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位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培养 既具有责任担当精神,又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还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的高层次畜牧兽医人才,本研究对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基于“虚拟仿真”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总结了虚拟仿真研究生科研平台建设的优势和使用效果,为其它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2.
《安徽农业科学》2019,(18):280-282
实验教学是食品工程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新兴的虚拟仿真教学手段融入传统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针对目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适合的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虚拟仿真教学体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食品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快新农科背景下农业机械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更好地培养农业机械装备创新人才,安徽农业大学坚持传统实验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深度融合,以科研成果转化为虚拟实验资源,建立拖拉机构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平台以拖拉机关键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征和拆装工艺为主要内容,集文字说明、动画视频、实物展示三种信息于一体,以三维数模的方式展现拖拉机各系统的内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创新提出虚实双向交互教学模式,学生线上开展虚拟仿真自主学习,线下实物认知与实践操作集中学习,为农业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结合培养研究生是适应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促进农科研究生教育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扬州大学为例,介绍了学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提出了关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四点启示,对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农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机构运动创新设计实验,开发了局域网环境下机构创新设计虚拟实验平台。对进行虚拟创新设计实验所需的公共零部件进行了设计。对机构设计模型、运动模型及装配、拆卸仿真模型进行了统一管理和共享。运用机构创新虚拟实验平台进行机构组合和创新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设计能力,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业机械逆向设计建模"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环节改革创新问题,通过运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对T35型轴流风机流体力学实例分析,详细讲解了数值仿真过程及仿真结果的输出与分析,讨论了在农业机械逆向设计建模研究生课程中引入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软件的教学新方法。该方法以直观的理论模型为手段,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逆向设计建模和在解决实际农业工程问题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生培养的研究意义尤为重要。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其特殊的优势所在,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其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并根据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提出了改进措施,将对尽快完善和发展研究生培养模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日制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外,还需要满足机械行业的实际工作需求,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应有创新特色,以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符合行业的需求。但现有的培养模式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上没有明显的界定,很难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期望的效果。为使机械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从机械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创新型机械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构建、机械工程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模式的探索与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高校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必须强化研究生教育中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结合为研究生教育提供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平台,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难得机会,更是生产管理技术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必经过程.伴随着我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变的这场具有战略性并影响全局的社会大变革和研究生教育的转型,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将更具迫切性和可能性.文章对国内外产学研结合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报告了本单位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研究生培养的探索和阶段性实践.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奖助体系是一个国家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研究生奖助体系的设置与实施对研究生培养和教育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阐述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在研究生招生宣传、思政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对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善和改革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源特征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起点,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终点.结合生源特征和社会需求改进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对于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以Z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在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在分析其生源特征和社会需求特征,提出了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导向并重的课程构想,构建起硕士研究生的“飞鸟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Proteus软件的虚拟仿真功能进行单片机教学的方法,具体介绍了单片机汇编指令功能的虚拟仿真、利用Proteus虚拟仪表观察仿真结果和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虚拟仿真的教学示例,以便为单片机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存在生源质量差、培养模式陈旧等问题,限制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结合安徽农业大学采用的具有农科特色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总结了提高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经验。从拓宽选拔渠道,提高生源质量;完善培养方案,强化实践研究教学;建立双导师培养制度;探索新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安徽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通过系统改革,有效提高了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素质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提出探索建立新农科建设的新范式、新标准、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高等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动物科学类实验课程在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传统教学形式的教学效果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新农科”背景下有效提升动物科学类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延边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为例,探究了基于“新农科”的动物科学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对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农科”人才等方面的效果,以期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动物科学类实验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虚拟仿真实验解决了许多传统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其林业特色,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共享的原则,打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建成了一大批森林防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包括林学、信息等专业在内的广大学生提供了便捷和有效的实验教学手段,有力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是浙江海洋大学针对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期为培养海洋生物学专业高层次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生教学过程的特点 研究生教学过程应反映高层次的教育规律,尽管它与本科生的教学过程有共同的属性,但二者之间又有区别: 首先,由于研究生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任务是以培养和发展能力为中心,为我国培养高级专门人材。所以,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组织则是以课程、论文两个环节并重,以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能力为核心而进行的。因此,它区别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能力的本科生教学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实验室管理模式也提出新的挑战。该文阐述了传统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培养模式和导师团队建设背景下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里最高层次的教育,对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概念,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并在分析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并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习是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学习方式,而网络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对于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研究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进行调查,梳理目前研究生网络自主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提升研究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