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稻田的养分循环与平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晓晨  李忠佩  张桃林 《土壤》2009,41(3):377-383
红壤丘陵地区荒地或旱地开垦为水田不仅可以治理土壤侵蚀,而且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田生产力.本文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垦自红壤荒地的稻田 2004-2007 年的养分循环和平衡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垦殖年限施肥措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基本不变,都是 NPK+有机质循环 (8589 kg/hm2) > NPK (7804 kg/hm2) > N+有机质循环 (6626 kg/hm2) >有机质循环 (4525 kg/hm2) >无肥区 (2707 kg/hm2),且随着垦殖年限增加,不同施肥措施间产量差异有增大趋势.P 是中低肥力红壤稻田的主要限制因子,不施 P 肥对早稻产量的影响高于晚稻.有机物循环可以提高系统养分的再循环率,循环及循环配施化肥处理的养分都有盈余,单施化肥则会导致养分亏缺.高产稻田生态系统 N 素输入主要依靠化学 N 肥,有机肥是重要的 P 素资源,秸秆还田对于稻田 K 平衡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红壤长期施肥养分的下移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鲁如坤  时正元  赖庆旺 《土壤》2000,32(1):27-29
本研究了长期施肥(7年和17年)在红壤和红壤性水稻 养分在土壤剖面中的下移。结果表明施入氮肥使水解氮在整个剖面中比对照处理均有增加,氮素下移可达100cm,而磷中估耕层有显加,交换性钾的下移虽较磷素为深,但主要集中在40cm土层中,有机肥中磷的活动性较为肥为大,下移浓度可达40cm以上。  相似文献   

3.
茅昂江  王明珠 《土壤》1996,28(6):298-303
对江西省余江县低丘畿壤耕地的养分平衡状况进行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除旱地上的磷基本平衡外,其它均有亏缺,处于入不敷出状况,其中尤以钾亏缺最大,氮次之,磷则因土而异,为改变这一状况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25年来稻田土壤养分演变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目的】目前我国的水稻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0%,为了探明我国水稻土土壤养分和肥力的演变特征,科学合理地指导稻田土壤养分管理和施肥,本文对长江中下游水稻主产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水稻土长期动态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方法】利用时间趋势分析和中值分析的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土壤养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分别总结了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碱解氮(AN)、有效磷(AP)和速效钾(AK)的含量以及土壤p H在不同监测时期的演变特征和总体变化趋势;用统计分析得出不同监测时期施肥量的变化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上述6大肥力指标对该区土壤综合肥力属性的年代变化趋势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不同监测时期土壤肥力主要贡献因子和限制性因子的变异情况。【结果】1)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与监测初期相比均略有升高,其中有机质含量从监测中期到监测后期上升趋势明显(P0.05),碱解氮从监测初期到中期也呈显著性增加趋势(P0.05);2)监测25年来,土壤有效磷含量从12.4 mg/kg增加到12.9 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变化趋势,与监测初期相比,监测中期和监测后期的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3.9 mg/kg和17.9 mg/kg;3)土壤p H值总体呈缓慢降低的趋势,下降了0.37个单位,表明在当前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措施下我国水稻土存在一定的酸化趋势;4)土壤全氮、碱解氮与有机质含量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5)与监测初期相比,20 25年后水稻土土壤肥力主要贡献因子由全氮、碱解氮和有机质转变为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主要限制因素从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缺乏转向p H值的逐渐降低。【结论】在农民习惯的耕作施肥管理条件下,该地区稻田土壤养分含量基本呈上升趋势,说明土壤肥力总体上得到了改善;但土壤p H在一定程度上已显现出对土壤肥力的限制性作用,所导致的酸化趋势需要关注。另外,从农田养分平衡管理的角度看,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磷仍然是该区稻田持续生产和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施肥过程中对钾与磷的投入仍需加强,而氮肥施用量需要合理控制。  相似文献   

5.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   总被引:38,自引:6,他引:38  
通过田间采样分析 ,研究了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及其过程和机理 ,确定达到平衡状态时红壤稻田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水平。结果表明 ,在水耕条件下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过程可大致分为快速增长和趋于稳定阶段 ,水耕利用 30年 ,0~ 2 0cm土壤有机碳含量达到 2 0gkg- 1,全氮含量 1 6gkg- 1,随后 ,即使利用年限长达 80年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变化趋于稳定 ,没有显著提高。 2 0天的培养期内 ,不同利用年限红壤稻田 0~ 1 0cm土层有机碳和有机氮的矿化率分别为 2 2 %~3 3%和 2 8%~ 6 7% ;总体来说 ,有机碳、氮的矿化率随红壤水稻土的熟化过程而升高。随着利用年限的增加 ,微生物生物量碳一直保持增加的趋势 ,而微生物生物量氮在利用 30年后其增加趋势明显趋缓 ;利用30年的红壤稻田 ,0~ 1 0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为 332 8mgkg- 1和 2 3 85mgkg- 1,比利用 3年分别高1 1 1 %和 4 7%。与利用 3年的红壤稻田相比 ,利用 30年后细菌数量增加了 1 1倍 ( 0~ 1 0cm)和 3 8倍 ( 1 0~2 0cm) ,利用 80年后更显著地增加了 1 9倍 ( 0~ 1 0cm)和 1 2倍 ( 1 0~ 2 0cm) ;真菌的数量也呈上升的趋势 ,但在 30年利用后基本趋于稳定 ;此外 ,细菌的群落从荒草地的 4个种到 30~ 80年水田  相似文献   

6.
