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生产竹笋小包装即食食品是乡镇企业提高竹笋附加值的重要手段,而Fe3+ 与笋丝表面化学成分络合形成黑色物质严重影响了产量质量。笔者通过研究,解决了笋丝褐变问题。  相似文献   

2.
龙竹系列竹笋制品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坚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4):35-37,40
根据国内市场竹笋产品的情况。通过对龙竹竹笋原料进行深加工,研制出笋脯,竹笋果冻,笋酱,油焖笋丝,傣味酸笋等系列软包装产品。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冷溪山少数农民卖笋出奇招,他们模仿城里拔毛卖鸡鸭的做法,也在城里剥了笋衣卖笋丝、笋片.由于此举既迎合了城里人省时省神的心理,又解决了城里人怕剥切竹笋不内行的问题,因此生意特好.   ……  相似文献   

4.
高霞 《农技服务》2000,(4):37-37
<正> (一)酸笋丝 将剥壳去头洗净的竹笋肉切成笋丝,冲洗2~3次,放入锅内加清水煮熟,加入适量食盐、醋和防腐剂。贮存在木桶或瓦缸内,经过1个月即有酸味。再分装到洁净玻璃瓶保存备用。100公斤原料笋肉可制酸笋丝50公斤。 (二)生酸笋 将车筒竹或吊丝笋剥壳,去头洗净,切成薄片或细丝,用清水冲洗几次,放入容易用水封口的双口坛中,再加入冷水浸泡,置于阴凉避光处密封静置20天即可。咪酸、鲜脆、清口。一年内不会变质。  相似文献   

5.
龙竹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anro)俗名苦龙竹,是东南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广、栽培最多和用途最广的竹种。该竹种秆茎高大通直,材质坚硬有韧性;竹笋微苦,漂洗后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笋干、笋丝,营养价值比较高。由于枝繁叶茂、树冠截流作用较强,加之根系庞大、盘根错节,因而还有一定的涵养水分、防风固土作用。现将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来的龙竹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竹笋产业是浙江临安农民增收的第一支柱产业,可持续经营和无公害竹笋生产是竹笋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临安高节竹竹笋基地的建设,重点对高节竹竹笋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竹笋基地建设财务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建设竹笋基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竹笋产业是浙江临安农民增收的第一支柱产业,可持续经营和无公害竹笋生产是竹笋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临安高节竹竹笋基地的建设,重点对高节竹竹笋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竹笋基地建设财务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建设竹笋基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浙江临安是著名的竹子之乡,汪素莲所在的板桥乡,更是竹林漫山。每到春季竹笋上市时节,村民纷纷租用她的车往外运竹笋。看到竹笋生意如此红火,汪素莲也开设了竹笋收购站。汪素莲意识到,这种收购运输其实只是给厂家提供原料,况且竹笋出在春夏季,秋冬季无货可收无货可运,利润空间有限。于是,汪素莲建起了竹笋加工厂,竹笋加工后的利润比单纯提供原料要高出几倍。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宜溧山区野生小竹笋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南部的宜(兴)溧(阳)丘陵山区,属于浙江省天目山余脉的延伸地带,也是我省少有的亚热带地区之一,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对竹类植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当地农民历来有采食竹笋的习惯,每年有大量的鲜竹笋供应市场,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近年来该地区又陆续兴办了一批竹笋加工企业,竹笋产业的开发已成为当地农民勤劳致富的又一途径。我们以技术服务方式扶持溧阳市青峰食品厂成为龙头型企业,实施高起点的产业开发,租赁承包经营了4950亩(1亩=1/15公顷)野生小竹林,建立了有机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笔者走进桃江县灰山港镇铁矿坳村,发现家家户户都在加工竹笋。村民告诉笔者,自从村里办起竹笋专业合作社,竹笋生产和加工成了当地农民重要的致富门路。"过去繁育一根楠竹除去成本,只能赚到5元钱,现在加工成竹笋,能赚10多元,还省工省力。"白鹤山竹笋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苏四海说:"多亏县供销社派人指导,使我们村竹笋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毛竹低产林改笋用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三年六项技术措施的实施,使毛竹低产林的竹笋亩产量从24.7kg提高到733.1kg,亩产值从31.28元增加到936.26元,亩净产值从23.05元增加到869.73元,值得在毛竹产区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纸浆毛竹林单一取材的传统经营弊端,提高毛竹林的综合效益,作者于1983~1988年在富阳县大源地区,就纸浆用毛竹林改建笋竹两用林的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现已推广笋竹两用林1990.9hm~2,经济收入达3202.50元/hm~2,比改造前900.00元/hm~2增长255.8%;年增加上市竹笋5200t,既丰富了市场,又增加了竹农收入,深受广大竹农欢迎。  相似文献   

