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要点,并从科学养殖、对病牛隔离饲养、消毒杀菌、加强养殖场管理、疫苗接种、病情监测、降制定诊治计划、提高养殖效益等方面深入探讨了西藏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牦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高热、肺炎、急性肠胃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是牦牛养殖过程中多发病和常见病。牦牛巴氏杆菌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对牦牛养殖产业的危害十分严重。最近几年,随着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牦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严重威胁当地牦牛养殖产业的健康。笔者主要结合实际,就高原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是西藏牦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后牦牛表现高热、肺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等临床症状,对农牧民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西藏牦牛巴氏杆菌病的防治与发病原因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今后的牦牛养殖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牦牛巴氏杆菌病,指发生在海拔较高区域牦牛感染巴氏杆菌的一种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般情况下会在几天之内传染到整个牦牛群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牦牛养殖行业的发展,相关部门需有效指导养殖户对牦牛巴氏杆菌病进行预防和治疗。随着近年来中医行业的不断发展,相关养殖人员开始将中医防治理念应用到牦牛巴氏杆菌病中。基于此,主要探讨牦牛巴氏杆菌病的中医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高原牧区牦牛养殖行业当中,出现的牛巴氏杆菌病病症,体现出一种较强传染性的特点,患有该种病症的牦牛,一方面会影响牦牛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也对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会产生巨大的威胁。为了能够降低牦牛巴氏杆菌病所引发的一系列后果,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流行特点以及预防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牦牛巴氏杆菌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的传染病,是牧区牦牛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发病快、传染快,对养牛业的影响较大。经调查,甘南牧区牦牛巴氏杆菌病平均发病率达6.87%,病死率达28.70%。由于受当地高寒阴湿的地理状况影响,发病率与季节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牦牛出血性败血病又被称为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败血性和内脏广泛性出血的传染性疾病。气候突变、饲料营养价值较差、长途运输等不良因素是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青海省同仁县牦牛养殖产业是地区畜牧产业的主导产业,在当地农牧业经济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该地区一直沿用传统放牧养殖模式,牦牛放牧时出血性败血症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8.
在畜牧养殖中,疾病的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没有及时的预防和诊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羊巴氏杆菌病是羊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影响。羊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热性、急性的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笔者分析引起羊巴氏杆菌病的因素,阐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其病原菌为巴氏杆菌,多发生于春秋两季,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是造成牦牛养殖减产的主要疾病。随着高原牧区牦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率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对于养殖人员来说,一方面要了解牦牛巴氏杆菌病的症状表现,以便于在发病初期能够准确识别,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巴氏杆菌病在牛群中的扩散;另一方面又要加强日常管理,通过定期消毒、及时清理粪污、做好免疫接种等工作,预防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在防治结合的基础上,让高原牧区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巴氏杆菌病是牦牛养殖当中经常发生的一类病症。在本文中,将就牦牛巴氏杆菌病的治疗进行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西藏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现状,2019—2020年在牦牛养殖较为集中的5个乡镇,采集存栏2 000头以上的2个养殖场以及存栏30头以上的56个牧户未免疫牦牛血清1 124份,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牛巴氏杆菌血清抗体检测,并使用R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饲养方式牦牛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雄县牦牛巴氏杆菌个体阳性率为11.57%(130/1124),群体阳性率为89.66%(52/58);养殖场牦牛个体阳性率(12.96%)与牧户(10.92%)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公牦牛个体阳性率(10.07%)与母牦牛(12.45%)无统计学差异(P 0.05);3岁以下牦牛个体阳性率(5.08%)与6岁以上牦牛(22.81%)有统计学差异(P 0.01,OR=5.52)。结果表明,巴氏杆菌病在该县牦牛群中流行普遍,无养殖模式和性别差异,但老龄牦牛感染率较高。结果提示,当雄县需要加强牦牛饲养管理和巴氏杆菌疫苗免疫,及时淘汰老龄牦牛。  相似文献   

12.
玛多地区牦牛巴氏杆菌病较为常见,但藏羊巴氏杆菌病很少见,笔者在2005年7月曾遇一起藏羊巴氏杆菌病,现将有关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以高热、肺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败。近年来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在甘南牧区发病率有所上升,若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牧民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现对该病的诊治及如何在甘南牧区防控好甘南牦牛巴氏杆菌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条件致病性传染病,对牦牛养殖的危害较大。牦牛一旦发生本病死亡率较高,所以必须重视该病的有效防治。1病原该病的致病原为多杀型巴氏杆菌,巴氏杆菌为两端钝圆的短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该菌广泛存在于大自然中,在动物体内也有寄生。巴氏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差,阳  相似文献   

15.
巴氏杆菌病是较为常见的牦牛养殖中出现的一种病症,通常引起这种病症的原因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导致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每年都会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但是仍然时有发生,严重的影响到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笔者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畜牧区的这种病症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当前生猪产业向好发展,又因传统生猪养殖技术比较落后,猪巴氏杆菌病常常发生.特别是猪巴氏杆菌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比较高,这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与防疫压力.本文从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综合防控等多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提高生猪养殖者对猪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控事项能够有更充分、科学、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鸡鸭的需求量也不断提升.在鸡鸭的养殖过程可出现疾病,但巴氏杆菌病为一种不常见疾病,养殖户容易忽视.为了保证鸡鸭养殖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养殖户经济利益,本次对鸡鸭的巴氏杆菌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常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见于秋末、春初,一般为散发或呈小范围暴发性流行。但此病多数为急性经过,若不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此病的发生一般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天气处于剧  相似文献   

19.
牦牛巴氏杆菌病是牦牛养殖业中的常见病,又被称为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高度接触的传染性特点,传播速度快和死亡率高,如果发现不及时,增加治疗的难度,而且造成牦牛的死亡,影响养殖效益.为此,应该明确牦牛巴氏杆菌病的危害和发病特点,并且做出科学诊断,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0.
牦牛养殖是我国畜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品质有所改善,肉质食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牦牛养殖中,焦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它的出现阻碍了牦牛的健康生长,给牦牛养殖人员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促进牦牛健康生长,养殖人员要掌握牦牛焦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