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发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种科研优势,推促品种成果转化利用。尽快了解新品种的适应生态区域,实现良种与生产条件相对应。通过试验鉴定筛选出小麦新品种:西农1353、西农1355、西农1098、西农833等4个可以在本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河南省最新国审的18个小麦新品种的产量与8个主要性状进行关联度分析,以探索小麦产量与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大小关系,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粒数>成穗率>基本苗>株高>有效穗数>全生育期>最高茎蘖数>千粒重。其中,穗粒数、成穗率、基本苗、株高是制约产量的最大因素;有效穗数、全生育期、最高茎蘖数、千粒重对产量的制约力依次变小。这一结果可为小麦新品种的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1.超矮秆小麦新品种——高粱穗一号。从小麦特殊变异单株中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半冬性,株高45厘米,穗长15~18厘米,主穗最长可达22厘米,穗宽6厘米,麦穗奇特,穗型似高粱。每穗分枝多达18个,穗粒数180~280粒,千粒重50克。抗病性好,好种易管,亩产量高的可达750公斤。亩用种10公斤,播种期以10月5日至20日为宜。2.太空大粒王一号。半冬性,株高65厘米,穗长15~17厘米,穗粒数120粒,千粒重58克。茎秆强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黄淮南片麦区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数据参考,通过对2003-2013年黄淮南片麦区的国审小麦品种的产量3因素、容重及其亲本来源进行搜集分析,结论如下:黄淮南片麦区国审小麦品种主要特征是成穗数约630万/hm2,穗粒数约35粒,千粒重45 g,容重约800 g/L;适当减少穗粒数,可以提高成穗数、千粒重和容重,对产量和品质潜力的进一步挖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003-2013年在黄淮南片麦区国审小麦亲本中,周麦9号、新麦9号、豫麦18、周麦13和周麦16被用作亲本次数5~8次,可以被认为是骨干亲本。  相似文献   

5.
以黑麦、硬粒小麦、小黑麦、普通小麦(中国春和豫麦18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杂交组合F1及其与亲本间株高、穗长、分蘖数、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芒的形状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F1间各个性状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以中国春×黑麦的F1株高最高(152.0cm),分蘖数最多(49个);以小黑麦×豫麦18号的F1植株穗长最长(13.3cm)、小穗数和穗粒数最多(分别为34.4和76.4);以硬粒小麦×小黑麦的F1千粒重最高(43.3g)。3个组合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而硬粒小麦×小黑麦的F1各个性状表现为负向杂种优势,说明小麦不同杂交组合F1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薯麦五号"小麦属冬春兼用型小麦新品种.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矮秆,中早熟,分蘖力特强,株高75厘米,穗长14~16厘米,穗粒数100~120料,千粒重50~55克.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宝景麦161的抗逆性、高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对河南省13个地区种植的宝景麦161的穗粒数、千粒质量、有效穗数、最高分蘖数、成穗率、株高、容重、黑胚率等性状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宝景麦161在穗粒数、千粒质量、有效穗数、最高分蘖数、成穗率、株高、容重、黑胚率等产量及相关性状方面均有良好的广适性和环境稳...  相似文献   

8.
正豫审旱地新品种鹤麦801,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4014,品种来源为99-6/周麦18,适宜河南省丘陵及旱地麦区早中茬种植,经过河南省旱地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洛旱27号增长6.8%。产量构成三要素:亩穗数28万~33.9万,穗粒数31.9~38.3粒,千粒重35.8~41.4 g。其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把握最佳时期播种旱地小麦生产受当地土壤墒情限  相似文献   

9.
为了了解近年来山西南部旱地小麦的育种趋势,对2015~2019年山西南部旱地小麦区域试验中共计65份品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区域试验小麦品系的产量变异系数最大,为12.12%;产量构成三要素的变异系数顺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不同年度间区域试验小麦品系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均在40 g以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株高、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三要素对产量的直接作用顺序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但综合作用中株高的贡献较大.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是影响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在育种过程中应注重二者的协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品种来源:08CA137/山农17。特征特性:冬性。全生育期226 d,熟期与周麦18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片细长,深绿色,株高79.4 cm,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强。穗纺锤形,穗层整齐,熟相好,长芒,白壳,白粒,角质,饱满度好。亩穗数40.1万,穗粒数37粒,千粒重46.0 g。籽粒容重803 g/L,粗蛋白14.57%,湿面筋35.1%,稳定时间5.2 min,吸水率60.9%。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产量表现:2016-2017年度中作小麦联合体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7.0 kg,比对照周麦18  相似文献   