13.
以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屏边空竹为研究对象,观测定点竹丛的周年出笋、退笋情况,将出笋量与其生境主要气象因子(气温、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数据分别进行逐行错位分析,探讨气象因子对出笋量影响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1)屏边空竹笋期为7月下旬至翌年6月下旬,出笋盛期为8-11月;2)出笋量与出笋前60 d内的气温、土壤温度、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出笋前30~60 d内的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不同气象因子对各季节出笋的影响滞后期为15~60 d不等。夏季出笋量与降雨量、土壤湿度的相关性较高,秋、冬季节出笋量与气温、土壤温度的相关性较高。由此可知,屏边空竹具有四季出笋的特性,且出笋量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夏季出笋主要受降雨和土壤湿度的影响,而秋、冬季节出笋主要受气温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几种笋壳的化学成分及其纤维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笋壳纤维的资源化利用途径,采用化学分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和热分析等方法研究其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笋壳纤维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丰富,分别为36%~40%和35%~46%,木质素仅占1%~8%;2)笋壳纤维呈圆柱形,有沟槽、脊、裂缝和螺旋扭曲;3)笋壳纤维属于典型的纤雏素I型,在红外光谱中,具有一般纤维素的特征吸收峰;4)经测定,笋壳纤维的结晶度为40%左右,与水稻秸秆纤维类似,但低于棉、麻纤维;5)在热重分析曲线中,笋壳纤维有2个失重阶,在190℃左右开始热分解,主失重温度约为310℃左右.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笋壳纤维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复合材料、精细化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了毛竹笋体氮、磷、钾含量与氨基酸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冬笋体内大部分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其氮钾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大部分水解氨基酸含量,与冬笋P%成显著正相关,与春笋K%成显著负相关,与N%的关系,无论冬笋或春笋都成显著正相关。春笋体内N/K,N/P比值与大部分水解氨基酸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在冬笋中,这种关系不很明显。冬春笋这种氮、磷、钾含量及其比例与笋体水解氨基酸含量的关系存在差异的原因被认为是笋体生长阶段不同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过程差异。  相似文献   

16.
竹笋适口性形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是中国传统森林蔬菜,也是大宗出口农产品。适口性体现了竹笋经济价值和市场潜力,是高品质竹笋评价的重要指标,但竹笋适口性形成基础及提升技术研发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竹笋品质改良技术研发及生产应用。本研究综述了竹笋适口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总结了当前竹笋适口性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竹笋适口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竹笋适口性的种间差异;②环境因子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③经营措施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主要结论为:糖、酸、酚类、纤维类以及氨基酸类物质是竹笋适口性评价的主要指标,适口性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竹种自身遗传因素,同时也受到气候因素和土壤质地等的影响。通过覆盖栽培、施肥、林分结构调控和选择适宜的采笋时间等途径可以改良竹笋适口性,但其效应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未来竹笋适口性的研究应该集中于构建适口性综合评价指标与方法,探究多因素互作对竹笋适口性的影响,从生态、生理、生化、分子等多学科层面揭示竹笋适口性形成机制。筛选适口性好、产量高、生态适应性强的优良笋用竹进行规模化栽培,并从栽培环境选择、土壤养分精准补充、笋芽萌发环境控制、竹笋器官处理等途径研发竹笋适口性改良技术。参66  相似文献   

17.
对揭东县麻竹笋主产区的主要病害进行调查研究,介绍了麻竹产区的麻竹煤烟病、枯梢病、笋腐病和叶锈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危害特点、发生规律等,并针对每种病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林平衡施肥持续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旨在分析平衡施肥技术及持续效应与毛竹林构成因子的关系 ,尤其注重钾肥施肥量对毛竹生长的持续效应影响。对平衡施肥毛竹进行为期 6年的观测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 :平衡施肥有较好的持续效应 ,毛竹林施入的肥料在当年对毛竹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 2年后仍对毛竹生长产生影响。NPK处理的平衡施肥配方持续效应较理想 ,即在N、P两种养分同水平的条件下 ,钾肥的施量要适宜 ,每公顷施氧化钾 90kg的K1配方对笋日生长量、出笋率、毛竹胸径增粗的效果最佳。同时 ,K1配方的持续效应也是最好的 ,2 0 0 2年立竹胸径比 1997年试验前立竹胸径增加 0 .7cm ,其增长率比对照高 79.5 %。  相似文献   

19.
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毛竹林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采样分析了湖州市材用、笋用毛竹林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材用竹林土壤有机质和水解氮含量明显高于笋用竹林,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材用竹林土壤体积质量较笋用竹林小,而土壤总孔隙度较笋用竹林大,其差异也均达极显著水平。2类竹林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及土壤酸度状况均无明显不同。表5参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