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期翻阅有关杂志,不意中看了杨甫旺《彝族茶文化初探》(载《中国茶文化》1997年4期),及凯亚《茶颂之歌》这样两篇文章。后者是介绍西双版纳崩龙族有关茶叶图腾———口头文学创世纪诗《达吉达楞格莱标》内容的。看后感到待开垦的西南少数民族茶叶史料,可能是解决我国饮茶、茶业起源许多谜团的一把钥匙。我也收录过不少民族志茶叶资料,但现在还无暇系统整理和研究,为把这一探索炒炒热、兴起来,我也就积累的布朗族茶叶史料作一综述,并就教各位读者。1 布朗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边疆的澜沧江两侧的丛山峻岭之中。云南省1…  相似文献   

2.
茶礼与婚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礼兴起于唐代。在不少地区、民族 ,茶礼与婚俗密不可分 ,婚俗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茶 ,所以茶礼几乎成为婚俗的代名词。在一定程度上 ,与婚俗相连的茶礼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生活风貌 ,因而成为民俗学、民族学和文化学的组成部分。在婚俗中 ,茶象征着纯洁、坚贞和多子多福。“茶性最洁”表示爱情纯洁无瑕 ,“茶不移本”表示爱情坚贞不移 ,“植必生子”、“茶树多籽”表示子孙繁盛、家庭幸福。因此 ,茶得以深深地介入婚俗之中去 ,茶礼也就成为民间普遍的风俗。人类除了用语言和歌声表达爱情外 ,还凭借各种物品。以物为媒时…  相似文献   

3.
正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生于1899年2月3日,逝于1966年8月24日。"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他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老舍一生著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龙须沟》、《茶馆》、《无名高地有了名》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1951年,老舍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99年,由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正式创立的"老舍文学奖",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学奖"。  相似文献   

4.
唐黎标 《贵州茶叶》2006,34(2):30-31
饮茶是一种文化,我国各族人民都喜欢饮茶,在悠久的饮茶历史中也渐渐形成了一种茶文化以及形形色色的饮茶风俗。茶与婚俗也有不解之缘,古时男女订婚男方大多要向女方馈赠茶叶及其他礼品,至今我国许多地方仍保持类似的礼仪。  相似文献   

5.
《新华文摘》一九八六年第六期转载《自然与人》发表的“说茶”一文,有人指出该文三个错误论点:一是荼不是茶;二是茶树原产地在印度阿萨姆;三是茶中有单宁,请我写文章予以澄清。我约略看一遍,觉得这篇文章观点争论与国计民生和祖国科学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匆促写出以下三点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唐黎标 《贵州茶叶》2009,37(3):27-29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红楼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也是研究和了解中国18世纪中叶社会风俗的画卷。《红楼梦》一书中满纸茶香,甚至以茶代酒。这除了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家庭生活、风俗习惯、个人嗜好等有密切关系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影响。因此。不论从文化学的角度,抑或是从茶叶史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探讨一下《红楼梦》中的茶文化,都是十分有价值、有意义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巩志 《茶业通报》2002,24(2):48-48,F003
中国茶文化确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开始出现就不同凡响。茶一开始,就为有眼光的政治家或统治者所赏识,他们提出“以茶养廉”,对抗“奢侈腐败”之风。当代茶圣吴觉农在《四川茶史话·前言》援引“《商书·酒诰》说:商的统治阶级沉溺在酒里,腥秽上冲,连天都发怒了”。周文王和武王则与商纣恰恰相反,由于他们的建国方针是勤俭建国,所以“严禁饮酒”。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在“伐纣会盟”时,有南方八个小国,将部落子民为药用的茶,作为礼品,献给武王“以茶代酒”,于是武王用茶设宴,以茶代酒招待各路诸候、部落酋长①。这…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茶在民间主要的生活礼仪与风俗之中所起的作用和蕴涵的意义的阐述。表明中国茶文化不仅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在民间广泛流传,而且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我爱茶,但喝的茶都舍近求远了,直到家住六安的好友B君给我送来几盒六安茶时,我才发现六安茶的好。爱茶也爱介绍茶的书籍,陆羽的三卷《茶经》被我翻烂不说,就是明代高濓的《饮馔服食笺》,不少章节我也能背。等品过六安茶,我才知道《红楼梦》中贾母"我不吃六安茶"的原因。B君告诉我,六安茶炒制时须十分专注,稍有不慎,过火则苦。贾母当时可能饮过没有炒制好的六安茶,以致让六安茶蒙上百年奇冤。想想看,高濓早在《饮馔服食笺》中,就已经说得非常明白,六安茶,"茶品亦精,但不善炒不能发香而发  相似文献   

10.
明清茶书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日本布目潮氵风先生赠送我们他精编的一套《中国茶业全集》。我们浏览过后,交换看法时,有这样二点共同看法:一是当时国内茶界还未曾重视到我国古代茶书,作为中国和世界传统茶学或古代茶叶生产技术经验及历史、文化的一库宝藏,日本学者倒率先研究和开始整理,这无疑对我国茶叶界特别是茶史爱好者是一种促进和鞭策。第二是仅仅将明代喻政《茶书全集》汇编的28部茶书,再加日本现藏的宋·徽宗,明·冯可宾《山介茶笺》,清·刘源长《茶史》,清·陆廷灿《续茶经》等七书和日人研究《茶经》详说,图解3种共48个不同版本影印出…  相似文献   

