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绍荣 《种子》2002,(4):54-57
建国以来毕节地区在马铃薯品种引进上取得了较大成绩,育种上也有一定的进展。今后毕节地区马铃薯育种研究主要方向是;加强品种资源的征集研究和基础遗传研究;加强与大专院校及先进科研单位合作促进现代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与育种实践的接轨;适时确立育种目标,努力培育出适于食用、加工及出口等各种用途的多类型品种,促进毕节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冬小麦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正 《华北农学报》1994,9(3):12-15
运用基因一性状概念,以日本品种小罂栗作为半矮秆株型的Rht1,Rht2一矮生基因源,以智利的欧柔、罗马尼亚的洛夫林13等为早熟、抗病基因的供体,以本地高产品种白蚰包麦为丰产基因的供体,采用多亲本渐近杂交法与水旱地鉴定法,育成了抗旱高产品种鲁麦13号。经良种良法配套后,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了亩产616.3kg的记录,耗水系数为0.6838mm/亩·mg。  相似文献   

5.
6.
玉米是我省四大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为全省种植面积的1/3,占全省粮食产量1/2左右,是左右我省粮食总产的举足轻重作物。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玉米育种工作必须改变旧的观念,增加新的意识。因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地探求,拓宽玉米育种领域,力争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1特色作物产业化开发的重要性 特色作物品种是指具有各自独特的基因,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造型、营养成分、加工品质和食用风味的农作物品种.特色作物品种的筛选与开发在世界上发展很快,如美国将特用玉米作为玉米生产的支柱产业.每年纯盈利5亿多美元.目前,特色作物产业化在国内虽是刚刚起步,但各地对此都非常重视,把特色作物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针对当前推广利用品种的遗传组成、育种特点及繁育制种方法等,将作物品种划分为纯系品种、杂交种、多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等四种类型。文中讨论了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574份试材的综合分析研究及抗病低酚棉花新品种晋棉14号的成功培育,认为:①低酚与抗(耐)枯萎病不存在遗传负相关,选育抗病低酚棉花的较佳技术路线应该是,有性杂交渗入抗源基因-早代于病圃进行一次自然淘汰和人工定向选择-无病圃和病圃对中选个体进行交替种植选择。②感病的低酚棉品种或无抗源的低酚棉组合后代,若置病圃连续种植和筛选,亦可获得抗病材料,但需时较长,选效亦差。  相似文献   

10.
高稳系数法在作物品种上的应用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夏仲炎 《种子》1999,(5):67-68
本文在原水稻品种区试联合分析的基础上,应用HSCi法进一步分析作物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并对此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0~2003年先后育成GS新麦9号(豫麦69号)、GS新麦11、新麦12、GS新麦13、新麦16、新麦18等新麦系列小麦新品种6个,在国家、省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异.6个品种全部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其中新麦9号、新麦11、新麦13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实现了半冬性与弱春性、早熟与中熟、中筋与强筋、旱地与水地品种类型上的配套.  相似文献   

13.
高产小麦品种模式化选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化榜  曾北燕 《作物学报》1993,19(2):165-172
本文探讨了高产小麦品种理想模式的概念、特点和品种模式化选育的理论依据及优点。对37个亩产400公斤以上的高产品种的产量与其构成因素、形态性状、生理性状以及这些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和简单相关分析。针对山东的生态条件和品种的现状,优化了亩产600-650公斤的品种模式。探讨了各类性状间的有机联系和协调发展产量潜  相似文献   

14.
扬稻系列品种(组合)选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存钰  白和盛 《种子》2002,(2):70-71
本文介绍了扬稻系列品种(组合)的育种成果,分析了主要育成品种(组合)的特点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十五”及今后水稻育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魏明山 《种子》2005,24(11):69-69
在开花期后遭遇43 d干旱情况下,通过对7个黄瓜品种的生长势和产量比较,中农12号单产商品瓜1 163kg/667 m2,挑战者单产商品瓜1 149 kg/667 m2,分别比本地主推品种江苏1号增产63.74%和51.84%,差异明显,表明中农12号、挑战者耐旱能力较强.是夏秋黄瓜丰产栽培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6.
种子植酸及其低植酸作物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林  张月新 《种子》2006,25(12):51-53
磷是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在植物中,磷主要以植酸的形式存在。植酸广泛存在于作物种子中,占种子干重的1%~4%,占总磷的65%~80%。单胃动物因缺少水解植酸的酶类,不能对植酸磷进行较好的吸收和利用,从而使植酸以粪便形式排出,造成了磷的极大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植酸是一种较强的螫合剂,它容易与锌、铁等阳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植酸盐,还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从而影响动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和蛋白质的有效吸收和利用,降低了它们的生物有效性。目前在植酸酶的开发和利用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植酸中磷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从作物品种选育的源头上解决植酸含量偏高的问题,是育种工作者所寻求的新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7.
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遗传模式及抗(耐)病品种的选育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系统总结了本研究室从1982年起开展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育种所取得的一些研究结果。 18年4个轮次的研究证明, 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为多个显性单基因的遗传模式, 从而基本 上澄清了国际上长期争论的难题。 通过我国黄萎病病原菌的遗传变异和致病力分化分析, 提出了棉花抗黄萎病育种中鉴别菌株的选择, 抗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8.
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选育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我国玉米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耐密型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推广机械化收获将是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手段。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与机械化收获之间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以提高品种耐密性为核心,持续增加种植密度,同时重视品种机械化作业特性将是未来品种选育的主要方向。探讨了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及自交系选育和鉴定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不断提高我国玉米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品质育种概况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约350万公顷,仅次于苏联居世界第二位,年产马铃薯约3750万吨。近年来马铃薯已逐渐不用于主要口粮。今后的出路在于加工或作为工业原料。如发展淀粉工业、酿造业、食品工业和化工原料等。因此。选育适合生产发展的优质专用型品种,更新老品种是马铃薯育种工作的重要任务。现在国家已将马铃薯科研工作列入重点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