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水抗旱稻具有节水抗旱、优质稳产等多种优点,旱优 73 作为节水抗旱稻的代表品种,在湖南省综合表现优良。为促进该品种的种植推广,本文介绍了旱优73在湖南省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节水抗旱稻具有抗旱节水、抗病虫、高产高效等多种优点,旱优73为新型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在阜南县综合表现优良。该文总结了其在阜南县的种植表现,从播种前的准备、播种、播种后的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节水抗旱稻旱优73的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节水抗旱稻具有抗旱节水、抗病虫、高产高效等多种优点,旱优73为新型的节水抗旱稻品种,在阜南县综合表现优良。本文总结了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阜南县的种植表现,并从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蚌埠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节水抗旱稻是指既具有水稻的高产优质特性,又有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的栽培稻新类型。"旱优73"是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联合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节水抗旱、耐高温、稳产优质的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种植推广,该文介绍了"旱优73"近年来在蚌埠市的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熟期适宜、抗逆性好、产量高、米质优,综合表现突出,适合沿淮流域推广种植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以期指导广大农民科学种植管理,从而提高节水抗旱稻种植效益。根据沿淮流域节水抗旱稻生产实际,近两年引进了11个节水抗旱稻新品种进行对比筛选试验,从品种生育特性、主要经济性状、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从而筛选出适合沿淮流域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节水抗旱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旱优650”、“旱两优8200”的产量较高、农艺性状、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沿淮流域推广种植。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沿淮流域种植耐旱、抗病虫、高产节水抗旱稻新品种。为提升节水抗旱稻增产潜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安乡县种植的节水抗旱稻品种,于2017年开展了品比试验、高产示范和再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品比试验中产量较高的品种为旱优549、旱优73,其他3个品种较旱优73减产;高产示范中旱优73、旱优113产量较高,分别较周边同熟期水稻大田增产1 267.5、1 654.5 kg/hm~2,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再生栽培试验中旱优73表现较好,2季产量合计达10 332.0 kg/hm~2。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石屏县异龙湖畔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采用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3进行旱直播旱管种植。结果表明,旱优73在减肥减药节水的情况下长势非常好,经测产,实收产量低产田达9546.0kg·hm-2,中产田达10519.5 kg·hm-2,高产田达12373.5 kg·hm-2,直播旱种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吉安县的推广前景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旱优73是三系籼型杂交节水抗旱稻新组合,具有优质高产抗旱、中抗稻瘟病的优点。本文阐述了旱优73在吉安县的推广前景,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其在吉安县的生产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的生产主体责任,惠安县农业农村局针对全县4万多亩冬种胡萝卜流转土地在夏季出现大面积养地的休耕现状,深挖旱粮种植潜力,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发展旱粮生产。2022年,惠安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多家农业企业在全县5个镇7个村利用微喷灌节水设施,引进试种“旱优73”“恒丰优粤禾丝苗”等抗旱稻总面积540多亩,以期进一步探索利用微喷灌节水设施,全面实施旱地粮菜轮作新模式,优化旱地粮食生产结构,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发展、提质增效。抗旱稻“旱优73”经测产平均亩产量达550 kg以上,其关键技术集成应用,节水、省肥、省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为惠安缺水旱地找出一条更加适合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旱优73号是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共同选育出的节水抗旱稻新组合,属于三系籼型杂交稻,2010-2011年在安徽、湖北多点进行试种示范,均表现出稳产、抗旱、抗倒、适应性广等优点。结合旱优73号的特点与安徽水稻种植区的气候特点,综合评估后得出旱优73号在安徽具有较好的推广与应用前景,有利于安徽水稻产量稳定增加,为农民创造更高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市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作为水稻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在种植户中掌握适宜栽培技术不足,本文以广西省桂林市全州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例,从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栽培生产地环境、整地、品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档案管理等方面探讨节水抗旱稻栽培技术,为节水抗旱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旱优73号是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共同选育出的节水抗旱稻新组合,属于三系籼型杂交稻,2010—2011年在安徽、湖北多点进行试种示范,均表现出稳产、抗旱、抗倒、适应性广等优点。本文介绍了旱优73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在安徽省的推广成效,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2个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73’‘WDR129’)和2个旱敏感水稻品种(‘H优518’‘扬粳4038’)为材料,设置5个灌溉梯度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灌溉量对节水抗旱稻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量为80%(27. 42 L/株)时,‘旱优73’的产量降低不显著,‘H优518’的产量降低了25. 5%,差异显著;灌溉量为60%(20. 81 L/株)时,‘WDR129’的产量无显著变化,而‘扬粳4038’的产量降低了16. 87%,差异显著。综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节水抗旱稻‘旱优73’在80%灌溉量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产量并未显著降低;‘WDR129’在灌溉量为60%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产量并未显著降低。可见,‘旱优73’的适合灌溉量为27. 42 L/株,‘WDR129’的适宜灌溉量为20. 81 L/株。  相似文献   

14.
