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晓晨 《齐鲁渔业》2014,(11):25-27
随着滩涂贝类池塘养殖取得成功,近几年通过不断的考察学习,并在生产实践中积极探索,我们利用养虾池塘进行贝虾混养(以贝为主)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获得成功,取得了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贝类和对虾的不同生活习性特点,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形成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可使水质得到改良,减少化肥及药物的使用,提供无公害水产品。  相似文献   

2.
海水池塘混养技术已发展多年,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海参、虾藻等。本文介绍虾、蟹、贝、鱼混养,立体生态综合利用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五放七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我国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之为生态养虾新技术,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海水池塘蟹虾贝(缢蛏、泥蚶、青蛤)混养是目前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一种十分重要的生态混养模式,它利用了各养殖品种生态习性的互补原理,使各品种互利共生。不仅能充分利用池塘的滩涂与水体,而且通过贝类滤食水体中过多的浮游生物和虾蟹类的残饵及排泄物,有效改善了养殖水质和池塘生态环境,从而确保海水池塘养殖的低风险、多产出、高效益。  相似文献   

5.
烟台市虾池综合利用的现状与对策商志强徐保义张益额(烟台市海洋与水产局,264001)烟台市的虾池综合利用是1993年全国性虾病发生之后逐步探索出的一条路子。经3年实践,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种类趋向多样,模式进一步优化,涌现出很多先进典型,辐射带动了虾池...  相似文献   

6.
虾贝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虾贝混养技术要点李国平,崔绍岩(庄河市近海技术开发中心,116400)开展虾贝混养,是搞好虾池综合利用,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提高虾池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我市对虾与海湾扇贝混养从1990年开始试养,取得成功。到目前养殖面积已扩大到近万亩,平均亩产扇贝1...  相似文献   

7.
青蟹的池塘混养,指在养殖青蟹的池塘内,同时养殖其他经济生物品种,形成互为有利的多元化养殖生态结构,有蟹鱼混养、蟹虾混养、蟹贝混养、蟹藻混养等形式,  相似文献   

8.
我国拥有几十万公顷的旧围塘 ,充分开发利用旧围塘可以更好地发展沿海海水养殖 ,我们初步形成对虾与贝类混养高产稳产的饲养方式。1 虾贝混养原理根据对虾与贝类的生态特征 ,营造一种互利共生的生态环境 ,以充分利用围塘的水体空间和天然及残余饵料 ;防止围塘富营养化 ,维持围塘小生态系统的平衡 ,减少虾病发生 ,增加抗风险能力 ,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 虾贝混养意义进行虾贝混养 ,可有效控制赤潮生物与致病菌的滋生 ,维持水质平衡 ,减少病害发生。由于采用少换水而注重水质培养的方法 ,减少了海区泥沙带入围塘 ,可有效遏制围塘的淤泥…  相似文献   

9.
梭子蟹去雄养殖与虾贝生态混养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4年开始,象山县就开始进行梭子蟹去雄养殖试验,经过3—4年的发展,全县梭子蟹去雄养殖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到2008年底全县推广该技术面积达到600hm^2,仅高塘岛乡养殖面积近200hm^2,同时与生态混养技术紧密结合,开创了蟹-虾-贝生态混养高效养殖模式。据统计,该养殖模式每667m^2可以出产梭子蟹60~70kg、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  相似文献   

10.
谢岗  郑乐 《海鲜世界》2004,(1):22-22
虾贝混养原理就是依据对虾与贝类不同的生理和生态特点,让贝类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微型病原体,实行虾贝混养。此方法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虾贝生长,达到互利共生的目的。江苏省滨海县去年对虾与杂色蛤混养面积5700亩,收获杂色蛤4800吨,对虾125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生态农业技术模式适宜在硬泥或沙泥底质的虾塘泥滩推广。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虾与文蛤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虾池混养技术在丹东地区兴起,已形成多种的混养模式,其中对虾池中混养文蛤是虾贝混养的主要模式,被称为生态养虾新技术。虾池混养文蛤一般亩产文蛤1500kg~2000kg左右,其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虾、贝的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2006,(4):9-9
1.全新的混养概念:科学的混养概念告诉我们,不但四大家鱼可以混养,甚至鱼、虾、贝、蟹之间也可合理搭配混养。如鳗鱼塘里混养胭脂鱼,胭脂鱼可摄食鳗鱼吃剩的碎料;对虾塘里混养小规格的尖吻鲈,尖吻鲈可及时摄食死虾,有效地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崔彦卿 《河北渔业》2002,(2):24-24,14
<正> 自90年代初期,全国沿海地区暴发病毒性虾病以来,对虾养殖业一直在低谷徘徊。人们以改换养殖品种或实行虾鱼混养、虾蟹混养、虾贝混养来提高养殖效益。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对虾与缢蛏混养的试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混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从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的危害以来,海水虾类养殖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一般虾农抗风险能力差,所以自然地就派生出了多品种混养,这种不收那种收,大大降低了由于病害而带来的风险。混养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有虾鱼、虾蟹、虾贝、虾参、虾藻等。日照市东港区总结推广了海水池塘虾蟹贝“四放五收”养殖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亩均效益达6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水产科技》2006,(4):8-8
海丰县赤坑镇创新养殖方式,大胆实行池塘生态养殖,进行虾鱼混养,取得良好效益。该镇养殖户曾汉珍去年采用虾鱼混养,纯利2万,比单养虾增值1万。该镇被省定为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单位放养密度不断提高,天然饵料已不足以供应养殖鱼虾的营养物质,因此必需另外补充人工配合饲料,甚至完全使用人工配合饲料。由于添加过多的鱼粉,导致成本增加。目前水产养殖专家提倡生态养殖法,国外成功的经验利用大型藻类,与虾、贝实行综合性混养,  相似文献   

17.
海水池塘多品种混养模式是经过近二十年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根据池塘的生产条件及管理水平可采取"鱼虾贝"、"蟹虾贝"等多种养殖模式。在多年的养殖生产与技术推广实践中,总结并形成适合于沿海海水池塘多品种生态养殖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进行虾、蟹、贝等多品种生态健康养殖,采取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多品种轮放轮捕,能有效增加池塘的综合效益,对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杂色蛤进行混养并获得成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梭子蟹与脊尾白虾、贝类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混养是一种模仿生物原始生态系统的科学的水产养殖模式。在同一海水池塘中养殖蟹、虾与贝类,可以充分利用养殖水域空间与池塘滩面,实现水中有虾、水底有蟹与泥中有贝类的全方位、立体化养殖模式。浙江省象山县高塘岛乡共有350hmz海水池塘采用蟹虾贝混养技术,平均每667m^2产缢蛏200kg、脊尾白虾15-20kg、梭子蟹60-75kg,每667m^2。产值8000~11000元、利润4500~5500元,创建了一套经济效益较为稳定的生态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是一种新型养殖模式。在同一池塘中进行海蜇、鱼、虾、贝混养,通过施肥繁殖浮游生物,为海蜇和贝类提供饵料,鱼、虾的残饵及养殖生物排泄物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贝类在滤食浮游植物的同时,也滤食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碎屑,有效净化了水质,改善了池塘的生态环境,在养殖环境内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