展和提高广大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一环。本文从母牦牛群的年龄结构、参配母牛的饲养管理、母牛怀孕阶段饲养管理、配种期的优化管理等方面综述了提高牦牛繁殖成活率的措施,旨在为牦牛养殖和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畜牧业是本地的主导产业,甘南牦牛是当地重要的特色畜种,大力发展甘南牦牛产业对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及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在调查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比较分析青海天峻、甘肃甘南、甘肃天祝牦牛乳中脂肪酶(LPL)及淀粉酶(AMS)活性,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采自青海天峻、甘肃甘南各30份牦牛乳以及天祝抓喜秀龙乡红疙瘩村、岱乾村和碳山岭镇四台沟村的90份牦牛乳中的LPL及AMS活性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天祝牦牛乳中LPL活性与甘南地区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青海天峻地区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甘肃天祝牦牛乳中AMS活性与青海天峻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甘南地区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天祝3个地区之间牦牛乳中LPL、AMS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不同胎次对牦牛乳中LPL及AMS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地点对牦牛乳中LPL、AMS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提高牦牛生产性能,改善品质,增加牧户经济收入,对甘南牦牛进行了生产性能调查。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主要牧区之一,牦牛是甘南的主要畜种对当地严酷的自然条件适应能力很强,极耐严寒,易粗放管理,为牧民群众提供肉、乳、皮、毛等畜产品,在甘南牧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相关项目实施,依据多年积累的调查数据,着重对甘南牦牛的来源、数量、分布以及各项生产性能进行阐述,并对甘南牦牛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13,(4):31
[本刊辑]水牛乳、牦牛乳等特种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但其工业化生产起步较晚。直到近年,水牛乳、牦牛乳的产品才逐步上市并迅速向全国推广,受到市场的欢迎,市场前景广阔。为了规范水牛乳和牦牛乳的生产与加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于2010年末启动了特种乳行业规范的制定工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甘肃肃北牦牛乳—牧草—土壤之间的生态联系,收集核心放牧区土壤、牧草及肃北牦牛初乳和常乳,检测土壤矿物质元素、牧草营养成分含量及牛乳理化性质,并将检测结果与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甘南牦牛产地(玛曲和碌曲)相比,肃北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镁、铝和钙等常量元素,以及较多的镍、钴和硒等微量元素。肃北牧草中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高于玛曲和碌曲两地,但粗脂肪含量和总磷含量较低。基于其他数据分析显示,肃北牧草整体质量低于甘南两地。初乳分析结果表明,与环湖牦牛和甘南牦牛相比,肃北牦牛乳的乳密度和蛋白质含量明显更高,冰点更低。肃北牦牛常乳也表现出较高的乳糖含量和较低的冰点,说明肃北牦牛乳具有较高的乳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甘南卓尼县牦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情况,以便为该县牦牛隐性乳房炎的控制提供科学有效地防治措施,本试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牦牛为试验对象,采集乳样,分离鉴定乳样中的细菌,结合该县牦牛的饲养管理,与目前对牦牛疾病防治的现状,提出了牦牛隐性乳房炎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甘南是我国的五大草原牧区之一,境内海拔1100~4 900m,大部分地区在3 000m以上,天然草原辽阔,以牦牛藏羊为主的特色畜种品种优良,草畜资源得天独厚,优良的天然草原草质和牲畜品种为高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传统落后的农牧业发展方式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了,围绕把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产业培育成甘南州的战略性主导产业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