7.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红壤旱地剖面养分分布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旱地的培肥效果、养分迁移特征以及环境风险,对制定红壤旱地合理的养分管理和培肥技术,促进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依托始于1986年的红壤旱地肥料定位试验,选取不施肥 (CK)、氮磷钾肥配施 (NPK)、2倍氮磷钾肥配施 (2NPK)、有机肥 (OM) 和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施 (NPKM) 5个处理,采集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土壤样品,分析了pH值、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含量。 【结果】 连续施肥28年后,红壤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逐步降低。与对照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壤的pH值,其余处理pH有所下降。长期施用化肥后,红壤旱地土壤有效磷、全磷、碱解氮和全氮在0—20 cm耕层累积,土壤速效钾的累积则达到40 cm深;与化肥处理相比,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0—40 cm土壤的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和全磷的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和碱解氮的下移累积达到40 cm,而土壤全磷和有效磷的下移累积则达到了60 cm。红壤旱地长期施用猪粪等有机肥主要增加了0—40 cm耕层土壤的磷素累积,而在剖面80 cm以下未表现出明显累积现象。 【结论】 长期施用化肥 (28年)处理养分主要在0—20 cm红壤旱地耕层土壤累积,而长期施用有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还可以明显提高20—40 cm土壤养分含量,养分下移累积作用明显。此外,红壤旱地长期施用有机肥可以缓解耕层土壤的酸化、提高耕层土壤肥力水平,是增加培肥深度的有效措施,但是长期施用猪粪导致的氮磷下渗深度增加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贫瘠化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波  张桃林  赵其国 《土壤》1995,27(3):119-128
本文利用模糊数学和多元数理统计分析原理,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土壤养分贫瘠化的方法,并且利用第二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对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养分贫瘠化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红壤丘岗区人工林恢复过程中的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何园球  沈其荣  王兴祥 《土壤》2003,35(3):222-226
针对红壤丘岗区的自然条件和地形特点,在岗地上坡布置了一组人工林恢复实验,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1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恢复的阔叶林和混交林土壤养分前期下降,3年以后一直上升,总体出现赢余;原状的稀疏马尾松林和自然恢复植被土壤养分一直处于下降状况,前期(1~3年)下降快,后期较慢,目前仍在缓慢下降,特别是自然恢复植被,土壤养分处于严重的退化状况。在开发利用红壤丘岗地过程中,必须注意增加地表覆盖度,避免盲目开垦,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这类土壤资源得以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苏南地区农田养分循环特征及平衡调控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宏观计算和田间模拟试验两文献分析了江苏南部农田养分循环和平衡特征的变化趋势,农田养分投入结构由有机养分为主转向以无机养分为主,农田养分内循环变弱,农田养分平衡N素由亏损转变过剩,P由亏损转为持衡,但K素亏缺愈加严重。指出增加P、K肥投入,适当控制N肥投入,在机械化条件下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是合理调控该地区农田养分的平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稻田复种轮作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农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为探明稻田复种轮作这一耕作制度的优势,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对稻田生态系统连作处理方式和轮作处理方式的能流与物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复种轮作系统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能量流动方面,稻田轮作处理平均总初级生产力为74.37×1010 J-hm-2,比连作处理高31.35%;轮作系统能量总投入平均为9.42×1010 J-hm-2,比连作处理高4.90%;轮作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平均为1.55%,比连作处理高31.36%;轮作处理辅助能量产投比平均为7.89,比连作处理高25.04%。在物质循环方面,轮作处理的N、P、K养分利用率明显高于连作处理,各个处理的N、P输出/输入均小于1,说明农田生态系统中N素、P素均有盈余,呈正平衡状态,有利于土壤N素、P素的良性循环;但是系统中K素的输入值小于系统内K素的输出,说明系统内存在严重的K素亏损。因此,在南方稻区,采用稻田复种轮作方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能流物流,从而使农田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对循环农业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稻田复种轮作是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是农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为探明稻田复种轮作这一耕作制度的优势, 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的方法, 对稻田生态系统连作处理方式和轮作处理方式的能流与物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稻田复种轮作系统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能量流动方面, 稻田轮作处理平均总初级生产力为74.37×1010 J.hm-2, 比连作处理高31.35%; 轮作系统能量总投入平均为9.42×1010 J.hm-2, 比连作处理高4.90%; 轮作系统的光能利用率平均为1.55%, 比连作处理高31.36%; 轮作处理辅助能量产投比平均为7.89, 比连作处理高25.04%。