11.
在首届中国根艺展中,陈琰先生以《硕果》、《猩猩》、《憨》三件作品独得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名列全国榜首(《硕果》、《憨》两件作品均已被台湾收藏家所收藏)。近年陈先生又应美国美洲中华艺术研究会、香港中国文物展览馆邀请于纽约及香港举办个人作品展。一天我来到他的琢斋陈列室,这里真是个根的世界。凳子、桌子、茶几、果盘、烟缸、笔筒、画筒、壁挂、屏风无处不在“琢”,体现了作者对根艺的探索与痴情。  相似文献   

12.
1茶之起源 中国古代在西汉之前,只有荼字,没有茶字。《诗经》所载邶地的民歌《谷风》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西汉编成的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中有槚字,并解释说:“槚(jiǎ),苦荼也。”东晋学者郭璞注解说:“这种树矮矮的如栀(Zhi)子,冬天不落叶,春天的叶子可煮来饮用。现在(东晋)称早采的为荼,迟采的为茗,又名荈(chuǎn),就是蜀(四川)人所说的苦荼。  相似文献   

13.
许裕奎 《茶业通报》2009,(3):142-142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产茶历史悠久。相传唐代安史之乱中隐避于齐云山天门岩的龚栖霞道士在山上采制过野茶;《齐云山志》卷四有宋朝邑人侍郎朱希颜《白岳寄怀》诗“野老烹茶来献客,岩猿偷果去呼儿”之表述;明代百岁道士邋遢仙人在齐云山洞天福地种茶、修道、养生,他每饭必茶,一生唯茶是求,将茶看作延年益寿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14.
在海峡两岸一片学术、艺术与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台湾出版的《中华兰艺》不断摘发大陆出版的《中国花卉盆景》的宣传报道,后者也以显著位置刊出前者的好文章,我认为这是美的交流,也是另一种加强两岸团结合作的好模式。眼见台湾兰艺协会的会员精心培植的新品种兰花飘香至大陆,让大陆同胞欣赏台湾美丽的兰花,了解我们在培植技术方面的进步情形,我感到前景非常乐观,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王春华 《茶业通报》2007,29(3):143-144
茶与医药保健的关系,可以说源远流长。三国时代的《广雅》一书中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以米膏处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之,用葱姜芼之,其饮醒酒",对茶叶的产地、制作、用法及功效等都有涉及。到了唐代,陆羽的《茶经》已经把茶和医药保健的经验系统化、理论化了。到了现代,可以说茶的普及,几乎都和保健有关。茶的全球性的消费增长,也带动了医药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新浪潮。  相似文献   

16.
去年的最后几天,收到友人陈文怀自香港寄来的新著《茶的品饮艺术》一书,不胜惊讶。他到香港定居还不到三年,就连连不断地在内地、在香港、在台湾的不少家报刊上发表文章,传播海峡两岸的茶事,宣传茶的文化。除此以外,还参加以传播茶的文化为宗旨的“国际茶道推广中心”的活动;最近又组成了“中华茶叶文化研究中心”,以联络海峡两岸的茶叶界。据我我所知,他到香港是为了从事茶叶贸易的,商事活动自是繁忙,而香港生活节奏又是那样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除做寓公的,或者是专门从事“爬格子”的人,是无法剂出时间写书,出书的,然而,陈文怀却做到了,一本装帧考究,印刷精良的台湾版新书就摆在案头。真是快人快事。  相似文献   

17.
我性喜寂寞。但自从《中国花卉盆景》2003年第4期发表我的《闲来放情文人树,踏遍源头访古禅——循苏本一文脉深底探索记》一文后,就寂寞不再。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和不同方式与我联系,探询、讨论有关问题,直到九月上旬才复归以前的寂寞。本想重享寂寞,但年底又见黄彪远的大作《文人树的自然形成与创作理念》(见《中国花卉盆景》2003年第12期,以下简称“黄文”)中又  相似文献   

18.
华再欣 《茶业通报》2002,24(4):47-48
《红楼梦》是清朝人写清朝人生活的宏篇巨著。作者曹雪芹,是一位才气横溢,见多识广的小说家。他用毕生的精力写成这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深刻地反映出当时上层阶层的社会现实和习俗,所涉及的典章制度,穿着衣物和生活习惯等,面面俱到,可圈可点,对研究红学的人们来说,是一部巨著。曹雪芹又深谙茶道,根据统计,在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中,写到茶的地方就有280处之多,不夸张地说在读每回章节中都能闻到茶的清香,尝到茶的甘醇。所以,民间有谚语说:“读了红楼想喝茶”,其真实的描写确不为过。1《红楼梦》出现的茶类,品目繁多…  相似文献   

19.
台湾省茶业改良场自1982年起,每年编辑刊印一册《台湾茶业研究汇报》,主要刊登台湾省茶业改良场本场、各分场及工作站的研究成果、学术调查报告及有关茶业的学木论述,亦刊登场外与茶业技术改进有关的论著。  相似文献   

20.
《种子》2009,28(3)
2月9日,中国种子协会在太原召开了种子期刊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种业》、《种子世界》、《种:子科技》和《种子》等四个期刊的负责人和协会秘书处有关人员,中国种子协会柏长青副秘书长主持了座谈会。会议交流了各期刊去年的办刊情况,并就宣传报道、合作交流、优秀论文评选等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