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12周龄鸡的免疫器官,当法氏囊生长成熟,这时鸡最容易感染该病毒。这种疾病不仅会导致感染鸡的死亡,生产性能下降,而且还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致使其它疫苗免疫失效。近年来,相关部门已经加强了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仍然是严重威胁家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2.
用立克好中草药口服液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试验,从鸡的相对增重率与鸡的临床表现、死亡情况、72h扑杀观察法氏囊损伤程度,10d采血进行抗体效价检测.结果表明立克好中草药口服液能抑制鸡体内法氏囊病毒的生长,缓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症状.但不能完全杀灭鸡体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试验药物优于对照药物.  相似文献   

3.
鸡的常见疾病主要有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减蛋综合征、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等病毒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传染性鼻炎等细菌性传染病;还有球虫病、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绦虫病、蛔虫病等寄生虫病.大多数传染病需要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有些病是通过药物来预防.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发生本病的鸡场,常常出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等疫苗接种的免疫失败,这种免疫抑制现象常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因此快速准确地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对正确诊断、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十分重要。本文将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常用的检测技术进行分类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甘波罗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生病的鸡耐过后,还会使机体引起免疫抑制,因此是影响养鸡产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十多年来,养殖量的增加,加上广西的养殖又多是粗放式养殖。一些养殖户,不重视疫苗的预防,而造成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造成较大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其传染性以及发病病程十分迅速,且危害极大.一般情况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与鸡支原体、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等进行混合感染,对鸡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对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将针对此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诊断方式,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此控制此类疾病在鸡群中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近年来严重威胁养鸡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当前 ,养鸡专业户广泛采用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二次饮水免疫来预防此病 ,但由于种种原因 ,免疫效果有时不理想 ,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死亡率在 2 0 %~ 3 0 %之间 ,有的甚至高达50 %。笔者采用典型的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法氏囊组织捣碎液作免疫抗原 ,接种产蛋鸡制备高免蛋黄液 ,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1 .1 .1 动物 :1 70日龄伊莎产蛋鸡。1 .1 .2 免疫抗原 :采摘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法氏囊加生理盐水捣碎 ,反复冻融 ,…  相似文献   

8.
鸡病防治     
鸡病防治第三节病毒性疾病(下)兰州军区西安北关农场黄大为,张玲一、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雏到中雏阶段。初生雏很少生病是因为母源抗体起作用,成年鸡的法氏囊已退化,所以也不发病。1、流行病学:多发生在2-15周...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n bur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导致雏鸡和青年鸡发病死亡,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较高的死亡率,对养鸡业可造成严重危害。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虽然有疫苗预防,但保护效果欠佳,尤其发病时用一般化学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阐述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并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和治疗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研究从江苏某疑似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场采集病料,通过观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RT-PCR检测、基因测序、SPF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雏鸡攻毒等试验,证实了该鸡群发生了传染性法氏囊病,且分离到一株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JSXY株),该病毒有较强的致病力,VP4基因比较分析发现其与变异株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同源性为95%。本研究为江苏地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镇各养鸡场零星发生,对我镇林下养鸡产业造成严重危害。1发病情况印茶镇一林下养鸡户饲养6 500多只土鸡,该鸡群于5日龄用IBD弱毒疫苗进行了饮水接种。  相似文献   

13.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是指虽然对某雏鸡群已经进行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人工主动免疫,但是在免疫接种后不久或一段时间之后,该群雏鸡仍然发生或流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这种现象一直伴随并阻碍着养鸡业的发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导致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失败的影响因素,供广大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接种疫苗仍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预防方式.如果免疫失败,法氏囊病毒就会在B细胞内复制繁殖,使鸡体内B细胞大量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接种各种疫苗产生的抗体都比较少,所以各种传染病发生率增高,而且发病后康复较慢.康复率偏低。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二价弱毒细胞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预防主要靠接种疫苗,我国目前使用的IBD疫苗种类繁多,大多数为IBD血清I型毒株制备的鸡胚组织苗和细胞苗.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该种疾病能够继发感染多种细菌性和寄生虫疾病。在临床上该种疾病以严重腹泻,肌肉震颤,极度衰弱为主要特征。这几年,随着鸡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以往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防治难度越来越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法氏囊病毒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出现和扩散,再加上免疫不当等因素,使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呈现新的特点。笔者主要就一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 1990年春,我省不少地方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使养鸡业受到较大损失。据反映:他们虽接种了不同厂家的疫苗,但未能有效地抵抗法氏囊病的感染。本试验目的是为了比较各种疫苗的优劣和药物的防治效果,为今后开展法氏囊病的防治工作选择有效的疫苗及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由于此病流行快,病势猛,致病率极高,给养鸡业带来重大损失.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为了验证复方鱼腥草口服液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验证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鸡传染性法氏囊LX毒株感染未接种法氏囊疫苗的雏鸡,建立动物模型;以自拟乌梅酸枣仁提取物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口服,以黄芪多糖为对照,评价其预防和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疗效。结果表明:①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后,预防试验中测试药物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81.85%和48.24%;成活率分别为87.5%和100%。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测试药物中剂量组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黄芪多糖组(P<0.05),两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法氏囊指数分别为0.187和0.123,脾脏指数分别为0.361和0.286。中剂量组的免疫器官指数均明显高于黄芪多糖组,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试验中,测试药物中剂量组、黄芪多糖组的相对增重率分别为29.55%和46.1%,成活率分别为100%和80%。中剂量组、黄 芪多糖组的法氏囊指数分别为0.22和0.25,脾脏指数分别为0.34和0.36。经过统计学分析,上述两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乌梅酸枣仁提取物以200 mg/kg体重口服,连续5 d能有效提高人工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成活率,且预防和治疗保护率均超过80%;测试药物通过提高鸡法氏囊、脾脏指数而发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抵抗病毒侵害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禽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病毒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导致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丧失.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是导致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宜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引起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近几年来,虽然饲养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治措施也有所加强,但该病仍然时有发生,给养鸡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