在物质循环方面, 轮作处理的N、P、K养分利用率明显高于连作处理, 各个处理的N、P输出/输入均小于1, 说明农田生态系统中N素、P素均有盈余, 呈正平衡状态, 有利于土壤N素、P素的良性循环; 但是系统中K素的输入值小于系统内K素的输出, 说明系统内存在严重的K素亏损。因此, 在南方稻区, 采用稻田复种轮作方式有利于提高系统的能流物流, 从而使农田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 对循环农业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A 2-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system productivity, nutrient use efficiency and apparent balances of phosphorus (P) and potassium (K) in diversified rice-based cropping systems at Gazipur, Bangladesh. Four cropping systems: wheat–fallow–rice, maize–fallow–rice, potato–fallow–rice and mustard–fallow–rice in main plots and four nutrient combinations: NPK, NK, NP and PK in sub-plots were arranged in a split-plot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Receiving the NPK treatment, all the component crops gave the highest yield, and omission of N from fertilizer package gave the lowest yield. The maize–rice system removed the highest amount of N (217 kg ha?1), P (41 kg ha?1) and K (227 kg ha?1) followed by wheat–rice, potato–rice and the least in mustard–rice system. The wheat–rice and maize–rice system showed negative K balance of –35.5 and –60.4 kg ha?1 in NPK treatment, while potato–rice system showed a positive K balance of 31.0 kg ha–1 with NPK treatment. The N, P and K uptake and apparent recovery by the test crops may be used for site-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 The K rates for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in wheat and maize in Indo-Gangetic plain need to be revised to take account for the negative K balance in soil.  相似文献   

14.
湘北丘岗地区红壤和水稻土微量元素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对湘北丘岗区土壤微量元素Cu、Zn、B、Mo、Mn和Fe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区大面积土壤缺Zn、缺B ,也有部分土壤缺Cu和Mo,而有效Mn含量较为丰富 .微量元素有效性与成土母质的关系极为密切 ,土壤 pH、有机质含量及土壤质地也是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A field study conducted for three crop years (June?–?July) from 1995?–?96 to 1997?–?98 at the Ind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New Delhi involving five rice-based cropping systems and six nutrient combinations indicated that rice?–?wheat?–?mungbean (RWM), rice?–?potato?–?mungbean (RPM), rice?–?rapeseed?–?mungbean (RRsM) and rice?–?clover (RC) cropping systems gave 0.7?–?1.0, 3.2?–?5.9, 0.2?–?2.2 and 1.5?–?3.6 t ha?1 yr?1, respectively,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removed 7.9?–?22.6, 38.0?–?64.5, 53.0?–?61.8 and 51.4?–?66.1?kg ha?1 yr?1, respectively, more nitrogen, 2.3?–?7.1, 14.5?–?22.8, 3.8?–?7.2 and 17.3?–?21.7?kg ha?1 yr?1, respectively, more phosphorus and 1.6?–?11.4, 15.3?–?42.3, 8.2?–?22.7 and 40.8?–?57.8?kg ha?1 yr?1, respectively, more potassium than the rice?–?wheat (RW) cropping system which led to a net balance of +?151, +?58, ??153 and ??167?kg ha?1 of nitrogen, +?13, ??27, ??8 and ??59?kg ha?1 of phosphorus and ??549, ??551, ??558 and ??691?kg ha?1 of potassium after three cycles of RWM, RPM, RRsM and RC cropping systems, respectively against a net balance of +?201, +?26 and ??533?kg ha?1 of N, P and K, respectively in the RW cropping system. Application of FYM along with NPK in these cropping systems changed the negative balanc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to positive balance and reduced the negative balance of potassium by 151?–?378?kg ha?1. Application of P and K fertilizers along with nitrogen also helped in arresting the negative balance of P and K under different rice based cropping systems. These results thus indicate that balanced use of NPK and FYM plays a major role for sustaining the productivity of a cropp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6.
