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明恢63、两优培九为材料,经包衣处理后,置自然条件下贮藏13个月,对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峰值和发芽指数等活力指标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包衣处理后贮藏5个月内活力变化与未包衣种子基本一致,但贮藏后期种子活力下降速率高于未进行包衣处理的种子。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产量损失估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稻曲病发病程度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选择粳、糯、杂交籼稻的4个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适度调控病情梯度,按单穗病粒数分级,大样本取样考种的方法,建立了不同水稻类型的稻曲病产量损失模型。结果表明,稻曲病发病程度与稻谷损失率和精米下降率呈正相关且关系密切。经多种数学模型比较,Weibull模型拟合度最好。建立的稻谷减收率模型为:Y1(粳糯稻)=1-exp(-(X+0.999 99)/16.091 6)^1.180 8),R2=0.990 4;Y2(中籼稻)=1-exp(-(X-0.699 99)/24.818 8)^0.8542),R2=0.983 5。精米下降率模型为:Y3(粳糯稻)=1-exp(-(X+0.599 99)/83.499 7)^1.139 6),R2=0.965 5;Y4(中籼稻)=1-exp(-(X-0.499 99)/68.542 9)^1.456 0),R2=0.967 9。  相似文献   

3.
试论水稻生产中非种子质量风险的责任与分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水稻种子经营中非种子质量风险的原因与责任,并将这种风险归纳为责任事故、自然灾害和偶发事件三种情况.提出了根据风险可避免性的大小、风险产生的概率等因素来划分责任和分担风险的观点;认为建立由政府,保险、企业和农民等组成的多级风险分担保障体系,是减轻农户或种子经营企业单方面承担非种子质量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常年稻田中设置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以及混合杂草自然发生区,研究不同种类杂草危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禾本科杂草区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为主,密度为102.8茎/m2,产量损失为65.09%;莎草科杂草区以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为主,杂草密度为240.2茎/m2,产量损失为56.82%;阔叶类杂草区以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杂草密度为183.6茎/m2,产量损失为31.84%;混合杂草区杂草群落主要以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节节菜(Rotala indica)为主,总密度为253.2茎/m2,产量损失达70.51%。禾本科杂草区、莎草科杂草区、阔叶类杂草区水稻产量差异显著;以杂草单茎危害率衡量不同类型杂草对水稻产量损失的影响依次为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类杂草。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标记定位籼稻落粒性QTL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2个籼稻品种H359和Acc8558杂交产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相应的分子标记连锁图,采用复合区间定位方法,对籼稻落粒性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7个QTL,分别位于第1、2、4、6、7染色体上.这些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在2.49%-9.81%之间,总体可解释39.2%的表型方差.未检测到主效基因.在7个QTL中,有6个来自H359的等位基因均使落粒率降低,这与两亲本间落粒性的差异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返回式卫星搭载的水稻材料在田间种植时的变异情况,筛选突变株系,为下一步的诱变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的水稻保持系材料万2B、万3B,搭载于“神州六号”返回式卫星上,通过空间微重力、高能重粒子等环境诱发基因变异,应用卫星搭载返回的种子与留地的对照种子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卫星搭载的水稻保持系万2B、万3B材料的变异特征主要表现在SP2代,各性状正、反两个方向均发生较大变异。SP3、SP4代各性状表现较稳定,没有发现变异株出现。【结论】利用卫星搭载水稻材料万2B、万3B的方法,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SP2代变异株系。航天育种是未来水稻育种获得丰富种质资源、充实种质资源库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普通荞麦或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2n=2x=16)],具有异型花、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在远缘杂交中,甜荞的非落粒性常会丧失。本研究的目的是用由落粒野生种(F.homotropicum)组配的杂种来探讨荞麦落粒的遗传性。借助胚珠培养,获得了来自4个远缘杂交组合(F.esculentum×F.homotropicum)的杂种。8个F2群体,28个来自F2落粒植株的F3系用于遗传分析。落粒的F1说明落粒是显性的。F2群体的3∶1,9∶7,和27∶37的分离类型支持这里首次提出的遗传模式,落粒是由3对显性基因控制的。造成不同分离类型的原因归结于F.esculentum的由异交引起的群体异质性。Fagopyrum homotropicum的基因型应是纯合显性才能确保群体的落粒性,而F.esculentum应在至少1个基因位点上固定为纯合隐性,才能保持群体的非落粒性。此研究解释了为什么1个没有落粒亲本的组合或非落粒的植株自交会产生落粒的后代。  相似文献   

8.
所谓种子生产流程管理,是指生产部门自接到公司下达生产任务书之日起至产出合格商品种子为止的整个生产周期内,以规范化、标准化为技术要点,以质量为第一产品目标、产量为第二产品目标,对种子生产全过程实行的程序化管理。本文结合江苏中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践,介绍种子生产流程管理的设计及其运行。  相似文献   

