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正> 1997年统计,全省129个县(市、区)发展有蚕桑生产,其中30个被确立为蚕桑基地县(市、区),年发种、产茧分别占全省总量的70%左右。年产茧在50万公斤以下的有90个县(市、区),但发种、产茧量只占全省总量的 20%左右,这类县(市、区)被称为蚕业次产区。在这90个县(市、区)中,约30个位于城市经济圈,蚕桑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逐渐萎缩,而其余的60余个县(市、区),大都分布于经济不发达,比较贫困边远的地区,自然条件有利于蚕业的发展,只是由于各自多种原因,蚕业发展缓慢,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因此从广义上讲,这60余个县(市、区)是蚕业的可发展区,只要措施得当,是可以发展而成为主产区。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黑龙江对俄农业合作项目过百本刊讯: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对俄农业合作出现喜人景象,全省对俄农业合作已有百余项目,全省境内对俄出口生产基地已累计达到124个,同时已有20多个市、县走出去,农业境外开发项目遍布俄远东地区的6个州27个区。目前,全省境内对俄出口生产基地已累计达到124个,其中养殖业基地42个,生猪存栏30万头,肉牛7万头,禽类50万只;而以畜禽养殖、农产品种植、山产品采集加工等为主的境外农业综合开发面积已累计达到14万公顷;累计输出劳务3.5万人次,劳务收入4亿多元。目前对俄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扩大到全省10市35个县(市),…  相似文献   

3.
<正> 湖北省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得到大面积应用.近几年来全省先后举办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387次,共培训人工授精员6466人,至1986年底共建人工授精站987个,其中区、乡(镇)联片供精站220个,区、乡人工授精站597个,家庭人工授精站169个.保精、输精点1048个。共有专职人工授精员1211人,兼职授精  相似文献   

4.
<正> 1981年12月1日至15日,由山西省农业厅经特处主持在太原举办了全省蚕桑生产训练班,普及栽桑养蚕技术。训练班的学员包括全省蚕区地、县农业局(蚕业局)分管蚕桑生产的局长、蚕桑站站长与技术骨干,共270余人。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应邀派员到会讲了课。  相似文献   

5.
<正>针对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江西省注重长效治理,将全省畜禽养殖区域划分为禁养区、控养区、可养区三大类,从源头上进行管控。目前,全省112个畜禽养殖县(市、区,含开发区)已全面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和地理标注工作,全省共划定禁养区1.45万个,面积约5.12万平方公里。畜禽养殖污染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向我省交办有关畜禽养殖污染的信访问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逐年上升,由八十年代末年发种量700万张增到现在900余万张。四川人多地少,蚕区大部分是方山丘陵,要拿出大量土地栽桑建蚕种场是困难的,原蚕区收茧制种是一条蚕种生产的重要途径。全省110余个蚕种场,仅有47个蚕种场有自有桑园1万余亩,其中一半左右集中在省属场,除满足原原种、原种生产用桑外,余桑生产的普种远远不能满足蚕桑生产的需要,全省85%的蚕种生产量靠原蚕区收茧制种。原蚕区是四川蚕种生产的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畜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甘肃省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从改革入手 ,抓建设 ,强管理 ,拓经营 ,扩服务 ,有效地推动了全省畜牧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发展和畜牧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 取得的成效形成了省、地、县、乡四级服务网络。全省现有畜牧、兽医、草原、改良、动检等站 (所 )1 831个 ,其中省级 1 1个、地级 4 0个、县级2 53个、乡级 1 52 7个。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省 1 0 1个地 (州、市 )县 (市、区 )已建成畜牧技术服务中心 89个 ,其中地级 1 3个 ,县级 76个 ,在建中心 3个。全省畜牧系统有教育单位 2个 …  相似文献   

