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什锦丁香的扦插和嫁接繁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什锦丁香扦插繁殖采用净沙为基质,用150mgl-1ABT1号生根粉溶液浸泡插条基部2h,于秋季扦插的生根率最高。嫁接繁殖成活率高,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
丁香的无性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几种丁香的扦插和嫁接繁殖技术 试验结果表明 :( 1)白丁香的扦插成活率以 50mg/LABT生根粉处理 4h效果较好 ,华北紫丁香的扦插成活率要比白丁香高 ( 2 )华北紫丁香和北京丁香均可作为嫁接欧丁香的砧木 ( 3)供试品种间在成活率上存在显著差异 ,而在高生长量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丁香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树种,广泛栽植在庭院、小区、公园等园林景区。丁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从播种、扦插、嫁接等育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丁香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丁香育苗繁殖和栽培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推广匈牙利丁香(Syringa josikaea),对其嫩枝扦插技术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匈牙利丁香可以通过嫩枝扦插的方式进行繁殖,扦插平均成活率85%以上,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插穗扦插成活率差异极显著,ABT2号100 mg·kg~(-1)、200 mg·kg~(-1)两种浓度激素处理的插穗成活率明显优于对照,最高可达96.33%,扦插生根后,根系生长情况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丁香是一种常见的园林观赏树种,属于常绿乔木,品种也很多,不同的品种适合不同的生长区域。我国境内生长的丁香绝大多数都是野生丁香,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是丁香的主要分布区。丁香物种大部分都可以进行人工栽培和种植,而且繁殖方法也有很多,可播种、可扦插、可嫁接。丁香除了作为园林观赏树种外,还可以入药,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本文主要对丁香的栽培和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在丁香的栽培方面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对 4个百合品种的鳞片进行扦插繁殖实验 ,将α NAA、品种、基质 3个因素进行组合。结果表明 ,NAA处理对鳞片扦插繁殖有显著影响。而不同品种和扦插基质对鳞片扦插繁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质与NAA对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4个百合品种的鳞片进行扦插繁殖实验,将α-NAA,品种、基质3个因素进行组合,结果表明,NAA处理对鳞片扦插繁殖有显著影响,而不同品种和扦插基质鳞片扦插繁殖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扦插方法对欧丁香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以"瓷蓝"和"沙萱"欧丁香为材料,通过嫩枝扦插试验,研究不同扦插方法对欧丁香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新型扦插法比常规扦插法腐烂率低,生根率高,生根效果好,"沙萱"生根率为85.62%,比CK组高49.55%,"瓷蓝"生根率为90.61%,较CK组提高32.63%。不同品种间也存在差异,"瓷蓝"的扦插成活率要高于"沙萱"。[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欧丁香的扦插繁殖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丁香嫩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从修建苗床、病害防治、制穗扦插、插后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丁香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石松扦插繁殖的方法。[方法]采用扦插基质、插穗长度、插穗类型、浸水时间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石松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结果]扦插繁殖平均成活率为59.12%;"插穗类型"因素对扦插成活率影响较大,"插穗长度"因素具有一定的影响,"扦插基质"、"浸水时间"2个因素对成活率无显著影响;扦插苗茎生长的平均长度为2.17 cm,平均粗度为0.13 cm,生根数量为0,扦插苗生长缓慢,生根难。[结论]扦插繁殖在石松繁殖中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素对绣球丁香扦插生根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方法]以绣球丁香为材料,选用IBA、ABT、NAA 3种生长素分别于500、1 000、1 500、2 000 mg/L浓度下进行嫩枝扦插对比试验,研究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变化.[结果]IBA、ABT、NAA3种生长素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 500、1 000、1 000 mg/L,其中以IBA 1 500 mg/L处理效果最佳.在整个生根过程中,处理组与对照组的POD与PPO活性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处理组的POD与PPO活性显著提高且变化幅度更大;扦插初期对照组与处理组的IAAO活性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前者缓慢升高而后者迅速下降,且处理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较高活性的POD与PPO利于不定根的诱导,较低活性的IAAO则利于不定根的发育与伸长.[结论]该研究初步揭示了绣球丁香嫩枝扦插的生根机理.  相似文献   

