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86年上海市郊区蔬菜月平均上市量的统计,有两次上市量不足的时期。2月是冬淡季,强寒流出现的早晚,影响淡季的开始时间。8、9月为夏淡季,受高温影响,出现蔬菜供应不足,所以要改善蔬菜供应情况,必须解决冬、夏两季蔬菜淡季问题。由于夏季灾害性天气较多,病虫害较严重,蔬菜种类少及价格等原因,夏淡季要比冬淡季严重,必须重点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广东“菜篮子”的重要性,以及产生蔬菜淡季的原因。指出利用广东高海拔山区的非纬度地带性的季节差异,建立度夏补淡基地,对补充调节广东夏秋淡季蔬菜供应和改善外贸出口有重要意义;利用边缘热带的纬度地带性季节差异,建立冬种北运基地,对补充调节我国北方地区冬春淡季蔬菜供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季风气候的季节变化是我国蔬菜供应淡旺不均的主要成因,各地淡旺季分布类型不同,存在互补关系。由“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发展到“适地生产、统筹供应”的体系后,由于充分利用气候等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能实现蔬菜生产的高效率、专业化、优质廉价和均衡供应,是蔬菜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现有条件下,除采取常规措施包括农业气象技术调节品种茬口和小气候,以改善淡季供应外,还应利用地区气候资源,建立淡季补给基地。本文还提出了进一步建立我国蔬菜适地种植周年均衡生产供应体系,和发挥我国气候优势向苏联和东亚各国出口鲜菜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蔬菜淡季形成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广州市蔬菜淡季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阴雨强度和3月雨量是影响春淡季的主导气象因子;8月日照时数、7~9月台风暴雨和7月雨量,是影响秋淡季的主导气象因子。最后,提出了解决广州市蔬菜春、秋淡季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 上海人口密度大,平均每人占有常年蔬菜生产土地面积很小。在蔬菜生长适宜的月份,蔬菜供需较平衡,但在8-10月由于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产量不稳,供求矛盾突出。俗称“夏淡季”。因而,从农业气象角度分析蔬菜“夏淡季”的发生和形成原因,进行预报,将有利于农、商二部门共同采取相应有效措施,趋利避害,提高单产,及时做好调拨工作,改善市场供应。  相似文献   

6.
<正> 蔬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宜春市近年人口发展很快,蔬菜的需求量也要随着增加。本文从农业气候的角度来分析蔬菜淡季的原因,为提高蔬菜供应量,探讨一些解决办法。一、历年蔬菜上市状况据1976—1982年蔬菜上市资料,其上市品种周年共有五十多个,但月际之间变化大。品种多的时候近三十个,少的时候只有十来个,有的月份每人每天平均一斤多,有的月份只有二两强。据蔬菜公司反映,市民每人每天供应蔬  相似文献   

7.
蔬菜夏淡季期间强降水形成的涝害,对鸡毛菜在不同叶龄、受淹时间与受淹时至考查日的日平均气温有着一定的关系,通过1996年夏淡期间的试验和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经回报检验结果,偏差在0.2%~6.0%。  相似文献   

8.
<正> 秋青菜是上海地区冬淡季主要上市蔬菜品种。在秋青菜生产中,病毒病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病害,病毒病大发年份,青菜产量锐减,大部分丧失食用价值,导致蔬菜冬淡季更淡。大田秋青菜病毒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秋青菜病毒病发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其农业气象指标等问题,通过人工气候箱作了模拟试验,  相似文献   

9.
广西八步区贺街镇利用试验示范,积极推广蔬菜避雨、避寒、避晒“三避”技术生产蔬菜.蔬菜外观漂亮品质好,产量高,提早上市,卖价高,667m2增产20%左右、增值500~1000元.蔬菜生产出现了一年无淡季的良好态势,成为珠三角名副其实的“后菜园”.  相似文献   

10.
《南方农业》2013,(3):52
根据生产监测和各地信息,今年重庆市地产蔬菜播种和上市时间比往年提前,部分品种上市集中,为保障地产蔬菜品种丰富、数量充足、供应不断档和价格稳定,重庆市农委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各地科学安排蔬菜生产和供应。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明确蔬菜生产重点区县的保供责任,提高统筹能力,科学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和时段;强化主城区域蔬菜生产供应的重要地位,将种植蔬菜作为发展都市农业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优先选项,补  相似文献   

