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七叶一枝花是一种较为名贵中药材,野生的资源奇缺。这几年大家对七叶一枝花的野生种植转为人工育苗种植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视,为了提高培育七叶一枝花育苗率,介绍七叶一枝花的根茎催芽及种子育苗栽培。从七叶一枝花的生长环境、光照、选地、遮阴、施肥等方面介绍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的消耗,满足市场需求,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选择常绿林地(杉木林地)、阔叶林地(核桃林地)与灌木林地(金银花林地)3种类型的林地,采用湖南洪江八面山生产的七叶一枝花种子和根茎切块2种繁殖材料,开展了林下育苗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繁殖材料时,应采用种子繁殖,可减少野生资源的消耗,大量提供种苗,有利于规模化种植;不同繁殖材料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直栽林下规模种植时,宜采用直播直栽,可节约生产成本,提早投产;3种不同类型林地种植时宜选择阔叶林地,符合七叶一枝花的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七叶一枝花野生资源的消耗,满足市场需求,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保护生态环境,选择常绿林地(杉木林地)、阔叶林地(核桃林地)与灌木林地(金银花林地)3种类型的林地,采用湖南洪江八面山生产的七叶一枝花种子和根茎切块2种繁殖材料,开展了林下育苗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选择繁殖材料时,应采用种子繁殖,可减少野生资源的消耗,大量提供种苗,有利于规模化种植;不同繁殖材料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直栽林下规模种植时,宜采用直播直栽,可节约生产成本,提早投产;3种不同类型林地种植时宜选择阔叶林地,符合七叶一枝花的生态习性和生长发育规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了湖南西部地区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物候期.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的茎、叶等比野生植株生长高大.花期比野生提前且稍短,而果期延长.根据植株生长发育消长规律町将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的物候期划分成出苗期、伸长期、展叶期、开花期、结实期、枯死期、萌芽期、越冬期等八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了湖南西部地区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及物候期。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的茎、叶等比野生植株生长高大,花期比野生提前且稍短,而果期延长。根据植株生长发育消长规律可将人工栽培七叶一枝花的物候期划分成出苗期、伸长期、展叶期、开花期、结实期、枯死期、萌芽期、越冬期等八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毕节地区野生重楼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毕节市野生重楼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区域及资源现状并为其人工种植与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依据,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查和样本采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全市54个乡镇的野生重楼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所调查的54个乡镇全部有野生重楼分布,但居群内个体多在8株以内,主要分布于海拔1 000~2 000m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喜生长于杂木林、灌木林、阔叶林下阴湿处。分布的种类有七叶一枝花、滇重楼、狭叶重楼、球药隔重楼、黑籽重楼和毛重楼6种,其中调查区域内以七叶一枝花数量最多,共收集到66份。毕节地区海拔1 000m以上腐殖层丰富、水分充足的林下均较适宜重楼生长,但野生重楼资源正在急剧减少,迫切需要开展重楼人工种植,并对野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摸清大方县野生重楼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区域及资源现状,为大方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的人工种植、合理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实地走访和样本采集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大方县28个乡镇野生重楼属植物资源的种类及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方县野生重楼资源减少严重,只有13个乡镇有野生重楼属植物分布,且个体多在8株以内;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2 000m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种类有七叶一枝花、狭叶重楼、球药隔重楼、云南重楼及毛重楼等5种,以七叶一枝花的数量居多。大方县海拔1 000m以上、水资源和腐殖层丰富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较适宜重楼属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给重楼属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实地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赫章县25个乡镇的野生重楼属植物资源种类、分布区域及资源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25个乡镇中只有9个乡镇有野生重楼属植物分布,且个体多在8株以内;主要分布在海拔1 600~2 100m的针阔混交林下,种类有狭叶重楼、七叶一枝花、滇重楼、毛重楼及黑籽重楼等5种,以狭叶重楼和七叶一枝花的数量居多;首次发现黑籽重楼分布。赫章海拔1 600m以上、水资源和腐殖层丰富的针阔混交林下较适宜重楼属植物生长,但野生重楼资源减少严重,人工种植迫在眉睫,需对野生资源进行合理保护。  相似文献   

