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间隔喂料法就是将当天的饲喂量分次投给,以达到刺激鸡只食欲,相对加快采食速度,减少洒料浪费,并培养其采食规律,保证在采食预定料量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生长、发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北方牧业》2015,(6):25
所谓间隔喂料法就是将当天所需的饲料量分次投喂,以达到刺激鸡只食欲,相对加快采食速度,减少饲料浪费,并培养其采食规律,保证在采食预定料量的基础上,达到更好地生长、发育的目的。1肉种鸡间隔喂料法的应用对于肉种鸡来说,早期体重达标除了公鸡有些困难外,母鸡比较容易,一般在管理到位的情况下,第一周就可以使体重达标,但鸡只具有较强的择食性,如果一次性加料过多,鸡只吃饱后就开始挑食,造成严重的撒料现象,导致体重达标往往是付出"更多代价"换来的,所以,育雏中  相似文献   

3.
(一)饲喂方式肉兔采食有多餐习性,1天可采食30~40次。生产实践中,肉兔的饲喂方式一般分为3种:即自由采食、定时定量和混合饲喂。自由采食:就是在料槽和水槽中常有饲料和饮水,任兔自由采食,饲料多为颗粒料。这种采食方法节省劳力,适用于大型养殖场。定时定量饲喂:是规定每天饲料的数量、饲喂时间和饲喂次数,使肉兔形成固定的采食习惯,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和饲料的消化。这种饲喂方式适合个体专业户的饲养。由于肉兔所处的生理发育阶段不同,  相似文献   

4.
所谓间隔喂料法就是将当天的饲喂分次投给,以达到刺激鸡只食欲,相对加快采食速度,减少撒料浪费,并培养其采食规律,保证在采食预定料量的基础上,达到更好地生长、发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间隔喂料法就是将当天的饲料分次投给,以达到刺激鸡只食欲,相对加快采食速度,减少饲料浪费,并培养其采食规律,保证在采食预定料量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生长、发育目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间隔喂料法就是将当天的饲喂分次投给,以达到刺激鸡只食欲,相对加快采食速度,减少撒料浪费,并培养其采食规律,保证在采食预定料量的基础上,达到更好地生长、发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自由采食是养鸡生产中一种常用的供料方式。但不同的供料措施所取得的效果不同。我们是在肉鸡的饲养实践中发现自由采食的供料措施这个问题的。一般情况下,肉仔鸡平养,人工给料,日喂四次,自由采食粉料,每次投喂的饲料没有准确的称量,根据鸡群一贯的采食情况,加料的标准掌握在以下次饲喂时料槽中无剩余饲料为准。有时出现某次饲喂加料过多,下次饲喂时料槽中有较多的剩余料,这时肉仔鸡采食强度降低,随即酌情减少加料量,但肉仔鸡采食强度要在1~2天后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1饲喂方式肉兔采食有多餐习性,一天可采食30~40次。生产实践中,肉兔的饲喂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自由采食、定时定量和混合饲喂。自由采食,就是在料槽和水槽中常有饲料和饮水,任由兔自由采食,饲喂的饲料多为颗粒料。这种采食方法节省劳力,适用于大型养殖场的颗粒料。定时定量饲喂,则是规定每天饲料的数量、饲喂  相似文献   

9.
肉种鸡饲喂是依据肉种鸡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而制定的,饲喂的基本理论是将有限的饲料量(限饲)以一定的形式均匀地分配给群体内所有鸡只,使群体内所有的鸡只体重保持均匀一致,限饲贯穿于肉种鸡饲养的全过程,对提高种蛋合格率,减少死淘率,降低饲料浪费,增加种鸡饲养的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饲喂不当会造成有些鸡只采食不足或有些鸡只采食过多,从而影响到鸡  相似文献   

