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丰容对单独圈养黑猩猩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州动物园科研中心的2只单独圈养的黑猩猩进行环境丰容,采取焦点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记录2只黑猩猩丰容前后的各行为持续时间。结果表明,环境丰容对2只单独圈养黑猩猩的行为产生影响,雌性黑猩猩积极行为显著增加,刻板行为和一般行为显著降低,而雄性黑猩猩的探究和进食行为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黑猩猩的饲养管理、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为黑猩猩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希望对黑猩猩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正强化行为训练,可以在圈养野生动物面对疾病治疗或串笼等管理操作时,有效减少强制性保定、麻醉、驱赶等,降低动物的应激性,并可以丰富动物行为的多样性,明显提升动物福利。2018年3~7月,太原动物园开展了2只圈养黑猩猩的正强化行为训练工作,主要包括方便日常管理和健康检查的目标定位、胸腹触摸脱敏、口腔检查脱敏等训练内容。本文总结了已开展的训练项目、行为要求、口令及相关训练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并对相关训练要点进行阶段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野生黑猩猩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觅食、处理食物,而在笼养条件下,由于有限的空间和程序化的喂食方式,导致黑猩猩缺少对环境的探索和对食物的搜寻处理,往往发生一些行为和生理的变化,其中刻板行为的出现和较高的粪便应激激素,显示出动物处于不理想的福利状况中。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们于2012年5月1日-6月21日对杭州动物园7只黑猩猩进行了食物丰容,并采用了行为和粪便应激激素——皮质醇作为评价丰容效果的两种指标。行为观察采片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记录8:30-10:30和14:00-16:0)0的动物行为并统计其行为频率。通过比较丰容前后每种行为的变化发现:在食物丰容后,黑猩猩的不活跃行为和刻板行为显著降低(T=6.156,P=0.001;T=2.613,P=0.04),表现出更多的攀爬(T=-4.200,P=0.006)和探究行为(T=-4.902,P=0.005),而大大减少了玩耍行为(T=8.039,P=0.000)。通过对粪便皮质醇激素的酶联免疫测定显示,3只成年个体的粪便样品中的皮质醇含量呈现下降趋势。通过行为和内分泌的检测结果显示黑猩猩的福利状况通过食物丰容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为继续开展黑猩猩的整体丰容计划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7,(3):67-71
为了探究丰容对圈养攀禽行为的影响,对福州动物园饲养的2只红绿金刚鹦鹉、2只琉璃金刚鹦鹉、2只双角犀鸟、1只冠斑犀鸟等4种大型攀禽进行笼舍内增添栖架、树木及软梯,玩具、竹筒饲喂器等丰容试验。采用扫描取样法和瞬时记录法记录了笼舍丰容前后各种行为出现频次。结果表明:笼舍丰容后,攀禽的休息和异常行为减少,采食、运动、社会等行为增多(P0.01或P0.05)。对圈养攀禽所处的物理环境进行修饰,可以使其表达更多的自然行为,是提高动物福利水平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圈养黑猩猩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猩猩是世界范围内的珍稀物种, 据推测,猩猩家族五十年内即将灭绝,甚至有调查显示,猩猩最快十年内灭绝。此外,酪氨酶基因的突变分析发现,猩猩与人类的关系十分接近,基因序列相差甚微,表情及行为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猩猩的研究对于人类进一步认识自身有启发意义。合肥市野生动物园猩猩馆内饲养一雄一雌两只黑猩猩。雄性黑猩猩年龄18 岁,雌性黑猩猩17岁,且雌猩猩正值怀孕期间。两只黑猩猩的身体状况良好。本文分别在黑猩猩笼房和其放养休憩的围园,近距离观察了饮食行为、领域行为、社交行为、性行为、工具使用行为和交往行为,并分析了各种行为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丰容是为圈养动物提供适宜生活环境,改善圈养动物行为结构的重要方法。为了探究丰容对圈养双角犀鸟日常行为的影响,于2013年1~4月对上海动物园3只双角犀鸟进行展区丰容实验。丰容方法包括在栖架上设置云梯、悬挂麻绳和玩具、使用饲喂器等。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双角犀鸟的日常行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丰容前后双角犀鸟个体间行为时间分配在社群、休息、运动、动喙行为方面有显著差异;丰容对双角犀鸟的日常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且丰容后各个个体均在修饰行为、休息行为、运动行为和动喙行为方面出现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修饰行为、运动行为、动喙行为增加,休息行为减少。丰容前后双角犀鸟的Et常行为变化具有个体特异性及行为连锁性。丰容有利于丰富双角犀鸟的日常行为,减少刻板行为的发生,有效提高了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8.
