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坏死杆菌病是各种家畜都能发生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的特征是患病动物受伤的皮肤、皮下组织或消化道粘膜发生坏死,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本病在我国主要发生于羊、牛、猪和马。1发生和流行病原体坏死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及动物的粪便中,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药均能很快将其杀死。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尤其在西北广大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它对羊只发展及军马培育等危害很大。羊、牛、猪、马最易感,通过损伤皮肤或粘膜而感染。本病多见于雨季,长期在潮湿、泥泞地区放牧,在崎岖道路和荆棘丛生处行走,或圈棚潮湿、拥挤、互相践踏,都易造成皮肤的损伤而发生感染。坏死杆菌经外伤侵入机体后,在局部发育繁殖,使局部组织发炎、坏死。  相似文献   

2.
鹿的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主要为四肢部的皮肤和较深部组织以及消化道黏膜呈现坏死性病变,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坏死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毒力较弱时无致病性,但通过感染后毒力增强,并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具有群发性流行特点。坏死杆菌病是鹿场常见的多发病,成年鹿发病率较高,主要发于秋冬季节,皮肤、黏膜损伤是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争斗损伤、拨群、锯茸、跳跃损伤,地面不平或冬季地面过滑、蹄部机械性损伤等)都可引起该病的发生。该病目前无根本的预防措施,笔者认为一切能杜绝皮肤、黏膜…  相似文献   

3.
杨成 《猪业科学》2024,41(3):65-67
<正>引言猪坏死杆菌病是一种在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中广泛流传的疾病,致病菌为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该病的主要侵染部位是受到损伤的皮肤组织、口腔和消化道黏膜处,该病一般为慢性感染,病情严重时感染组织部位会发生坏死,甚至可在体内脏器官处出现坏死病灶。猪坏死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我国一些常见养殖动物如猪、牛、羊、鹿中均有发病报道,其中猪坏死杆菌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脓疱也叫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在口腔内外,皮肤和黏膜发生红斑、丘疹、水疱、脓疱、溃疡及痂块。本病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对成年羊危害轻,对羔羊危害重,死亡率在1%~15%之间。羊坏死杆菌病是坏死杆菌引起的畜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因患病部位和组织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本病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而感染,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羊传染性脓疱病常发生坏死杆菌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5.
山羊腐蹄病是由于羊圈舍潮湿泥泞和长期在潮湿低洼地带放牧,羊蹄部被树枝或铁钉刺伤后,感染坏死杆菌或节瘤拟杆菌所致。该病在我地多发生在5月后的雨季,发病率最高可达60%以上。山羊患病后,轻者影响行走,跟不上羊群,采食量下降,身体消瘦;重者造成全身感染,破坏正常的生理功能,导致死亡。现将该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1流行特点隐性感染和患病羊或带菌羊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许多禽类和野生动物是本菌的自然宿主。病原体随尿液、粪便、泪液、乳汁、鼻分泌物以及流产的胎衣、胎儿、羊水排出体外,污染饲草、水源、饲料和环境。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损伤的皮肤、黏膜等途径感染。从附睾炎和睾丸炎的雄羊泌尿生殖系统与精液中可分离出衣原体,故亦可通过配种或用患病雄羊的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而感染。子宫内的感染也可发生。螨、蜱等吸血昆虫的叮咬亦能传播该病。  相似文献   

7.
山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 ,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主要危害羔羊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 ,羔羊死亡率高 ,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损失 ,是目前危害养羊业生产的一大主要疫病。1 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危害 3~ 6月龄羔羊 ,常呈群发性流行 ,成年羊发病较少 ,人和猫也可感染该病。病羊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但以春夏发病最多 ,这可能与羊只的繁殖季节有关。由于病毒抵抗力较强 ,本病在羊群中常可连…  相似文献   

8.
羊养殖中冬春两季疾病多发,因螨虫寄生导致的羊疥螨病常发生于此季节,发病诱因是饲养环境卫生情况不佳、空气潮湿.病羊患病部位奇痒,羊只重复摩擦会导致皮肤发红或产生脓包或溃破结痂.若未及时控制病情或采用治疗方式不恰当,易导致疫病蔓延,会使病羊发育滞缓或导致其生产能力下降,还易诱发其他疾病,从而增大羊只患病死亡概率[1].因此...  相似文献   

9.
鹿坏死杆菌病是由于感染坏死杆菌所引发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在鹿养殖当中较为常见,主要以患病鹿蹄部、四肢皮肤以及黏膜等部位的坏死病变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时,还可造成患鹿口炎、食管感染,还可能发生肝、肺等部位的疾病转移,造成坏死性的肝炎、肺炎,妊娠母鹿感染后还会引发流产,若诊治不及时可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给养殖场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该病的流行规律、发病特点,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治措施,加强预防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该病所带来的危害。本文对鹿坏死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血清学诊断以及日常养殖中应注意的预防管理措施进行了相关阐述,以期为广大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属于急性传染性疾病,也被称之为羊口炎,其病原主要是传染性脓疱病毒。患病羊口唇、口腔等部位会出现脓胞、溃疡等症状,严重危害着羊群的健康生长,因此养殖(场)户和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1临床症状健康羊在感染传染性脓胞口炎后,可发现其嘴唇、口鼻、乳房以及蹄冠等部位皮肤出现脓胞及溃疡现象,脓胞破损之后会形成硬痂,呈棕褐色,甚至有的患病羊患病部位出现溃疡导致深部皮肤坏死。与此同时,患病羊高烧现象明显,精神状态不佳,食欲明显下降,部分口腔粘膜出现病变的病例会导致进食困难。在临床上,该病主要以唇型病例为主,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合感染病例也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大了诊断治疗难度。  相似文献   

