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适于防治蔬菜种植地黄曲条跳甲的药剂,了解黄曲条跳甲对常用杀虫剂敏感性随季节变化的情况,开展试验测定1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并连续监测不同时期的黄曲条跳甲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及其体内相关解毒代谢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辛硫磷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LC50为0.61 mg/L,溴氰虫酰胺、吡虫啉居次,LC50分别为17.59、17.69 mg/L,杀虫双、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和环氧虫啶也对其具较高杀虫活性。经监测发现,6月黄曲条跳甲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最低,3月、9月和10月敏感性较为接近;其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多功能氧化酶(MFO)及羧酸酯酶(CarE)在不同月份的活性高低排序为6月>10月>9月>3月。在不同时期施药防治黄曲条跳甲需注意调整剂量,同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7种种衣剂对菜薹的安全性及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控作用,为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乙基多杀菌素、Bt、啶虫脒、唑虫酰胺、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等7种药剂对菜薹出苗、株高、鲜重的影响及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控作用。结果表明,7种种衣剂对菜薹安全。除高效氯氟氰菊酯+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外,其他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均具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以唑虫酰胺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高于82%,植株受害率较低,小于5%。  相似文献   

3.
局部施用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的控制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由于其田间使用量较大,成本高,生产上无法推广应用,利用斯氏线虫在潮湿土壤生境中具有的主动搜索能力,提出条带式施用方法,不仅显著了降低虫用量,而且对黄曲条跳甲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采用条带施用(条带宽约10cm,带间距22.5cm),可将线虫用量降低到17.5亿条/hm^2,对黄曲条跳甲幼虫的感染率在71.28%左右,防效为72.2%,且与全施无显著差异。并使黄曲条跳甲幼虫的感染率在71.28%左右,防效为72.2%,且与全施无显著差异。并使黄曲条跳甲种群趋势指数I值降为2.416,干扰控制指数为0.252。  相似文献   

4.
黄板对菜地黄曲条跳甲的诱杀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十字花科蔬菜地中用黏性黄板可诱捕到菜蚜、黄曲条跳甲、美洲斑潜蝇、稻飞虱、叶蝉等害虫,其中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黄板的悬挂高度以黄板底边低于菜株顶部5cm或与菜株叶片顶部持平,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诱杀效果最佳,每日以11~15时诱虫量最多.黄板诱杀可以作为防治黄曲条跳甲的1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黄曲条跳甲为试虫,以毒死蜱和啶虫脒为实验药剂,分别采用浸叶法和浸虫法测定了毒死蜱和啶虫脒单剂及相关混配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试验结果显示,毒死蜱和啶虫脒对黄曲条跳甲的浸叶LC50值分别为53.81、268.03mg/L。啶虫脒和毒死蜱按浓度比1:4混配、1:8混配浸叶LC50值分别为58.14、41.71mg/L,浸虫法结果显示啶虫脒和毒死蜱按浓度比1:4混配、1:8混配稀释4000倍液校正死亡率分别为23.3%、26.7%。  相似文献   

