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黑龙江省林口县是全省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县到2012年玉米制种基地发展到1万hm2,制种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推进现代大农业发展的战略性新产业。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的生产经营驶入了市场化轨道,经营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激活了种子生产要素,推进了现代种业快速发展,培育推广了一大批玉米优良品种,为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2.
程超  刘凤英 《种子科技》2002,20(2):96-97
平泉县是全国较早的玉米、高粱杂交制种基地之一 ,仅玉米杂交制种历年都在 4 0 0 0公顷以上 ,最高年份达 6 0 0 0公顷。 1992年成为国家杂交种子基地县后 ,曾创全国县级“四项”之首和最先推出种子生产体系“五项”改革 ,获河北省省长特别奖 ,1996年又成为农业部玉米杂交种子质量认证试点县。随着种子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不但致富一方农民 ,而且平泉种子优质名牌也得到很多省、市、区的用户和农民的认可。当前 ,种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后 ,种子的生产、经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武威市农业部门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种子工程的机遇,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对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种子企业经济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全市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1万公顷,较上年增长1.4倍,生产玉米杂交种5960多万千克,其中对外预约制种面积占玉米杂交制种总面积的96%以上。制种产量高,种子商品性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开发潜力。但是,在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协调因素,严重影响着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1存在问题1.1法制观念淡薄《种子法》明确规定,“商品种子生产实行…  相似文献   

4.
强化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管理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绍国 《种子科技》2007,25(4):29-30
杂交水稻制种是农业生产上"企业 基地 农户"联系最紧密的一个产业,也是重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和国有种子企业的改制,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增加,制种基地也随之大面积和大范围扩张,加剧了生产基地的争夺,引起生产企业与基地政府和村社的矛盾,给生产基地管理带来了诸多负担。为进一步贯彻《种子法》,促进水稻制种产业进一步发展,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1玉米种子生产现状:玉米是黑龙江省粮食作物中的主栽品种,常年生产面积都在360万hm^2以上,居全国粮食生产省的首位,年需种量约1.1亿kg。《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在种子生产、经营上,实行了有条件的放开,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虽然有效地调动了育种家的积极性,丰富了市场供求。但由于受我省气候条件所限,有70%左右的玉米种子要到省外去制种或预约制种,这样就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6.
顾玉民 《种子》2001,(6):45-45
随着《种子法》的实施 ,对出现的种子质量问题的处理力度加大 ,种子质量成为种子企业的生命线。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 ,如何保证玉米种子的质量 ,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 ,同时关系到种子企业的经济效益 ,乃至生存。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 ,为了把好玉米种子的质量关 ,尤其要注意杂交玉米制种中的几个问题 :1 合理做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的落实工作制种基地大都选择在山区或贫困地区。由于杂交玉米制种能给农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于是有的农户就不顾自身的劳动力 ,拼命地多种地。在玉米抽雄期 ,有些农户由于劳动力不足 ,极易造成抽雄不及时。因…  相似文献   

7.
玉米杂交种制种的基本任务,就是按照种业企业的经营计划,生产出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品种与数量满足企业自身需要的种子.选择一个适宜的种子生产基地,是保证种子生产成功的基础.在玉米制种生产的实践中,由于制种基地选择不当,就会给种子生产基地和种子经营企业造成经济损失.选择基地通常需要考虑下面几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甘肃杂交玉米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麟  杜世军 《种子科技》2003,21(5):272-273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种子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种子产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甘肃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玉米杂交种生产上已发展成我国重要的种子生产基地。本文仅就目前甘肃玉米杂交制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是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面积最大的省份,做好基地建设、维护种子基地生产秩序是全省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职责的应有之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以来,基层种子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维护了种子市场,但在具体适用《种子法》条款特别是第七十七条时理解不一,适用法律是否准确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且该问题如何解决已变得较为迫切。《甘肃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以下简称《省种子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对农作  相似文献   