11.
腐蹄病是羊的一种常见蹄部疾病,特别是高山多雾地区,多雨季节敞放的羊只容易发病。该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引起感染,以蹄间皮肤软组织腐烂,并发出恶臭等一系列病变为特征,其病原是羊坏死杆菌。  相似文献   

12.
腐蹄病是羊的一种常见蹄部疾病,特别是高山多雾地区,多雨季节敞放的羊只容易发病。该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引起感染,以蹄间皮肤软组织腐烂,并发出恶臭等一系列病变为特征,其病原是羊坏死杆菌。  相似文献   

13.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称羊口疮,是通过接触进行传播的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传播速度很快,致死率可达1%-15%,严重影响羊的健康状态,治愈后的羊发育不良,给养羊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1病原特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该病毒对高热和消毒剂都比较敏感,但是在普通的环境条件中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该病毒处于羊毛、羊舍等位置能够存活长达6个月,在牧场中能够存活2个月。2流行情况该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秋季发生,羊群不分品种和年龄,几乎都可以感染患病。主要的发病群体是3-6月龄的羊羔,而且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所以该病一般都是以群发的状态流行,大多数病羊会发生死亡;而成年羊在生产中感染本病的情况比较少,所以成年羊群中发病大多是呈散发的形式进行传播。病毒主要是通过羊只体表擦伤的皮损部位而侵入机体。如果饲养场内出现病羊或者是引入感染羊只,或者是存在病羊使用过的器具,都会增加健康羊群感染的机会。3患病表现该病的潜伏期7d左右,最长可达15d之久。根据患病羊只感染的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正>腐蹄病是蹄病局部组织发炎、坏死。该病主要是圈舍过度潮湿,蹄部长期被粪尿浸渍,角质软化,感染坏死杆菌,促成蹄间腐烂所致。猪牛羊均有发生,发病率高,常带来严重经济损失。1病因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主要是草料中钙磷不平衡,导致角质疏松,蹄变形或不正。圈舍不清洁、潮湿。因此在坏死杆菌等的协同作用下发生腐蹄病。2临床症状患腐蹄病的羊食欲降低,精神不振,喜卧,走路跛。病初轻度跛行,趾间皮肤充血发炎,  相似文献   

15.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畜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患病羊主要表现腐蹄病和羔羊坏死性口膜炎。钩端螺旋体病即细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哺乳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传染病,鼠类最易感,羊发病率较低。以上二病共同表现为皮肤或黏膜坏死症状。  相似文献   

16.
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以患羊口唇等皮薄部位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羊只患病后由于口唇部的病变,采食饮水疼痛,常表现饮、食欲的减退甚至废绝,常继发感染导致死亡.羊群中幼羊易感染且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大.本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当水冷草枯,营养条件跟不上时,常常导致此病发生,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羊只均可感染,其中以1~6月龄羔羊最易感染,偶尔也感染成年羊只,病死率较高.本病传染性极强,常呈群发性,羊群中一旦有羊只感染,甚至有少部分成年羊只被感染,就会导致全群发病,病程一般为2~3周,如果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胸膜肺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流行,常呈地方流行性,接触传染性很强。特别是在气候多变、异常寒冷的11月至第二年的2月份最为集中,此时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大小羊均可感染,但1~2月龄羔羊发病率特别高,死亡也非常严重,特别是当继发链球菌或巴氏杆菌感染时死亡率更高。病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患病羊的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病原体主要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该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发病。耐过病羊肺组织内的病原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活力,并且能够将病原体散播到周围,而使易感羊只感染。石河子垦区羊支原体肺…  相似文献   

18.
<正>传染性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杆菌侵入羊蹄缝内,造成蹄质变软、腐烂、流出脓性分泌物的一种疾病。患病羊跛行,采食草料量减少,体质下降。该病对羊产业危害较大。夏秋季高温多雨,圈舍潮湿泥泞,羊只极易患腐蹄病;日粮中钙、磷不平衡时引起羊蹄部角质疏松,蹄部被玻璃碴、尖石等刺伤均可使羊只发生腐蹄病。  相似文献   

19.
腐蹄病是羊养殖中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坏死梭杆菌和节瘤拟杆菌混合感染所导致,养殖生产中可以通过羊只之间的接触进行传播。患病羊只主要会出现运动能力受阻,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降低等情况,严重制约了羊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诱发羊养殖中出现腐蹄病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羊养殖中饲粮营养供给不足,饲养环境卫生条件恶劣等均容易导致羊只蹄部出现组织病变,引起腐蹄病的出现。本文将对羊养殖中腐蹄病出现的主要原因,疾病的临床症状以及诊断和治疗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腐蹄病的科学防治以及羊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羊衣原体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鹦鹉热衣原体而导致,主要特征是出现肺炎、结膜炎、肠炎、脑炎、羔羊多发性关节炎以及母羊流产。由于养羊数量的快速增加,导致该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并呈现蔓延趋势,养殖户、兽医工作者以及相关人员必须加以重视。1流行病学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羊以及隐性感染动物。病羊及隐性感染羊只的排泄物(如粪尿,分泌的乳汁,以及排出的羊水、胎衣等)都含有病原体,从而污染饲养场环境、饲草和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