12.
对野生花灌木高山绣线菊进行了引种、驯化和栽培技术的探索,在逐渐加大透光度的条件下,高山绣线菊在试验地生长略好于原产地,可以通过种子和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  相似文献   

13.
李旻  刘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19-18421
对北京市丁香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丁香的配置方式,并对今后北京市丁香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瑞 《现代农业科技》2013,(19):184-185
为了优化宁南地区常见树种扦插技术,为其大面积生产推广提供科学育苗技术指导,研究不同浓度的ABTl号生根粉和国光生根粉对宁南地区几种常见树种插穗愈伤组织形成时间、发根时间、发根数、平均根长以及成活率的的影响。结果表明:ABT1号生根粉100mg&g和国光生根粉的4500mg/kg对毛白杨和新疆杨硬枝扦插有明显的促进作用,ABTI号生根粉150mg/kg和国光生根粉6500mg/kg对臭椿和白蜡硬枝扦插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清水处理及其他处理差异明显。低浓度和高浓度处理对硬枝扦插有抑制作用,并且国光生根粉的最佳浓度处理要比ABT1号生根粉的最佳浓度处理效果略好。由于树种本身的差异.毛白杨和新疆杨硬枝扦插生根明显要比臭椿和白蜡生根容易,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思彬彬  赵海燕  刘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579-15580
[目的]探索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在核酸分子水平上鉴别白花与紫花丁香。[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合适的引物对白花和紫花丁香2个样品进行PCR扩增及电泳分析,寻找特征位点。[结果]有3条ISSR引物扩增出较为明显的多态性特征条带,可单独应用于白花和紫花丁香的鉴别。[结论]ISSR作为一种简便、可靠的分子标记方法,可用于不同花色丁香的鉴别。  相似文献   

16.
李旻  刘燕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167-168,170
在调查北京城八区五大类园林绿地共66处样地丁香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的丁香文化,总结丁香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旨在为丁香资源在园林绿地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关清莲  张健  王长胜  安文婧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26-4527,4529
[目的]研制高品质的暴马丁香花饮料。[方法]采用发酵法制备暴马丁香花原汁,以饮料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优化其制作参数。[结果]暴马丁香花饮料制作的最佳参数为原汁添加量20.0%,白砂糖添加量8.00 g,柠檬酸添加量0.75 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暴马丁香花发酵饮料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即无沉淀,流动性好,为橙黄色,均匀有光泽,酸甜柔和,有明显的清香味。[结论]该研究获得了高品质的暴马丁香花饮料,为暴马丁香花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西宁市广泛引种栽培的丁香属10个植物品种的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共出现POD同工酶酶带9条,EST同工酶酶带12条,其中POD-1,POD-2和EST-1,EST-2为所有品种共有酶带,是丁香属植物的特征酶带,其他酶带在不同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可以根据酶谱中酶带的分布位置对丁香属不同品种进行鉴别.DPS聚类分析表明:10种丁香属植物可分为5大类.同工酶谱分析可作为丁香属植物分类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了丁香属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和途径。[方法]以现有的国内外丁香种及品种为试材,通过亲本选择和杂交授粉试验研究了丁香的杂交育种技术。[结果]早花母本与早花父本的7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在54.5%~91.5%,其中,欧31×紫丁香的结实率为58.8%,欧25×白丁香的结实率为60.5%,欧11×欧7、欧43×欧7和欧25×欧42的结实率分别为91.5%、85,5%和89.8%。晚花母本与早花父本的杂交组合结实不良,只有花叶丁香×欧12的结实率为45.5%。晚花母本与晚花父本的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也相对较低,其中欧17×关东丁香、欧19X关东丁香和欧24×关东丁香的结实率分别为20.5%、27.5%和35.0%,欧17×花叶丁香、欧19×花叶丁香和欧24×花叶丁香的结实率分别为38.5%、65.9%和37.5%。[结论]从该试验的9个杂交组合中获得了发育正常的种子,这为培育丁香杂交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木犀科丁香属植物自然分布范围广且广泛用于传统医药,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我国常见药用丁香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结果表明,丁香属植物提取物中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木脂素、三萜类、苯丙素类等,其药理作用为抗炎、抑菌、抗病毒、抗氧化、强心保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