6.
洋县是蔬菜大县.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害生物优势种群也发生了变化.黄曲条跳甲在蔬菜田发生较为普遍.个别田块发生严重。据2010年9月中下旬在菜花、萝卜、包菜、豆角等菜田调查,虫田率达64.7%。平均每株菜有黄曲条跳甲成虫3.86头.个别田块的白菜苗、菜花苗被黄曲条跳甲为害后仅留下叶脉.给菜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陈秀  张正炜  赵莉  张颂函 《植物保护》2020,46(2):272-275
为了筛选有效防治青菜黄曲条跳甲的药剂,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并开展了这5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田间药效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啶虫脒WP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最高,28%杀虫·啶虫脒WP毒力最低,LC50分别为7.20 mg/L和18.63 mg/L,5种药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10%啶虫脒WP>42%啶虫·哒螨灵WP>5%鱼藤酮SL>15%哒螨灵EC>28%杀虫·啶虫脒WP。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啶虫·哒螨灵WP和15%哒螨灵EC的防效最优,10%啶虫脒WP、28%杀虫·啶虫脒WP和5%鱼藤酮SL 3种药剂总体防效相当,但低于42%啶虫·哒螨灵WP和15%哒螨灵EC。综合来看,建议使用42%啶虫·哒螨灵WP 126~189 g/hm2、15%哒螨灵EC 90~135 g/hm2、28%杀虫·啶虫脒WP 294~420 g/hm2、10%啶虫脒WP 60~90 g/hm2、5%鱼藤酮SL 150~225 g/hm2对青菜黄曲条跳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8.
不同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多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通过浸叶法测定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高效氯氰菊酯等14种杀虫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并选室内毒力较高的杀虫剂开展田间试验以验证其防效。结果表明,供试14种杀虫剂中,以乙基多杀菌素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最高,LC_(50)(致死中浓度)为31.97 mg/L;啶虫脒(LC_(50)=70.27 mg/L)、甲维盐(LC_(50)=96.41 mg/L)、噻虫嗪(LC_(50)=138.13 mg/L)、高效氯氰菊酯(LC_(50)=142.64 mg/L)也具有较高毒力;吡虫啉(LC_(50)=249.97 mg/L)、噻虫胺(LC_(50)=272.99 mg/L)毒力一般;其他药剂毒力较低(LC_(50)350 mg/L),杀虫单对黄曲条跳甲则基本无效(LC_(50)2 000 mg/L)。田间试验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对白萝卜田黄曲条跳甲防效较好,药后第7天防效大于80%。综合分析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乙基多杀菌素、啶虫脒、噻虫嗪等药剂可作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颜色色板及色板加信息素诱芯在田间对黄曲条跳甲的引诱效果,在蔬菜种植地区利用蓝、绿、黄、白4种色板和聚集信息素诱芯对黄曲条跳甲进行田间诱集效果和种群监测。结果表明:4种色板中,绿板和黄板对黄曲条跳甲诱集效果较强,诱虫量高于白板和蓝板,蓝板诱集效果最弱。添加聚集信息素诱芯后,黄板和绿板处理组能明显提高色板对黄曲条跳甲的诱集数量。今后可选择黄板和绿板,同时结合使用聚集信息素诱芯可实现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的诱集监测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0.
黄曲条跳甲危害及综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学俭 《植物医生》2001,14(6):30-30
1分布与类别为害黄曲条跳甲(英文名StripedfleaBeettle)又名地蹦子 ,是菜区较难防治的害虫。危害蔬菜的黄曲条跳甲有4种 ,即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alataFabr、直条跳甲P.rectilineataChen、狭条跳甲PuittulaRede和宽条跳甲P.humilisWeise,其中曲条跳甲为主要种类 ,分布广 ,为害重。狭条跳甲和宽条跳甲在东北、华北等地较为普遍 ,而直条跳甲仅分布于华东及华南地区。各种跳甲均以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为主 ,受害较重的有白菜、油菜、萝卜、芥菜、…  相似文献   

11.
鱼藤酮与氟虫腈混用增效对黄曲条跳甲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曲条跳甲是蔬菜重要害虫,生产实践中亟需高效安全的防治药剂。采用浸渍法从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新型杂环、植物源类等共16种常用杀虫剂中筛选出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触杀活性较高的鱼藤酮和氟虫腈,两者以3:2混用时,处理后24h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LC50为9.60μg/mL,共毒系数为230.14,增效作用明显。以此配方配制成6%鱼氟乳油,质量稳定合格,触杀活性强,作用迅速,以0.45μg/cm^2和0.75μg/cm^2剂量药膜法处理后48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72%和98.70%;以50μg/mL处理试虫致死中时LT50为10.12min。鱼氟乳油处理显著增强对黄曲条跳甲成虫呼吸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主要增效机制。6%鱼氟乳油450mL/hm^2处理后10天内,田间虫口减退率为72%~96%.防治效果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叶片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成虫的拒食活性,结果表明,用4000μg/ml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依次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在4种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拒食作用最强。用2000μg/ml和4000μg/ml的苦瓜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甘蓝叶片48h后,在选择性试验中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拒食率分别为41.42%和66.27%;在非选择性试验中的拒食率分别为30.90%和59.62%。  相似文献   