9.
富源4号水稻幼苗旱长种子包衣剂筛选实验表明:在水稻幼苗旱长栽培模式下,稻种经种子包衣剂处理后的苗期旱长阶段抗病表现不同,整体表现为经15%多菌灵-福美双处理的种子在出苗后立枯病、盐碱死苗等发生比较轻,保苗率高,其他处理有明显效果但不显著,分蘖率、最高总茎数、收获穗数及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不强,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包衣剂处理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香优1号DNA指纹分析及种子纯度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RAPD和SSR两种分子标记检测杂交稻香优1号及其亲本的DNA指纹,分别筛选到7个稳定的RAPD标记和1个SSR标记用于鉴别香优1号、川香28A、川香28B和CD22,进一步应用于杂交及其亲本种子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沿海地区早稻生育后期常因自然气候条件高温逼熟,导致产量低、米质差的问题,模仿丰年气候条件,在早稻灌浆至成熟前傍晚进行叶面喷水,模仿下雨以增加田间湿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灌浆初期至成熟前3天,每晚喷水处理可比不喷水的对照结实率增加1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1.4g,增产6.9%,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种子特性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机器视觉检测杂交水稻种子质量的要求,针对较困难的微裂、穗萌等特征特性,通过显微观察分析了种子裂颖、穗发芽、带菌及柱头残迹夹持的微观形态,以期为视觉检测时提取关键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稻曲病对粳稻产量损失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1995-2001年调查测定,明确了稻曲病不同发病率对产量的影响,其病穗的产量损失率可达11.5%-54.5%;构成减产的因素主要是结实率降低和千粒重下降,其中结实率的损失高于千粒重损失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总结回顾水稻种子消毒剂 90 1从立题研究到产业化开发的 10年发展过程体会到 ,一项科研成果或一个科技产品只有面向生产、面向市场、走科经结合之路、组建科技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建立销售网络和占领市场才能实现科技成果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及其后代的籼粳属性及籼粳分化程度,为探索普通野生稻的起源演化、遗传分化及育种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程式指数法和InDel分子指数法从表型到分子水平对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栽培稻合系35号及354份渗入系后代进行粳籼属性分析。结果程式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总分11分,为偏籼型;合系35号总分24分,为粳型;354份渗入系中有籼型材料179份、偏籼型76份、粳型25份和偏粳型74份;经InDel分子指数法鉴定发现:普通野生稻和合系35号的籼型基因频率分别为0.32和0.04,分别属于偏粳型和典型粳稻;在354份渗入系中有典型籼稻113份、籼稻84份、偏籼36份、中间类型29份、偏粳21份、粳稻24份和典型粳稻47份。综合程式指数法和InDel分子指数法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拟合度高达92.42%,仅普通野生稻及26份渗入系的籼粳类型划分结果存在偏差。结论程式指数法和InDel分子指数法鉴定稻属资源籼粳属性的结果基本一致,2种方法结合应用可有效分析普通野生稻及其渗入系后代的籼粳属性;普通野生稻籼粳属性在表型和分子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普通野生稻籼粳分化不彻底有关。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后代的籼粳类型丰富、分化明显,是重要的育种材料,也是研究普通野生稻起源、进化及分类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以硝普钠(SNP)为一氧化氮(NO)供体,研究了0(CK),10,100,500,1000,1500,2000μmol.L-1SNP浸种对几种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SNP浸种可以促进几种草花种子的萌发,不仅提高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速度,而且缩短了发芽进程。SNP促进种子的萌发与其浓度和草花种子种类密切相关性。其中以1000μmol.L-1浓度对银叶菊种子、100μmol.L-1浓度对鸡冠花种子及1500μmol.L-1浓度对金鱼草种子的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从浙江嘉兴和余杭的内颖变褐稻谷上分离出12个细菌菌株,经细菌学、Biolog和致病性测定,并与6个日本标准菌株比较。证实了这种内颖褐变病是由Pantoea agglomerans(Erwinia herbicola)引起,与日本1983年报道的内颖褐变病症状及病原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家东  陈光辉  刘军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1):144-147,237
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种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对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机理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从水稻种子耐贮藏分子标记、耐贮藏基因克隆及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对水稻种子耐贮藏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稻耐贮藏性进一步研究设想,包括深入开展水稻种子耐贮藏基因挖掘和机理研究、加强水稻种子耐贮藏生物育种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节省水稻种子DNA提取时间,在超声波环境中进行CTAB温育前处理,并与常规环境温育处理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水稻样品颗粒细度与8种CTAB温育处理的24个组合中,超声波温育处理30与60 min对提取的DNA产量和水稻内源基因(GOS)的实时荧光PCR检测Ct值的影响,与相应同时间的常规温育处理比较,都达到差异显著水准,并达到常规温育8 h的效果,在确保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大幅度节省DNA提取时间,至少可节省7 h.  相似文献   

20.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是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粒率为5%左右,重病年达25%以上,造成制种严重减产,直接影响着制种质量。就其发病规律及诱发该病产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景谷县制种区域的气候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