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下水土和养分流失动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径流小区定位监测为基础,研究了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及养分流失特征的影响。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青蒿模式和连翘+紫苏种植模式能较好地保持水土。各小区养分流失表现为:玉米/红苕模式小区地表径流全氮和有效氮含量高于其他小区,玉米/红苕模式和连翘+紫苏模式的小区流失泥沙全氮养分富集度高于其他小区,传统农作模式玉米/红苕通过地表径流和泥沙迁移的全氮流失总量最大,可能造成土壤耕作层肥力下降。观测期间,除由于较强的生物固氮作用,紫花苜蓿+青蒿模式增加了土壤全氮含量外,各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各小区均出现较明显的养分流失。试验证明:由于传统农作方式水土流失量最大,导致养分流失量大,对环境有较大影响。因此应注意减少传统农作方式中的地面扰动,并提高雨季地表覆盖率,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北潮土区不同轮作制度下土壤养分平衡状况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5年定点调查和取样分析,研究了湖北省2个潮土区域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并用允许养分平衡盈亏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①在几种主要轮作制中,所有作物的K肥施用量及施用比例均明显比N肥低,但几乎所有作物的K素吸收量均明显高于N素吸收量,早、晚稻吸收P、K的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作物.②不同轮作制中土壤养分平衡状况表现为N素有不同程度的盈余、P素基本平衡、K素总是亏缺的,且水田K素亏缺量明显高于早地.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减N稳P增K"和以一个轮作周期为单位进行统筹施肥的养分平衡调控措施,以实现作物生产的高产稳产和土壤养分平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稻作制与有机肥对红壤水稻土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稻作制和有机肥对红壤水稻土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稻作制和有机肥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和数量的影响不同。良好的稻作制和适量有机肥可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红壤坡耕地上营建不同抗旱措施,以顺坡耕作为对照,研究梯田、柱孔和坑穴3种抗旱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坑穴措施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改良效果优于柱孔和梯田,而柱孔对土壤全钾的改良效果最好,与顺坡耕作相比,梯田没有提高土壤的全磷质量分数;坑穴改良碱解氮和速效磷的能力高于柱孔,而速效钾则相反,坡耕地改为梯田形式后,提高了有效磷质量分数,碱解氮和有效钾的质量分数却在降低。  相似文献   

20.
太湖地区不同轮作模式下的稻田氮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研究了太湖地区稻田不同轮作模式(紫云英-水稻轮作、休闲-水稻轮作、小麦-水稻轮作)和施氮水平(0、120 kg·hm?2、240 kg·hm?2、300 kg·hm?2)下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残留特征。结果表明,水稻吸收的氮素来自肥料的比例为20.9%~49.6%,休闲-水稻轮作模式下水稻产量的获得更加依赖无机氮肥的大量投入。当季水稻对肥料氮的利用率为25.0%~41.5%,肥料氮的土壤残留率为13.4%~24.6%,其中90%以上的土壤残留肥料氮集中在0~20 cm土层,在土壤剖面中的残留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30~40 cm土层的肥料残留量仅占氮肥施用量的0.2%~0.7%。紫云英?水稻轮作和休闲?水稻轮作模式下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均在施氮24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其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小麦?水稻轮作55.6%和66.0%。稻季施氮240 kg·hm?2时,小麦-水稻轮作模式下的氮肥利用率、土壤残留率以及总回收率显著最低,损失率显著最大;紫云英?水稻轮作模式下的氮肥损失率最小,分别小于休闲?水稻轮作和小麦-水稻轮作13.9%、39.2%。不同轮作模式下,水稻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稻季施氮240 kg·hm?2时,紫云英?水稻轮作下水稻籽粒产量显著高于休闲?水稻轮作和小麦?水稻轮作,小麦?水稻轮作籽粒产量虽略高于休闲?水稻轮作,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本研究认为,选择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240 kg·hm?2,既可以保证水稻氮肥利用率而获得高产,又能减少氮肥损失而带来的环境风险,是一种值得在当地大力推广的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