8.
正为切实强化种畜禽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全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开展,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于11月14~16日在长春市举办了全省种畜禽场动物疫病净化技术培训班。全省9个市(州)、61个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负责人,9个市(州)和15个种畜禽场所在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净化工作联系人,15个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蜂业》2016,(10):41-44
<正>甘肃省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空气干燥,日照长,温差大,有利于植物泌蜜,境内高原、山地、沙漠、戈壁、盆地等复杂地貌构成了多种生态环境,主要蜜源区有3000多万亩。20世纪80年代初期,甘肃省养蜂研究所通过长达4年对全省14个地(州、市)、86个县(区、市)进行了全面普查。结果表明:甘肃蜜(粉)源植物有650多种,分属于89科286属。主要蜜(粉)源植物有20余种,形成商品蜜的主要植物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我省蚕桑生产迅速发展,蚕种需求量逐年上升,由八十年代末年发种量700万张增到现在900余万张。四川人多地少,蚕区大部分是方山丘陵,要拿出大量土地栽桑建蚕种场是困难的,原蚕区收茧制种是一条蚕种生产的重要途径。全省110余个蚕种场,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我省的桑田面积已达到150万亩,1985年蚕茧产量7.214万吨,栽桑养蚕已遍及全省的71个县、市(郊区),尤其是以江淮沿海平原为主体的苏北蚕区的突起,已彻底改变了历史上蚕桑生产偏于太湖平原一隅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江苏省农村原蚕区自1979年开始发展以来累计制种1700多万张。1991年制种量已占全省总制种量的74%以上,并随着蚕种需求量的增加还有发展的趋势,为全省茧丝绸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农村原蚕区制种这种形式,在我省蚕种制造业中已处于主导地位。从总体来看还是好的,发展是健康的。但由于发展速度快,有关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力量、生产设施以及资金的投入等还没能同步跟上,因此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解决。一、关于经营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海盐县是浙江省位居第五的蚕茧主产市县,年最大蚕种饲养量曾达到16万余张。近年来由于茧价的波动,比较效益的下降,蚕种饲养量已减少到7万余张。但这7万余张蚕种也由于制种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而使蚕种供应遇到了困难。发生了与全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省各蚕区普遍发生一种危害桑树的叶螨,进行了分布为害调查和形态学研究,查明该螨在我省各蚕区分布十分普遍。全省已调查三十余个产茧县,县县均有发生,局部和大面积成灾现象都十分明显。为害甚大。形态学研究结果并对照有关文献资料,究明该螨为叶螨科、始叶螨属的桑始叶螨(Eotetranychus suginamensis Yokoy ama)。本种在长江流域各省及陕西、北京等地亦有害桑的记载。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中国猪业》2019,(2):3-3
12.62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19 年2 月19 日报道,2019 年1 月份400 个监测县生猪存栏量较2018 年12 月份减少5.7%,较2018 年1 月份减少12.62%;能繁母猪存栏量较2018 年12 月份减少3.56%,较2018 年1 月份减少14.75%。1.45 万个据江西日报2019 年2 月15 日报道,针对畜禽养殖的污染问题,江西省注重长效治理,将全省畜禽养殖区域划分为禁养区、控养区、可养区3 大类,并要求从源头上进行管控。目前,全省112 个畜禽养殖县(市、区,含开发区)已全面完成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和地理标注工作,全省共划定禁养区1.45 万个,面积约5.12 万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16.
近期,陕西省宝鸡市园艺站组织40余名干部为果农传授人工授粉技术.目前已培训果农4000余人。 4月以来.宝鸡市园艺站派遣技术干部分赴12个县(区)30多个乡(镇),对果农进行栽培技术培训.包括人工授粉、花期管理及防冻技术,现已举办培训会60余场次。  相似文献   

17.
<正> (二)分区论述1.划区的依据和原则划区的依据: (1)自然环境条件适宜桑树生长,但地域之间有所差异。全省三个不同自然地理带,均可满足桑树生长发育所要求的光、热、水、土等条件,但不同地域光、热、水资源差异比较明显(见表5—9—2)。陕北干旱,桑树生长期短。但桑树  相似文献   

18.
贾仲伟 《江苏蚕业》1993,(2):40-41,39
<正> 随着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蚕种生产数量逐年增加,农村原蚕区蚕种生产也不断扩大。农村原蚕区在省、市、县、场、村各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据统计原蚕区生产量已占总生产量的60%以上,成为我省蚕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原蚕区生产发展较快,农村饲养技术、制种设备条件未能配套适应,管理不甚完善,基地不够稳定,原蚕区生产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加强原蚕基地建设,促使我省蚕种生产稳步发展的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一、我省农村原蚕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1.不少原蚕区仍处于零星分散状态1991年全省34个蚕种场,除少数场外,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2月21日,四川省柑桔留树贮藏技术交流现场会在眉山市青神县召开。来自全省20余个市、县(区)的农业技术专家和技术推广人员参加了会议,四川省农业厅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傅志康,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建军,省发改委高技术处、省农业厅经作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四川蚕业》2014,(3):61-61
<正>2014年8月26-27日,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蚕丝学会在荣县举行全省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现场培训会,参加培训的有部分市(州)、县(区、市)蚕桑站(局)长、学会理事、茧丝绸企业、蚕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共计50余人。会上,现场培训了蚕桑基地、小蚕共育和养蚕设施建设方法,桑枝食用菌生产技术,专题培训了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法,交流讨论了各地蚕桑提质增效和基地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