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分析和讨论计算机测控系统中如何提高传感器的采样精度问题,对温漂采用每次测量前采集零点的办法进行消除;对非线性问题采用全段线性化的办法加以解决,只要分段中够小,则可大大提高其精度。结合实例对标定方法及采样程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由于土壤养分具有空间变异性规律,掌握这一规律对于指导肥料的施用及精准农业有着重要意义。该文从插值方法、采样方式和采样密度与尺度3个研究方向对土壤养分空间的变异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指出探索适合不同尺度的插值方法、采样方式和采样密度仍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而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建立土壤养分的时空过程模型,将可能更有助于土壤养分变异性特征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基于GPS的土壤养分数据的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2号地为研究试验区,利用GPS技术和网格采样获取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等营养成分数据,分析了其相应的统计规律,给出了土壤养分数据在空间的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固定拓扑和切换拓扑下,二阶多智能体系统通过采样控制的一致性问题。首先,对于固定拓扑,给出了二阶多智能体系统通过采样控制达到一致性的充要条件;其次,对于切换拓扑,在所有联合切换拓扑有生成树的前提下,建立基于控制参数和采样周期使二阶系统实现一致性的充分条件。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所给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耕地地力调查布点及采样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农业发展新形势,就我省各地进行的和将要进行的耕地地力调查项目中,耕地土壤样品布点和采集存在主要问题,探讨了耕地土壤样品采集的原则、技术支持,并分别提出了大田、蔬菜、水体、植株及污染调查的科学布点和采样方法,为较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麻龄,麻了,生育的苎麻茎,叶等部位取样测定N、PK含是及其在各时期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N、P含量多数时期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茎,其K含量与茎的差异较小茎与叶片之间的P、K含量,全株叶与新定型叶之间的N、P、K含量都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表层土壤盐分空间变异性及合理采样数与信息估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气候寒冷干燥,具有土壤盐碱化问题的中国河套灌区为背景,将地质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理论结合评价实验场土壤表层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性。用经典统计学理论确定敢土壤盐分田间监测的合理采样数目与空间采样法则。  相似文献   

8.
一、测土 1.田间采样①采样时间。一般在作物收获后至播种前进行。②采样方法。根据田块形状及面积大小,选择棋盘法、蛇形法、梅花法等方法于田间采样,每个采样单元采集10~15个小样点,然后混合均匀,采取四分法将多余土除去,最后保留1千克左右作为待测样品。③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④采样原则。随机、均匀、典型、有代表性。⑤注意事项。田间采样时应尽量避开地头、田埂、肥堆等地方,为求样品的客观真实性,同时还应剔除样品内的根茬、茎秆、碎石、玻璃等杂物。化验微量元素的样品采样时应避免使用金属材质类器具,宜用竹木类工具。  相似文献   

9.
原位土壤溶液采样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溶液是指含有溶质和溶解性气体的土隙间隙水,它既是多数土壤化学反应和土壤形成过程发生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获取养分的源泉。土壤溶液中养分的浓度是养分的强度因素,它比土壤中有效养分的数量(容量因子)更能反映土壤养分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10.
基层兽医实验室采样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基层兽医实验室检测诊断工作在防控和诊疗动物疫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国家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日益重视和监测工作的广泛开展.疫病监测采样、送样工作成为基层兽医实验室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但由于基层兽医实验工作起步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在具体实施和操作中很多应该注意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就多年从事检测采样工作的经验与读者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11.
用挖坑冲洗法和改良根钻法研究了耕层(0~30cm)和1m土体内冬小麦根系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用根钻在垄上、垄间和与垄相切3个位置取样的采样方法较挖坑冲洗法优越。冬小麦根系总量一般在抽穗前后达到最大,一般为2.5~3.5t/hm2。收获期的总根量一般为2.0t/hm2左右。严重的氮素短缺、干旱和盐分胁迫条件下,灌浆期的根总量明显减少,但深层根系比例相对较大。然而,从单穗平均根量来说,并不一定减少,连续5季不施氮肥条件下的单株根量甚至可能是水肥充足处理单株根量的1.5~2.0倍。水肥适宜条件下,抽穗期以后根系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从上而下大致每10cm减少一半,总根量可用公式R=Σ[(12)n-1×y1](R为总根量,y1为0~10cm土层的根量,单位:t/hm2)近似表示。  相似文献   

12.
利用RBF人工神经网络理论,采用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复合指标,以大量边坡工程的稳定状况为学习训练和预测样本,建立了RBF预报模型。讨论了基于RBF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有效性。研究表明,用RBF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边坡岩体的稳定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取样测数法和合并测产法分别对中双4号、华杂6号甘篮型油菜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合并测产法具有取样测数法获得油菜产量要素及理论产量的优点,且便于操作、减轻了工作量,工作效率高,与实收产量的符合程度高,精确度高,为2.1%,其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康怀彬  李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788-1788,1791
大肠菌群是评价冷饮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菌。目前,国家卫生部颁布的GB发酵检验方法,操作手续繁琐,费用高,且耗时3 d,不适应基层监测的实际要求;而应用快速斜面培养法检测冷饮食品中的大肠菌群,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等特点,在18~24 h内即可报告结果,比发酵法缩短2 d时间,且结果同样可用MPN报告数值。  相似文献   

15.
何艳清  胡瑗  邢芳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56-5757
介绍了搜索引擎、检索工具、检索策略和方法,列举了不同文献类型获取的相关网址,以期为科研人员获取学术信息资源提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土方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婷婷  王铁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47-6050
就平原和山地2个实例,研究了不同的土方量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并且得到了各方法最适宜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7.
DTOPSIS法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 D T O P S I S法,以1995 年安徽省淮北片半冬性组小麦区试资料为例,探讨了 D T O P S I S法在小麦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法比单用产量进行分析更为合理,并就此法在小麦品种综合评估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提取玫瑰基因组DNA几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找到一种方便、快捷且经济高效的玫瑰叶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为玫瑰后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以不同品种的玫瑰幼嫩叶片为材料,分别利用CTAB法、SDS法、改良CTAB法、试剂盒法4种方法提取玫瑰基因组DNA,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所提DNA的质量和产量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可从玫瑰叶片中提取到DNA,改良CTAB法作为对常规方法的改进,在保证经济实用的前提下提取到的DNA质量最好,浓度最高;而试剂盒法作为一种快速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的新兴方法,虽然产量略低,费用略高,但操作步骤简单,耗时短,毒害小,高效快捷。各实验室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主栽油杏品种综合性状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DTOPSIS法,根据平均单果重、仁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水不溶性固形物、脂肪、蛋白质、可食率、出仁率、肉干鲜比、核重、总酸14个指标,从商品性的角度出发,对新疆主栽的10个油杏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赛买提杏值最高(0.69),综合评价最好,居第一位;莎车洪待克值最低(0.27),综合评价居最后一位.各品种综合评价排序为:赛买提杏>阿克达拉孜>佳娜丽>乔尔胖>库买提>皮乃孜>阿克牙格勒克>卡拉阿藏>索格佳娜丽>莎车洪待克.综合评价结果与生产实践中各品种实际表现相一致.用DTOPSIS法对杏品种进行综合评价,比用单一性状(如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进行方差分析更为合理,并就此法在杏品种综合评价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华北落叶松是中国北方的一种重要造林树种。近年来由于一些地区不合理的育苗技术和抚育造林方法,造成了苗木质量不高、造林成活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该文重点介绍了华北落叶松的几种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的技术要点,为营造华北落叶松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