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系统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基础数据的保密性与局部共享性的基础上,建立基于B/S与C/S模式相结合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包含基础空间数据库、多专题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专家知识库.实现将RS、GIS、GPS、3D等技术在生态预警、分析、决策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揭示贵州省大方县桶井村的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现状特征与规律,认识其景观的空间格局和空间模式,为生态修复模式、规划决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景观生态学原理主要用于探究景观具体的空间形态、格局,对其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有效应用,并确保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应对景观动态发展变化以及互相作用机理。由林业规划中应用引入生态学原理指导实践,对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极为重要。基于此,就林业规划中如何科学应用景观生态学展开探讨,对提升综合效益水平,促进林业建设的稳步提升,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休闲农业景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伟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03-13405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借鉴美国土壤保护局的土地景观分类法,构建休闲农业景观分类系统;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休闲农业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休闲农业景观中斑、廊、基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景观格局的最大特征之一就是空间自相关性(spatial autocorrelation),生态学变量在空间上如何关联及其变化是当前景观格局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栖霞市为例,从1987年和2022年的遥感影像中选取苹果园地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常用的Moran的I系数进行不同时相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旨在阐明:同类景观在不同时间内的自相关变化状况以及空间尺度是如何影响空间自相关性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苹果园地景观类型在不同时间内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变化;空间尺度的变化对于景观分析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分析尺度的增加,空间自相关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1990年、2000年及2005年三期TM、E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以新疆乌苏绿洲(乌苏-奎屯-独山子地区)为例,基于Markov过程原理,在景观尺度下分析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动态过程与发展趋势,以期为关注干旱区生态环境动态变化,合理规划区域资源环境空间,促进绿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借助3S技术和图形处理软件.[结果]乌苏绿洲的区域景观生态环境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高山冰川退化、林草耕地化、土地盐渍化、低盖度草地荒漠化以及绿洲内林草地人居化;在空间动态上,农业发展主要为乌苏地区的奎屯河流域,城镇及工业化集中体现在奎屯、独山子地区,荒漠化、盐渍化主要发生在绿洲边缘地带,绿洲及其荒漠交错带的变化最为强烈.在发展趋势上,未来短期内绿洲一荒漠交错带面积减少,绿洲、荒漠的面积继续增大,但各景观类型的优势度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各景观类型仍然能够维持平衡.[结论]由于绿洲-荒漠交错带在荒漠绿洲平衡与共存机制中具有重要缓冲协调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态环境压力,然而随着荒漠过渡带的减少,绿洲将面临更多新的生态问题,这在干旱区应受到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6.
采用GIS技术,以相对频率和平均信息量为指标对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系统中,荒漠、山地、绿洲、水域、道路的平均相对频率(f)分别为57.5 %、20.7 %、23.4 %、8.1 %、7.3 %,反映出该复合系统的景观结构中,荒漠是最主要的景观类型或结构成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是基质,是影响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的决定性因素。山地、荒漠、绿洲、水域、道路平均信息量(H)的平均值分别为22.10、35.50、29.00、17.81和16.80;荒漠景观的异质性最高,其次是绿洲景观,水域景观的空间异质性最低。平均信息量H值的空间变化中,山地景观的变异程度最高,为83.12 %;其次是绿洲,为64.07 %;荒漠景观的异质性空间变化程度最低,为45.21 %,说明荒漠景观在复合系统中的景观空间异质性最稳定,山地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变化最大。由于荒漠景观的相对频率在50 % 以上,所以,其景观异质性是均质化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而其它景观类型的空间异质性由于相对频率均小于50 %,是异质化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因此以50 % 为相对频率的控制界限,提高道路、水域、绿洲的相对频率,降低荒漠的相对频率有助于提高整个复合系统的景观异质性。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省大洼县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采用2000、2009年两个时相ETM/TM影像数据,选取了斑块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有代表性的27个景观指数来定量研究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多尺度特征,分析了两个时间尺度上8种空间粒度的滨海湿地景观指数的尺度规律与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异。研究表明:大洼滨海湿地的斑块密度(PD)、斑块数(NP)和蔓延度(CONTAG)等指数与空间粒度有很明确的函数关系(幂/对数函数等),可预测性强;最大斑块指数(LPI)、最大形状指数(LSI)等总体呈增大趋势,但无明显函数关系;而Shannon多样性、均匀性指数(SHDI、SHEI)等则无空间粒度变化效应。2000~2009年,斑块类型百分比(PLAND)、景观分维数(FRAC_MN)等指数在增大,Shannon多样性(SHDI)等指数减小。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大洼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干扰明显.景观破碎度增加,总体湿地景观结构向简单化方向发展。2000、2009年两个时相的重要景观指数斑块数(CA)、边界密度(ED)、聚集度(AI)等与空间粒度呈相似的函数关系,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8.
在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段发展。我国的生态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景观生态越来越受人关注,于是提出了生态环境主义这一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学和生态学作为基础,以生物多样性为蓝本来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是开展景观评价、对景观进行规划与管理的应用性学科。其重点是探讨生态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的系统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景观与文化的协同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快速城市化过程剧烈影响着下垫面变化,直接带来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诸多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与景观格局演变密切相关,研究城市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系统总结了城市化过程对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分析了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热环境效应、水环境效应、生态服务效应,以及城市生态用地与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城市景观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现有研究侧重于景观格局演变的量化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较少关注景观格局演变对生态环境及其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2)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热岛效应研究多局限于两者数理统计关系的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形成的机理缺乏深入研究;(3)城市景观格局演变与大气环境效应方面更多研究关注绿地及其空间布局在吸收和降解大气污染物、固体颗粒物方面的作用,对城市景观格局演变的大气环境综合效应以及大气灰霾效应影响机理重视不够;(4)如何通过合理设置生态用地,有效提高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目前仍缺乏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下一步的研究中,需要综合多尺度的景观信息来揭示城市景观的演变机理和环境效应,构建基于城市空间扩展和生态服务效应评价的城市生态空间优化决策模型,探讨城市生态空间优化模式与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10.
袁明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9009-9011
以启东中央路东延段道路景观空间创造为例,从道路景观平面、立面结构及色彩空间方面,论述了城市道路景观空间作为一种动态的视觉景观,应在空间层次、色彩搭配等方面体现城市道路的绿化特色,形成简约、序列、多层次的线性流动空间。  相似文献   

