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省三明市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找出影响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相关因素和显著因素,本研究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列联表分析法找出影响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相关性高的因素,进一步地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显著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种植面积、农技培训、新老品种种子价格差、农技指导4个因素是显著影响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因素。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对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影响最大;农技培训对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有正向影响;种子价格差对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有抑制作用;技术指导会促进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郑晓康 《种子世界》2021,(11):0087-0089
在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较为广泛,在各个地区均有分布。水稻虽是常见的农作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产量、品质的要求也逐渐增高,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优质水稻高效栽培技术,切实做好种子处理与育苗管理工作。本文以浙江泰顺县为研究区域,总结了水稻生产中的较为常用的种子处理及育苗技术,希望为优质水稻的种植区域布局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优质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稻塑料软盘稀植旱育秧技术,是一项新型高产节水技术。这项技术在水稻种植生产中推广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水稻必须水育秧的陈旧观念和落后的栽培方法。传统的水育秧方法工序复杂、用工多、耗水量大,遇到低温容易烂芽、烂秧,移栽起秧洗秧劳动强度大,既浪费种子,又费时。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2014世界种子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具有"绝对优势"。袁隆平介绍,中国杂交水稻海外的播种面积在2012年就达到520万公顷,在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大面积种植。与国外品种相比,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可谓"超级稻"。在越南,由于中国杂交水稻的单产(亩)产达到420公斤,比当地品种高出120公斤,杂交稻种植面积近66.7万公顷;在美国,杂交稻种植面积有40  相似文献   

5.
水稻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大。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能提高水稻产量,助力种植户增收。文章主要分析了水稻种植技术、细菌性条斑病防治技术,提出水稻增产增收需要处理好种子、注重苗期管理、做好移栽与插秧工作、加强水肥管理等,同时提出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应了解其为害症状、发病条件,有效运用农业防治与药剂防治措施,以期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1水稻直播种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水稻直播是不进行育秧移栽而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栽培方式。水稻直播种植可省去40~45d的育秧时间、繁重的插秧工序,免除育秧插秧成本。推广直播水稻可节省成本。虽然直播水稻比育秧移栽水稻生育期少40d左右,理论上将降低产量,但直播水稻无拔秧植伤和栽后返青过程,有利于低节位分蘖,成穗率高,总穗数多。只要完全掌握技术,直播水稻产量和育秧移栽水稻基本持平。因此水稻直播技术成熟后,发展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关键作用。为提高水稻种植效率,增加经济收益,相关人员积极尝试技术创新,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形成优质水稻栽培技术体系,在保证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科学处理病虫害问题,推动水稻种植绿色发展。文章从栽培技术创新与病虫害防治两个层面出发,整合技术要素、管理要素,以期提高水稻栽培能力,推动现有水稻栽培体系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正南京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9.67万hm~2,其中粳稻8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80%以上,粳稻已成为南京市水稻生产中的重中之重。为了筛选适合南京种植的粳稻品种,给品种选育单位、种子企业提供一个新品种展示的平台,南京市种子管理站于2014年春在南京(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试站组织实施了粳稻新品种展示。10月15日组织省、市、区种子管理机构和农业推广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种子生产企业、种子使用者(水  相似文献   