11.
贵阳市主要蔬菜品种的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副食品之一,对气候资源依赖性强,特别是低温和高温给蔬菜的种植、品种布局带来很大的限制。通过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确定了莲花白、莴笋、白萝卜3种优势蔬菜品种的农业气候适宜性指标、农业发病及海拔适宜性指标。并采用气候适宜指数、发病指数和海拔高度适宜指数,通过综合分析,基于GIS实现贵阳市主要蔬菜品种气候适应性区划。结果表明:贵阳市除部分高海拔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都适宜莲花白的种植;莴笋与白萝卜的适宜种植范围小于莲花白,除北部与东南部地区次适宜外,其余地区都适宜种植。本区划可为贵阳市充分合理利用蔬菜气候资源,因地制宜调整蔬菜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甘肃蔬菜种业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针对甘肃省蔬菜种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蔬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培育、人才队伍、种业基地和监管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蔬菜种业创新、种业治理、产学研推合作新机制、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乐都县干旱山区集雨补灌高效农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乐都干旱山区实施集水高效农业气候学基础的分析,结合现有工作基础,重点讨论了集水区表面处理、蓄水窖建造及田间供水设施为主的雨水集蓄工程技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的,进行集雨补灌试验研究.对地膜油籽、温棚蔬菜、马铃薯的有限补偿供应效应和农艺学节水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作物需水关键期进行补灌,可以达到水分供应的补偿或超补偿效应,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促进旱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加热条件下脱水设备与工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传统的蔬菜热风加热干燥和远红外辐射加热干燥方式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组合加热和并流引风技术方案,将远红外辐射与热风两种加热方式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各自优点,整合成为一种新的组合加热式干燥技术。不同加热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加热的干燥速度最快,平均单位能耗较低。综合分析认为,蔬菜干燥中应采用“先热风、后远红外”的组合加热形式。设备引风管和供风管的连接管直径自上而下依次减小,即供给各层干燥箱的热风量和从各层干燥箱的引风量自上而下也相应地减小,满足了各层干燥箱对风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Chinese chives (Allium tuberosum Rottler ex Sprengel) is a less known cultivated vegetable in western and eastern Himalayan regions of India. This species is reported here for its potential for commercialization to supplement the onion and garlic produc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India especially under the present unpredictable climatic conditions. Due to multipurpose use and wider adaptability of the species future thrust is laid on collection and conservation programmes in India.  相似文献   

16.
番茄的营养液膜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液膜技术(Nutrient Film Technique)作为第三代水培新技术,在克服连作障碍、生产无公害蔬菜和提高蔬菜产量上具有明显优越性。作者以营养液膜技术,结合我国国情,在栽培设施、供液方式、育苗和定植方式、营养液更新方法、合适的营养液浓度和管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简易化栽培研究,使得番茄增产增值,成本大幅度降低,基本形成了现阶段我国保护地番茄营养液膜栽培配套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广州市发展花卉产业的气候优势和不足,并根据广州的气候资源特征,提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发展花卉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土壤氮素的矿化过程与土壤供氮能力及氮素损失密切相关,其对于氮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生态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当前湿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研究方法、模型表征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氮素矿化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净矿化作用方面,而其研究模型又主要包括矿化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模型和环境效应模型。影响湿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的因素主要包括湿地气候条件、水文条件、土壤理化性质、枯落物性质、土壤生物区系及人类活动等。今后研究的重点应包括:(1)氮素矿化过程的驱动机制与驱动因素;(2)概念模型与应用模型的表征;(3)全球变暖、降水改变以及人为碳、氮输入对矿化过程的影响;(4)人类活动在湿地土壤氮素矿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壤供硅能力评价方法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鸣达  张玉龙  陈温福 《土壤》2006,38(1):11-16
本文综述了土壤供Si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经典的1mol/L醋酸-醋酸钠(pH4.0)缓冲液提取法不适于评价pH较高土壤的供Si能力,以水或稀氯化钙溶液为提取剂的方法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存在繁琐、费时等缺点。围绕着建立评价广泛pH范围土壤供Si能力的通用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将是今后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郊菜地土壤和蔬菜硝酸盐含量状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对农田土壤和蔬菜NO3--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管理方式不同,土壤NO3--N含量依次为:大棚蔬菜地>露天蔬菜地>传统菜地;不同种类蔬菜硝酸盐含量绿叶菜类>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叶菜类中硝酸盐含量均超过一级标准,污染指数高达3.50,污染最重;豆类,瓜类,茄、果类,食用菌样品中硝酸盐没有超过一级标准的,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