11.
郝秀娟  薛双 《北京农业》2005,(11):40-40
京9843是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李彰明教授用系统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411×冀87-5108×Q6,品种特征为长芒、红粒,株高85厘米,穗粒数28粒,千粒重48克,适宜667米2穗数40万.2000-2002年经过北部冬麦区区试,平均667米2产450千克,最高667米2产达560千克,比对照京冬8平均增产20%以上.被国家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十五"重点种子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正>一、超早熟一号株高75厘米,早熟,半春性,穗长10~12厘米,穗粒80~120粒,千粒重50克,角质白粒白壳长芒,属于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3.
沈稻18是沈阳农业大学王伯伦教授等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09年通过辽宁省审定。沈稻18苗期健壮,分蘖力中等。株高105~110厘米,株型紧凑,每平方米350~400穗,半直立穗型,每穗成粒数150~200粒,千粒重24.2克,部分粒有芒。  相似文献   

14.
<正>品种名称:隆平麦518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7选育单位:郑州友帮农作物新品种研究所品种来源:豫麦34/豫麦41/豫麦35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6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叶片窄长。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强,灌浆快。株高79厘米,株型紧凑,穗层不整齐,叶片上冲。穗椭圆形,穗小,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饱满度较好。平均每667平方米穗数44.0万穗,穗粒数27.1粒,千粒重47.6克。抗病  相似文献   

15.
一、超级小麦新品种——超大穗三号 株高70厘米,半冬性,穗长15~18厘米,穗粒120~140粒,千粒重50克。抗病能力强,高抗干热风,落黄好,抗倒伏。长相好,整齐一致,茎秆粗壮,增产潜力大,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50~700千克,特殊田块可达800千克,农户称之为"吨小麦"。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河南省近年来新审定或主推的30份小麦新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对干旱和灌溉处理下的抽穗期差异、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经济产量、株高、抽穗期、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指标的分析,发掘和利用耐干旱胁迫的小麦品种,以期为小麦抗旱高产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西农583抽穗最早,为3月16日,周麦18抽穗最晚,为4月12日,其余品种抽穗期在3月23日至4月8日之间;干旱处理和灌溉处理抽穗期相差最短的为周麦18,为6 d,抽穗期相差最长的为西农583,为20 d;不同品种的抽穗期在3月16日至4月12日之间,灌溉处理下不同品种的抽穗期在4月5~18日之间;利用聚类分析法可将参试材料分为4大类:第1类较抗旱材料2个;第2类对水分较敏感材料12个;第3类对水分敏感材料12个;第4类对水分强敏感材料4个。本试验为培育、推广较抗旱小麦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周口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给当地小麦品种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9家科研院所选育的15个小麦品种在郸城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与最高总茎数、容重呈显著正相关;与基本苗、亩穗数、株高、千粒重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与穗粒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成穗率、全生育期呈负相关,但不显著。亩穗数与最高总茎数呈显著正相关;穗粒数与最高总茎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最高总茎数呈显著正相关;亩穗数与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又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通过聚类分析,15个品种大致可分为3个集群,Ⅰ集群中有泛麦51、安科1602、泛麦57、中优69、华皖麦2号;Ⅱ集群中有周麦36、周麦18;Ⅲ集群中有航麦818、新麦55、泛麦56、华皖麦219、新麦56、安麦23、商麦186、苑丰13。其中,Ⅰ集群中5个品种产量分别为8 605.4 kg/hm2、8 509.1 kg/hm2、8 336.2 kg/hm2、8 269.5 kg/hm2、8 247.3 kg/hm2,比对照品种周麦18分别增产13.08%、11.81%、9.54%、8.66%、8.37%,比辅助对照品种周麦36分别增产14.71%、13.43%、11.13%、10.24%、9.94%,增产达到显著水平,以上5个小麦新品种综合性状较好、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宜在周口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薯麦五号是小麦专家盂昭璜利用豫麦18与红薯远缘嫁接选育而成,属冬春兼用型小麦新品种.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矮秆中早熟,分蘖力特强.株高75厘米,穗长14~16厘米,穗粒80~120粒,千粒重50~55克,茎秆坚韧,高抗倒伏.  相似文献   

19.
1新麦26强筋小麦新品种简介1.1性状新麦26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成熟期比周麦18略早。幼苗半直立,长势旺,叶长卷,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冬季耐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偏弱,抗倒伏能力中等,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旗叶短宽、平展,深绿色。熟相一般,产量三要素较协调。多年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成穗40万~43万,穗粒数29~33粒,千粒重39.3~47.4克左右。穗纺锤型,籽粒角质,卵圆形,大小均匀。1.2品质容重788克/升,蛋白质(干基)  相似文献   

20.
正1山农30号为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李斯深教授小麦育种课题组育成的大穗型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泰农18/临麦6号。突出特点为新型大穗,抗倒抗病,品质优良。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叶色中绿,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株高82 cm,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茎秆较硬。穗近长方形,白壳、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较好。亩穗数36.6万穗,穗粒数39.7粒,千粒重47.8 g。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