11.
左羽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95-5097
开发岩溶地区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技术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的优先主题。以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关键信息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结构的分析研究,提出在喀斯特山区建设分布式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的完整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2.
按照科、属、种的植物分类的关系,运用ASP技术,实现了植物信息PDF文件和图片的录入、查询和修改等功能.可以采用树形动态菜单的方式展现给用户,因此本系统又可以作为一本电子书.  相似文献   

13.
基于小波变换的签字信息隐藏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码学曾经作为信息加密的主要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大幅提高,基于密码学的信息加密已经不再安全,而基于信息隐藏技术的数据加密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研究了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和密码学的信息隐藏算法,将签字信息经过编码后隐藏在小波变换的对角线区域,使得还原的图像影响小,可以应用在公文流转和数字水印中。  相似文献   

14.
元胞自动机是有时空特征的离散型动力学模型,具有模拟复杂系统时空演化过程的能力,对于有空间特征的森林空间结构模拟及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运用GIS描述和处理静态空间信息,元胞自动机模型(CA)则为动态的模型,CA与GIS集成将极大促进GIS对森林景观过程的模拟能力。文章论述了用元胞自动机模型进行森林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旅游区景观生态评价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红  杨尚坤  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16-15517,15520
应用RS与GIS技术分析了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旅游区土地利用现状,建立风景区景观信息系统,利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对济南市南部山区进行景观生态评价。研究所进行的景观生态评价偏向景观资源环境特征的评价,对济南市南部山区风景区的资源环境特征旷奥度进行评价,并以此评价结果为依据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济南市南部山区旅游风景区的景观生态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评价结果表明,旷奥度最强的是锦绣川流域,说明该流域整体上景观幽密性较强,奥景观较多分布;而南沙河流域旷奥度最低,说明该流域整体上景观开阔性较强,空间尺度较大,旷景观较多分布,而旷奥度较低的区域更适宜于动态行为和人流集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6.
对京承农业走廊区域内空间信息资源管理、农产品供求、观光农业、农业技术推广、土地利用监测和农业生态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运用网络地理信息技术,建立基于WebGIS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走廊网络服务系统。系统包括走廊管理、园区动态、技术示范、供求信息和观光农业等模块,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生态服务价值量和景观生态丰度等模型,对京承农业走廊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景观和生态效益进行分析评价,解决了上述在农业走廊区域内农业发展转变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系统化地构建了为农民、消费者、经销商和管理部门等提供信息、技术和服务的网络平台,以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科学化管理、规划和实施水平。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background of severe rocky desertification in the west of China and the objectiv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poverty elimination,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and humane characteristics in Nanchuan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system was composed of data management module,information query module for rocky desertification,spatial analysis module and dynamic monitoring module.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与总结近20年来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该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该技术在农业智能水肥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汇总及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2016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超过466.67×104 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46%);新疆约59%面积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兵团高于95%以上),应用面积接近266.67×104 hm2。应用作物种类包括棉花、蔬菜、小麦、玉米等。有研究对基于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的智能灌溉系统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因投入成本高、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应用面积有限,尚局限于西部干旱地区。【结论】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智能灌溉系统已应用于农业生产,并在节水节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其施肥的指导技术较少、现场布排管线繁琐等,广泛应用尚有一定的局限性。综合分析了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应推进该技术在植物生理生态信息监测技术往高精快速化、无线远程化、无损动态监测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监测已经成为红树林生态系统变化监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从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变化监测应用领域入手,综述了国内外红树林遥感监测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遥感技术在红树林湿地动态、种间分类、群落结构(叶面积指数、冠幅、树高等)、生物量、灾害灾情(病虫害、风暴潮等)、景观格局动态、驱动力、红树林湿地保护与管理等领域应用现状,归纳了不同应用领域遥感监测的理论、方法及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在红树林遥感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红树林遥感监测应在分类标准体系规范化、分类精度提升、红树林生态学特征参数(物种多样性、优势度等)、生态系统环境空间演变过程及遥感监测的尺度效应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充分发挥区域综合监测模型在红树林生态系统变化遥感监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四川南川研究区的自然人文特征,设计石漠化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