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汝宝 《中国马铃薯》2005,19(5):317-318
辽宁省马铃薯年播种面积近6.7万hm2,种植面积仅次于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其中露地面积6万hm2,保护地面积0.67万hm2。露地种植部分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保护地种植部分分布以沈阳等大中城市近郊居多,用途主要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反季蔬菜。马铃薯品种构成以二季作早熟品种为主,主要类型为鲜食型,作为秋菜的上茬种植。近年来也有采用极早熟品种在水稻插秧前进行地膜覆盖的种植形式。目前我省马铃薯栽培品种有早大白、费乌瑞它、尤金、东农303、黄麻子、克新系列等。其中早大白面积为3.3万hm2,约占总面积的50%。辽宁省马铃薯产量在1500 ̄2000 k…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近年来我县将发展马铃薯生产及加工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全县马铃薯种植呈逐年增长趋势,县委、县政府把马铃薯产业确定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从1993年起,陆续引进省内外马铃薯新品种(系)近90个进行鉴定筛选,其中从庄浪县引进的马铃薯品种河薯3号表现高产、优质、抗旱、抗病、耐贮藏,产量居各试验、示范品种(系)之首。至2000年底已在会宁、定西、静宁、通渭等地累计示范推广种植3.86万hm^2。其中会宁县示范推广1.58万hm^2。  相似文献   

3.
凭借大理州地形地貌及气候类型的多样性,依靠马铃薯顽强的生命力及广泛的适应性,大理州各个县市一年四季都有马铃薯种植。根据生长季节的不同,大理州马铃薯可细分为五个种植类型:大春马铃薯、小春马铃薯、秋马铃薯、冬马铃薯和早春马铃薯。从种植情况、优势及不足方面详细介绍了大理州不同季节的马铃薯生产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助推大理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种植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广兰  方子山 《杂粮作物》2002,22(6):345-346
马铃薯是建平县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优势作物,常年栽培面积都在1.5万hm^2左右,建平是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传统的低垄单行切块栽培方法,马铃薯产量低而不稳;采用高垄双行整薯栽培方式显著地提高了大薯率,降低了小薯率,从而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在山坡地通过加大种植密度,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而且有利于获得更多的适合做种的小整薯。  相似文献   

5.
恩施山区马铃薯与玉米、蔬菜立体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产值,充分利用有限的耕地,恩施州农户巧妙地将马铃薯与玉米、蔬菜进行立体种植,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这种立体种植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方法为在海拔855m的地方采用双行玉米套种单行马铃薯,在玉米生育期内套种两季四季豆、一季白萝卜;对照为传统双行玉米套种单行马铃薯。试验结果为:立体种植模式马铃薯商品薯667m2产量达615.9kg,玉米产量达614.6kg,四季豆产量达1577.0kg,白萝卜产量达2755.0kg,667m2总产值达4149.4元,净产值达3044.9元,比传统种植模式的净产值增加509.7%。  相似文献   

6.
旱地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处理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旱地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处理比较试验的研究,得出内蒙古中西部马铃薯覆膜和膜侧种植的差异性,探讨马铃薯膜侧种植在内蒙古中西部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膜侧种植出苗期比膜内种植可提前3 d,现蕾期提前3 d,开花期提前2 d,膜侧种植大薯个数、块茎重、商品薯率分别高于膜内种植36.4%、14.6%和22.9%。每667 m2膜侧种植收入为699.3元,膜内种植收入为678.4元,每667 m2收入膜侧种植比膜内种植多20.9元。说明膜侧种植可以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进行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覆膜种植对春播马铃薯的优质、高产、高效有重要意义,现以不同的覆膜方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一拱扣两单垄无论在产量和其它经济性状方面均表现最佳,但在胶东沿海地区春天风力较大,易造成拱膜破坏,只适宜背风地块种植;而一膜扣两单垄虽然在各项指标中略低于一拱扣两单垄,并且其种植方式适合于任何地块。探索适合本地的马铃薯覆膜种植技术,对促进胶东沿海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一种高产的经济作物,在彰武县有多年的种植历史,但是马铃薯生长温度低、生育期短,必须作为两茬作物进行种植方能取得较好效益.因此,我们研究了以早熟花生为下茬的马铃薯-花生复种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辽宁省建平县三家子蒙古族自治乡干旱无雨条件下,利用水浇条件试行了玉米双株双行中间间套2行马铃薯或蹲豆或小豆,玉米株间混种芸豆。即①玉米间套马铃薯混种芸豆;②玉米间套蹲豆混种芸豆;③玉米间套小豆混种芸豆,一地三收高效种植形式。产量效益最高的是②玉米间套蹲豆混种芸豆。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东台市马铃薯种植以东部沙壤土质地区为主,种植方式经历了露地种植、地膜覆盖、小棚栽培和多层覆盖栽培的发展过程,马铃薯生产水平和种植效益不断提高,但在西部里下河水稻生产地区,由于土壤粘性,马铃薯产量一直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铃薯的生产和发展,为此,我们在部、省水稻小麦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了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肖国峰 《杂粮作物》2004,24(2):109-109
1 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的基本情况辽宁省马铃薯年播种面积近6.7万hm2,其中露地面积6万hm2,保护地面积0.7万hm2.种植分布以沈阳等大中城市及近郊居多,用途主要是为城乡居民提供蔬菜.  相似文献   