9.
李权芬 《种子科技》2019,(10):46-46,49
水稻直播栽培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过渡了育秧及移栽环节,直接将种子播于大田的栽培方式,与移栽水稻对比,不仅能够节约劳动力,避免发生劳力季节性矛盾,还能促进水稻生产向轻型化、便捷化、规模化发展,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有利于促进农户实现农作物的增产。分析了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沿黄水稻生产区是我国主要的粳稻生产地,但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缺乏一直困扰着沿黄水稻的发展。以河南省开封市为例,种植面积减少50%以上;加之近年的气候异常,病虫害发生频繁。为此,河南省开封市种子管理站在开封市科技局的项目支持下,开展了沿黄水稻直播技术的研究和品种工作,通过项目研究,选出适宜沿黄水稻直播栽培的品种并总结出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由于直播稻生长时间的限制,扎根较浅,后期遇风雨易倒伏,同时还受前茬作物成熟期影响,生育期较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常规水稻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水稻生产中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湖南省是全国重点产粮区,也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和重点种植区.2002年全省常规水稻种植面积虽然比2001年减少了10.05万公顷,仍然达到111.74万公顷,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31.6%.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子经营的放开,种子市场旧的体制被打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近年来,常规水稻种子繁育逐渐为人们所忽视,在种子繁育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难题.尽管国家已启动种子种苗工程,然而常规种子生产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笔者把多年的亲身经历和调查研究结果整理如下,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陈锐明 《种子科技》2022,(22):38-40
中国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水稻种植户的收入,必须选择优质的水稻种植技术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水稻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但容易受到病虫害侵袭,对种植技术和防治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有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选择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种植效果和种植收益。种植工作者需要加强水稻优质栽培,规范化处理相关环节的操作,控制影响水稻生长的各种因素并加强病虫害防治,使水稻高产丰产。文章围绕水稻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展开论述,希望为有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4.5亿亩左右,机插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推技术,但种植环节在所有生产环节中机械化水平最低。双季晚稻、超级稻和杂交稻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60%,要求育秧盘播种量较常规稻少,而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技术不能满足稀播均匀育秧播种要求,现已成为制约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14.
白城市水田开发种植已经多年,种植面积现已达到14.7万hm~2。水稻栽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栽培水平的提高,使水稻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不断增长,水稻不仅满足了广大居民的食用需求,而且还有大部分水稻和稻米外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稻米的营养型、健康型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农民的种植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由过去单纯增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向提高产品品质、增加效益型转变。在此基础上,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可使水田增效、农民增收,发展优质米水稻生产是必然的趋势。1发展优质米水稻生产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项目,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农业技术与人员往来与交流,农业部下达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对缅甸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杂交水稻培训"的项目.这一项目由湖北省农业厅请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负责具体实施.8月14日,由缅甸农业部选派的官员和技术人员一行10人,组团来到位于江城南湖之滨的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取经"--学习杂交水稻制种和大田栽培种植技术等.15日开学典礼,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高泽雄、外经处副处长周先竹,省种子集团公司总经理袁国保等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在培训期间,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种子集团公司的教授和专家将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此次培训内容包括湖北农业及杂交水稻发展、中国种子产业、国际种业现状、三系及两系杂交水稻与分子生物技术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介绍,还安排实验室和田间参观及种子质量检测操作和种子加工技术实习.  相似文献   

16.
杂交稻增产显著,种植面积在国内外逐步扩展,从育种、栽培到种子生产已有一整套技术。近年来,生产上种子劣变问题较为突出,种子劣变影响收获质量,贮存质量,播种质量及商品性。研究延缓种子劣变,提高发芽率的技术已成为进一步发展杂交稻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水稻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作物,近年来尽管水稻种植技术发展迅速,增产技术相对成熟,但相关技术的普及程度不高,许多地区的水稻种植技术水平仍然较低,这直接影响了当地稻米的产量和质量。结合我国水稻种植的现状,分析了水稻种植技术中的种子处理技术,探讨了种子处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姚波  蒋根和  郝如勇  刘存刚 《种子世界》2021,(10):0081-0083
兴化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示范市,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本文通过兴化市食味水稻南粳 9108 机插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初探的研究,对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一系列的措施探讨,对指导各地种植好食味水稻南粳 9108提供技术指导,为水稻机插优质高产增效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转型时期杂交水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少兵 《作物学报》2016,42(3):313-319
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并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技术, 杂交水稻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成功应用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杂交稻品种选育策略和种子生产与经营方式没有适应目前水稻生产的转型变化, 最近几年我国杂交稻的种植面积有下降的趋势。这并不是杂交稻技术本身的问题, 国内外的生产实践证明杂交稻仍然代表先进的水稻生产技术。如果我们尽快地调整杂交稻的育种目标, 培育出适合于轻简化和机械化水稻生产方式、综合抗性好、资源利用效率高、稻米品质优良的杂交稻组合, 通过轻简化和机械化栽培技术降低杂交稻的种子生产成本和种子价格, 我国的杂交稻有望迅速走出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杜澜 《种子科技》2017,(5):68-69
水稻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最广泛、经济效益最明显,也是农民首选种植的农作物。也因此,如何培育出高产优质水稻成为诸多科学家研究的课题。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且弱酸性土壤,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以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以及四川盆地最为显著。而北方也有种植水稻,但由于气候环境受限,水稻的产值低于南方。如今,旱地水稻培育技术日渐成熟,水稻的种植不仅仅局限在水源充足的地方,旱稻也成为主要的关注点。对水稻栽培技术以及要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为今后水稻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