13.
十字花科蔬菜上黄曲条跳甲种群动态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1997年在深圳对黄曲条跳甲种群动态调查的结果表明 :该虫在一年中有两个发生高峰 ,即春季高峰和秋季高峰。秋季发生高峰的虫口数量是春季的2.4~2.5倍。旬降雨量 (X1)、旬平均气温 (X2)与黄曲条跳甲种群数量 (Y)之间的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达 :Y=27.1537-0.004 128X1+0.004727X2。黄曲条跳甲在一季菜生长期内的发生动态与寄主植物生长发育期密切相关。本文还讨论了黄曲条跳甲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14.
黄曲条跳甲无公害综合防治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近年来湖北省黄曲条跳甲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出发,对其环保、高效防治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为我省蔬菜种植黄曲条跳甲无公害防治提供较为全面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系统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斯氏线虫作为一个生物控制因子引入黄曲条跳甲种群系统中,把斯氏线虫对该跳甲各虫期的感染率作为量化指标,应用种群发展趋势指数(I)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分析方法,评价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田中每hm~2施用7×10~9条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有明显控制作用,对照区的种群趋势指数为12.9,处理区的种群趋势指数下降为2.39。斯氏线虫对黄曲条跳甲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2,即线虫处理区的下代跳甲种群密度将是对照区的0.2倍。  相似文献   

16.
55%扑甲灵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廷锋  李斌 《广西植保》2006,19(2):10-11
正值2004年秋季,合浦县沿海一带天气干旱少雨,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加上气候适合黄曲条跳甲(狗虱虫)的大量发生,对菜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黄曲条跳甲食量大而杂,以甘蓝、白菜、萝卜、油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为主,但也为害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其成虫食叶成孔洞而致枯萎,幼虫啃食根部,可使菜苗枯死,成虫善于跳跃,高温时还能飞翔,有假死的特性,因此对防治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探索有效防治黄曲条跳甲的药剂,笔者引进扑甲灵等3种产品进行药效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55%(扑甲灵)敌畏·马…  相似文献   

17.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十字花科作物害虫,遍布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近年来,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暴发成灾,并逐步向北扩张,给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黄曲条跳甲生物学特征、寄主植物偏好性特点和抗药性现状等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包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行为调控和抗药性治理在内的黄曲条跳甲综合治理研究进展。并根据目前研究现状和困难,提出了未来黄曲条跳甲研究重心和方向,为黄曲条跳甲可持续治理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黄曲条跳甲药剂敏感性监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浸叶法、点滴法和滤纸药膜法对黄曲条跳甲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的重复间变异系数比较表明,用点滴法测定黄曲条跳甲成虫药剂敏感性的重复性最好,变异系数为6.42%;其次为浸叶法和滤纸药膜法。利用点滴法和浸叶法测定了4个菜区黄曲条跳甲成虫对毒死蜱、丁硫克百威、氯氰菊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点滴法和浸叶法测定结果均能一致反映出黄曲条跳甲田间种群的药剂敏感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Cry3Aa蛋白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死效果及作用机理,采用浸叶法测定了黄曲条跳甲成虫取食Cry3Aa蛋白后的死亡情况,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Cry3Aa蛋白处理后成虫中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取食浓度为2 mg/mL的Cry3Aa蛋白6 d和12 d后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死亡率分别为33.33%和77.78%;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蛋白处理后成虫中肠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病理变化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柱状细胞变形、细胞间隙增大、微绒毛缩短并肿胀、线粒体变形、内质网肿胀。本研究表明黄曲条跳甲成虫中肠是Cry3Aa蛋白的重要作用部位,研究结果为揭示Cry3Aa蛋白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刘维帅  何可佳  周小毛  柏连阳   《植物保护》2014,40(4):190-192
采用浸苗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湖南5个地区黄曲条跳甲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毒死蜱、丙溴磷、哒螨灵、鱼藤酮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40.592~62. 504、46.474~66.449、68.103~125.849、60.249~81. 574 mg/L。啶虫脒和吡虫啉的毒力相对较低,LC50分别为134.573~248.511和157.065~266.446mg/L。通过毒力大小分析,丙溴磷、哒螨灵、鱼藤酮是防治黄曲条跳甲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