10.
朱新明 《种子科技》2003,21(1):2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一年来,为保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种子质量,以法治种,推动种子产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执行中,《种子法》的某些条款还存在着操作性不强和对种子质量问题难以追究的问题。酒泉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有效地贯彻实施《种子法》,加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的管理非常重要。下面就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问题谈谈我们的对策与作法。1不需要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几种情况《种子法》第四章第二十条规定,主要农作物…  相似文献   

11.
喻志东  胡金林 《种子科技》2001,19(5):261-262
(一 )自从这个世界有了农业 ,就有了农业种子。但早期的种子是纯自然繁殖物 ,其主要作用是维持农业的延续。但其产量、品质以及社会化水平却相当有限。自从种子被赋予人类的智慧 ,从科学试验中走出来以后 ,种子的产量和品质都大大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相应地种子也就具有了社会属性 ,商品化市场化水平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到现代 ,种子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价值也就越来越重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推动了种子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水稻的二次绿色革命 ,特别是 70年代中后期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和大规模投入生产 ,使我国的粮…  相似文献   

12.
甜瓜种子老化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老化处理的方法对当年采收的甜瓜种子进行48h~216h中8个时间段的处理,加对照、1993和1986年种子,经恒温发芽、低温发芽、TTC测定和田间出苗试验,结果显示:甜瓜种子活力随人工和自然老化的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短期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下降不太明显,而反映发芽速度、幼芽生长状况的相应指标出现变化提前。长期处理的种子上述几种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种子活力越低,种子的适应性越差。POD、CAT活性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MAD含量则随种子的活力降低而升高。认为室内选用发芽率与发芽速率或幼芽生长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为实际的反映出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种子安全贮藏及延长寿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子入库 1.1分等贮放 种子入库前虽然经干燥、清选等加工处理,由于种子产地不同,收获季节不同,含水量与纯净度等均有差异,因此入库前不但要将不同品种的种子严格分开,必须分别堆放,做到"五分开",即品种好坏、干湿、新陈、有虫和无虫分开,入库的种子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4.
1 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对种子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专业性、技术性更强。种子管理部门必须更新观念,要求种子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种子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能熟练掌握。过去在“三位一体”的体制下,大都忙于经营,重视经营管理,而忽视了种子行政管理,对管理的这篇“文章”没有做好。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法》学习不透彻,理解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5.
袁双孝 《种子科技》2009,27(9):37-37
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把握好杂交水稻种子贮藏关,对提高种子生产企业经济效益,解决制种丰产和歉收年矛盾,确保大田生产用种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我地实际情况,浅谈杂交水稻种子贮藏阶段应掌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搞好种子认证提高种子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 《种子科技》2002,20(6):321-322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制胜战略将是新世纪的必然抉择。同其他产品一样 ,种子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为以质量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全方位的竞争。因此 ,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已成当务之急。为了满足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应对加入 WTO的挑战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 ,推行种子认证制度。1 种子认证概述种子认证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一种制度 ,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 ,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种子认证主要是通过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来确认种…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科学有效地调控种子市场,保障农作物种子供应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我国种子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种子市场主题及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国有种子公司实行了事企分离和政企脱钩,一大批具备资质的集体和个人股份制种子公司相继成立,种子市场形成了国有、集体和个人共存的多元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维护广大农民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提高种子企业的信誉度,种子企业应订立种子购销制度,把好种子准入和退出关.首先,所调的种子应是通过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其次,应根据种子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适宜种植区域和公司及农户的需要,参照各种子的产地和各公司的调拨价,择优选择正规渠道的良种场或公司.  相似文献   

19.
陈银华 《种子》2008,27(4):109-110
种子管理是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与农业部相关种子管理规定,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受上海市农委的委托承担了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质量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能。近年来,市、区(县)种子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和对生产、流通领域质量监督,在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保证农业用种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夯实种子管理基础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具体部署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种子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