以旱优804、旱优649、旱优650和旱优813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传统栽培和旱播旱管2种种植方式下节水耐旱稻生育进程、产量、外观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旱播旱管条件下节水耐旱稻播始历期(播种至始穗)、灌浆成熟期(齐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分别比传统栽培条件下长6.5、2.5、10.2 d;与传统栽培相比,节水耐旱稻旱播旱管条件下株高矮21.7 cm、穗长短2.9 cm、有效穗数少8.09%、每穗总粒数少10.43%、结实率高4.2百分点、千粒质量低5.75%、产量低31.35%;旱播旱管降低了节水耐旱稻稻米垩白粒率,但提高了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节水耐旱稻旱播旱管生产资料总投入较传统栽培低35.54%,且成本收益率高7.71百分点.旱播旱管是水资源匮乏地域节水耐旱稻种植的合理方式,为节水耐旱稻生产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桂林市节水抗旱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节水抗旱稻作为栽培稻品种的一种新类型,应掌握其适宜栽培技术。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节水抗旱稻种植为例,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收获、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节水抗旱稻旱种旱管栽培技术,以期为节水抗旱稻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节水抗旱稻已成为山丘等旱地主要粮食作物,但相关栽培技术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73为材料,研究覆膜与无膜栽培方式对植株干物质积累、茎鞘物质输出率和转运率、氮磷钾含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下旱优73株高和分蘖在孕穗期和成熟期显著高于无膜处理;干物质转运率和输出率在2个处理间差异显著;覆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旱优73地上部分的全氮含量,而对磷和钾含量影响较小;同时,覆膜处理下单株产量显著高于无膜处理,直接原因是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可以提高旱优73的生物量积累,促进养分输出,并向籽粒转运,通过提高有效穗数和结实率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旱优73是籼型三系节水抗旱稻新组合,具有节水抗旱、抗性强、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根据近几年对其亲本的观察和制种实践,总结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节水抗旱稻在湖南的发展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抗旱稻以较强的耐旱性、丰产性,对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成为棉田改种和水资源不足稻田的高效种植选择。国内多家育种单位培育的一系列节水抗旱稻品种,但湖南省内尚未有育成品种或栽培技术研究。为此,提出了选育和引进适应湖南省栽培的节水抗旱稻品种、研究推广配套的栽培技术规范,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的技术策略,即:加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引进筛选,加强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选育,加强节水抗旱稻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旱优73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育成的三系杂交节水抗旱稻组合,该组合在安徽旱种旱管、旱种水管、水种旱管等不同栽培模式下,均表现出抗旱、抗倒、米质优、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2014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在沿淮地区的产量表现、抗逆性、米质、主要农艺性状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以杂交节水抗旱稻‘旱优73'和‘旱优3号'及其亲本为材料,采取一种高通量96深孔板提取水稻DNA的方法进行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结果表明:该提取方法获得的DNA纯度高,能满足正常的SSR分析,利用引物RM208和RM336扩增的条带清晰可辨,可对‘旱优73'和‘旱优3号'杂交种子纯度进行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