10.
近来研究证实,调整进食量、饲喂次数和饲喂时间,可以出现比自由采食更好的饲喂效果。试验表明,养分的吸收时间和利用率最高的时间是不一致的,最佳饲喂时间可以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率。业已证明:午后2~8点一次投料为鸡的最佳饲喂时间,午后饲喂具有以下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1限制饲养的内容 限制饲养就是对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鸡采取严格的定量饲喂。限饲期的饲喂量比自由采食时少5%-30%。蛋鸡限饲量小于肉鸡,商品代鸡小于种鸡。限制饲养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在鸡体脂肪沉积较多的阶段,如蛋鸡在育成期的7-16周龄实施。限制饲养的具体方法有缩短每天给饲时间,减少饲喂量,隔日限饲法和综合限饲法等。综合限饲法一般应用于肉用种鸡较多,采用此法可减少应激。AA肉鸡(拔益加肉鸡)的限食程序是0~6周龄每天喂饲,为自由采食;7-11周龄为隔天饲喂;12-19周龄是喂2天禁食1天;20-24周龄为喂5天禁食2天。由于蛋鸡为获得能量而食,且调节进食能力较好,故采用每天每顿限量饲喂法较多,即将投料量控制在自由采食量的85%。肉用鸡的采食特点是为满足消化道容积而采食,且调节进食量的能力较蛋鸡差,故采用隔日饲喂法。若对肉用仔鸡采用每天限量法,会加剧强、弱鸡争抢饲料,鸡群均挤在投料处或料多处,减少了实际的采食面积,使鸡群体重差距加大,并且仔鸡很快将饲料吃光,为满足生理需要,就可能饮水过量,造成垫料过湿等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2.
对生长期母雏较普遍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通常,自由采食会引起下列不良后果:①鸡过肥;②青年期体重过大;③性成熟过早;④产蛋量不高;⑤蛋小;⑥饲料消耗量大;⑦鸡易感染疾病,死亡率较高。下面介绍几种生长期母雏常用的限饲方法:一、数量限饲法这是一种传统方法,适于6~20周龄小母鸡。做法是限制鸡每天的给料量。限饲量根据气侯和鸡的品种决定,一般为自由采食量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饲喂技术的研究已有数十年之久,它研究包括饲喂次数、自由采食与限食饲喂方式等方面的问题。自由采食可以加快增重速度、缩短饲养周期、减少管理费用消耗,但饲料效率往往降低。对于饲料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不外两方面:(一)自由采食造成饲料落地(约10%左右),这一部分损失量未被动物食入;(二)高能量水平饲养,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当前,由于禽蛋市场疲软,在鸡蛋价格持续低迷、饲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对育成鸡可采取限制饲喂的方法。限制饲喂简称限饲,是人为控制鸡采食量的方法。通过限制饲喂,一方面可节约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另一方面也可通过对育成鸡体重的控制,抑制其性早熟,从而获得最佳蛋重。一、限制饲喂的目的1.节约饲料。饲料一项约占全期饲养成本的70%。如果在育成期进行限制饲喂,鸡的采食量比自由采食量减少,大约可节省10%~15%的饲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2.控制鸡的体重,抑制其性成熟。鸡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除…  相似文献   

15.
六、产蛋期限制饲喂的意义对成年鸡实行限制饲喂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通过节省饲料和改善饲料转化率来提高经济效益。在养鸡经营中,饲料费占鸡蛋生产费的68%左右,测定产蛋鸡经济性能的结果也表明,对每只鸡的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性状是饲料转化率。由此可见,与其让鸡经常处于自由采食状态下,倒不如将鸡的喂量做某些减少,如果这样做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则  相似文献   

16.
1 饲喂与饮水 三黄鸡饲料要求营养成分齐全,含有高能量、高蛋白质,且各种营养比例配合适当.育雏阶段饲料一般用粉料或加工成碎粒,育肥阶段饲料最好用颗粒饲料. 三黄鸡的饲喂采用自由采食方法.在1~3日龄,为了让雏鸡尽快学会采食,应每隔2~3小时喂料1次;4~28日龄,每隔4小时喂料1次;29日龄后,每天加料4次.多次投料可以刺激鸡的食欲,增加鸡的采食量,每次给料要使每只鸡都能吃饱.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一家公司作了一项试验,在一年的5个饲养周期内采用定时饲喂方法,结果这些定时采食的鸡群在50~59天后,平均体重为1.81公斤;饲料转化率比未采用定时饲喂法的鸡平均高4%。自由采食的鸡有将嗉囊保持填满饲料的天然本能,而嗉囊太饱满会导致饲料过快地通过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18.
饲喂全价饲料,肉鸡一般不会出现维生素的缺乏。但我们发现一起肉仔鸡的维生素B_1缺乏症,是由于饲喂大量新鲜河鱼所致。现简述如下: 我县某鸡场引进1500只肉仔鸡。15日龄前采用全价饲料喂养,15日龄后饲料中添加新鲜小河鱼任由采食,18天后鸡群发病并陆续死亡。发病鸡217只,死亡45只。 临诊症状:病鸡头部震颤,呆痴,精神不振,步态不稳,部分鸡皮下水肿。病鸡呈“观星”姿势,重者瘫痪,倒地死亡。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开展三项大捆装青贮料饲养试验,目的是为了观测能否在不同食物调制和不同投给方式条件下,重新证实以前确认的多花黑麦草栽培品种干草间进食量差异。连续两年用同一种大田作物调制青贮料并饲喂各组黄牛。第二年用青贮料舍饲绵羊,参试家畜都采取随意采食方式,并且记录每组黄牛和每只绵羊的自由采食量。同时记录每组绵羊的咀嚼活动。由此提出,进食量差异与靠咀嚼进行分类的饲料物理抗性有关,与消化率无关。这些差异取决于植物的结构性与茎叶比和耐酸纤维含量有关,而不受饲料保存方法和投给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肉用种鸡基本的饲喂理论是将有限的饲料量以一定的形式均匀地分配给群体内所有鸡只,目标是群体内的鸡只体重保持均匀一致.饲养后备母鸡时,应该尽可能提高和保持这些鸡群的体重均匀度.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体重均匀度那么重要呢?因为种鸡一般实行群体饲养,并且通过同一种饲喂系统进行饲喂,如果在限饲情况下,鸡群的体重差异性很大,必然会造成有些鸡只采食不足而有些鸡只采食过多,从而影响到鸡群的产蛋率、精液质量以及鸡群的交配行为.很显然,种鸡群如果饲喂不当,就会影响到鸡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