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2005年11月8日,集中了当今世界研究农业起源最权威专家的中美联合考古队,再次来到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进行联合考古发掘,研究中国水稻起源。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关于稻作起源的“印度说”、“珠江上游说”、“长江中下游说”等观点一直争论不休。而 2004年,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的一粒被证明是一万二千年前的古栽培稻,对于揭开水稻起源之谜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表明了玉蟾岩遗址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玉米作为世界种植最为广泛的作物之一,其起源问题一直争议不断。主要有两个假说,一个是保罗·芒格尔斯多夫提出的“三成分起源说”,另一个是乔治·比德尔提出的“大刍草单一起源假说”。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单一起源假说提供了直接证据,从而得到了科学界的共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许多研究发现,玉米的大刍草单一起源假说存在诸多解释不通的现象。综合利用考古学、分子生物学、群体遗传学等研究手段,中美学者联合提出了玉米起源的新模型,即“二次起源假说”。约9 000年前,玉米单一起源于小颖大刍草亚种;6 000年前后,玉米又与墨西哥高原亚种发生了一次杂交,发生了第二次驯化,现代玉米都是来自两个不同大刍草的后代。二次起源极大地提高了现代玉米的适应性,墨西哥高原亚种为现代玉米提供了高原适应性和广泛的抗性基因,这为今天玉米成为全球适应性最广和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该模型为理解人为机制对作物驯化起源的影响提供了良好范例,并为利用野生资源进行作物遗传改良奠定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豆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大豆起源与进化研究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旨在促进大豆起源与进化基础生物学研究,为促进野生种质在大豆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荞麦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荞麦的起源、种类及湖南省湘西地区荞麦资源的系统调查研究,结果为国内外专家认为的“云、贵、川、湘(武陵地区)荞麦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很可能是荞麦起源中心”的论点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栽培稻起源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稻作遗址最多的国家,是重要的栽培稻起源地之一。栽培稻起源地有一元说和多元说两种观点。根据中国栽培稻起源地的必备条件,一元说包括云南起源说、华南起源说、长江中下游起源说和淮河上游起源说四个主要假说,以长江中下游起源说的证据最为充分。多元说主要观点是栽培稻起源是多中心的。研究栽培稻起源对研究农耕文化和人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玉米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唐祈林  荣廷昭 《玉米科学》2007,15(4):001-005
"玉米的祖先是谁"至今是一个富于争论的科学难题。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与研究,产生了许多有关玉米起源与演化的理论假说。对几个影响较大的玉米起源与演化理论假说包括有稃野生玉米起源假说、共同起源假说、三成分起源假说、大刍草直向进化起源假说、大刍草异常突变起源假说、摩擦禾—二倍体多年生大刍草起源假说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并对各个理论假说存在的问题及其合理性解释作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7.
RAPD在大豆种质资源及遗传连锁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RAPD已在人类,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大豆上也已用于连锁图构建,基因定位,大豆起源进化及资源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Saccharum officinarum在世界上已形成几个多样性中心,如新几内亚、印尼东部和南太平洋群岛等。但多样性中心并不一定就是起源中心。S.officinarum的起源中心是印尼东部一新几内亚地区。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地区被认为是起源中心,如中国、印度、东南亚,但证据还不够充分,有等于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关于稻作起源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稻作起源要开展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性,相互比较启发,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迄今为止稻作起源的多学科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同时也带来不少新问题, 表现在稻作起源德单源和多源的分歧;野生稻和栽培稻关系的分歧;考古发掘还存在的地区空白及稻作传播方向的矛盾;稻作起源和民族学研究的不足,稻作本身籼梗怎样起源,如何分化的问题,水稻和陆稻二者先后关系的不同意见等。作者在对选些问题作出归纳的同时,也谈了自已的看法,希望有助于问韪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栽培稻起源与进化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促进栽培稻起源与进化基础生物学研究,为更好地掌握栽培稻的系统发育特征、创造新种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早期的植物形态学、细胞学研究和近代的生化、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研究等均表明在野生花生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环境作用而产生的适应生态的遗传多样性种质,促进了染色体组的分化和进展,并为栽培种起源提供了A、B染色体组。  相似文献   

12.
番茄起源,传播及分类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前人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番茄的起源,传播及分类作了简单回顾,番茄起源于南美,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Rick.C.M对其进行了较为完善的植物学分类。作者也对番茄的起源和分类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大豆起源与进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有了解大豆的起源问题,才能更科学地指导大豆种质的搜集、分类、研究和利用。此外研究大豆的进化,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大豆遗传特性的演替规律,为改良和培育大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但是起源的时间及在我国的发源地是一个历史久远的问题,本文就大豆起源的五种假说及大豆进化的研究进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只有了解大豆的起源问题,才能更科学地指导大豆种质的搜集、分类、研究和利用。此外研究大豆的进化,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大豆遗传特性的演替规律,为改良和培育大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但是起源的时间及在我国的发源地是一个历史久远的问题,本文就大豆起源的五种假说及大豆进化的研究进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西藏野生瓶形大麦新变种79个,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分布,分析了变种特点。这对大麦分类和起源演化、资源保护和利用、遗传与育种工程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与明正武夷区系群的真实面貌、群落组成与演化地位,作者根据自身研究资科与前人研究报导,对它进行形态特征与生态性状等的初步分析,从中得到了许多新的认讽与看法,对进一步认识武夷茶树类群的全貌以及对研究其起源、演化与分类的正确地位,将可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大巴山地区梨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 ̄1994年,对大巴山地区十多个县市梨种质资源进行考察,该地区梨属品种约100种以上;有的树龄在400年以上,有的具有特殊优异性状,如香味浓郁,果大,抗逆性、耐贮性强等,是遗传育种和起源分类研究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18.
分子标记是继传统的形态学标记和细胞学标记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更新更理想的分子水平上的遗传标记。开始应用于花生属的染色体组亲缘关系和起源进化的研究,构建基因组遗传图谱,检测外源染色质及鉴别杂种,进行品种指纹鉴定以及研究种群间和种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扩散筛选法,从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样品中发现了大量炭化稻米。形态学研究表明,贾湖古稻多数为栽培粳与偏粳稻(L/W为1. 88-2. 48),少部分为栽培籼与偏籼稻(L/W为2. 50~3. 00)。该遗址文化层14C测年树轮校正值为8942~7868 a BP,这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炭化稻米。这一发现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还从古环境及农业起源机制方面,分析了贾湖先民较早开始稻作文化的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古气候边缘过渡效应的淮河流域或许是我国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豆科作物基因库的研究概况Б.С.Курлович,М.В.Петрова在前苏联第一批豌豆、绿豆、鹰嘴豆、兵豆、蚕豆和其它豆科作物材料是1916年由在伊朗和帕米尔山区考察时收集到的。经过对材料多方面研究后他得出结论,作物的西南起源中心是鹰嘴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