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地块选择、整地做畦、及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合理采收等方面阐述了春播荠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生产者高效种植荠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毛豆—棉花—荠菜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种植方式的安排,毛豆、棉花、荠菜的具体栽培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种植模式在射阳县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拱棚菜用大豆套种荠菜栽培技术张志焱王磊早春中拱棚内春茬菠菜收获后,种植菜用大豆(又名毛豆)套种荠菜,每亩一季产值可达6000元,为发展高效农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一、选用良种菜用大豆选用中国农科院湖北油料研究所培育的优良早熟品种“矮脚早”;荠菜系头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饮食界的提升,在日益追求情调和注重营养保健的今天,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已成为一种时尚。在这春风送暖的日子里,如果能吃上一碟野菜不仅能增添浓厚的山野风味,还能够增加营养,防治疾病,这简直是美上加美,然而,荠菜常被人们作为一种野生作物甚至杂草,没有正规精细种植过,故品质低劣、产量极低,更何况目前仅靠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笔者经多次实践总结出——野生荠菜人工驯化栽培模式。因此引出下文来阐述荠菜人工栽培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优质荠菜的高效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5.
荠菜,别名护生草、菱角菜、地米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温带地区。荠菜生长期短,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周年供应,且因其为纯天然无公害野生保健食品,荠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叶蔬菜。本人从事种植、推广荠菜多年,现将荠菜的特性以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前栽培上主要有板叶荠菜和花叶荠菜两个品种.板叶荠菜冬性弱,春播易抽薹,只能秋播;花叶荠菜较耐热、耐旱、冬性强、抽薹迟,故春播宜选花叶荠菜.  相似文献   

7.
荠菜又名荠角菜、荠儿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属耐寒性蔬菜,喜冷凉气候。荠菜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通过人工科学栽培,可实现荠菜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8.
荠菜中活性物质叶绿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pH值、温度、氧化剂、金属离子等对荠菜中具有生理活性的叶绿素稳定性均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荠菜叶绿素光稳定性较差;弱酸、弱碱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不大;温度对荠菜叶绿素的影响较小;强氧化剂的存在不利于荠菜叶绿素的稳定;铜离子有助于荠菜叶绿素稳定性的提高,而铁离子加速荠菜叶绿素的分解。  相似文献   

9.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对荠菜强大的功效和保健作用的发现,荠菜人工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种植有机荠菜,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日趋明显。本文介绍了荠菜的特征特性及有机栽培技术,以期为荠菜露地有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绿色保健野菜——荠菜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荠菜,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别名护生草、菱角菜、地米菜等.十字花科荠菜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荠菜原产我国,目前遍布世界温带地区。我国自古就采集野生荠菜食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郊区已开始栽培荠菜。目前普及至全国各地,荠菜生长期短,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周年供应,且因其为纯天然无公害野生保健食品,在人民日益重视营养与保健的今天,荠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绿叶蔬菜。本人从事种植、推广荠菜多年,现将荠菜的特  相似文献   

11.
荠菜贮藏时间短、保鲜难度大,本文介绍荠菜的保鲜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影响荠菜贮藏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品种、采收时期、贮藏温度、贮藏湿度、气体成分等,采收后的荠菜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包括呼吸蒸腾作用以及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目前针对荠菜的贮藏技术研究包括简易贮藏方式、冷藏、冻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试剂保鲜、综合保鲜等方法。通过总结荠菜贮藏特性及其保鲜技术发展方向,为今后延长荠菜贮藏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中以嫩叶食用的一年生植物。原为野生,田旁、河边随处可见,我国自古采食。人工栽培已有70年历史,随着人们对荠菜营养价值的认识和保健意识的加强,市场对荠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荠菜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荠菜属耐寒性蔬菜,种子发芽适宜温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不同浓度矮壮素对荠菜生长的影响,用100~600mg/L矮壮素及清水做对照,喷施荠菜叶片.结果表明,喷施适当浓度矮壮素有利于抑制荠菜抽薹、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当矮壮素处理浓度为233.3mg/kg时,荠菜产量最高;矮壮素浓度过高时,会抑制荠菜生长,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4.
荠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一般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据考证,荠菜作为蔬菜食用已有3000多年了。近来,不少地区将荠菜作为蔬菜来进行人工栽培,如上海在20世纪初就开始荠菜栽培,后来,南京、杭州等地也对荠菜进行人工栽培。但荠菜在冬季露地生长缓慢,产量低,采收费工,而利用大棚栽培,则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采收较省工。故人工栽培荠菜近年来一般均采用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野生荠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且价格较高,人工栽培荠菜日益受宠. 一、特性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12℃~20℃,不耐高温和干旱.  相似文献   

16.
荠菜的推广前景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荠菜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荠菜,别名野荠、地荠、护生草、鸡心菜。荠菜原为我国野生蔬菜,自古有之,我国人民以荠作菜,将近3000年的历史。荠菜全身都是宝,它气味清香甘甜,嫩株作蔬菜,可炒、可煮、可炖、可作馅,均鲜嫩可口、风味独特;种子可榨油,含油率为26%,供制油漆和肥皂用;带花全草供药用,能凉血、止血、降压、明目、利尿、消炎;根入药,煎水服制结膜炎。全草含荠菜酸、氨基酸、糖等,种子含柠檬酸、荠菜酸钾等。荠菜野生于南北各地,全国部分地方有栽培,已成为各大城市最喜欢的叶菜,种植荠菜大有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为调优海安县种植业结构,实行粮经轮作,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海安县探索了地膜毛豆、水稻、荠菜高效栽培模式,现对相关种植技术进行介绍,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荠菜质量标准,采用了显微镜观察荠菜粉末的特征,得出荠菜粉末中非腺毛(海星状)显微特征较为典型;采用了薄层色谱法对荠菜中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的鉴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正丁醇、水醋酸、水(比例为8∶3∶1)为展开剂,能很好的有效分离。本方法为进一步控制荠菜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荠菜,别名枕头草、三角草、粽子菜、菱角菜等。荠菜属十字花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荠菜分布几乎遍布全国,全世界温带地区广泛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或菜、麦地等处。荠菜的营养价值极高,而且全草入药。它性味甘、平,有利尿、止血、降压、清热明目和消积等功效。因而荠菜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荠菜属十字花科荠菜属的一种植物。一年生,以嫩叶食用为主。原为野生,田旁、河边随处可见,我国自古采食。人工栽培已有70年历史,随着人们对荠菜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市场对荠菜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促使荠菜的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