12.
刘世海 《中国马铃薯》2007,21(4):240-241
<正>榆中县马铃薯栽培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hm~2以上,但脱毒种薯的普及率很低,不足20%。为进一步普及脱毒种薯,促进榆中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加速农村经济增长,现将榆中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二级体系的实践探索总结如下,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平县种植马铃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条件,每年马铃薯播种面积都约达1.3万hm2,是辽宁省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县.通过分析建平县马铃薯栽培技术的现状,找出马铃薯栽培技术方面的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闽东南丘陵平原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实行稻稻麦三熟制。90年代后期起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水稻面积压缩,小麦面积大幅减少至消失,经济作物、蔬菜、粮菜兼用型的马铃薯面积扩大。双季稻-马铃薯作为一种新三熟种植制。马铃薯冬种春收,上市时正值中国中北部鲜薯断挡期,具有明显市场优势。因而,稻稻薯种植制迅速发展。现根据龙海市的调查研究结果,对稻稻薯种植制的密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江苏徐淮地区马铃薯品种种植结构单一,品种退化严重,导致病害加剧、产量及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引进并筛选适宜当地栽种的高产、优质、抗病马铃薯新品种迫在眉睫.对新选育的4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连续2年的比较试验,以'中薯3号'为对照,对参试品种(系)生育期、植株性状、丰产性和抗病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辽宁省风沙地花生种植风蚀严重问题,从选地、种植到田间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风沙地花生种植栽培技术,并对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总结,为辽宁省花生生产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从80年代中期进行立体种植的科学研究工作。多年的实践表明,实行立体种植,光热资源利用率提高了42.3%,肥料利用率提高了25%以上,水分利用率提高了17%,取得了重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籽配合辽宁省“3655节水灌溉工程”对辽宁省现有70余套立体种植模式进行首次评估,确定优化模式,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泉花55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选育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花生新品种,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鉴定和福建省品种认定及辽宁省花生备案,适合在我国南方和长江流域及辽宁省等地花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安定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春兰  梁铎 《中国马铃薯》2005,19(5):313-314
2005年5月,定西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一行4人组成调查组,深入安定区的19个乡镇,对马铃薯种植面积、标准化生产基地、订单签订以及技术到位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1全区马铃薯种植情况及分析1.1全区上下对马铃薯产业优势已形成了共识共计调查19个乡镇31个行政村的231户,被调查户共有耕地面积229.8 hm2,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97.0 hm2,占调查户总耕地面积的42.2%;其中订单种植64.1 hm2,标准化种植72.53 hm2,分别占调查户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6%和74.8%。调查农户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户达4.0 hm2,最小的户只有0.2 hm2。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周吉忠 《中国马铃薯》2005,19(2):104-105
马铃薯、玉米是浙西南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过去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均很少抓套种和复种.因此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不高,农田种植收益也较差.近年来,为了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积极开展了"马铃薯套种春玉米再复种秋黄瓜"三熟种植模式的试验和示范.多年实践表明:采用"马铃薯、鲜食玉米、秋黄瓜"三熟种植方式,既能充分利用山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充分利用马铃薯根系分布较浅,玉米根系分布较深,分别吸收不同土层养分的优势,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促使三熟作物增产增收,显著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