9.
七叶一枝花,又名七叶莲、重楼、草河车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在我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安徽、湖北等地均有分布。因其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近年来,民间滥挖日益严重,野生资源锐减,加之药用部位生长周期长,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医用需求。鉴于此,本文系统介绍七叶一枝花的人工栽培技术,既可缓解其野生资源枯竭,又能促进适宜栽植地区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正>重楼被誉为植物抗生素,列入《中国药典》的重楼仅有滇重楼和七叶一枝花。因滇重楼药用价值最高、质量最好,固多以滇重楼入药。重楼是著名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胶囊等的主要组成药物。一、市场前景迄今为止,重楼仍主要来自野生,目前尚无大规模人工种植的产品。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制药企业对重楼原料的用量大幅度增加,长期掠夺性采挖使野生重楼越来越少,人工种植成为解决重楼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其种植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编读互动     
<正>来电来函陕西读者赵文君来信咨询:中药材重楼市场前景如何?种植重楼应注意什么问题?答:种植前景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在治疗炎症方面有独特疗效。随着需求量不断增加,野生重楼资源面临枯竭,重楼市场价格逐步上扬。产销矛盾突出是重楼中药材的现状,仅依靠野生重楼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有待人工培育种植解决市场供需不平衡,因此种植重楼具有很好的市场。但现今重楼种植技术还不成熟,生长周期长,投  相似文献   

12.
重楼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又名七叶一枝花、蚤休、灯台七、草河车。重楼分滇重楼和华重楼两个品种,制药厂及药市收购均以滇重楼为主。人工种植应识别真伪,避免盲目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保护海螺沟野生重楼资源,给区域野生重楼人工驯化和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螺沟生长的野生重楼种类、分布及生境条件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研究发现,海螺沟共有8种野生重楼植物,包括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var. chinensis)、黑籽重楼(P. thibetica)、禄劝花叶重楼(P. luquanensis)、短梗重楼(P. delavayi)和毛重楼(P. mairei)5个种,球药隔重楼(P. fargesii var. fargesii)、狭叶重楼(P. polyphylla var. stenophylla)和具柄重楼(P. delavayi var. petiolata)3个变种。多生长在海拔1600~2400 m的常绿阔叶林、杂木林及竹林灌丛中,适宜的土壤为酸性或中性的砂壤土、腐殖质土。【结论】海螺沟重楼种类和数量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分布最广的是七叶一枝花,为《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是海螺沟主流野生重楼品种,可在当地发展野生品种的人工驯化和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七叶一枝花的生长习性,概述了其育苗技术,总结了其林下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栽植、栽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七叶一枝花林下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的七叶一枝花种子生产实践研究,制定了七叶一枝花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对七叶一枝花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母株选择与处理、种植管理、授粉、护果、病虫害防治、种子采收、种子加工、种子质量及检验、包装、贮藏和运输等方面开展研究,明确种子生产过程各个关键环节最优方法和指标,以规范七叶一枝花种子生产,为其种子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有消炎止痛、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能,用于毒蛇咬伤、痈疮肿毒、风湿性关节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癌肿、跌扑伤痛等症。它原是野生于山坡阴湿处及灌木丛下,近年来人工驯化成功。  相似文献   

17.
七叶一枝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七叶一枝花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及搭设荫棚、繁殖、移栽、中耕除草与清沟排渍、施肥培土、病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内容,以期为七叶一枝花的人工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七叶一枝花又名重楼,有消炎止痛、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凉肝定惊之功能,用于毒蛇咬伤、痈疮肿毒、风湿性关节炎、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癌肿、跌打伤痛等症。它原是野生于山坡阴湿处及灌木丛下,近年来人工驯化成功。  相似文献   

19.
重楼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茎,又名七叶一枝花、蚤休、灯台七、草河车。重楼分滇重楼和华重楼两个品种,制药厂及药市收购均以滇重楼为主,人工种植应识别真伪,避免盲目种植。重楼以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  相似文献   

20.
以福州市闽侯县2个七叶一枝花野生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重要值和生态位分析其对分布区域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七叶一枝花在2个野生种群草本层中重要值均较大,排名靠前,但Shannon-Wiener和Levins生态位宽度均较窄,说明其在个体数量上占有优势,但个体较小,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偏弱;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相似比例均较高,反映2个野生种群主要草本植物的生态习性相近,对环境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七叶一枝花在群落中的地位,导致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