幼龄黑猩猩的医疗管理训练是为了培训黑猩猩完成一些配合医疗行为的动作,以口令和响板作为确认信号,以正面奖赏方式进行确认训练,培训幼龄黑猩猩在非麻醉状态下采血、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称量体重、检查牙齿、测量体长、身体的触诊和听诊等医学检查。经过1a的培训,5只幼龄黑猩猩全部自愿完成预期动作。这些训练成果可以确保操作人员和黑猩猩的安全,为黑猩猩疾病诊断与医疗保健提供较大的便利,减少麻醉药、人为捕捉等对动物造成的伤害及应激,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是亚洲特有的濒危动物。由于圈养小熊猫活动空间受限、环境单调等因素,时常有刻板行为表现。本研究依据小熊猫自然行为特性及动物福利要求,以环境、食物、气味等因素进行多重丰容,观察频繁出现刻板行为的2只圈养小熊猫个体的行为修正效果。应用聚集动物取样法,从9:00到17:00,全事件记录并观察小熊猫行为。观察发现,受试小熊猫主要表现摇晃与踱步两种刻板行为。通过丰容前与三个阶段的丰容后刻板行为发生率比较,丰容后的刻板行为均显著低于丰容前,而探究行为和修饰行为有所增加。由此可见,多重丰容可以减少圈养小熊猫刻板行为的发生,促进自然行为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2015年2~5月对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3只黑猩猩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丰容,采用瞬时扫描法,记录了3只黑猩猩丰容前后各行为发生的次数。研究结果表明,丰容对3只黑猩猩的行为产生了影响,其中玩耍行为、探究等积极行为显著增加,攻击行为、发呆等消极行为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4月期间,对上海动物园圈养梅花鹿进行了食物丰容,并基于动物行为对丰容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观察记录14只梅花鹿丰容前后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改变。研究表明,环境丰容对梅花鹿行为在时间和空间分配上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从行为类型来看,丰容前后梅花鹿的摄食行为、反刍行为、乞食行为和运动行为存在显著差异(P〈0.05)。丰容使梅花鹿的摄食行为频率明显增加,从而使休息和聚群等其他各类行为频率减少。本研究对空间区域划分的手段能够为圈养区建设提供科学建议,对改善梅花鹿圈养条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提起黑猩猩的名字,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而倭黑猩猩这一称谓也许令您感觉颇为陌生。倭黑猩猩(pan paniscus),或称为小黑猩猩、矮黑猩猩,是被人类发现最晚的一种类人猿,在生物进化树上它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物种,其基因与人类的相似程度高达98%。它和人类的近缘性,可相当于狐狸和狗的关系。倭黑猩猩的某些行为在类人猿中也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在圈养条件下,饲养管理措施改变引导东北虎的行为表达[1],达到满足饲养管理的需要、促使动物行为定向表达进而提高圈养动物福利.笔者通过小范围圈养东北虎行为表达进行观察建立行为谱,并分析不同的日常管养、丰容设施及行为训练等措施对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圈养东北虎的行为表达及时间分配受日常管养措施、丰容设施及行为训练等饲养措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圈养黑猩猩的动物福利,促进黑猩猩充分表达社会群体行为,我们通过评估合群黑猩猩的性格特征和社群地位,将1只10岁的雌性黑猩猩"Yinya"融入到5只亚成体的黑猩猩群体中去,并研究该黑猩猩融入群体前后的食欲、体重、行为和。肾上腺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雌性黑猩猩成功融入群体中,其食欲、体重、行为均较融入前显著增加,而肾上腺激素则较融入前下降,原5只黑猩猩的食欲、体重变化不明显,社会群体行为有所增加,而肾上腺素水平略有下降。将黑猩猩融入一个群体有利于提高其动物福利,融入前需对黑猩猩的动物性格特征进行评估,并做好环境丰容工作,以减少动物争斗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以重庆动物园圈养展出的5只(1♂4♀)成年小熊猫为研究对象,以该雄性个体作为社群动物加入随机1∶1分组的试验组进行社群丰容,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社群丰容对圈养小熊猫行为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单雌性小熊猫在圈养条件下,表现出活动、玩耍、繁殖、刻板等12种行为,春夏秋冬都有蹭阴标记、嗅闻标记物的繁殖行为表现。社群丰容增加了小熊猫的活动行为,以冬季增幅最大,增加了6.2%;增加了小熊猫玩耍行为,以秋季增加最多,增加了4.8%;增加了小熊猫繁殖行为,繁殖行为最高峰值出现在春季,为9.3%;丰容减少了小熊猫休息行为、刻板行为,最大减幅分别在夏季、秋季,分别减少了2.9%、7.1%。春季丰容极大增加小熊猫繁殖行为,有利于促进小熊猫圈养条件下的繁衍,对扩大小熊猫圈养种群、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帮助人工育幼的小黑猩猩顺利回到黑猩猩大群中,使其健康成长。本文阐述了建立个体信任、母子搭桥训练、社群营销训练3个回群训练阶段的训练要点,并探讨了加强平时训练、天性训练的必要性,供同行人工育幼黑猩猩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黑猩猩在生理上、高级神经活动上、亲缘关系上与人类最为接近,因此是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以及人类的宇宙飞行最理想的试验动物。通过对本园三只幼年黑猩猩在饲养过程中的行为学的观察,并分析产生行为的可能原因,为进一步做好饲养繁育工作提供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8.
黑猩猩是最为濒危的物种之一,国内动物园的数量更为稀少,将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黑猩猩的繁殖是扩大其种群的有效途径,该文综述了黑猩猩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黑猩猩排卵期的测算、人工采精、精液冻存及人工输精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圈养条件下小熊猫对人工环境的选择和行为习性,为笼舍的设计和改进提供理论依据,在春夏两季对圈养的10只小熊猫进行了行为观察。结果表明,与野生小熊猫白天主要以活动行为为主不同,圈养小熊猫白天以睡和卧等安静行为为主(68.32%),对行为发生的地点具有明显的选择性(P〈0.001),而且几乎不受气温和天气的影响(P〉0.05)。自然生长的树为圈养小熊猫的首选地点(53.6%)。小熊猫在地面主要以活动行为为主(83.06%),对笼箱的结构和材料没有明显的选择性(P〉0.05)。因此,圈养小熊猫笼舍内最好能种植树木,而笼箱的结构和材料则依景观的需要进行设置。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掌握雌性黑猩猩排卵时间以利于人工授精,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对长春市动植物公园1只成龄雌性黑猩猩发情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发情周期天数,并用不孕检测试纸测定促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情况。结果显示:黑猩猩发情周期平均35.6 d。跟踪测试黑猩猩的3个发情周期尿液中的LH分泌水平,结果为LH峰值在40~60之间,且峰值出现在发情周期的第21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