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自然条件下 ,利用薄膜小棚和海拔高差 ,调控乌天麻和红天麻发育过程 ,促其花期相遇获得成功 ,为乌天麻和红天麻杂交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天麻 (GastrodiaelataBL)属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历史上由于天麻栽培采用多代无性种麻和传统种植方法 ,造成单位面积产量低 ,天麻品质差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天麻产业的发展。宜昌市夷陵区近年杂交天麻 (杂交天麻是由乌天麻和红天麻经过人工培育 ,使乌天麻和红天麻花期相遇进行人工授粉结籽播种后培育而成。主要有乌×红、红×乌两个品种 ,该品种适应性强 ,抗逆性强 ,品质好 ,产量是常规天麻的 1~ 3倍。)研究取得进展 ,栽培方法有所改进 ,但生产成本高。几年来 ,笔者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 ,通过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践 ,…  相似文献   

3.
试验表明:乌、红杂交天麻在有性原种栽培产量和天麻素含量上与亲本乌天麻、红天麻相比没有杂交优势;其杂交原种应用到商品麻栽培中,栽培总产量具有中亲优势;箭麻的产量、数量、个体均重和箭麻的加工性状的平均鲜品密度、含水率、折干率与两亲本相比都具有超亲优势;白麻和米麻的分化产量具负向优势。因此,推广应用杂交天麻是提高箭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研究的室内袋式河沙栽培法与对照湖北山区常规土壤固定菌床窖式栽培法,对天麻原种进行了栽培经济性状的比较。室内河沙栽培的5个月红天麻原种产量达3.64 kg/m2,生产1 kg天麻原种菌材用量仅为1.65 kg,投入产出比为1∶10.2;而对照原种产量0.98 kg/m2,生产1 kg天麻原种菌材用量15.31 kg,投入产出比为1∶4.0。两者相比,提高产量271%,节约菌材9.28倍,投入产出比提高2.55倍。室内袋式河沙栽培的红天麻、乌天麻、乌×红杂交天麻和绿天麻原种与对照相比,室内袋式河沙栽培法生产的原种依品种不同,平均单位粒重提高0.71~4.4倍,最大单粒重提高3.2~4.5倍,可缩短不同品种原种栽培期4~12个月。  相似文献   

5.
利用杂种优势原理,通过单杂交对长白山乌天麻与红天麻进行正反交试验,并对不同杂交种的性状表现做对比筛选,结果表明:长白山乌天麻在与两个种源的亲本红天麻杂交中,杂种麻一代种子的箭麻产量、白麻产量和总产量显著、极显著或高于亲本自交种子产量;四个组合杂交种的总产量均具有超亲优势,其中:长白山乌天麻与陕西汉中红天麻之间的杂交组合为最优亲本组合,杂种麻一代的平均总产量超过母本118.66%,超过父本10.18%,天麻素含量为0.42%。杂种麻二代持续增产,未出现退化现象。杂种麻遗传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充分体现了双亲优良基因的互补作用;杂种种子发芽力强、时间早,产量高,抗寒能力强,商品麻外观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6.
张汉杰 《吉林林业科技》2012,41(4):49+56-49,56
天麻为传统中药材.本文从杂交制种、无性栽培、采收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长白山区乌天麻与红天麻杂交制种、管理及无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野生长白山乌天麻为母本、陕西省汉中地区野生红天麻为父本选育的杂种天麻种子为材料,采用"接菌层法"和"接菌层法+早期覆膜"栽培法与"三下窝法"为对照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接菌层法+早期覆膜"栽培技术平均总产量5.37 kg·m~(-2),比"接菌层法"栽培平均总产量3.63 kg·m~(-2)提高了47.93%,比"三下窝法"栽培平均总产量2.33 kg·m~(-2)提高了130.47%,杂种天麻有性繁殖采用"接菌层法+早期覆膜"法栽培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随着乌天麻的价格上升,种植乌天麻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分析了娄山乌天麻景区立地条件,探讨了乌天麻人工仿野生环境栽植试验,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旺苍乌天麻药典指标、卫生指标、矿质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等成份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旺苍乌天麻药典指标远超国家标准,重金属远低国家标准。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含量丰富,K含量高达1030 mg/100g,泛酸为60.2 mg/100g,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鲜味氨基酸含量超过总量的1/3。旺苍乌天麻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材,具有很好的应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天麻远缘杂交育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麻远缘杂交,探索天麻远缘杂交对天麻产量、质量的影响,培育稳产高产优质的新品种。通过对本地家栽红杆猪屎麻、湘黔野生乌杆卵形麻、锥形麻、湖北家栽红杆脚板麻、本地野生乌杆姆指麻等几个品种之间的单交、回交、三杂交、双杂交等杂交育种试验,培育出y1、y2、y3杂交后代。经多年栽培验证表明,y1、y2、y3在产量和质量上均具有杂交优势。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分析宜昌天麻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科学、有效地对策,从而有利于宜昌天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龙牙楤木人工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牙楤木是著名的山野菜,从龙牙楤木形态特征、分布与生境、营养及经济价值、采集与食用、人工培育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刺嫩芽、蕨菜加工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刺嫩芽、蕨菜加工过程中各阶段叶绿素含量的结果表明,蕨菜鲜样、第1次腌制、第2次腌制、成品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是328.41、88.95、90.60、47.73ng/g,刺嫩芽鲜样、第1次腌制、第2次腌制、成品的叶绿素含量分别是482.05、157.96、111.14、62.41ng/g。  相似文献   

14.
高羊茅草坪的建植、养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季型草坪草“高羊茅”的建植与养护管理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若能精心科学管理,即使在亚热带的浙南地区也能安全越夏、终年保持绿色,满足人们对草坪美化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日本木采用5cm长根段繁殖种苗最适宜,埋根基质以珍珠岩+泥炭(1v∶1v)为最好,根段成苗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6.
龙牙楤木叶绿素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对龙牙楤木俗名刺嫩芽叶绿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刺嫩芽叶绿素总含量为0.3691mg/g。叶绿素对光、热、酸性介质均不稳定,易产生降解现象;在散射光环境中,降解速度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加快;在pH值6~7时的中性条件下最稳定,在pH值3~4的酸性条件下,叶绿素易降解。  相似文献   

17.
刺嫩芽是重要的食用和药用植物,由于刺嫩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而备受国内外市场的青睐,其自然资源遭受人为超负荷的采摘利用和挖掘,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资源濒临枯竭.人工种植面积正在逐年增加,但受其高密度种植的影响,产量降低,品质变差,经济价值受到影响.为此,研究刺嫩芽喜光特性,为后续确定科学的种植密度,增加刺嫩芽产量,提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